专利名称:电流控制电路及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块的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及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模块。
背景技术:
现今的背光模块一般是采用发光二极管光条(LED light-bar)来当作光源。每一发光二极管光条通常都配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串(LED string),而每一发光二极管串又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图1用以说明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串驱动方法。在图1中,标示110、120与130皆表示为发光二极管串。发光二极管串110是由发光二极管112、114、116电连接而成,而发光二极管串120是由发光二极管122、124、126串联而成,至于发光二极管串130则是由发光二极管132、134、136串联而成。每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电源电压VCC,且这三个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流控制电路140、150与160而电连接接地电位GND。上述的电流控制电路140、150与160用以分别控制通过发光二极管串110、120与130的电流的大小,以使通过发光二极管串110、120与130的电流大小保持恒定。然而,将电流控制电路140、150与160配置在发光二极管串110、120与130与接地电位GND之间的驱动方式极不利于发光二极管光条的布线(layout),以图2来说明。图2为对应于图1的驱动方式的发光二极管光条。在图2中,标示与图1中的标示相同者表示为相同物件。请参照图2,此发光二极管光条由电路基板102、连接器170与发光二极管112 136所组成。连接器170与发光二极管112 136皆配置在电路基板102的其中一面,并通过电路基板102上的导线(如标示104所示)进行电连接。连接器170具有四个信号传输接脚,分别以171 174来标不。信号传输接脚171电连接发光二极管112的阳极、发光二极管122的阳极与发光二极管132的阳极,并用以通过连接器170的接口(未绘示)来电连接电源电压VCC。信号传输接脚172、173与174分别电连接发光二极管116的阴极、发光二极管126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136的阴极,并用以通过连接器170的接口分别电连接电流控制电路140、150与160。由图2的布线方式可知,电流控制电路与发光二极管之间必须要通过多个导线104来进行电连接,导致导线104过多而不容易布线,并进而限制了电路基板102的设计方式。当电路基板102的宽度必须设计得较窄,使得电路基板102上的布线空间不够时,裁切电路基板102的安全距离就会缩小。而要是裁切的精准度不够,因而裁切到导线104时,便容易造成短路与漏电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其可采用不同于以往的电连接方式来驱动发光二极管串,进而减少发光二极管光条的电路基板上的导线数。本发明另提供二种相应于上述电流控制电路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光条)。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其用于发光二极管串,而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参考电位。此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有倍压电路、欠压开关电路、参考电压供应电路与电流阱。所述的倍压电路用以提供输出电压。所述的欠压开关电路用以接收上述的输出电压,且当输出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欠压开关电路便依据输出电压产生操作电压。而所述的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用以提供参考电压。至于所述的电流阱,其用以电连接于电源电压与上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之间,并用以接收操作电压与参考电压,且当电流阱接收到操作电压时,电流阱便依据参考电压的大小而决定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另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其包括有电路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第二发光二极管串与连接器。所述的电路基板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且此电路基板具有导电贯孔。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这些第一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且此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上述导电贯孔。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这些第二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且此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上述导电贯孔。至于所述的连接器,其亦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此连接器具有多个信号传输接脚,且其中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而其中的另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上述的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与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皆用以电连接电源电压,并分别用以控制流至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与流至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本发明的实施例又提出另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其包括有电路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第二发光二极管串与连接器。所述的电路基板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且此电路基板具有第一导电贯孔与第二导电贯孔。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这些第一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且此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上述的第一导电贯孔。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这些第二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且此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上述的第二导电贯孔。至于上述的连接器,其亦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此连接器具有多个信号传输接脚,且其中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而其中的另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上述的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与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皆用以电连接电源电压,并分别用以控制流至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与流至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流控制电路,此种电流控制电路用以配置在电源电压与发光二极管串之间,从而控制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只要电流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阱所接收的参考电压大小固定,那么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也就维持恒定。