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820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于2015年01月30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380040640.9(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3/071046)的、发明名称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国家申请的分案。

本发明涉及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包含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在夹层玻璃的制造工序中具有优异的脱气性且能够防止多重像的发生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背景技术:

在2片玻璃板之间夹持含有增塑化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并使它们相互粘接而得到的夹层玻璃被广泛用于汽车、飞机、建筑物等的窗玻璃。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并非仅由1层树脂层构成,可以由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作为2层以上的树脂层,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且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性质,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仅1层难以实现的各种性能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含隔音层和夹持该隔音层的2层保护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专利文献1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通过具有含有与增塑剂的亲和性优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大量的增塑剂的隔音层,从而发挥出优异的隔音性,另一方面,通过用保护层夹持该隔音层,从而防止因隔音层中所含的大量的增塑剂渗出而致的中间膜与玻璃的粘接性的降低。

但是,在使用了如上所述的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在隔着夹层玻璃观察外部的光线时,有时像看上去是多重像。这样的多重像特别是在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的隔音性优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情况下会明显地看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19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等对使用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时发生多重像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原因在于形成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的凹凸。

在夹层玻璃的制造中,通常将在至少2片玻璃板之间层叠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层叠体通过夹持辊挤压(挤压脱气法)、或放入橡胶袋中进行减压抽吸(真空脱气法),一边对在玻璃板与中间膜之间残留的空气进行脱气,一边进行预压接。接着,将上述层叠体在例如高压釜内加热加压来进行主压接,由此制造夹层玻璃。在夹层玻璃的制造工序中,将玻璃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层叠时的脱气性是重要的。出于确保夹层玻璃制造时的脱气性的目的,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

形成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的凹凸通常在夹层玻璃制造工序中的预压接及主压接时发生坍塌,因此在所得的夹层玻璃中几乎不会造成问题。

但是,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情况下,在经夹层玻璃制造工序得到的夹层玻璃中残存着凹凸的影响,成为了多重像的发生原因。

即,可以认为:在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形成有凹凸时,不仅在中间膜的表面形成有凹凸,而且由于加工时的压力,凹凸被转印至树脂层的层间,使得层间变得不平滑。可认为:在夹层玻璃制造工序中的预压接及主压接时,虽然中间膜的表面的凹凸发生坍塌,但是层间并不平滑,因此成为了发生多重像的原因。尤其是在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的隔音性优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可认为凹凸容易被转印至保护层与隔音层的层间,因此特别地发生多重像。

若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不形成凹凸,则能够防止多重像的发生。但是,若不形成凹凸,则在制造夹层玻璃时不能够充分地进行脱气,在玻璃与中间膜之间发生气泡,损害夹层玻璃的外观。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包含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在夹层玻璃的制造工序中具有优异的脱气性且能够防止多重像的发生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在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大量微细的凹部和大量微细的凸部,上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邻接的上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形成,邻接的上述凹部的间隔小于750μm。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本发明人等潜心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对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形成的凹凸的图案进行设计,从而即使是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也能够兼顾夹层玻璃的制造时的优异的脱气性与防止多重像的发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大量微细的凹部和大量微细的凸部。

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上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邻接的上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形成。通常,对在2片玻璃板之间层叠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层叠体进行预压接及主压接时,抽出空气的容易程度与上述凹部的底部的连通性及平滑性密切相关。对于中间膜的至少一个面的凹凸形状来说,通过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形成,从而使上述的底部的连通性更优异,预压接及主压接时脱气性显著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规则地形成”是指,可以是邻接的上述凹部平行且等间隔地形成,也可以是邻接的上述凹部平行地形成,但全部邻接的上述凹部的间隔并不是等间隔。

图1及图2中示出了表示下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在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在表面等间隔地形成,且邻接的凹部平行地形成。

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邻接的上述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的间隔(以下,也称为“凹部的间隔”。)小于750μm。通过使凹部的间隔小于750μm,能够保持预压接及主压接时的脱气性,防止形成夹层玻璃时发生多重像。可认为这是由于通过使凹部的间隔小于750μm而能够防止凹凸被转印至构成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各树脂层间的缘故。上述凹部的间隔的优选的上限为600μm,更优选的上限为500μm,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400μm,特别优选的上限为200μm。

