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散热器及热管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704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管散热器及热管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散热器及热管散热系统。其中,该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扩散铜板、纵向扩散用热管、横向传导用热管;其中,散热器本体,包括散热片,用于构建风道及散热面积;扩散铜板,用于将热源进行扩散;纵向扩散用热管,采用多根热管构成,用于将扩散铜板扩散出来的热,传导到热管散热器的其余部分;横向传导用热管,采用多根热管构成,用多根热管将热量传导至热管散热器的下部分。通过本发明,将集中热源迅速扩散,并通过外部风机将热量带走,同时需要降低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高热流密度功率放大管的散热问题,本发明的散热器具有散热效率高、外形尺寸小、热量分布均匀以及性能可靠等特征。
【专利说明】一种热管散热器及热管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热流密度热源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管散热器及热管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根据国家先导工程ADS项目的需要,需要研制一款功率级别为IKw的功率放大器模块,该功放模块的耗散功率约为520w,功放管安装基座的尺寸为4cm*lcm ;这样功放管的热流密度(heat density)为130w/cm2,为解决该功放管的散热问题,需要设计一款高效散热器(heatsink),来提高功放模块的热可靠性。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高热流密度功率放大管的散热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高热流密度功率放大管的散热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器及热管散热系统,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扩散铜板、纵向扩散用热管、横向传导用热管;其中,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散热片,用于构建风道及散热面积;所述扩散铜板,用于将热源进行扩散;所述纵向扩散用热管,采用多根热管构成,用于将所述扩散铜板扩散出来的热,传导到所述热管散热器的其余部分;所述横向传导用热管,采用多根热管构成,用多根热管将热量传导至所述热管散热器的下部分。
[0006]进一步,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外形尺寸大小为104mm*104mm*200mm。
[0007]进一步,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散热片的间距为2.5mm,所述散热片的高度为90mm,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铝。
[0008]进一步,所述扩散铜板,为一块88mm*50mm*4mm的紫铜板。
[0009]进一步,所述纵向扩散用热管,采用5根扁平热管构成。
[0010]进一步,所述横向传导用热管,采用4根直径为6mm的热管构成。
[0011]进一步,所述热管的内部充有工质,如果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吸收了热量,则会将所述蒸发段的水沸腾,形成蒸汽,并在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所述热管的冷凝段;如果上述冷凝段通过外部进行冷却后,蒸汽变为液态水,并通过重力或圆周壁烧结的毛细材料,将液态水回流到上述蒸发段,液态水再吸收热量,形成蒸汽;其中,所述工质为水。
[00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上述的热管散热器,以及功放管;其中,所述功放管安装在所述热管散热器的扩散铜板上。
[0013]进一步,采用低温焊料将所述功放管与所述扩散铜板之间焊接。
[0014]进一步,所述功放管的耗散功率为520w;所述功放管的安装基座的尺寸为4cm* I cm ;所述功放管的热流密度为130w/cm2。[0015]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热管散热器及热管散热系统,将集中热源迅速扩散,并通过外部风机将热量带走,同时需要降低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高热流密度功率放大管的散热问题,本发明的散热器具有散热效率高、外形尺寸小、热量分布均匀以及性能可靠等特征。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本体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本体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热流密度功率放大管的散热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器及热管散热系统,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00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器,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扩散铜板、纵向扩散用热管、横向传导用热管;其中,
[0023]散热器本体,包括散热片,用于构建风道及散热面积。具体地,散热器本体的外形尺寸大小为104mm*104mm*200mm。散热器本体的散热片的间距为2.5mm,散热片的高度为90mm,散热片的材质为招。
[0024]扩散铜板,用于将热源进行扩散。该扩散铜板,为一块88mm*50mm*4mm的紫铜板。
[0025]纵向扩散用热管,采用多根热管(heatpipe)构成,用于将扩散铜板扩散出来的热,传导到热管散热器的其余部分。该纵向扩散用热管,采用5根扁平热管构成。
[0026]横向传导用热管,采用多根热管构成,用多根热管将热量传导至热管散热器的下部分。该横向传导用热管,采用4根直径为6mm的热管构成。
[0027]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散热器,将集中热源迅速扩散,并通过外部风机将热量带走,同时需要降低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高热流密度功率放大管的散热问题,本发明的散热器具有散热效率高、外形尺寸小、热量分布均匀以及性能可靠等特征。
[0028]在本实施例介绍的热管中,其内部充有工质(例如:水),如果热管的蒸发段吸收了热量,则会将蒸发段的水沸腾,形成蒸汽,并在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到热管的冷凝段;如果上述冷凝段通过外部进行冷却后,蒸汽变为液态水,并通过重力或圆周壁烧结的毛细材料,将液态水回流到上述蒸发段,液态水再吸收热量,形成蒸汽。
[0029]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散热器,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热管散热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热管散热器,以及功放管;其中,该功放管安装在热管散热器的扩散铜板上。