因此,当采用这种电流控制电路当作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外接电流控制电路时,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连接器的每一信号传输接脚都是当作电源接脚使用,而没有任何信号传输接脚当作接地接脚使用,且每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皆是电连接对应的导电贯孔,以便通过导电贯孔电连接至金属背板(当作大地使用),或者是电连接至其他相似的导电物以完成接地。因此,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电路基板便可减少接地用的导线的数目与布线面积。为让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用以说明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串驱动方法。图2为对应于图1的驱动方式的发光二极管光条。图3用以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发光二极管串驱动方法。图4绘示图3所示的三个电流控制电路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与其中一种电连接方式。图5为对应于图3的驱动方式与对应于图4的电路架构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图6为电路基板602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用以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发光二极管串驱动方法。在图3中,标示310、320与330皆表示为发光二极管串,而标示340、350与360皆表示为本发明的电流控制电路。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310是由发光二极管312、314、316串联而成,而发光二极管串320是由发光二极管322、324、326串联而成,至于发光二极管串330则是由发光二极管332、334、336串联而成。每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参考电位VSS,且这三个发光二极管串310、320与33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流控制电路340、350与360而电连接电源电压VCC。上述的电流控制电路340、350与360用以分别控制流至发光二极管串310、320与330的电流的大小,以使通过发光二极管串310、320与330的电流大小保持恒定。图4绘示图3所示的三个电流控制电路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与其中一种电连接方式。在图4中,标示与图3中的标示相同者表示为相同物件。请参照图4,所述的三个电流控制电路340、350与360由倍压电路410、欠压开关电路430、参考电压供应电路450,以及以470、490与510所标示的三个电流讲(current sink)所组成。倍压电路410用以提供输出电压V0UT。欠压开关电路430用以接收上述的输出电压V0UT,且当输出电压VOUT大于预设值时,欠压开关电路430便依据输出电压VOUT产生操作电压V0P。而参考电压供应电路450用以提供参考电压VREF。至于所述的每一电流阱,用以电连接于电源电压VCC与对应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之间,并用以接收操作电压VOP与参考电压VREF,且当这些电流阱都接收到操作电压VOP时,每一电流阱都会依据参考电压VREF的大小而决定流至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在此例中,倍压电路410由二个运算放大器(分别以411与424来标示)、一个NPN双极型晶体管(以416来标示)、一个PNP双极型晶体管(以417来标示)、二个肖特基二极管(分别以418与419来标示)、三个电容(分别以413、420与421来标示)以及五个阻抗(分别以412、414、415、422与423来标示)所组成。在倍压电路410的各构件中,阻抗412电连接于运算放大器411的负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411的输出端之间。阻抗414电连接于运算放大器411的正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411的输出端之间。阻抗415的其中一端电连接运算放大器411的正输入端。电容413电连接于运算放大器411的负输入端与阻抗415的另一端之间。NPN双极型晶体管416的集极电连接电源电压VCC,而基极电连接运算放大器411的输出端。PNP双极型晶体管417的射极电连接NPN双极型晶体管416的射极,而其基极电连接运算放大器411的输出端,至于其集极则电连接接地电位GND。而在倍压电路410的其他构件中,肖特基二极管418的阳极电连接电源电压VCC。而肖特基二极管419的阳极电连接肖特基二极管418的阴极。电容420电连接于肖特基二极管418的阴极与NPN双极型晶体管416的射极之间。电容421电连接于肖特基二极管419的阴极与接地电位GND之间。阻抗422的其中一端电连接肖特基二极管419的阴极,并用以输出前述的输出电压V0UT。阻抗423电连接于阻抗422的另一端与接地电位GND之间。至于运算放大器424,其正输入端电连接阻抗422的另一端,而其负输入端与输出端皆电连接阻抗415的另一端。此外,在此例中,欠压开关电路430由一个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431、一个PNP双极型晶体管432与一个阻抗433所组成。齐纳二极管431的阳极电连接电源电压VCC。PNP双极型晶体管432的射极用以接收输出电压V0UT,而其基极电连接齐纳二极管431的阴极,至于集极则用以输出操作电压V0P。而阻抗433电连接于PNP双极型晶体管432的射极与基极之间。另外,在此例中,参考电压供应电路450由一个齐纳二极管452、一个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453、一个电容451,以及由454、455、456与457所标示的四个阻抗所组成。电容451电连接于电源电压VCC与接地电位GND之间。齐纳二极管452的阳极电连接接地电位GND,而阴极电连接电源电压VCC。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453具有击穿电压设定端453-1,且此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453的阴极与击穿电压设定端453-1皆电连接电源电压VCC。阻抗454的其中一端电连接电源电压VCC。阻抗455的其中一端电连接阻抗454的另一端,并用以输出前述的参考电压VREF,而阻抗455的另一端电连接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453的阳极。阻抗456的其中一端电连接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453的阳极。阻抗457的其中一端电连接阻抗456的另一端、齐纳二极管452的阳极与接地电位GND,而阻抗457的另一端电连接参考电位VSS。至于在此例中的每一个电流阱,皆以一个阻抗、一个运算放大器、一个MOS晶体管与一个二极管来实现。如图4所示,电流阱470由阻抗472、运算放大器471、M0S晶体管473与二极管474所组成。电流阱490由阻抗492、运算放大器491、MOS晶体管493与二极管494所组成。而电流阱510由阻抗512、运算放大器511、M0S晶体管513与二极管514所组成。以电流阱470的构件连接方式为例,其阻抗472的其中一端电连接电源电压VCC。运算放大器471的操作电压输入端471-1用以接收前述的操作电压V0P,而其正输入端电连接阻抗472的另一端,至于负输入端则用以接收前述的参考电压VREF。MOS晶体管473的源极电连接运算放大器471的正输入端,而漏极用以电连接发光二极管串310的其中一端,至于栅极则电连接运算放大器471的输出端。二极管474的阴极电连接运算放大器471的正输入端,而阳极用以电连接发光二极管串310的其中一端。至于电流阱490与512,这二者的构件连接方式亦已绘示于图4中,在此便不再赘述。此外,在图4中,每一阻抗例如是以电阻来实现,而每一 MOS晶体管是以P型MOS晶体管来实现。在另一实施例中,MOS晶体管473的漏极电连接运算放大器471的正输入端,而源极用以电连接发光二极管串310的其中一端,至于栅极则电连接运算放大器471的输出端。当电源电压VCC供应至图4所示电路时,倍压电路410便开始工作,使得其所提供的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开始上升。当输出电压VOUT大于预设值时,就会使得PNP双极型晶体管432导通,进而使得PNP双极型晶体管432从其集极提供运算放大器471、491与511这三者所需的操作电压V0P。由于阻抗472、492与512这三者的阻值皆为定值,因此只要使参考电压VREF的大小固定,那么流至各发光二极管串310、320与330的电流的大小也就维持恒定。尽管在图4所示电路中,采用三个电流阱,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电流阱的数目可随着发光二极管串的数目来做变化。