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2698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将具有透光性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经由透光性树脂层层合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本申请以在日本于2015年8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5-153895为基础,主张优先权,将该申请通过参考援引至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透光性遮盖部件和图像显示部件等具有透光性的第1部件与第2部件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贴合,通过透光性树脂层固定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在第1部件上涂布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暂时固化而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在暂时固化树脂层上贴合图像显示部件,并进行正式固化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11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57958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中,在暂时固化树脂层的弹性模量过高的情况下,贴合时产生气泡等,易于发生贴合不良。而且,如专利文献2那样地使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为未固化状态的情况下,贴合时未固化树脂容易溢出,易于发生贴合不良。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以往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提供能够提高具有透光性的第1部件与第2部件的贴合性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进行了刻苦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形成在要贴合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面形成薄膜而成的暂时固化树脂层,降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弹性模量,抑制贴合时的未固化树脂的溢出,提高贴合性。

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将具有透光性的第1部件与第2部件经由透光性树脂层层合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具有:在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表面形成光固化性的暂时固化树脂层的暂时固化工序,所述暂时固化树脂层是在要贴合第2部件或第1部件的面形成薄膜而成的;经由所述暂时固化树脂层将所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贴合的贴合工序;和将所述暂时固化性树脂层正式固化而形成透光性树脂层的正式固化工序。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光自由基聚合性聚(甲基)丙烯酸酯、光自由基聚合性(甲基)丙烯酸酯、由液状增塑剂或增粘剂构成的软化剂、光聚合引发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0.01wt%以上1.0wt%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形成在要贴合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面形成薄膜、内部柔软的暂时固化树脂层,由此,能够将暂时固化树脂层整体的弹性模量维持在可贴合的低弹性模量,同时抑制贴合时的溢出,提高贴合性。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第1实施方式中工序(a)的说明图。

[图2]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工序(a)的说明图。

[图3]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工序(b)的说明图。

[图4]图4是第1实施方式中工序(c)的说明图。

[图5]图5是第1实施方式中工序(c)的说明图。

[图6]图6是第1实施方式中工序(d)的说明图。

[图7]图7是第1实施方式中工序(d)的说明图。

[图8]图8是第2实施方式中工序(aa)的说明图。

[图9]图9是第2实施方式中工序(bb)的说明图。

[图10]图10是第2实施方式中工序(bb)的说明图。

[图11]图11是第2实施方式中工序(cc)的说明图。

[图12]图12是第2实施方式中工序(dd)的说明图。

[图13]图13是第2实施方式中工序(dd)的说明图。

[图14]图14是显示暂时固化树脂层的深度方向的反应率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以下述顺序详细说明。

1.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2.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3.实施例。

<1.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将具有透光性的第1部件与第2部件经由透光性树脂层层合的方法,具有:在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表面形成光固化性的暂时固化树脂层的暂时固化工序,所述暂时固化树脂层是在要贴合第2部件或第1部件的面形成薄膜而成的;经由暂时固化树脂层将第1部件和第2部件贴合的贴合工序;和将暂时固化性树脂层正式固化而形成透光性树脂层的正式固化工序。通过形成在要贴合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面形成薄膜、内部由柔软的未固化树脂构成的暂时固化树脂层,由此,能够将暂时固化树脂层整体的弹性模量维持在可贴合的低弹性模量,同时抑制贴合时的未固化树脂的溢出,提高贴合性。

在本说明书中,“薄膜”是显示能够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上表面剥离的状态的物质。而且,“未固化”表示固化反应完全没有进行,或固化反应率低,具有与涂布最初相同程度的流动性,能够通过溶剂洗落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作为暂时固化性树脂层,可以使用:通过紫外线照射预先将表面的反应率调高从而形成薄膜而成的膜或片。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优选:具有在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表面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的形成工序,且在暂时固化工序中,对光固化性树脂层照射紫外线,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在此情况下,作为光固化树脂层,可以使用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膜或片。而且,在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薄膜形成于紫外线照射侧的表面,而从光固化树脂层侧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暂时固化树脂层的反应率从紫外线照射侧的表面向深度方向逐渐降低。而且,在形成有光固化性树脂层的第1部件或第2部件为玻璃等的透明基材的情形,从光固化树脂层侧和透明基材侧这两侧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暂时固化树脂层的反应率从透明基材的相反侧表面起沿深度方向降低,然后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中心附近起到透明基材为止升高。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优选:具有在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表面涂布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的涂布工序,且在暂时固化工序中,对光固化性树脂层照射紫外线,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通过涂布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吸收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表面的凹凸成为可能。

