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机的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735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机的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压力机的增压结构,冲压动力组件输出杆竖直向下伸入支撑框架内,上模组件布置在冲压动力组件下方,包括水平的上模座板和一根竖直安装在上模座板顶部的模柄连接杆,输出杆和模柄连接杆相互平行,输出杆下端通过球形铰链铰接两块竖直的夹板,两块夹板下部安装一根转轴,中间支板顶部立式安装“门”字形的固定架,输出杆和模柄连接杆之间水平纵向配置一根放大3~5倍冲压力的增力杆,其前端安装在转轴上,后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门”字形横梁上,弹性支撑件将模柄连接杆上端弹性抵压在增力杆底部,抵压位置靠近增力杆后端。本实用新型外形尺寸紧凑,增压结构简单,增力效果明显,操作灵活,非常利于小型及民营企业在冲压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专利说明】 一种压力机的增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增压压力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压力机主要分为普通冲压机和小型增压压力机,前者普通压力机冲压力可以达到理想值,适用于大型模具板材的冲压,但是外形体积过于庞大,大大的占用了场地面积,对于小型工件的冲裁其性价比并不高,对于很多小型及民营企业非常的不适用;后者通过利用增压缸的压力增大压力,并可以使压力值达到一定值,而且其外形体积可以大大的减小,符合了小型轻便的要求,但是对于需要特殊压力值的产品而言,存在一定的压力缺陷,特别在冲裁不锈钢等特殊材料时,此类设备也不能完全匹配。
[0003]如果在普通冲压机上冲裁小型特殊材料零件,其成本很高而且生产率比较低,对场地要求等大大的限制了企业发展。为了改善普通冲压机的体积庞大以及小型增压压力机的压力不够等缺陷,行业内目前需要一种具备足够的冲压力,并且要满足外形尺寸紧凑,安装方便,互换性好等条件的新型压力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紧凑,冲压压力充分的压力机的增压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压力机的增压结构,所述压力机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安装在立式支撑框架上的冲压动力组件和上模组件,
[0007]冲压动力组件安装在支撑框架的顶部,其输出杆竖直向下伸入支撑框架内,输出杆可在冲压动力组件驱动下作上下冲压运动
[0008]上模组件布置在冲压动力组件下方,包括水平的上模座板和一根竖直安装在上模座板顶部的模柄连接杆,沿上模座板底部的周边,在上模座板与支撑框架底座之间间隔配置多个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向上弹性支撑起上模座板,
[0009]其特征在于:
[0010]输出杆和模柄连接杆相互平行,且两者轴线之间间隔一段距离,输出杆位于模柄连接杆的前侧,
[0011]在输出杆和上模座板之间的支撑框架内安装一块水平中间支板,模柄连接杆上端活动穿过中间支板上的开孔,
[0012]输出杆下端通过球形铰链铰接两块竖直的夹板,其中,球形铰链的球套安装在输出杆下端上,球座夹持固定在两块夹板上部,两块夹板分别位于输出杆下端的左、右两侧,
[0013]在输出杆下方布置一根水平转轴,转轴轴线与输出杆轴线相互垂直,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两块夹板下部,
[0014]中间支板顶部立式安装“门”字形的固定架,固定架的“门”字形横梁与转轴平行,并且两者的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模柄连接杆位于接杆输出杆和固定架之间,
[0015]输出杆和模柄连接杆之间水平纵向配置一根增力杆,增力杆前端安装在转轴上,可绕转轴转动,后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门”字形横梁上,可绕横梁转动,弹性支撑件将模柄连接杆上端弹性抵压在增力杆底部,抵压位置靠近增力杆后端。
[0016]本增压结构引入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将冲压动力组件的输出压力通过杠杆比的方式加以放大,输出的大小完全可以通过杠杆的大小加以控制,可以完全胜任不同的冲压需求;增压机构采用闭式的连接形式,既方便冲件的取出,又使其安全系数提高;在冲压动力组件输出杆与增力杆之间的连接部分采用球头铰链连接,使转向更加灵活,避免的增力杆“卡死”等现象的产生。
[0017]其工作形式是:冲压动力组件输出杆的上下运动通过球头铰链转向、带动增力杆的旋转运动,增力杆将模柄连接杆向下压,与其连接的上模组件进而进行向下冲压的工作,工作完成后在弹性支撑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弹回。整个动作把摆动运动转换为模柄连接杆的直线上下运动,并在杠杆比的作用下把原本的增压缸输出力放大了数倍,起到了放大式增压的目的。
