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高效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857发布日期:2018-07-20 19:0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板,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高效瓦楞纸板。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是一个多层的黏合体,它最少由一层波浪形芯纸夹层及一层纸板构成,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能抵受搬运过程中的碰撞和摔跌。现有技术中的瓦楞纸板中间的瓦楞芯层大多采用锯齿形加强筋,在遇到外界碰撞和撞击时,在锯齿状的齿尖部分容易对上下纸板造成损坏,甚至直接击穿上下纸板,直接影响到瓦楞纸板内部物件的安全,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高效瓦楞纸板,结构简单、受力平缓、强度高、隔热性能强、防水性能强、阻燃性能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高效瓦楞纸板,包括第一纸板、第二纸板、第三纸板、第四纸板、第五纸板、第六纸板、第七纸板、第八纸板、第九纸板、第十纸板、第十一纸板;其中,第五纸板和第六纸板之间为第一上瓦楞芯层,第六纸板和第七纸板之间为第一下瓦楞芯层,第四纸板和第五纸板之间为第二上瓦楞芯层,第七纸板和第八纸板之间为第二下瓦楞芯层,第三纸板和第四纸板之间为第三上瓦楞芯层,第八纸板和第九纸板之间为第三下瓦楞芯层,第二纸板和第三纸板之间为上加强层,第九纸板和第十纸板之间为下加强层,第一纸板和第二纸板之间为上隔热层,第十纸板和第十一纸板之间为下隔热层,其特征在于:第一上瓦楞芯层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上隔板将第一上瓦楞芯层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一上加强筋、第二上加强筋和第三上加强筋,第一上加强筋、第二上加强筋和第三上加强筋共圆心且它们的半径满足:第一上加强筋>第二上加强筋>第三上加强筋;第一下瓦楞芯层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下隔板将第一下瓦楞芯层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一下加强筋、第二下加强筋和第三下加强筋,第一下加强筋、第二下加强筋和第三下加强筋共圆心且它们的半径满足:第一下加强筋>第二下加强筋>第三下加强筋。

进一步地,第二上瓦楞芯层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上隔板将第二上瓦楞芯层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四上加强筋和第五上加强筋,第四上加强筋和第五上加强筋共圆心且它们的半径满足:第四上加强筋>第五上加强筋;第二下瓦楞芯层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下隔板将第二下瓦楞芯层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四下加强筋和第五下加强筋,第四下加强筋和第五下加强筋共圆心且它们的半径满足:第四下加强筋>第五下加强筋。

进一步地,第三上瓦楞芯层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上隔板将第三上瓦楞芯层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六上加强筋;第三下瓦楞芯层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下隔板将第三下瓦楞芯层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六下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和第三上隔板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下隔板、第二下隔板和第三下隔板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上加强层内填充有阻燃材料,且在上加强层内还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柱,其中包含靠近第二纸板设置的上外支承柱和靠近第三纸板设置的上内支承柱,上外支承柱和上内支承柱相互交替设置;下加强层内填充有阻燃材料,且在上加强层内还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柱,其中包含靠近第十纸板设置的下外支承柱和靠近第九纸板设置的下内支承柱,下外支承柱和下内支承柱相互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隔热层和所述下隔热层内填充有隔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纸板和第十一纸板外侧覆有防水膜。

进一步地,所述上加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上隔热层的厚度,所述下加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下隔热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瓦楞芯层、第二上瓦楞芯层和第三上瓦楞芯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下瓦楞芯层、第二下瓦楞芯层和第三下瓦楞芯层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瓦楞芯层的厚度大于第二上瓦楞芯层的厚度,且第二上瓦楞芯层的厚度大于第三上瓦楞芯层的厚度;所述第一下瓦楞芯层的厚度大于第二下瓦楞芯层的厚度,且第二下瓦楞芯层的厚度大于第三下瓦楞芯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现有技术中锯齿状的加强筋设置为圆弧状,避免锯齿状的齿尖部分对上下纸板造成的损坏,受力均匀、平缓;

(2)越靠近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板中间部位加强筋层数越多,强度越高;

