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金属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243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金属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通常都由100%金属成分制成,此类金属材料制成的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却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锈蚀,并且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往往无法达到人们的使用需求,例如金属材料的隔热性能。目前,隔热材料按材质可分为有机隔热材料、无机隔热材料和金属隔热材料三大类,热力设备及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多为无机绝热材料。这类材料具有不腐烂、不燃烧、耐高温等特点,例如:石棉、硅藻土、珍珠岩、玻璃纤维、泡沫玻璃混凝土、硅酸钙等。

现有的金属隔热材料通常是在金属基层中加入一些可以产生绝热效果的金属元素使其具有一定的隔热功能,这种隔热金属材料存在制作成本高、无法满足特殊环境要求隔热性能的问题,且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都很难满足使用需求。需要研制一种金属复合材料,来满足以上的材料性能,且使其隔热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隔热金属复合材料,它设置有隔热层,能够对高温实现全面的隔离,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耐久性和高温下的无粘性好,高温后材料之间不发生粘连,且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都得到很大提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金属复合材料层和隔热层;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层由以下组分构成:20-30份al、10-20份ni、20-30份tic、5-10份w、3-5份cr、2-5份co、5-10份cu、10-15份fe、1-2份mo、3-5份nicr、1-3份cr3c2;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层和聚酰亚胺层,玻璃纤维材料层在聚酰亚胺层和金属复合材料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材料层厚度为0.3-0.5mm,聚酰亚胺层厚度为0.2-0.3mm。

进一步的,所述nicr的成分组成为80份ni、20份cr。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成分为:50-70份聚酰亚胺、10-20份含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5-15份脂肪酸酰胺、5-10份石墨。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设置有隔热层,能够对高温实现全面的隔离,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耐久性和高温下的无粘性好,高温后材料之间不发生粘连,且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都得到很大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金属复合材料层和隔热层;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层由以下组分构成:20份al、15份ni、20份tic、5份w、5份cr、3份co、10份cu、12份fe、2份mo、5份nicr、3份cr3c2;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层和聚酰亚胺层,玻璃纤维材料层在聚酰亚胺层和金属复合材料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材料层厚度为0.5mm,聚酰亚胺层厚度为0.3mm。

进一步的,所述nicr的成分组成为80份ni、20份cr。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成分为:70份聚酰亚胺、15份含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10份脂肪酸酰胺、5份石墨。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金属复合材料层和隔热层;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层由以下组分构成:30份al、12份ni、25份tic、5份w、4份cr、4份co、5份cu、10份fe、1份mo、3份nicr、1份cr3c2;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层和聚酰亚胺层,玻璃纤维材料层在聚酰亚胺层和金属复合材料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材料层厚度为0.3mm,聚酰亚胺层厚度为0.2mm。

进一步的,所述nicr的成分组成为80份ni、20份cr。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成分为:55份聚酰亚胺、20份含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15份脂肪酸酰胺、10份石墨。

本具体实施方式设置有隔热层,能够对高温实现全面的隔离,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cr可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mo可提高粘结相对硬质相的润湿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nicr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蚀性,cr3c2抗氧化能力强,在高温条件下依然保持相当高的硬度,且具有很强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聚酰亚胺层隔热性好,在高温下的无粘性好,高温后材料之间不发生粘连。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金属复合材料,它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金属复合材料层和隔热层;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层由以下组分构成:20‑30份Al、10‑20份Ni、20‑30份TiC、5‑10份W、3‑5份Cr、2‑5份Co、5‑10份Cu、10‑15份Fe、1‑2份Mo、3‑5份NiCr、1‑3份Cr3C2;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层和聚酰亚胺层,玻璃纤维材料层在聚酰亚胺层和金属复合材料层之间。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设置有隔热层,能够对高温实现全面的隔离,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耐久性和高温下的无粘性好,高温后材料之间不发生粘连,且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都得到很大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兴市长江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