以下,在具体显示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第1部件或第2部件的表面涂布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具有涂布工序(a)、暂时固化工序(b)、贴合工序(c)以及正式固化工序(d)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针对使用在边缘部形成有遮光层1的透光性遮盖部件2作为第1部件,使用图像显示部件6作为第2部件,制造作为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10的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透光性遮盖部件2,只要具有使形成于图像显示部件6的图像可视认的透光性即可,可以举出玻璃、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等的板状材料或片状材料。这些材料中,可以施加单面或双面硬涂膜处理、防反射处理等。透光性遮盖部件2的厚度、弹性等的物性可根据使用目的适宜地决定。

遮光层1是为了获得图像的对比度等而设置的部件,是将着色为黑色等的涂料以丝网印刷等涂布并干燥・固化而得到。作为遮光层1的厚度,通常为5~100μm,该厚度相当于高低差4。

作为图像显示部件6,可列举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触摸面板等。此处,触摸面板意指将液晶显示面板这样的显示元件和触摸板这样的位置输入装置组合而得的图像显示・输入面板。

[涂布工序(a)]

首先,在涂布工序(a)中,如图1所示地准备具有形成于单面的边缘部的遮光层1的透光性遮盖部件2,如图2所示地在透光性遮盖部件2的表面2a涂布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3。此处,液状是指以b型粘度计显示0.01~100pa·s(25℃)的粘度的物质。

而且,在涂布工序(a)中,优选将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为厚于遮光层1的厚度。具体而言,在透光性遮盖部件2的遮光层形成侧表面2a的整面(也包含遮光层1的表面),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遮光层1的厚度的优选1.2~50倍、更优选2~30倍的厚度涂布。更具体的涂布厚度优选为25~350μm,更优选为50~300μm。需说明的是,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3的涂布可进行多次,以得到需要的厚度。

通过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为厚于遮光层1的厚度,在后述的贴合工序(c)中,即使在透光性遮盖部件2和遮光层1之间在厚度方向上具有高低差4的情况下,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柔软的内部也吸收高低差4,因此能够提高贴合性。

[暂时固化工序(b)]

接下来,在固化工序(b)中,如图3所示地暂时对光固化性树脂层3照射紫外线,将光固化性树脂层3暂时固化,如图4所示地形成薄膜形成于表面而成的暂时固化树脂层5。由此,将暂时固化树脂层5整体的弹性模量维持在可贴合的低弹性模量,同时抑制接着的贴合工序(c)中的溢出,能够提高贴合性。

而且,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表面的反应率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而且,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距表面的深度优选为30μm以上、优选为60μm以上。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深度越小,薄膜的厚度越小,有内部的未固化树脂容易溢出的倾向。而且,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深度越大,薄膜的厚度越大,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弹性模量上升,有贴合时的追随性降低的倾向。

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深度方向的反应率可通过以下方法计算:使用显微激光拉曼分光装置,从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上表面将激发激光入射,通过将样品台上下移动将拉曼散射光汇至共焦点(confocal),测定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从上表面起规定深度的拉曼光谱。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使用如下峰高比计算反应率:(甲基)丙烯酸基的拉曼光谱中在1645cm-1附近观察到的c=c峰高相对于拉曼光谱中在2700cm-1附近观察到的2d(g')带峰高的峰高比。

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薄膜的厚度优选为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厚度的3%以上7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40%以下。而且,具体的薄膜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100μm以下、更优选20μm以上80μm以下。若薄膜的厚度过小,则存在内部的未固化树脂容易溢出的倾向,若薄膜的厚度过大,则难以维持低弹性模量,存在贴合时的追随性降低的倾向。

作为薄膜形成于表面而成的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形成方法,可列举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对光固化性树脂层照射短波长紫外线从而仅使表面固化的方法、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过量地添加光聚合引发剂的方法等。

[贴合工序(c)]

接下来,在贴合工序(c)中,如图4所示地将暂时固化树脂层5上下翻转,如图5所示地在图像显示部件6上,将透光性遮盖部件2由暂时固化树脂层5侧贴合。由于暂时固化树脂层5在表面形成有薄膜,因此能够防止上下翻转时的未固化树脂的流下。而且,如图1~4所示,在暂时固化树脂层5上表面的边缘部,有时由于遮光层1以及表面张力而产生微小的凹凸5a,然而,由于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内部为接近液状的状态,因此能够将暂时固化树脂层5压入。而且,通过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压入,暂时固化树脂层5表面的薄膜追随图像显示部件6表面,因此,能够在抑制气泡产生的同时使微小的凹凸5a平坦化。贴合可以使用公知的压粘装置,通过于10℃~80℃加压来进行。

