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臂组件和移动式起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510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吊臂组件和移动式起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臂组件和移动式起重机,该吊臂组件包括基本臂(10)和一节以上的伸缩臂(20),其中,所述伸缩臂(20)能够依次嵌套安装到所述基本臂(10)内而形成为吊臂总成以用于吊装作业,该吊臂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转场作业中平衡轴荷的配重件,该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20)的所述吊臂总成上,从而能够通过该配重件来维持所述臂架总成的重心位置不变,从而使移动式起重机的轴荷均匀分布。
【专利说明】吊臂组件和移动式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臂组件。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移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大吨位移动式起重机在公路行驶时,受到整车重量的限制。该限制主要取决于起重机本身的单轴荷限制,以及各地根据为保证公路安全而制定政策限制。
[0003]移动式起重机在国家公路行驶时,如果整车重量超过限制(例如N吨),则会在经过收费站时,被收取高额的罚款。而由于公路等级、地方政策不同,该限制额也会略有不同,作为施工单位而言,希望能够在转换工地时所花费的费用越少越好。
[0004]现在,百吨级的移动式起重机一般采用拆除前、后固定支腿的方法来满足整车重量的限制。这种方式能保证整车的轴荷分布均匀,符合底盘的动力匹配。
[0005]但是,随着起重机的大型化趋势,起重机的自重越来越大,拆除支腿的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整车重量的限制。而拆除其他部位,可能使重心位置变化而使得轴荷难以达到先前的平衡关系(即每桥的轴荷加减比列一致)。例如图1所示的六桥全路面起重机,在拆除了前固定支腿3和后固定支腿4仍无法满足整车重量的限制的情况下,如果拆除吊臂部分1,则可能会产生后重前轻的情况,相反地,如拆除后方的转台,变幅油缸等,则可能会产生前重后轻的情况,均会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臂组件,该吊臂组件能够使转场作业已拆去伸缩臂的臂架总成保持重心位置不变,从而使移动式起重机的轴荷均匀分布。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起重机的吊臂组件,包括基本臂和一节以上的伸缩臂,其中,所述伸缩臂能够依次嵌套安装到所述基本臂内而形成为吊臂总成以用于吊装作业,该吊臂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转场作业中平衡轴荷的配重件,该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的所述吊臂总成上。
[0008]优选地,所述配重件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的所述吊臂总成的尾端的端部配重件,该端部配重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尾端的端面安装基准面配合的配合端面。
[0009]优选地,所述尾端的端部封板上设置有补偿板,所述补偿板的外板面形成为所述尾端的端面安装基准面。
[0010]优选地,所述端部配重件包括一侧表面形成为所述配合端面的主体部和配重调节部,该配重调节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配合端面上,以在所述端部配重件安装到所述尾端上的状态下,所述配重调节部容纳在所述尾端端部的中空空间内。
[0011]优选地,所述端部配重件上还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尾端端部的高度安装基准面配合的高度位置配合面,所述尾端端部的上表面形成为作为所述高度安装基准面的顶平面,所述高度位置配合面能够放置到所述顶平面上。
[0012]优选地,所述尾端端部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顶平面上的第一耳板,所述端部配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耳板对应配合的第一双耳座板,所述双耳座板为L形,且一端端部凸出于所述端部配重件的所述配合端面,该第一双耳座板的所述一端端部的下表面形成为所述高度位置配合面,在所述高度位置配合面放置到所述顶平面上、所述配合端面配合到所述尾端的所述端面安装基准面上,且所述第一耳板插入到所述第一双耳座板之间的间隔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耳板上的销孔与所述第一双耳座板上的销孔相互对准,以能够插入连接销形成可拆卸安装。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一双耳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间隙的缓冲垫或定位垫片。
[0014]优选地,所述配重件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的所述吊臂总成的尾端的的套形配重件。
[0015]优选地,所述套形配重件包括形成为U字形的第一配重件、形成为U字形的第二配重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配重件和所述第二配重件的两端均形成有安装凸起,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安装凸起而将所述套形配重件套装到所述尾端端部上。
[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包括有下车行走部、回转支承部和上车回转部,该移动式起重机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转场作业中平衡轴荷的配重件,该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上,以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拆去所述上车回转部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件后保持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轴荷平衡。
[00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移动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包括有下车行走部、回转支承部和上车回转部,所述上车回转部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臂组件,其中所述基本臂的一端作为所述吊臂总成的首端铰接在该上车回转部的转台上。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吊臂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转场作业中平衡轴荷的配重件,该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的所述吊臂总成上,从而能够通过该配重件来维持所述臂架总成的重心位置不变,从而使移动式起重机的轴荷均匀分布。
[00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现有技术中移动式起重机。
[0022]图2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吊臂组件的移动式起重机示意图(吊装作业状态)。
