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612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片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



背景技术:

复合片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片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的新性能的片料。各种片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片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片料,从而用于满足不同需求。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310007419.5)描述了一种复合纸,其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至少二基层纸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二基层纸之间的高吸水性聚合物,最外表的二基层纸中至少有一基层纸形成有远离与相邻的基层纸的方向延伸的凹陷区域。该复合纸改善了疏松度、柔软度,并提高了舒适性能。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410686703.4)描述了一种包括至少一层纸层和至少一层增强层的复合纸,所述纸层和增强层通过结合纹连接。该复合纸具有较好的遇湿强度,不会因遇湿出现破裂和纸屑残留等问题。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410838552.X)公开了一种六层复合的包装膜,所述六层依次为印刷层、聚乙烯树脂层、第一粘结层、聚氨酯聚合物层、第二粘结层和套印清漆层。该复合膜极大提升了包装膜的防紫外线效果、安全易行,滑动性能尤佳。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110308648.1)公开了一种背胶真空镀铝纸,其包括镀铝面面涂层、镀铝层、底涂层、湿强镀铝原纸层、湿强镀铝原纸非涂布面的背胶涂层,该镀铝纸改善了片料韧性。

传统的复合片料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应用于具有多项功能需求的包装市场,并且应用于包装材料时,无法解决包装材料的防伪和识别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旨在解决包装材料的防伪和识别问题,通过嵌入UV信息层和金属层的复合结构材料,以达到打击伪造仿制、提高包装辨识性能之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层;

底胶层,其固定设置于基材层上;

UV信息复合层,其固定设置于底胶层上,UV信息复合层包括UV信息层和耦合层,UV信息层和耦合层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排列;

防护层,其固定设置于UV信息复合层上。

进一步地,上述UV信息复合层和底胶层之间还固定设置有载体层和金属层,载体层和金属层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排列。

可选地,上述UV信息复合层和防护层之间还固定设置有载体层和金属层,载体层和金属层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排列。

可选地,上述UV信息复合层和底胶层之间还固定设置有载体层,UV信息复合层和防护层之间还固定设置有金属层。

可选地,上述UV信息复合层和底胶层之间还固定设置有金属层,UV信息复合层和防护层之间还固定设置有载体层。

进一步地,上述UV信息层包括光柱、透镜或隐形文字。

进一步地,上述UV信息层为哑银素面层、隐性水印层、白金光变色层或镭射层。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如下优点:

1)起到防伪、美观的双重效果,改善了传统材料功能单一、易于仿制的特点,可实现打击伪造仿制、提高包装辨识性能;

2)通过不同的层间设置方式,可满足多种产品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其包括:基材层1;底胶层2,其固定设置于基材层1上;UV信息复合层,其固定设置于底胶层2上,UV信息复合层包括UV信息层3和耦合层4,UV信息层3和耦合层4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排列;防护层5,其固定设置于UV信息复合层上。

具体实施方式为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材料,其由基材层11、底胶层12、金属层13、UV信息层14、耦合层15、载体层16、防护层17等七层材料复合而成,其中的UV信息层14可设置个性化定制图文、加密文字等,提高仿制难度、增强产品包装的防伪性能;其中的金属层13可改善包装外观的辨识度,利于吸引消费者注意;复合层中的其余层合材料则通过综合框架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满足生产、流通及消费期间的功能要求。该复合材料具有炫目的金属外观效果,并具有个性化定制的UV信息层,能有效提高产品包装的防伪性能和产品的货架辨识度。如图1所示,通过卷对卷涂布方式、真空蒸镀或真空溅射方式,分别在基材层11上设置底胶层12,在载体层16的一个表面上设置耦合层15、另一个表面上设置防护层17,在耦合层15上设置UV信息层14,在UV信息层14上设置金属层13,再将金属层13设置到底胶层12上。

其中,UV信息层14可设置为哑银光柱、哑银素面、亮银/白金光变色、隐形水印等多种效果或其组合;基材层11、载体层16可为纸张、薄膜、纤维织物或其他柔性材料。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材料,其由自下而上由基材层21、底胶层22、载体层23、耦合层24、UV信息层25、金属层26、防护层27构成。如图2所示,通过卷对卷涂布方式、真空蒸镀或真空溅射方式,分别在基材层21上设置底胶层22,在载体层23的一个表面上设置耦合层24、另一个表面设置到底胶层22上,在耦合层24上设置UV信息层25,在UV信息层25上设置金属层26,在金属层26上设置防护层27。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材料主要具有如下优点:

1)起到防伪、美观的双重效果,改善了传统材料功能单一、易于仿制的特点,可实现打击伪造仿制、提高包装辨识性能;

2)通过不同的层间设置方式,可满足多种产品需求。

此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UV信息层的复合片料还可以包括底层110包括:基材层31、底胶层32、中间层130和最上层120其包括:防护层37;底胶层32设置于基材层31上;中间层130包括载体层36、金属层33及UV信息复合层,UV信息复合层包括UV信息层34和耦合层35。可选的,UV信息复合层中UV信息层34和耦合层35由下至上排列;或者UV信息复合层中UV信息层34和耦合层35由上至下排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