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8272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自动脱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脱离装置包含一本体、一装置环、一插接装置以及一控制模块。本体具有一壳体,壳体上设有一定位槽、一开口与一装置孔,且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装置环具有一卡钩。插接装置位于容置空间内,插接装置包含一按键以及一USB公接头,按键可滑动地位于定位槽内。控制模块位于容置空间内,其包括一连动杆、一弹性件、一按键滑动件、一卡钩滑动件。连动杆位于容置空间内且枢接于壳体的内壁。弹性件固定于壳体的内壁。按键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的内壁。卡钩滑动件具有一柱体藉以穿入弹性件。
【专利说明】自动脱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动脱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人都需使用电脑设备进行数据处理,把工作所处理的文件进行整理,并通过电脑设备将所整理过的文件数据予以储存。当储存在电脑设备内的文件数据,需要携带外出时,则通过一随身碟进行拷贝复制储存。而随身碟包含一存储单元,且存储单元有一通用串行总线的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为外露用以传输存储单元内的数据。故连接端子需受到保护并保持其电性传导的功能,以避免受到碰撞而毁损。
[0003]目前市售随身碟大部分都配置有一钥匙圈,或一用以穿入钥匙圈的孔洞。使用者为了携带方便,常会将随身碟与钥匙串在一起。当需要使用随身碟时,就必须要连同钥匙一起插入电脑设备中。若钥匙重量过重,随身碟因为重力从电脑设备中脱离并掉落,容易造成随身碟毁损。若钥匙与随身碟的总体积太大,还会因为USB插入角度的限制,而无法顺利插入电脑设备中。
[0004]实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自动脱离装置,其包含一本体、一装置环、一插接装置以及一控制模块。本体具有一壳体,壳体上设有一定位槽、一开口与一装置孔,且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装置环,具有一卡钩。插接装置位于容置空间内,插接装置包含一按键以及一 USB公接头,按键可滑动地位于定位槽内,且用以带动USB公接头经开口凸出或缩回壳体。控制模块位于容置空间内,其包括一连动杆、一弹性件、一按键滑动件、一卡钩滑动件。连动杆位于容置空间内且枢接于壳体的内壁。弹性件固定于壳体的内壁。按键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的内壁,并与连动杆的一端连接,当USB公接头完全凸出开口时,按键移动至按压按键滑动件的位置。卡钩滑动件具有一柱体藉以穿入弹性件,卡钩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的内壁,并与连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当卡钩滑动件卡住卡钩,装置环固定于装置孔,当按键滑动件受到按键按压而滑动,并带动连动杆的一端进行杠杆运动,使卡钩滑动件受连动杆的另一端带动而与卡钩分离,用以抽离出装置环,并压缩弹性件。
[0006]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插接装置更包括一电子模块与一滑动载具,电子模块具有USB公接头,电子模块置入滑动载具,并随滑动载具移动。
[0007]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壳体的内壁具有一第一滑轨,供按键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其上。
[0008]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壳体的内壁具有一第二滑轨,供卡钩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其上。
[0009]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壳体的内壁具有一第一轴体,供连动杆的第一穿孔枢接于其上。
[0010]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按键滑动件具有一第二轴体,供连动杆的第二穿孔枢接于其上。[0011]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卡钩滑动件具有一第三轴体,供连动杆的第三穿孔枢接于其上。
[0012]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插接装置为一 USB随身碟储存装置。
[0013]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装置环为一钥匙圈。
[0014]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壳体由一第一半壳体以及一第二半壳体所组成。
[0015]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离装置在未使用状态下,USB公接头可以缩回壳体内部,并受到壳体的保护,以避免受到碰撞而毁损。当本自动脱离装置与电脑连接,进行拷贝复制储存时,可以脱离装置环。因此避免若钥匙重量过重,随身碟因为重力从电脑设备中脱离并掉落,容易造成随身碟毁损。或钥匙与随身碟的总体积太大,还会因为USB插入角度的限制,而无法顺利插入电脑设备中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离装置爆炸图。
[0017]图2是绘示图1的自动脱离装置组立后的立体图。
[0018]图3是绘示图2的自动脱离装置的半壳体移除后的上视图。
[0019]图4是绘示图3的自动脱离装置的USB公接头凸出壳体的状态图。
[0020]图5是绘示图4的自动脱离装置的按键处于被按压状态。