图5为对应于图3的驱动方式与对应于图4的电路架构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光条)。在图5中,标示与图3中的标示相同者表示为相同物件。请参照图5,此发光二极管模块由电路基板602、连接器670与发光二极管312 336所组成。图6为电路基板602的侧视剖面图。请参照图6,此电路基板602具有第一面602-1与第二面602-2,且此电路基板具有导电贯孔681与682。请再参照图5,连接器670与发光二极管312 336皆配置在电路基板602的第一面(未标不),并通过电路基板602上的导线(如标示604所示)进行电连接。此外,连接器670具有四个信号传输接脚,分别以671 674来标示。上述的信号传输接脚671电连接发光二极管332的阳极,并用以通过连接器670的接口(未绘示)来电连接图4中的其中一电流阱,例如是电流阱470。信号传输接脚672电连接发光二极管312的阳极,并用以通过连接器670的接口来电连接图4中的另一电流阱,例如是电流阱490。而信号传输接脚673电连接发光二极管322的阳极,并用以通过连接器670的接口来电连接图4中剩下的最后一个电流阱,也就是电流阱510。至于信号传输接脚674,其没有任何电连接关系。如此一来,电路基板602上的三个发光二极管串(分别以310、320与330来标示)就可通过外接电流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的电流控制电路)来控制流至每一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此外,发光二极管316的阴极电连接导电贯孔681,而发光二极管326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336的阴极皆电连接导电贯孔682。因此,每一发光二极管串可通过其对应的导电贯孔电连接至金属背板(当作大地使用),或者是电连接至其他相似的导电物以完成接地。如此一来,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电路基板602便可减少接地用的导线的数目与布线面积。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流控制电路,此种电流控制电路用以配置在电源电压与发光二极管串之间,从而控制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只要电流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阱所接收的参考电压大小固定,那么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也就维持恒定。因此,当采用这种电流控制电路当作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外接电流控制电路时,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连接器的每一信号传输接脚都是当作电源接脚使用,而没有任何信号传输接脚当作接地接脚使用,且每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皆是电连接对应的导电贯孔,以便通过导电贯孔电连接至金属背板(当作大地使用),或者是电连接至其他相似的导电物以完成接地。因此,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电路基板便可减少接地用的导线的数目与布线面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SP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书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用于发光二极管串,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参考电位,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 倍压电路,用以提供输出电压; 欠压开关电路,用以接收所述输出电压,且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欠压开关电路便依据所述输出电压产生操作电压; 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用以提供参考电压;以及 电流阱,用以电连接于电源电压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之间,并用以接收所述操作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且当所述电流阱接收到所述操作电压时,所述电流阱便依据所述参考电压的大小而决定流至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电流阱包括: 阻抗,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压; 运算放大器,其 操作电压输入端用以接收所述操作电压,其正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阻抗的另一端,而负输入端则用以接收所述参考电压; MOS晶体管,其源极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其漏极用以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其栅极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 二极管,其阴极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其阳极用以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电流阱包括: 阻抗,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压; 运算放大器,其操作电压输入端用以接收所述操作电压,其正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阻抗的另一端,负输入端则用以接收所述参考电压; MOS晶体管,其漏极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其源极用以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其栅极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 二极管,其阴极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其阳极用以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欠压开关电路包括: 齐纳二极管,其阳极电连接所述电源电压; PNP双极型晶体管,其射极用以接收所述输出电压,其基极电连接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其集极用以输出所述操作电压;以及 阻抗,电连接于所述PNP双极型晶体管的射极与基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参考电压供应电路包括: 电容,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电压与接地电位之间; 齐纳二极管,其阳极电连接所述接地电位,其阴极电连接所述电源电压; 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具有击穿电压设定端,所述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击穿电压设定端皆电连接所述电源电压; 第一阻抗,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压; 第二阻抗,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阻抗的另一端,并用以输出所述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阻抗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的阳极; 第三阻抗,其一端电连接所述可调稳压式齐纳二极管的阳极;以及第四阻抗,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阻抗的另一端、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接地电位,所述第四阻抗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参考电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倍压电路包括: 第一运算放大器; 第一阻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 第二阻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 第三阻抗,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 