[正式固化工序(d)]

接下来,在正式固化工序(d)中,如图6所示地,对夹持于图像显示部件6和透光性遮盖部件2之间的暂时固化树脂层5照射紫外线,将暂时固化性树脂层5正式固化。此外根据需要,也可对透光性遮盖部件2的遮光层与图像显示部件6之间的暂时固化树脂层5照射紫外线,将暂时固化树脂层5正式固化。由此,可以如图7所示地,得到将透光性遮盖部件2和图像显示部件6经由透光性树脂层7层合而成的显示装置10。

而且,在正式固化工序(d)中,透光性树脂层7的反应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通过将透光性树脂层7充分固化,能够提高透光性遮盖部件2和图像显示部件6的粘合力。需说明的是,与暂时固化树脂层5同样,透光性树脂层7的反应率也可以使用显微激光拉曼分光装置测定。而且,对于透光性固化树脂层7的透光性的水平,只要是使形成于图像显示部件6的图像可视认的透光性即可。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8~图13,针对具有涂布工序(aa)、暂时固化工序(bb)、贴合工序(cc)以及正式固化工序(dd)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透光性遮盖部件2的遮光层1侧形成表面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3的实例,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针对在图像显示部件6表面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3的实例进行说明。需说明的是,在图1~图7以及图8~图13中,相同符号表示同一构成要素,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涂布工序(aa)]

首先,在涂布工序(aa)中,如图8所示地,在图像显示部件6的表面涂布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3,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3。在涂布工序(aa)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优选将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为厚于透光性遮盖部件2的遮光层1的厚度。具体而言,在图像显示部件6的整面,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遮光层1的厚度的优选1.2~50倍、更优选2~30倍的厚度涂布。更具体的涂布厚度优选25~350μm、更优选50~300μm。需说明的是,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3的涂布可进行多次,以得到需要的厚度。

通过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为厚于遮光层1的厚度,在后述贴合工序(cc)中,即使在透光性遮盖部件2和遮光层1之间在厚度方向上存在高低差4的情况下,暂时固化树脂层4表面的薄膜也追随高低差4,因此能够提高贴合性。

[暂时固化工序(bb)]

接下来,在暂时固化工序(bb)中,如图9所示地,对光固化性树脂层3照射紫外线,将光固化性树脂层3暂时固化,如图10所示地,形成薄膜形成于表面而成的暂时固化树脂层5。由此,能够降低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弹性模量,抑制在接着的贴合工序(cc)中的溢出,提高贴合性。

而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表面的反应率优选60%以上、更优选80%以上。而且,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距表面的深度优选30μm以上、更优选60μm以上。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深度越小,薄膜的厚度越小,存在内部的未固化树脂容易溢出的倾向。而且,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深度越大,薄膜的厚度越大,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弹性模量上升,存在贴合时的追随性降低的倾向。

而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薄膜的厚度优选为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厚度的3%以上7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40%以下。而且,具体的薄膜的厚度优选5μm以上100μm以下、更优选20μm以上80μm以下。若薄膜的厚度过小,存在内部的未固化树脂容易溢出的倾向,若薄膜的厚度过大,维持低弹性模量变得困难,存在贴合时的追随性降低的倾向。

[贴合工序(cc)]

接下来,在贴合工序(cc)中,如图11所示地,在图像显示部件6上的暂时固化树脂层5上贴合透光性遮盖部件2。如图8~10所示地,在暂时固化树脂层5上表面的边缘部上,由于表面张力而产生微小的凹凸5b,然而,因为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内部为接近液状的状态,所以能够将暂时固化树脂层5压入。而且,通过暂时固化树脂层5的压入,暂时固化树脂层5表面的薄膜追随透光性遮盖部件2表面,因此,能够在抑制气泡产生的同时使微小的凹凸5b平坦化。而且,即使在透光性遮盖部件2和遮光层1之间在厚度方向上存在高低差4的情况下,暂时固化树脂层5表面的薄膜也追随高低差4,因此能够抑制气泡产生,提高贴合性。贴合可以使用公知的压粘装置,通过于10℃~80℃加压来进行。

[正式固化工序(dd)]

接下来,在正式固化工序(dd)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如图12所示地,对夹持在图像显示部件6和透光性遮盖部件2之间的暂时固化树脂层5照射紫外线,将暂时固化性树脂层5正式固化。此外根据需要,也可对透光性遮盖部件2的遮光层和图像显示部件6之间的暂时固化树脂层5照射紫外线,将暂时固化树脂层5正式固化。由此,可以如图13所示地,得到将透光性遮盖部件2和图像显示部件6经由透光性树脂层7层合而成的显示装置10。