需要说明的是,特别是从进一步防止多重像的发生的观点出发,上述凹部的间隔的优选的上限为400μm,更优选的上限为300μm,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200μm。对于多重像的发生而言,从外部入射的光线的亮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而通过使上述凹部的间隔的优选的上限为400μm以下,从而即使在极高亮度的光线入射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防止多重像的发生。

对于上述凹部的间隔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从夹层玻璃制造时的操作性的观点出发,实际上优选10μm为下限,更优选50μm为下限,进一步优选100μm为下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凹部的间隔是指,对于邻接的、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而言,该2个凹部的最底部间的最短距离。具体而言,对于上述凹部的间隔来说,使用光学显微镜(例如,sonic社制“bs-8000iii”)观察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观察范围20mm×20mm),测定所有的观察到的邻接的凹部的最底部间的最短距离。接着,算出测定到的最短距离的平均值,由此得到凹部的间隔。另外,也可以将测定到的最短距离的最大值作为凹部的间隔。凹部的间隔可以是最短距离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短距离的最大值,但优选为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上述凹部的沟深(rzg)的优选的下限为10μm,优选的上限为40μm。通过使上述凹部的沟深(rzg)为10μm以上,能够使预压接及主压接时的脱气性进一步提高,通过使上述凹部的沟深(rzg)为40μm以下,能够使预压接及主压接时的温度变低。上述凹部的沟深(rzg)的更优选的下限为15μm,更优选的上限为35μm,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18μm,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30μm,特别优选的下限为20μm,特别优选的上限为28μm。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凹部的沟深(rzg)是指,算出以jisb-0601(1994)“表面粗糙度-定义及表示”中规定的粗糙度曲线的平均线(按照距离粗糙度曲线的偏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的方式设定的线)为基准的沟深,所测定的沟数的沟深的平均值。另外,上述凹部的沟深(rzg)通过对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器(小坂研究所制“se1700α”)测得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而能够容易地得到。

上述凹凸形状可以使用例如刻线状、网格状、半球状等通常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赋予的凹凸的形状。上述凹凸的形状可以是压花的形状。上述凹凸的形状更优选为刻线状。

另外,上述凸部也可以如图1所示,顶部为平面形状,也可以如图2所示,顶部为非平面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凸部的顶部为平面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顶部的平面进一步实施微细的凹凸。

此外,各凹凸的凸部的高度可以是相同的高度,也可以是不同高度,对于与这些凸部相对应的凹部的深度来说,只要该凹部的底边连续,则可以是相同深度,也可以是不同深度。

在本发明中,作为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大量微细的凹部和大量微细的凸部的方法,可列举例如压花辊法、压延辊法、异型挤出法等。其中,因为邻接的上述凹部能够平行且规则地形成凹部、或能够平行且等间隔地形成凹部,所以压花辊法是适宜的。另外,因为预压接及主压接时脱气性显著提高,所以优选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面形成有大量微细的凹部和大量微细的凸部。

作为上述压花辊法中使用的压花辊,例如可列举:使用氧化铝、氧化硅等研磨材料对金属辊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接着,为了减少表面的过大的峰而利用垂直研磨等进行摩擦,由此,在辊表面形成微细的压花图案(凹凸图案)的压花辊;使用雕刻磨机(mothermill),将该雕刻磨机的压花图案(凹凸图案)转印至金属辊表面,由此,在辊表面形成微细的压花图案(凹凸图案)的压花辊;通过腐蚀(蚀刻)在辊表面形成微细的压花图案(凹凸图案)的压花辊等。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例如,作为2层以上的树脂层,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且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性质,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仅由1层难以实现的各种性能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一方面,在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情况下,会发生多重像的问题。

上述树脂层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三氟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酯、聚醚、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其中,优选上述树脂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更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

