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结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854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把手结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把手结构及显示装置。该把手结构适于安装至一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模块,且显示模块具有一金属背盖。把手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柱、一第二支撑柱、一对第一把手及一对第二把手。这对第一支撑柱适于安装至金属背盖。第二支撑柱连接至这对第一支撑柱且位于这对第一支撑柱之间。这对第一把手分别安装至这对第一支撑柱。这对第二把手安装至第二支撑柱。这对第一把手的施力方向不同于这对第二把手的施力方向。
【专利说明】把手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显示装置的把手结构及应用此把手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公共场所或展览会的墙面或柱体常见有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来播放商业广告或各种即时信息。为了获得较大或较长的影像显示区域,可将多台显示器拼接利用。这类型的显示器具有较大的尺寸及较大的重量,因此这类型的显示器必须通过一对把手来进行手动搬运或安装时的手动定位。然而,这对把手通常直接安装在显示器的液晶显示模块的金属背盖上,这很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金属背盖的变形,因而影响到显示模块的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结构,其适于安装至一显示装置,以手动搬运或定位此显示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把手结构,以手动搬运或定位此显示装置。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手结构,其适于安装至一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模块,且显示模块具有一金属背盖。把手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柱、一第二支撑柱、一对第一把手及一对第二把手。这对第一支撑柱适于安装至金属背盖。第二支撑柱连接至这对第一支撑柱且位于这对第一支撑柱之间。这对第一把手分别安装至这对第一支撑柱。这对第二把手安装至第二支撑柱。这对第一把手的施力方向不同于这对第二把手的施力方向。
[0006]该对第一支撑柱相互平行,且该第二支撑柱垂直于该对第一支撑柱。
[0007]该对第一把手的施力方向平行于该金属背盖的法线方向,且该对第二把手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该金属背盖的法线方向。
[0008]各该第一支撑柱包括一主要部分及连接至该主要部分的一延伸部分,且各该第一把手安装至对应的该延伸部分。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模块、上述的把手结构及一装置外壳。装置外壳安装至显示模块以包围把手结构且暴露出这对第一把手及这对第二把手。
[0010]该对第一支撑柱相互平行,且该第二支撑柱垂直于该对第一支撑柱。
[0011]该对第一把手的施力方向平行于该金属背盖的法线方向,且该对第二把手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该金属背盖的法线方向。
[0012]各该第一支撑柱包括一主要部分及连接至该主要部分的一延伸部分,且各该第一把手安装至对应的该延伸部分。
[0013]本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把手结构采用多根支撑柱,以将应力分散在显示模块的金属背盖上,故可避免金属背盖的变形,以维持影像显示模块的正常运作。此外,本新型的把手结构采用二对具有不同施力方向的把手,故使用者可就显示装置所需要的施力方向抓握对应的把手,以有效率地对显示装置施力。
[001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未安装有装置外壳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已安装有装置外壳的立体图。
[0017]符号说明
[0018]100:显示装置
[0019]110:显示模块
[0020]112:金属背盖
[0021]120:把手结构
[0022]121:第一支撑柱
[0023]121a:主要部分
[0024]121b:延伸部分
[0025]122:第二支撑柱
[0026]123:第一把手
[0027]124:第二把手
[0028]130:装置外壳
[0029]Fl:施力方向
[0030]F2:施力方向
[0031]N:法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2]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包括一显示模块110、一把手结构120及一装置外壳130。显示模块110例如是液晶显示模块并具有一金属背盖112。金属背盖112用于保护显示模块110的其他构件(未绘示),例如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液晶面板等。把手结构120安装至显示模块110的金属背盖112,以让使用者用手抓握。装置外壳130(例如以螺丝锁附方式)安装至显示模块110以包围把手结构120,且暴露出把手结构120的可抓握部分(即下文将提到的第一把手123及第二把手124),如图2所示。此外,显示模块Il0与装置外壳130之间的空间可容纳其他构件(未绘示),例如主机板、模块板等。
[0033]把手结构120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柱121 —第二支撑柱122。这对第一支撑柱121(例如以螺丝锁附方式)安装至金属背盖112。第二支撑柱122(例如以螺丝锁附方式)连接至这对第一支撑柱121且位于这对第一支撑柱12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这对第一支撑柱121实质上可相互平行,且第二支撑柱122实质上可垂直于这对第一支撑柱121。
[0034]把手结构120还包括一对第一把手123及一对第二把手124。这对第一把手123(例如以螺丝锁附方式)分别安装至这对第一支撑柱121,且被装置外壳130所暴露。这对第二把手124 (例如以螺丝锁附方式)安装至第二支撑柱122,且被装置外壳130所暴露。在本实施例中,这对第一把手123的施力方向Fl实质上可平行于金属背盖112的法线方向N,且这对第二把手124的施力方向F2实质上可垂直于金属背盖112的法线方向N。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支撑柱121可包括一主要部分121a及一延伸部分121b。延伸部分121b (例如以螺丝锁附方式)连接至主要部分121a。各第一把手123安装至对应的延伸部分121b。在本实施例中,各主要部分121a可为C型钢柱,各延伸部分121b可为L型钢柱,而第二支撑柱122可为L型钢柱,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
[00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结构采用多根支撑柱,以将应力分散在显示模块的金属背盖上,故可避免金属背盖的变形,以维持影像显示模块的正常运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结构采用二对具有不同施力方向的把手,故使用者可就显示装置所需要的施力方向抓握对应的把手,以有效率地对显示装置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把手结构,适于安装至一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具有一金属背盖,其特征在于,该把手结构包括: 一对第一支撑柱,适于安装至该金属背盖; 第二支撑柱,连接至该对第一支撑柱且位于该对第一支撑柱之间; 一对第一把手,分别安装至该对第一支撑柱;以及 一对第二把手,安装至该第二支撑柱,其中该对第一把手的施力方向不同于该对第二把手的施力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支撑柱相互平行,且该第二支撑柱垂直于该对第一支撑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把手的施力方向平行于该金属背盖的法线方向,且该对第二把手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该金属背盖的法线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支撑柱包括一主要部分及连接至该主要部分的一延伸部分,且各该第一把手安装至对应的该延伸部分。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具有一金属背盖; 把手结构,包括: 一对第一支撑柱,安装至该金属背盖; 第二支撑柱,连接至该对第一支撑柱且位于该对第一支撑柱之间; 一对第一把手,分别安装至该对第一支撑柱;以及 一对第二把手,安装至该第二支撑柱,其中该对第一把手的施力方向不同于该对第二把手的施力方向;以及 装置外壳,安装至该显示模块以包围该把手结构且暴露出该对第一把手及该对第二把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支撑柱相互平行,且该第二支撑柱垂直于该对第一支撑柱。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把手的施力方向平行于该金属背盖的法线方向,且该对第二把手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该金属背盖的法线方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支撑柱包括一主要部分及连接至该主要部分的一延伸部分,且各该第一把手安装至对应的该延伸部分。
【文档编号】H05K5/02GK204259311SQ20142071160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郑伟仁, 戴继德, 林志佳 申请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