<2.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接下来,针对上述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光自由基聚合性聚(甲基)丙烯酸酯(成分(a))、光自由基聚合性(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由液状增塑剂(成分(c))或增粘剂(成分(d))构成的软化剂、光聚合引发剂(成分(e))和紫外线吸收剂(成分(f))。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意指包括丙烯酸酯(acrylate)和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在内。

[成分(a)]

作为光自由基聚合性聚(甲基)丙烯酸酯(成分(a))的优选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在骨架中具有聚氨酯、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等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作为具有聚氨酯骨架的(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优选具体实例,可以举出脂族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ebecryl230(分子量5000)、daicelcytec公司;ua-1、lightchemicalindustriesco,ltd.)等。而且,作为聚异戊二烯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优选具体实例,可以举出聚异戊二烯聚合物的马来酸酐加成物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酯化物(uc102(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17000)、(株)kuraray;uc203(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35000)、(株)kuraray;uc-1(分子量约25000)、(株)kuraray)等。

[成分(b)]

作为光自由基聚合性(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的优选具体实例,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基乙酯(dicyclopentenyloxy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等。

[成分(c)]

液状增塑成分(成分(c))是其自身不因紫外线照射而发生光固化,而对光固化后的固化树脂层或暂时固化树脂层赋予柔软性,或者降低固化树脂层间或暂时固化树脂层的固化收缩率的成分。作为这样的液状增塑成分,可以举出选自液状的聚丁二烯类增塑剂、聚异戊二烯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以及己二酸酯类增塑剂的至少一种。

[成分(d)]

关于增粘剂(tackifier)(成分(d)),在与成分(c)同样地对光固化后的固化树脂层或暂时固化树脂层赋予柔软性的同时,提高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固化树脂层或暂时固化树脂层的初始粘结强度(所谓粘性)。作为增粘剂,例如可以使用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氢化萜烯树脂等的萜烯类树脂;天然松香、聚合松香、松香酯、氢化松香等的松香树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的石油树脂等。作为软化剂,只要含有成分(c)或成分(d)的至少任一方即可。

[成分(e)]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成分(e)),例如可以举出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irgacure184、basfjapan(株))、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1-丙-1-酮(irgacure127、basfjapan(株))、苯甲酮、苯乙酮等。

就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而言,若过少,则紫外线照射时变得固化不足,若过多,则由开裂导致的脱气增加,存在发泡缺陷的倾向,因此,相对于光自由基聚合性聚(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0.2~5质量份。

[成分(f)]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成分(f)),例如可以举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羟基苯基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等,也可并用这些中的2种以上。其中尤其优选使用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作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作为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的basfjapan(株)制的“tinuvinps”。

就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而言,若过少,则暂时固化树脂层全部固化,若过多,则存在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固化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因此,相对于全部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为0.01wt%以上1.0wt%以下、更优选为0.1wt%以上0.4wt%以下。

需说明的是,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除上述成分(a)~成分(f)之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掺混各种添加剂。例如,为了调节固化树脂的分子量,可掺混链转移剂,例如,2-巯基乙醇、月桂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2,3-二巯基-1-丙醇(2,3-ジメチルカプト-1-プロパノール)、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除此之外,可根据需要含有硅烷偶联剂等的粘接改善剂、抗氧化剂等通常的添加剂。这样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成分(a)~成分(f)和根据需要添加的各种添加剂按照公知的混合方法均匀混合来配制。

实施例

<4.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具有透光性的第1部件上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将光固化性树脂层暂时固化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测定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起的深度方向的反应率。然后,经由暂时固化树脂层将第1部件和第2部件贴合,评价贴合性。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暂时固化树脂层的反应率的测定以及贴合性的评价如下进行。

[暂时固化树脂层的反应率的测定]

使用显微激光拉曼分光装置,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上表面将激发激光入射,通过将样品台上下移动将拉曼散射光汇至共焦点(confocal),测定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上表面起规定深度的拉曼光谱。

根据(甲基)丙烯酸基的拉曼光谱中在1645cm-1附近观察到的c=c峰高相对于拉曼光谱中在2700cm-1附近观察到的2d(g')带峰高的峰高比,计算反应率。

首先,将样品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于玻璃板,形成厚度为150μm的光固化性树脂层,将从光固化性树脂层的上表面起深度为30μm的位置的峰高比视为反应率0%。而且,将光固化性树脂层以累计光量10000mj/cm2完全固化,形成透光性树脂层,将从透光性树脂层的上表面起深度为30μm的位置的峰高比视为反应率100%。通过以上的关系,制作显示相对于峰高比的反应率的标准曲线。