优选上述树脂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和增塑剂。

作为上述增塑剂,只要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通常使用的增塑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一元有机酸酯、多元有机酸酯等有机增塑剂;或有机磷酸化合物、有机亚磷酸化合物等磷酸增塑剂等。

作为上述有机增塑剂,例如可列举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甘醇-二-正庚酸酯、四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四甘醇-二-正庚酸酯、二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甘醇-二-正庚酸酯等。其中,上述树脂层优选包含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或三甘醇-二-正庚酸酯,更优选包含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

优选上述树脂层含有粘接力调节剂。特别是制造夹层玻璃时,与玻璃接触的树脂层优选含有上述粘接力调节剂。

作为上述粘接力调节剂,例如可适合使用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作为上述粘接力调节剂,例如可列举钾、钠、镁等的盐。

作为构成上述盐的酸,例如可列举辛酸、己酸、2-乙基丁酸、丁酸、乙酸、甲酸等羧酸有机酸,或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制造夹层玻璃时,从能够容易地调节玻璃与树脂层的粘接力的方面出发,与玻璃接触的树脂层优选包含镁盐或钾盐作为粘接力调节剂。

上述树脂层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抗氧化剂、光稳定剂、作为粘接力调节剂的改性硅油、阻燃剂、抗静电剂、耐湿剂、热线反射剂、热线吸收剂等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作为2层以上的树脂层,至少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优选上述第一树脂层中包含的聚乙烯醇缩醛(以下称为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与上述第二树脂层中包含的聚乙烯醇缩醛(以下称为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不同。

由于聚乙烯醇缩醛a与聚乙烯醇缩醛b的性质不同,因此能够提供具有仅由1层难以实现的各种性能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例如,在2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有上述第一树脂层,且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低于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时,上述第一树脂层相比于上述第二树脂层来说,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的倾向。其结果是,上述第一树脂层变得比上述第二树脂层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隔音性变高。另外,在2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有上述第一树脂层,且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高于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时,上述第一树脂层相比于上述第二树脂层而言,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变高的倾向。其结果是,上述第一树脂层变得比上述第二树脂层硬,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变高。

此外,在上述第一树脂层和上述第二树脂层包含增塑剂的情况下,优选上述第一树脂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含量(以下称为含量a。)与上述第二树脂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含量(以下称为含量b。)不同。例如,在2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有上述第一树脂层,且上述含量a多于上述含量b时,上述第一树脂层相比于上述第二树脂层而言,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的倾向。其结果是,上述第一树脂层变得比上述第二树脂层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隔音性变高。另外,在2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有上述第一树脂层,且上述含量a少于上述含量b时,上述第一树脂层相比于上述第二树脂层而言,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变高的倾向。其结果是,上述第一树脂层变得比上述第二树脂层硬,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变高。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组合,例如,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可列举上述第一树脂层作为隔音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作为保护层的组合。从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上述隔音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x和增塑剂,上述保护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y和增塑剂。此外,在2层上述保护层之间层叠有上述隔音层时,能够得到具有优异的隔音性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称为隔音中间膜。)。在本发明中,如上述隔音层和上述保护层那样,即使层叠有性质不同的树脂层,也能够得到能够防止多重像发生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对于隔音中间膜,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在上述隔音中间膜中,上述隔音层具有赋予隔音性的作用。

优选上述隔音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x和增塑剂。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利用醛进行缩醛化来制备。上述聚乙烯醇通常可以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

上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的优选的下限为200,优选的上限5000。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200以上,可以提高所得到的隔音中间膜的耐贯通性,通过设为5000以下,能够确保隔音层的成形性。上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500,更优选的上限为4000。

用于使上述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的醛的碳数的优选的下限为4,优选的上限为6。通过使醛的碳数为4以上,可以稳定地含有充分量的增塑剂,可以发挥优异的隔音性能。另外,可以防止增塑剂的渗出。通过使醛的碳数为6以下,从而使聚乙烯醇缩醛x的合成变得容易,可以确保生产率。