[0030]应用于该热管散热器的功放管的耗散功率为520w ;功放管的安装基座的尺寸为4cm*lcm ;所述功放管的热流密度为130w/cm2。采用低温焊料将所述功放管与所述扩散铜板之间焊接。
[0031]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行介绍。
[0032]( I)风冷热管散热器设计 [0033]由于功放管的耗散功率为520w,而功放管的基板尺寸为4cm*lcm,功放管的热流密度达到了 130w/cm2。如果采用传统的铝型材散热器,由于该类型散热器的扩散热阻较高,将热量迅速扩散的能力较差,无法将功放管底部集中的热量迅速带出,从而造成功放管基板温度过高,容易将功放管烧毁。为此,必须想办法将功放管基板底部的热量迅速带出,从而充分发挥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0034]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利用热管超高导热系数的特点,来起到扩散热量的作用。热管的主要工作原理:热管内部充有工质(例如:水),当热管蒸发段吸收了热量,则会将该段的水沸腾,形成蒸汽,并在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到热管的冷凝段;当冷凝段通过外部进行冷却后,蒸汽变为液态水,并通过重力或圆周壁烧结的毛细材料,将液态水回流到蒸发段,液态水再吸收热量,形成蒸汽;不断地进行着这样的循环,从而起到传导热量的作用;由于热管内部进行的是沸腾换热。因而,冷凝段与蒸发段的热阻非常小,热管的导热系数非常高。一般至少能达到1000w/m.°C。
[0035]本实施例正是基于热管的上述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一款热管散热器,该散热器主要由散热器本体,纵向扩散用热管部分,横向传导用热管部分以及扩散铜板组成;散热器本体:主要是构建风道及散热面积,其外形尺寸大小为104mm*104mm*200mm,如图3所示的散热器本体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和图4所示的散热器本体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6]为提高散热器的换热系数,散热片的间距应尽量小,为扩大散热面积,散热片应适当高点,根据对散热器的优化仿真设计,选用的散热器片间距为2.5mm,散热片高度为90_,同时为减轻散热器本体的重量,材质选用铝;纵向扩散用热管采用5根扁平热管,用于将扩散铜板扩散出来的热传导到散热器其余部分;扩散铜板用为一块88mm*50mm*4mm的紫铜板,用于将热源先进行扩散,同时便于功放管的安装;横向传导用热管:为更加充分的利用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用四根直径为6_的热管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器的下部分,从而使得散热器整体温度较为均匀。
[0037](2)减小接触热阻措施
[0038]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加工精度等原因,造成接触面的平面度以及表面粗糙度不高,在两个平面接触的空间内,会留有空气间隙,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相对较低(约为0.0275w/m.°C ),从而造成接触热阻较高等问题。为此,常规的办法是在两个接触面之间填充导热硅脂,由于导热硅脂的导热系数大约为I~3w/m.?左右,具体到本设计中的功放管与扩散铜板之间的接触热阻,通过实际工程测试,发现两者之间的接触热阻能达到0.10C /V。在本设计中,单个功放管的发热功率为520w,这样就会造成功放管与扩散铜板两者之间存在52度的温差,从而增加了散热器的设计难度。
[0039]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采用低温焊料将功放管与扩散铜板之间焊接,来实现两者之间温差几乎为O的目的,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整个散热系统的可靠和稳定性。[0040]本风冷热管散热器的性能指标:
[0041](I)散热能力:热流密度不大于130W/cm2 ;
[0042](2)使用环境温度:-20?40°C ;
[0043](3)外部风机风量不小于2.1m3/min。
[004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均温板代替热管,均温板的原理与热管类似,但均温板属于二维传导,而热管属于一维传导,但均温板目前生产工艺不够成熟,废品率较高,故用均热板实现的散热器可靠性不如热管高。
[0045]本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散热器,将集中热源迅速扩散,并通过外部风机将热量带走,同时需要降低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高热流密度功率放大管的散热问题,本发明的散热器具有散热效率高、外形尺寸小、热量分布均匀以及性能可靠等特征。
[0046]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扩散铜板、纵向扩散用热管、横向传导用热管;其中, 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散热片,用于构建风道及散热面积; 所述扩散铜板,用于将热源进行扩散; 所述纵向扩散用热管,采用多根热管构成,用于将所述扩散铜板扩散出来的热,传导到所述热管散热器的其余部分; 所述横向传导用热管,采用多根热管构成,用多根热管将热量传导至所述热管散热器的下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外形尺寸大小为104mm* 104mm*200mn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散热片的间距为2.5mm,所述散热片的高度为90mm,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铜板,为一块88mm*50mm*4mm 的紫铜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扩散用热管,采用5根扁平热管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传导用热管,采用4根直径为6mm的热管构成。
7.如权利要求1、5或者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内部充有工质,如果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吸收了热量,则会将所述蒸发段的水沸腾,形成蒸汽,并在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所述热管的冷凝段;如果上述冷凝段通过外部进行冷却后,蒸汽变为液态水,并通过重力或圆周壁烧结的毛细材料,将液态水回流到上述蒸发段,液态水再吸收热量,形成蒸汽;其中,所述工质为水。
8.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热管散热器,以及功放管;其中,所述功放管安装在所述热管散热器的扩散铜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低温焊料将所述功放管与所述扩散铜板之间焊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放管的耗散功率为520w ;所述功放管的安装基座的尺寸为4cm*lcm ;所述功放管的热流密度为130w/cm2。
【文档编号】H05K7/20GK103763888SQ20131075035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邵炫, 高岷民, 乔志光 申请人:北京长峰广播通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