然后,涂布样品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厚度为150μm的光固化性树脂层,将光固化性树脂层以50mw/cm2、0.4s的照射条件暂时固化,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将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上表面起规定深度位置的峰高比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反应率。

[贴合性的评价]

就贴合性的评价而言,经由暂时固化树脂层将第1部件和第2部件贴合,观察其状态,将暂时固化树脂层中不产生气泡、暂时固化树脂层从最初的形状起的润湿铺展(wettingspreading)不足3%的情况评价为“a”,将暂时固化树脂层中产生气泡的情况评价为“b”。而且,将暂时固化树脂层中不产生气泡、暂时固化树脂层从最初的形状起的润湿铺展为3%以上10%以下的情况评价为“a'”。

<实施例1>

如表1所示地,将氨基甲酸酯低聚物43.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58.0质量份、液状增塑剂69.0质量份、增粘剂25.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2.0质量份以及紫外线吸收剂0.2质量份掺混,配制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率为0.1%的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将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45mm×85mm的玻璃板上以150μm的厚度涂布,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从光固化性树脂层侧将紫外线以50mw/cm2、0.4s的条件照射,从而将光固化性树脂层暂时固化,形成薄膜形成于表面而成的暂时固化树脂层。然后,对暂时固化树脂层真空贴合45mm×85mm的玻璃板。真空贴合后的贴合性的评价为a。

<实施例2>

如表1所示地,除了掺混紫外线吸收剂0.4质量份、配制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率为0.2%的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形成有薄膜。在图14中,显示暂时固化树脂层的深度方向的反应率。如图14所示地,表面的反应率为约85%,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距表面的深度为80μm以上。而且,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剥离薄膜,测定其厚度,结果为约60μm。对该暂时固化树脂层真空贴合玻璃板。真空贴合后的贴合性的评价为a。

<实施例3>

如表1所示地,除了掺混紫外线吸收剂0.6质量份、配制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率为0.3%的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形成有薄膜。对该暂时固化树脂层真空贴合玻璃板。真空贴合后的贴合性的评价为a。

<实施例4>

如表1所示地,除了掺混紫外线吸收剂0.8质量份、配制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率为0.4%的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形成有薄膜。而且,如图14所示地,表面的反应率为约75%,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距表面的深度为约50μm。而且,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剥离薄膜,测定其厚度,结果为约20μm。对该暂时固化树脂层真空贴合玻璃板。真空贴合后的贴合性的评价为a'。

<比较例1>

如表1所示地,除了配制不掺混紫外线吸收剂的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暂时固化树脂层。暂时固化树脂层的整体固化。而且,如图14所示地,表面的反应率为90%以上,从表面起到80μm的深度的反应率为80%以上。对该暂时固化树脂层真空贴合玻璃板。真空贴合后,在暂时固化树脂层中产生气泡,贴合性的评价为b。

[表1]

氨基甲酸酯低聚物:脂族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ebecryl230(分子量5000)、daicel-allnexltd.)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

液状增塑剂:聚丁二烯类增塑剂

增粘剂:萜烯树脂

光聚合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irgacure184、basfjapan(株))

紫外线吸收剂: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tinuvinps、basfjapan(株))。

如比较例1那样地不掺混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从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起到80μm的深度的反应率为80%以上,暂时固化树脂层的整体固化,因此贴合时产生气泡。而且,由于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的氧阻聚,暂时固化树脂层的表面的反应率比距表面25μm的深度的反应率更低。

另一方面,如实施例1~4那样地,适量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能够形成薄膜形成于表面而成的暂时固化树脂层,能够提高贴合性。而且,如实施例2那样地,表面的反应率为约85%,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距表面的深度为80μm以上,由此,形成厚度为约60μm的薄膜,对玻璃板表面的追随性提高,可知能够得到优异的贴合性。

而且,如实施例4那样地,表面的反应率为约75%,反应率达到不足60%的距表面的深度为约50μm,由此,形成厚度为约20μm的薄膜,尽管存在少量润湿铺展,然而对玻璃板表面的追随性提高,可知能够得到优异的贴合性。

符号说明

1遮光层、2透光性遮盖部件、3光固化性树脂层、4高低差、5暂时固化树脂层、6图像显示部件、7透光性树脂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