[0023]图3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吊臂组件的移动式起重机示意图(安装有端部配重件30时的转场作业状态)。
[0024]图4是重量调节伸缩臂26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吊臂总成的尾端的主视图。
[0026]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0027]图7本实用新型所述端部配重件30的主视图。
[0028]图8本实用新型所述端部配重件30的侧视图。
[0029]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端部配重件30安装到吊臂总成的尾端状态的主视图。
[00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端部配重件30安装到吊臂总成的尾端状态的侧视图。
[0031]图11是图9的B部放大图。
[0032]图12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吊臂组件的移动式起重机示意图(安装有套形配重件40时的转场作业状态)。
[0033]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形配重件40的主视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0基本臂
[0036]20伸缩臂21第一级伸缩臂22补偿板23顶平面
[0037]24第一耳板25第二耳板26重量调节伸缩臂
[0038]30端部配重件31配合端面32主体部33配重调节部
[0039]34第一双耳座板35第二双耳座板36吊装部37紧固件
[0040]38高度位置配合面
[0041]40套形配重件41第一配重件42第二配重件43安装凸起
[0042]44紧固件
[0043]50缓冲垫60定位垫片70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5]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4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起重机的吊臂组件,包括基本臂10和一节以上的伸缩臂20,其中,伸缩臂20能够依次嵌套安装到基本臂10内而形成为吊臂总成以用于吊装作业,该吊臂组件还包括用于在移动式起重机转场作业中平衡轴荷的配重件,该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20的所述吊臂总成上。其中,转场作业是指移动式起重机从一处工作地点移动到另一处工作地点。
[0047]例如,为了使如图2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在转场作业中,能够满足转场途中所经过公路的限重标准,需要将除基本臂10、第一级伸缩臂21之外的伸缩臂,即图示的重量调节伸缩臂26拆除才能够满足。但是,由于吊臂总成的末节伸缩臂的尾端通常设置有重量较大的吊钩等装置,因此,将图4所示的重量调节臂26拆除后,会造成臂架总成重心位置的变化,从而使移动式起重机的轴荷分布不均匀,甚至影响转场途中的行驶安全。
[0048]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臂组件能够通过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伸缩臂20的所述吊臂总成上的配重件来维持所述臂架总成的重心位置不变,从而使移动式起重机的轴荷分布均匀。
[0049]另外,所拆去伸缩臂20的数量能够根据转场途径的公路设定,例如,拆去伸缩臂20的全部,这样,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基本臂10上。
[005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配重件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伸缩臂20的吊臂总成的尾端的端部配重件30。具体地,如图7、8所示,该端部配重件30包括用于与所述尾端的端面安装基准面配合的配合端面31。在本实用新型中,尾端是指与基本臂10的能够铰接在该上车回转部的转台的首端相对的另一端。具体地,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指的是第一级伸缩臂的悬置端。
[0051]如图5、6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使吊臂总成的尾端的端面能够保持一定的平面度,在尾端的端部封板上设置有补偿板22,该补偿板22的外板面形成为尾端的端面安装基准面。该外板面是指与补偿板22用于安装到端部封板上的安装面相反侧的面。该补偿板22能够为多块,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补偿板22为设置在尾端的端部封板上侧的第一补偿板和对称地设置在端部封板左右两侧的第二补偿板。
[0052]具体地,如图7、8所示端部配重件30包括主体部32和配重调节部33,该主体部32 一侧表面形成为配合端面31,该配重调节部33可拆卸地安装到主体部31的配合端面31上,以在端部配重件30安装到尾端上的状态下,配重调节部33容纳在尾端端部的中空空间内。如图8所示,配重调节部33通过紧固件37安装到主体部31上。该配重调节部33能够为密度较大的任何材料,例如,该配重调节部33为10mm厚的铁板。另外,配重调节部33还能够包括多块上述铁板,从而能够通过调节铁板的数量来容易地调节端部配重件30的重量,进而能够容易地适用于各种转场作业。还有,由于配重调节部33被容纳在了尾端端部的中空空间能,因此,即使为了增加端部配重件的重量而增加铁板的数量,也不会增加移动式起重机的总长。
[0053]为了确保安装精度,如图10所示,端部配重件上还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尾端端部的高度安装基准面配合的高度位置配合面38,尾端端部的上表面形成为作为高度安装基准面的顶平面23,高度位置配合面38能够放置到所述顶平面23上。
[005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9-10所示,尾端端部上设置有凸出于顶平面23上的第一耳板24,端部配重件30上设置有与第一耳板24对应配合的第一双耳座板34,双耳座板34为L形,且一端端部凸出于端部配重件30的配合端面31,该第一双耳座板34的所述一端端部的下表面形成为高度位置配合面38,在高度位置配合面38放置到顶平面23上、配合端面31配合到尾端的端面安装基准面上,且第一耳板24插入到第一双耳座板34之间的间隔内的状态下,第一耳板24上的销孔与第一双耳座板34上的销孔相互对准,以能够插入连接销70形成可拆卸安装。
[0055]也就是说,通过控制从顶平面23到销孔之间的距离H、从补偿板22的外板面所形成的尾端的端面安装基准面到销孔之间的距离G,能够可靠地使第一耳板24上的销孔与第一双耳座板34上的销孔相互对准,从而保证后续安装。
[0056]另外,优选第一耳板24和第一双耳座板34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个。还有,为了进一步地保证移动式起重机在转场作业的行驶途中端部配重件30和尾端之间不会产生位移。更加优选在尾端端部的下侧设置的第二耳板25,端部配重件30上设置有与第二耳板25对应配合的第二双耳座板35,该双耳座板35为L形,且一端端部凸出于端部配重件30的配合端面31。此时,通过控制第一耳板24的销孔到第二耳板25的销孔之间的距离F以及销孔直径ΦΚ,能够可靠地保证安装精度。
[0057]同时,为了使第二双耳座板35能够很好地与第一耳座板34配合使用,优选,第二耳板25设置有两个,并接两个第二耳板25之间的距离设置地较大以容纳第二双耳座板35,这样,即使因加工和安装配合等原因使第二耳板25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也同样能够进行安装。