作为上述碳数为4~6的醛,可以是直链状的醛,也可以是分枝状的醛,例如可列举正丁醛、正戊醛等。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的优选的上限为30摩尔%。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为30摩尔%以下,从而能够使其含有用于发挥隔音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可以防止增塑剂的渗出。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的更优选的上限为28摩尔%,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26摩尔%,特别优选的上限为24摩尔%,优选的下限为10摩尔%,更优选的下限为15摩尔%,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20摩尔%。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是以百分率(摩尔%)表示键合有羟基的亚乙基量除以主链的总亚乙基量而求得的摩尔分率的值。上述键合有羟基的亚乙基量例如可以利用依据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通过测定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键合有羟基的亚乙基量而求得。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的优选的下限为60摩尔%,优选的上限为85摩尔%。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为60摩尔%以上,从而可以使隔音层的疏水性变高,使其含有用于发挥隔音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可以防止增塑剂的渗出、夹层玻璃的白化。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为85摩尔%以下,从而使聚乙烯醇缩醛x的合成变得容易,可以确保生产率。上述缩醛基量可以利用依据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通过测定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键合有缩醛基的亚乙基量而求得。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的优选的下限为0.1摩尔%,优选的上限为30摩尔%。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为0.1摩尔%以上,从而可以使其含有用于发挥隔音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可以防止渗出。另外,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为30摩尔%以下,从而可以使隔音层的疏水性变高,防止夹层玻璃的白化。上述乙酰基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1摩尔%,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5摩尔%,特别优选的下限为6摩尔%,最优选的下限为8摩尔%,更优选的上限为25摩尔%,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20摩尔%。上述乙酰基量是以百分率(摩尔%)表示,从主链的总亚乙基量中减去键合有缩醛基的亚乙基量和键合有羟基的亚乙基量后而得的值除以主链的总亚乙基量所求得的摩尔分率的值。

特别是,从能够使上述隔音层易于含有用于发挥隔音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的角度出发,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优选上述乙酰基量为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或上述乙酰基量小于8摩尔%且缩醛基量为6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

相对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100质量份,上述隔音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的优选的下限为45质量份,优选的上限为80质量份。通过使上述增塑剂的含量为45质量份以上,从而可以发挥出高隔音性,通过设为80质量份以下,从而能够防止发生因增塑剂的渗出而致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粘接性的降低。上述增塑剂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55质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7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70质量份。

上述隔音层的厚度的优选的下限为0.05mm。通过使上述隔音层的厚度为0.05mm以上,可以发挥充分的隔音性。上述隔音层的厚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0.08mm。需要说明的是,上限没有特别限定,若考虑作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厚度,则优选的上限为0.3mm。

上述保护层具有防止因隔音层中包含的大量的增塑剂渗出而导致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与玻璃的粘接性的降低的作用,还具有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赋予耐贯通性的作用。

上述保护层例如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y和增塑剂,更优选含有增塑剂和羟基量大于聚乙烯醇缩醛x的聚乙烯醇缩醛y。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可以通过利用醛对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来制备。

上述聚乙烯醇通常可以使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

另外,上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的优选的下限为200,优选的上限为5000。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200以上,从而能够使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提高,通过设为5000以下,从而能够确保保护层的成形性。上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500,更优选的上限为4000。

用于使上述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的醛的碳数的优选下限为3,优选上限为4。通过使醛的碳数为3以上,从而使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变高。通过使醛的碳数为4以下,从而使聚乙烯醇缩醛y的生产率提高。

作为上述碳数为3~4的醛,可以是直链状的醛,也可以是分枝状的醛,例如可列举正丁醛等。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的优选的上限为33摩尔%,优选的下限为28摩尔%。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为33摩尔%以下,从而能够防止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白化。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为28摩尔%以上,从而能够使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变高。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缩醛基量的优选的下限为60摩尔%,优选的上限为80摩尔%。通过使上述缩醛基量为60摩尔%以上,从而能够使其含有用于发挥充分的耐贯通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通过使上述缩醛基量为80摩尔%以下,从而能够确保上述保护层与玻璃的粘接力。上述缩醛基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65摩尔%,更优选的上限为69摩尔%。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乙酰基量的优选的上限为7摩尔%。通过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乙酰基量为7摩尔%以下,从而能够使保护层的疏水性变高,防止白化。上述乙酰基量的更优选的上限为2摩尔%,优选的下限为0.1摩尔%。需要说明的是,聚乙烯醇缩醛a、b和y的羟基量、缩醛基量和乙酰基量可以利用与聚乙烯醇缩醛x相同的方法测定。