[0018]进一步的,增力杆为一根鱼腹梁,模柄连接杆上端端面是与鱼腹梁底部相匹配的弧形面。鱼腹梁是像鱼腹一样,中间厚两头小的钢架梁。从力学上来说,承重时梁的中部弯矩最大,鱼腹梁相对于一般的矩形梁来说,抗弯性能更好,并且相对节省材料。
[0019]再进一步,转轴轴线高于固定架的“门”字形横梁轴线布置,受力结构更好。
[0020]再进一步,模柄连接杆与增力杆后端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和输出杆增力杆后端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比为3?5。
[0021]再进一步,冲压动力组件为立式布置的液压增压缸,液压增压缸的活塞杆为输出杆。立式液压增压缸的压力强,刚性好,能做到很好的互换性,当部件折旧和损坏时可以很方便的更换。
[0022]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方便而使用的一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不是对所述方位的绝对限制。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1、外形尺寸紧凑,增压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非常利于小型及民营企业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可以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成本相对较低,能对当今的模具行业中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0025]2、采用杠杆闭式倍力液压增压机,可以通过杠杆比的原理,把液压增压缸的压力放大数倍,并可根据不同的场合需求,变换杠杆形式,应用灵活多变;
[0026]3、改善因普通增压缸压力无法达到理想值的情况,大大的减少机器结构的复杂性、庞大性,具有轻便、维护方便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29]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30]图1-3中:I为液压增压缸,2为支撑框架,3为输出杆,4为上模座板,5为弹性支撑件,6为模柄连接杆,7为中间支板,8为夹板,9为球套,10为球座,11为转轴,12为固定架,13为增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2]一种压力机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安装在立式支撑框架2上的冲压动力组件和上模组件,冲压动力组件安装在支撑框架2的顶部,其输出杆3竖直向下伸入支撑框架2内,输出杆3可在冲压动力组件驱动下作上下冲压运动,上模组件布置在冲压动力组件下方,包括水平的上模座板4和一根竖直安装在上模座板4顶部的模柄连接杆6,沿上模座板4底部的周边,在上模座板4与支撑框架2底座之间间隔配置多个弹性支撑件5,弹性支撑件5向上弹性支撑起上模座板4。
[0033]现有的冲压机没有增压结构,输出杆3位于模柄连接杆6正上方,两者的轴线重合,冲压动力没有经过放大,输出杆3直接驱动模柄连接杆6作上下冲压运动。
[0034]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3所示,冲压动力组件为立式布置的液压增压缸1,液压增压缸的活塞杆为输出杆3,输出杆3和模柄连接杆6相互平行,且两者轴线之间间隔一段距离,输出杆3位于模柄连接杆6的前侧。
[0035]在输出杆3和上模座板4之间的支撑框架2内安装一块水平中间支板7,模柄连接杆6上端活动穿过中间支板7上的开孔。
[0036]输出杆3下端通过球形铰链铰接两块竖直的夹板8,其中,球形铰链的球套9安装在输出杆3下端上,球座10夹持固定在两块夹板8上部,两块夹板8分别位于输出杆3下端的左、右两侧。
[0037]在输出杆3下方布置一根水平转轴11,转轴11轴线与输出杆3轴线相互垂直,转轴11两端分别安装在两块夹板8下部。
[0038]中间支板7顶部立式安装“门”字形的固定架12,固定架12的“门”字形横梁与转轴11平行,转轴11轴线高于固定架12的“门”字形横梁轴线布置,模柄连接杆6位于接杆输出杆3和固定架12之间,
[0039]输出杆3和模柄连接杆6之间水平纵向配置一根增力杆13,增力杆13为一根鱼腹梁,增力杆13前端安装在转轴11上,可绕转轴11转动,后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2的“门”字形横梁上,可绕横梁转动,模柄连接杆6上端端面是与鱼腹梁底部相匹配的弧形面,弹性支撑件5将模柄连接杆6上端弹性抵压在增力杆13底部,抵压位置靠近增力杆13后端。
[0040]模柄连接杆6与增力杆13后端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和输出杆3增力杆13后端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比为3?5。