[005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耳板24和第一双耳座板34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间隙的缓冲垫50或定位垫片60。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一耳板24插入到第一双耳座板34之间安装有定位垫片60,如图9所示,在第二双耳座板35之间设置有缓冲垫50,该缓冲垫50优选为尼龙垫块,从而能够将两侧的第二双耳座板35向第二耳板25压紧,这样,能够可靠地保证端部配重件30和尾端端部之间在上下左右方向均贴紧。
[0059]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配重件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20的吊臂总成的尾端的的套形配重件40。
[0060]具体地,如图13所示,套形配重件40包括形成为U字形的第一配重件41、形成为U字形的第二配重件42和紧固件44,所述第一配重件41和第二配重件42的两端均形成有安装凸起43,所述紧固件44贯穿安装凸起(43)而将套形配重件40套装到所述尾端端部上。
[006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包括有下车行走部、回转支承部和上车回转部,该移动式起重机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转场作业中平衡轴荷的配重件,该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上,以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拆去所述上车回转部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件后保持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轴荷平衡。具体地,所述结构件为转台、变幅油缸、伸缩油缸或吊臂总成。
[0062]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一种移动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包括有下车行走部、回转支承部和上车回转部,述上车回转部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臂组件,其中基本臂10的一端作为所述吊臂总成的首端铰接在该上车回转部的转台上。
[006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6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6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吊臂组件,该吊臂组件用于移动式起重机,并包括基本臂(10)和一节以上的伸缩臂(20),其中,所述伸缩臂(20)能够依次嵌套安装到所述基本臂(10)内而形成为吊臂总成以用于吊装作业,其特征在于,该吊臂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转场作业中平衡轴荷的配重件,该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20)的所述吊臂总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20)的所述吊臂总成的尾端的端部配重件(30),该端部配重件(30)包括用于与所述尾端的端面安装基准面配合的配合端面(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的端部封板上设置有补偿板(22),所述补偿板(22)的外板面形成为所述尾端的端面安装基准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配重件(30)包括一侧表面形成为所述配合端面(31)的主体部(32)和配重调节部(33),该配重调节部(33)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主体部(32)的所述配合端面(31)上,以在所述端部配重件(30)安装到所述尾端上的状态下,所述配重调节部(33)容纳在所述尾端端部的中空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配重件上还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尾端端部的高度安装基准面配合的高度位置配合面(38),所述尾端端部的上表面形成为作为所述高度安装基准面的顶平面(23),所述高度位置配合面(38)能够放置到所述顶平面(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端部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顶平面(23)上的第一耳板(24),所述端部配重件(3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耳板(24)对应配合的第一双耳座板(34),所述双耳座板(34)为L形,且一端端部凸出于所述端部配重件(30)的所述配合端面(31),该第一双耳座板(34)的所述一端端部的下表面形成为所述高度位置配合面(38),在所述高度位置配合面(38)放置到所述顶平面(23)上、所述配合端面(31)配合到所述尾端的所述端面安装基准面上,且所述第一耳板(24)插入到所述第一双耳座板(34)之间的间隔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耳板(24)上的销孔与所述第一双耳座板(34)上的销孔相互对准,以能够插入连接销(70)形成可拆卸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24)和所述第一双耳座板(34)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间隙的缓冲垫(50)或定位垫片(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已拆去至少一节所述伸缩臂(20)的所述吊臂总成的尾端的的套形配重件(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形配重件(40)包括形成为U字形的第一配重件(41)、形成为U字形的第二配重件(42)和紧固件(44),所述第一配重件(41)和所述第二配重件(42)的两端均形成有安装凸起(43),所述紧固件(44)贯穿所述安装凸起(43)而将所述套形配重件(40)套装到所述尾端端部上。
10.移动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包括有下车行走部、回转支承部和上车回转部,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式起重机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转场作业中平衡轴荷的配重件,该配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上,以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拆去所述上车回转部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件后保持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轴荷平衡。
11.移动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包括有下车行走部、回转支承部和上车回转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回转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臂组件,其中所述基本臂(10)的一端作为所述吊臂总成的首端铰接在该上车回转部的转台上。
【文档编号】B66C23/687GK204237465SQ201420555186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陈惟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