[0021 ]图6是绘示控制模块按压状态示意图。
[0022]图7是绘示自动脱离装置的装置环脱离状态示意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100:自动脱离装置
[0025]101:本体
[0026]110:壳体
[0027]112:第一半壳体
[0028]114:第二半壳体
[0029]120:定位槽
[0030]130:开口
[0031]140:装置孔
[0032]150:容置空间
[0033]160:装置环
[0034]170:卡钩
[0035]180:插接装置
[0036]190:按键
[0037]200:USB 公接头
[0038]210:电子模块
[0039]220:滑动载具
[0040]230:控制模块
[0041]240:连动杆
[0042]250:弹性件[0043]260:按键滑动件
[0044]270:卡钩滑动件
[0045]280:柱体
[0046]290:第一滑轨
[0047]300:第二滑轨
[0048]310:第一轴体 [0049]320:第一穿孔
[0050]330:第二轴体
[0051]340:第二穿孔
[0052]350:第三轴体
[0053]360:第三穿孔
[0054]370: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0056]为了解决传统随身碟连接端子需受到保护,以及随身碟与钥匙串在一起时,钥匙与随身碟的总体积太大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离装置能有效改善此问题。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离装置爆炸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离装置100包含一本体101、一装置环160、一插接装置180以及一控制模块230。本体101具有一壳体110,壳体110上设有一定位槽120、一开口 130与一装置孔140,且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150。装置环160具有一^^钩170。插接装置180位于容置空间150内,插接装置180包含一按键190以及一 USB公接头200,按键190可滑动地位于定位槽120内,且用以带动USB公接头200经开口 130凸出或缩回壳体110。控制模块230位于容置空间150内,其包括一连动杆240、一弹性件250、一按键滑动件260、一^^钩滑动件270。连动杆240位于容置空间150内且枢接于壳体110的内壁。弹性件250固定于壳体110的内壁。按键滑动件260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110的内壁,并与连动杆240的一端连接,当USB公接头200完全凸出开口 130时,按键190移动至按压按键滑动件260的位置。卡钩滑动件270具有一柱体280藉以穿入弹性件250,卡钩滑动件270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110的内壁,并与连动杆240的另一端连接,当卡钩滑动件270卡住卡钩170,装置环160固定于装置孔140,当按键滑动件260受到按键190按压而滑动,并带动连动杆240的一端进行杠杆运动,使卡钩滑动件270受连动杆240的另一端带动而与卡钩170分离,用以抽离出装置环160,并压缩弹性件250。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插接装置180更包括一电子模块210与一滑动载具220。电子模块210具有USB公接头200,电子模块210置入滑动载具220,并随滑动载具220移动。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壳体110的内壁具有一第一滑轨290,供按键滑动件260可滑动地连接于其上。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壳体HO的内壁具有一第二滑轨300,供卡钩滑动件270可滑动地连接于其上。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壳体110的内壁具有一第一轴体310,供连动杆240的第一穿孔320枢接于其上。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按键滑动件260具有一第二轴体330,供连动杆240的第二穿孔340枢接于其上。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卡钩滑动件270具有一第三轴体350,供连动杆240的第三穿孔360枢接于其上。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壳体110由一第一半壳体112以及一第二半壳体114所组成。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插接装置180为一 USB随身碟储存装置。
[0057]请参照图2以及图3。图2是绘示图1的自动脱离装置组立后的立体图。图3是绘示图2的自动脱离装置的半壳体移除后的上视图。自动脱离装置100包含本体101、一装置环160、一插接装置180以及一控制模块230 (见图1)。本体101具有一壳体110,壳体110上设有一定位槽120、一开口 130与一装置孔140(见图1),且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150。装置环160具有一^^钩170。插接装置180位于容置空间150内,插接装置180包含一按键190以及一 USB公接头200,按键190可滑动地位于定位槽120内,且用以带动USB公接头200经开口 130凸出或缩回壳体110。在未使用状态下,USB公接头200可以缩回壳体110内部,并受到壳体110的保护,以避免受到碰撞而毁损。控制模块230(见图1)位于容置空间150内,其包括一连动杆240、一弹性件250、一按键滑动件260、一^^钩滑动件270。连动杆240位于容置空间150内且枢接于壳体110的内壁。弹性件250固定于壳体110的内壁。按键滑动件260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110的内壁,并与连动杆240的一端连接。卡钩滑动件270具有一柱体280藉以穿入弹性件250,卡钩滑动件270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110的内壁,并与连动杆240的另一端连接。当卡钩滑动件270卡住卡钩170,装置环160固定于装置孔140 (见图1)。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装置环160为一钥匙圈。