相对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100质量份,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的优选的下限为20质量份,优选的上限为45质量份。通过使上述增塑剂的含量为20质量份以上,从而能够确保耐贯通性,通过设为45质量份以下,从而能够防止增塑剂的渗出,防止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粘接性的降低。上述增塑剂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35质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43质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41质量份。

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大于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更优选大出1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大出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大出8摩尔%以上。通过调整聚乙烯醇缩醛x和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从而能够控制上述隔音层和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使上述隔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其结果是,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隔音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x10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含量(以下也称为含量x。)多于上述保护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y10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含量(以下也称为含量y。),更优选多出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多出15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多出20质量份以上。通过调整含量x和含量y,上述隔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其结果是,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上述保护层的厚度的优选的下限为0.2mm,优选的上限为3mm。通过使上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2mm以上,从而能够确保耐贯通性。

上述保护层的厚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0.3mm,更优选的上限为1.5mm,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0.5mm,特别优选的上限为0.4mm。

作为制造上述隔音中间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将上述隔音层和保护层通过挤出法、压延法、冲压法等通常的制膜法而制膜为片状,然后进行层叠的方法等。

包含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也是本发明之一。作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中使用的玻璃板,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透明板玻璃,例如可列举浮法玻璃板、磨光玻璃板、图案玻璃、嵌丝玻璃、夹丝玻璃、着色了的玻璃板、热线吸收玻璃等无机玻璃。

作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制造方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包含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在夹层玻璃的制造工序中具有优异的脱气性,且能够防止多重像的发生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等间隔地且邻接的凹部平行地形成于表面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等间隔地且邻接的凹部平行地形成于表面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式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作

相对于利用正丁醛使平均聚合度为24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12摩尔%、缩丁醛基量66摩尔%、羟基量22摩尔%)100质量份,添加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60质量份作为增塑剂,利用搅拌辊充分地混炼,从而得到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

(2)用于形成第二树脂层(保护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作

相对于利用正丁醛使平均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1摩尔%,缩丁醛基量69摩尔%,羟基量30摩尔%)100质量份,添加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40质量份作为增塑剂,利用搅拌辊充分地混炼,从而得到用于形成第二树脂层(保护层)的树脂组合物。

(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作

使用共挤出机对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和用于形成第二树脂层(保护层)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共挤出,由此得到在2层第二树脂层(保护层)之间层叠有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厚度0.8m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树脂层的厚度为0.1mm,第二树脂层的厚度为0.35mm。

(4)凹凸的赋予

使用由利用三角形斜线型斜线型磨机(yurirollmachineco.,ltd制)对表面实施了碾磨加工的金属辊、和具有45~75的jis硬度的橡胶辊构成的一对辊作为凹凸形状转印装置,使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通过该凹凸形状转印装置,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个面(第1面)赋予了平行且等间隔地形成了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后而成的凹凸。作为此时的转印条件,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温度为常温,辊温度为130℃,线速度为10m/分钟,冲压线压为500kpa。

接着,对隔音中间膜的另一个面(第2面)实施与上述相同的操作,赋予了为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

在此,在第1面形成的凹凸中,邻接的、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的间隔为200μm,凹部的沟深(rzg)为22μm。在第2面形成的凹凸中,邻接的、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的间隔为200μm,上述凹部的沟深(rzg)为18μ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凹部的间隔由如下方法得到:使用光学显微镜(sonic社制“bs-8000iii”)观察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第1面和第2面(观察范围20mm×20mm),测定邻接的凹部的间隔,在此基础上,算出邻接的凹部的最底部间的最短距离的平均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最短距离的平均值及最大值均相同。