第一电容,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所述第三阻抗的另一端之间;NPN双极型晶体管,其集极电连接所述电源电压,其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PNP双极型晶体管,其射极电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的射极,其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其集极电连接接地电位; 第一肖特基二极管,其阳极电连接所述电源电压; 第二肖特基二极管,其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 第二电容,电连接于所述第 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的射极之间; 第三电容,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接地电位之间; 第四阻抗,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并用以输出所述输出电压;第五阻抗,电连接于所述第四阻抗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电位之间;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其正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阻抗的另一端,其负输入端与输出端皆电连接所述第三阻抗的另一端。
7.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 电路基板,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且所述电路基板具有导电贯孔; 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面,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贯孔; 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面,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贯孔;以及 连接器,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面,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信号传输接脚,且其中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其中的另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皆用以电连接电源电压,并分别用以控制流至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与流至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中每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包括:倍压电路,用以提供输出电压; 欠压开关电路,用以接收所述输出电压,且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欠压开关电路便依据所述输出电压产生操作电压; 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用以提供参考电压;以及 电流阱,用以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电压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之间,或是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电压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电流阱还用以接收所述操作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且当所述电流阱接收到所述操作电压时,所述电流阱便依据所述参考电压的大小而决定流至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或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
9.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 电路基板,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且所述电路基板具有第一导电贯孔与第二导电贯孔; 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面,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贯孔; 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由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皆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面 ,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其中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贯孔;以及 连接器,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面,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信号传输接脚,且其中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其中的另一信号传输接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并用以电连接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外接电流控制电路皆用以电连接电源电压,并分别用以控制流至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与流至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中每一外接电流控制电路包括: 倍压电路,用以提供输出电压; 欠压开关电路,用以接收所述输出电压,且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欠压开关电路便依据所述输出电压产生操作电压; 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用以提供参考电压;以及 电流阱,用以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电压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之间,或是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电压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电流阱还用以接收所述操作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且当所述电流阱接收到所述操作电压时,所述电流阱便依据所述参考电压的大小而决定流至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或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
全文摘要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及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模块。此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有倍压电路,用以提供输出电压;欠压开关电路,用以接收上述输出电压,且当输出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欠压开关电路便依据输出电压产生操作电压;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用以提供参考电压;以及电流阱,用以电连接于电源电压与发光二极管串之间,并用以接收操作电压与参考电压,且当电流阱接收到操作电压时,电流阱便依据参考电压的大小而决定流至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的大小。本发明的电流控制电路,其可采用不同于以往的电连接方式来驱动发光二极管串,进而减少发光二极管光条的电路基板上的导线数。
文档编号H05B37/02GK103200730SQ2012100073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龚松林 申请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