[0058]图4是绘示图3的自动脱离装置的USB公接头凸出壳体的状态图。使用状态下,按键190往USB公接头200方向移动,且带动插接装置180往开口 130 (见图1)方向移动,使得USB公接头200经开口 130 (见图1)凸出。当USB公接头200完全凸出开口 130 (见图1)时,按键190移动至按压按键滑动件260的位置。此时使用者可以将本自动脱离装置100的USB公接头200与电脑连接,进行拷贝复制储存。
[0059]请参照图5以及 图6。图5是绘示图4的自动脱离装置的按键处于被按压状态。图6是绘示控制模块按压状态示意图。当USB公接头200完全凸出开口 130时,按键190移动至按压按键滑动件260的位置,并依方向370按压按键滑动件260。当按键滑动件260受到按键190按压而滑动,并带动连动杆240的一端进行杠杆运动,使卡钩滑动件270受连动杆240的另一端带动而与卡钩170分离,用以抽离出装置环160。在实际应用中,当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离装置100的装置环160与钥匙串接后,若自动脱离装置100的USB公接头200与电脑连接时(例如进行拷贝复制储存),可以使装置环160与钥匙脱离自动脱离装置100的其余部份。因此,上述应用能避免钥匙重量过重时,随身碟从电脑设备脱离并造成随身碟毁损,或避免因钥匙与随身碟的总体积太大,造成USB插入角度的限制,而无法顺利插入电脑设备中等问题。
[0060]请参照图6以及图7。图7是绘示自动脱离装置的装置环脱离状态示意图。装置环160 (见图5)抽离出装置孔140后,弹性件250对卡钩滑动件270施一弹力,使卡钩滑动件270回复到卡住卡钩170 (见图5)的位置,用以使装置环160 (见图5)可重复固定于装置孔140,同时按键190可往装置环160 (见图5)方向移动,且用以带动USB公接头200经开口 130(见图1)缩回壳体110,并受到壳体110的保护,以避免受到碰撞而毁损。
[006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离装置在未使用状态下,USB公接头可以缩回壳体内部,并受到壳体的保护,以避免受到碰撞而毁损。当本自动脱离装置与电脑连接,进行拷贝复制储存时,可以脱离装置环。因此避免若钥匙重量过重,随身碟因为重力从电脑设备中脱离并掉落,容易造成随身碟毁损。或钥匙与随身碟的总体积太大,还会因为USB插入角度的限制,而无法顺利插入电脑设备中等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壳体,该壳体上设有一定位槽、一开口与一装置孔,且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装置环,具有一卡钩; 一插接装置,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插接装置包含一按键以及一 USB公接头,该按键可滑动地位于该定位槽内,且用以带动该USB公接头经该开口凸出或缩回该壳体;以及 一控制模块,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其包括: 一连动杆,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枢接于该壳体的内壁; 一弹性件,固定于该壳体的内壁; 一按键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内壁,并与该连动杆的一端连接,当该USB公接头完全凸出该开口时,该按键移动至按压该按键滑动件的位置;以及 一卡钩滑动件,具有一柱体藉以穿入该弹性件,该卡钩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内壁,并与该连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当该卡钩滑动件卡住该卡钩,该装置环固定于该装置孔,当该按键滑动件受到该按键按压而滑动,并带动该连动杆的一端进行杠杆运动,使该卡钩滑动件受该连动杆的另一端带动而与该卡钩分离,用以抽离出该装置环,并压缩该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接装置更包括一电子模块与一滑动载具,该电子模块具有该USB公接头,该电子模块置入该滑动载具,并随该滑动载具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内壁具有一第一滑轨,供该按键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内壁具有一第二滑轨,供该卡钩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内壁具有一第一轴体,供该连动杆的第一穿孔枢接于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滑动件具有一第二轴体,供该连动杆的第二穿孔枢接于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钩滑动件具有一第三轴体,供该连动杆的第三穿孔枢接于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接装置为一USB随身碟储存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环为一钥匙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一第一半壳体以及一第二半壳体所组成。
【文档编号】H05K5/02GK203482541SQ20132060262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林庆达, 曹吕龙, 杨政远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