[0041]其工作形式是:模具完成入料之后,液压增压缸I开始工作做上下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增力杆13进行摆动运动,将模柄连接连杆6下压,带动模具作下压运动完成冲压工作,经过一定的保压之后,液压增压缸I作退行程工作,带动增力杆13回退,同时在弹性支撑件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将模具打开,完成冲压过程,取出工件。
[0042]整个冲压过程中,增力杆13的摆动运动转换为模柄连接杆6的直线上下运动,并在杠杆比的作用下把原本的增压缸输出力放大了数倍,起到了放大式增压的目的。
[0043]本增压结构引入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将冲压动力组件的输出压力通过杠杆比的方式加以放大,输出的大小完全可以通过杠杆的大小加以控制,可以完全胜任不同的冲压需求;增压机构采用闭式的连接形式,既方便冲件的取出,又使其安全系数提高;在冲压动力组件输出杆3与增力杆13之间的连接部分采用球头铰链连接,使转向更加灵活,避免增力杆“卡死”等现象的产生。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力机的增压结构,所述压力机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安装在立式支撑框架(2)上的冲压动力组件和上模组件, 冲压动力组件安装在支撑框架(2)的顶部,其输出杆(3)竖直向下伸入支撑框架(2)内,输出杆(3)可在冲压动力组件驱动下作上下冲压运动, 上模组件布置在冲压动力组件下方,包括水平的上模座板(4)和一根竖直安装在上模座板(4)顶部的模柄连接杆(6),沿上模座板(4)底部的周边,在上模座板(4)与支撑框架(2)底座之间间隔配置多个弹性支撑件(5),弹性支撑件(5)向上弹性支撑起上模座板(4), 其特征在于: 输出杆(3)和模柄连接杆(6)相互平行,且两者轴线之间间隔一段距离,输出杆(3)位于模柄连接杆(6)的前侧, 在输出杆(3)和上模座板(4)之间的支撑框架(2)内安装一块水平中间支板(7),模柄连接杆(6)上端活动穿过中间支板(7)上的开孔, 输出杆(3)下端通过球形铰链铰接两块竖直的夹板(8),其中,球形铰链的球套(9)安装在输出杆(3)下端上,球座(10)夹持固定在两块夹板(8)上部,两块夹板(8)分别位于输出杆(3)下端的左、右两侧, 在输出杆(3)下方布置一根水平转轴(11),转轴(11)轴线与输出杆(3)轴线相互垂直,转轴(11)两端分别安装在两块夹板(8)下部, 中间支板(7)顶部立式安装“门”字形的固定架(12),固定架(12)的“门”字形横梁与转轴(11)平行,并且两者的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模柄连接杆(6)位于接杆输出杆(3)和固定架(12)之间, 输出杆(3)和模柄连接杆(6)之间水平纵向配置一根增力杆(13),增力杆(13)前端安装在转轴(11)上,可绕转轴(11)转动,后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2)的“门”字形横梁上,可绕横梁转动,弹性支撑件(5)将模柄连接杆(6)上端弹性抵压在增力杆(13)底部,抵压位置靠近增力杆(13)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的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力杆(13)为一根鱼腹梁,模柄连接杆(6)上端端面是与鱼腹梁底部相匹配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的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轴线高于固定架(12)的“门”字形横梁轴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的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柄连接杆(6)与增力杆(13)后端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和输出杆(3)增力杆(13)后端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比为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的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动力组件为立式布置的液压增压缸(1),液压增压缸的活塞杆为输出杆(3)。
【文档编号】B30B15/00GK203510763SQ20132029286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7日
【发明者】赵永生, 杜继涛, 高永星, 赵小兵, 魏敏, 林保华, 吴佳盈, 郝伟, 陈小梅, 梁浩楠, 吴冰雪, 杨锡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