另外,上述凹部的沟深(rzg)是算出以jisb一0601(1994)“表面粗糙度-定义及表示”中规定的粗糙度曲线的平均线(按照距离粗糙度曲线的偏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的方式设定的线)为基准的沟深,并求出所测定的沟数的沟深的平均值而得的值,上述凹部的沟深通过对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器(小坂研究所制“se1700α”)测得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

(实施例2~7、比较例1)

凹凸中,使邻接的底部连续而成的沟状的凹部的间隔、及上述凹部的沟深(rzg)为表1示出的值,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表面形成有凹凸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2~7和比较例1的凹部的间隔的测定中,上述最短距离的平均值及最大值均相同。

(实施例8)

在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作中,将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的添加量设为70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实施例9)

在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作中,将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的添加量设为70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实施例10)

在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作中,将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的添加量设为70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实施例11)

在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作中,将聚乙烯醇缩丁醛变更为利用正丁醛使平均聚合度为24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6摩尔%、缩丁醛基量72摩尔%、羟基量22摩尔%),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实施例12)

在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作中,将聚乙烯醇缩丁醛变更为利用正丁醛使平均聚合度为24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24摩尔%、缩丁醛基量56摩尔%、羟基量20摩尔%),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实施例13)

在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隔音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作中,将聚乙烯醇缩丁醛变更为利用正丁醛使平均聚合度为24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1摩尔%、缩丁醛基量79摩尔%、羟基量20摩尔%),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评价)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评价。

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中。

(1)脱气性的评价

使用所得到的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按照以下所示的方法,用减压脱气法进行预压接,接着进行主压接,从而制作出夹层玻璃。

(减压脱气法)

将中间膜夹在二片清洁玻璃板(纵30cm×横30cm×厚度2.5mm)之间并切除突出的部分,将如此得到的夹层玻璃构成体(层叠体)移至橡胶袋内,将橡胶袋连接于抽吸减压机,在进行加热的同时,在-60kpa(绝对压力16kpa)的减压下保持10分钟,以夹层玻璃构成体(层叠体)的温度(预压接温度)成为70℃的方式进行加热,然后返回大气压,由此完成预压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压接时的脱气开始温度在40℃、50℃和60℃的3个条件下进行。

(主压接)

将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预压接的夹层玻璃构成体(层叠体)放入高压釜中,在温度140℃、压力1300kpa的条件下保持1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50℃并返回大气压,由此完成主压接,从而制作了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的烘烤测试)

将得到的夹层玻璃在140℃的烘箱中加热2小时。接着,从烘箱中取出并进行3小时放冷后,目测观察夹层玻璃的外观,考察夹层玻璃中产生了发泡(气泡)的片数,从而评价了脱气性。需要说明的是,测试片数各为20片。

(2)多重像发生的评价

使用2种亮度不同的光源1和光源2,评价有无发生多重像。在此,光源1为10w二氧化硅灯泡(旭光电机社制,ps55e26110v-10w,总光通量701m),是设想为能够射入汽车、飞机、建筑物等的窗玻璃的通常亮度的光源。另外,光源2为40w二氧化硅灯泡(朝日电器社制,lw100v38w-w,总光通量440lm),是设想为能够射入汽车、飞机、建筑物等的窗玻璃的光之中亮度特别高的光源。

按照依据jisr3212(2008)的方法,将在使用光源1、光源2中的任一种时观察到单一像或在15分钟以内发生双重像的情况评价为“◎”;将虽然在使用光源2时发生多重像,但是在使用光源1时观察到单一像或在15分钟以内发生双重像的情况评价为“○”;将在使用光源1、光源2中的任一种时均发生多重像的情况评价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用的车中将安装角度设为30°,从而进行了测定。另外,所谓15分钟以内的双重像并不是由中间膜引起的像,而是由玻璃引起的像。

[表1]

[表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包含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在夹层玻璃的制造工序中具有优异的脱气性且能够防止多重像的发生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