(3)瓦楞纸板外围填充有有隔热材料、阻燃材料和防水膜,隔热性能强、防水性能强、阻燃性能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高效瓦楞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纸板、2---第二纸板、3---第三纸板、4---第四纸板、5---第五纸板、6---第六纸板、7---第七纸板、8---第八纸板、9---第九纸板、10---第十纸板、1a---第十一纸板、11---上隔热层、21---上加强层、211---上外支承柱、212---上内支承柱、213---上限位支承柱、31---第三上瓦楞芯层、311---第三上隔板、312---第六上加强筋、41---第二上瓦楞芯层、411---第二上隔板、412---第四上加强筋、413---第五上加强筋、51---第一上瓦楞芯层、511---第一上隔板、512---第一上加强筋、513---第二上加强筋、514---第三上加强筋、61---第一下瓦楞芯层、611---第一下隔板、612---第一下加强筋、613---第二下加强筋、614---第三下加强筋、71---第二下瓦楞芯层、711---第二下隔板、712---第四下加强筋、713---第五下加强筋、81---第三下瓦楞芯层、811---第三下隔板、812---第六下加强筋、91---下加强层、911---下外支承柱、912---下内支承柱、913---下限位支承柱、101---下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高效瓦楞纸板,包括第一纸板1、第二纸板2、第三纸板3、第四纸板4、第五纸板5、第六纸板6、第七纸板7、第八纸板8、第九纸板9、第十纸板10、第十一纸板1a;其中,第五纸板5和第六纸板6之间为第一上瓦楞芯层51,第六纸板6和第七纸板7之间为第一下瓦楞芯层61,第四纸板4和第五纸板5之间为第二上瓦楞芯层41,第七纸板7和第八纸板8之间为第二下瓦楞芯层71,第三纸板3和第四纸板4之间为第三上瓦楞芯层31,第八纸板8和第九纸板9之间为第三下瓦楞芯层81,第二纸板2和第三纸板3之间为上加强层21,第九纸板9和第十纸板10之间为下加强层91,第一纸板1和第二纸板2之间为上隔热层11,第十纸板10和第十一纸板1a之间为下隔热层101,其特征在于:第一上瓦楞芯层51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上隔板511将第一上瓦楞芯层51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一上加强筋512、第二上加强筋513和第三上加强筋514,第一上加强筋512、第二上加强筋513和第三上加强筋514共圆心且它们的半径满足:第一上加强筋512>第二上加强筋513>第三上加强筋514;第一下瓦楞芯层61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下隔板611将第一下瓦楞芯层61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一下加强筋612、第二下加强筋613和第三下加强筋614,第一下加强筋612、第二下加强筋613和第三下加强筋614共圆心且它们的半径满足:第一下加强筋612>第二下加强筋613>第三下加强筋614。

具体地,第二上瓦楞芯层41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上隔板411将第二上瓦楞芯层41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四上加强筋412和第五上加强筋413,第四上加强筋412和第五上加强筋413共圆心且它们的半径满足:第四上加强筋412>第五上加强筋413;第二下瓦楞芯层71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下隔板711将第二下瓦楞芯层71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四下加强筋712和第五下加强筋713,第四下加强筋712和第五下加强筋713共圆心且它们的半径满足:第四下加强筋712>第五下加强筋713。

具体地,第三上瓦楞芯层31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上隔板311将第三上瓦楞芯层31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六上加强筋312;第三下瓦楞芯层81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下隔板811将第三下瓦楞芯层81隔开为多个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第六下加强筋812。

通过上述设计,将现有技术中锯齿状的加强筋设置为圆弧状,避免锯齿状的齿尖部分对上下纸板造成的损坏,受力均匀、平缓;同时使得越靠近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板中间部位的加强筋层数越多,从而抗压强度越高,即使外层受到外力碰撞和挤压造成了损坏,内部也依然可以提供更强的抗压性能;

具体地,第一上隔板511、第二上隔板411和第三上隔板311相互交错设置;第一下隔板611、第二下隔板711和第三下隔板811相互交错设置,在利用隔板实现抗压性能的同时,使得各封闭空间内部的加强筋在内部能够均匀地实现支承,从而提高强度。

具体地,上加强层21内填充有阻燃材料,且在上加强层2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柱,其中包含靠近第二纸板2设置的上外支承柱211和靠近第三纸板3设置的上内支承柱212,上外支承柱211和上内支承柱212相互交替设置;下加强层91内填充有阻燃材料,且在下加强层9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柱,其中包含靠近第十纸板10设置的下外支承柱911和靠近第九纸板9设置的下内支承柱912,下外支承柱911和下内支承柱912相互交替设置,通过交错设置的支承柱可以在实现阻燃效果的同时均匀提高支承效果和强度,作为优选,在上加强层21内若干交错设置的上内支承柱212和上外支承柱211之间还设置有上限位支承柱213,上限位支承柱213在纸板深度方向上位于上内支承柱212和上外支承柱211之间;在下加强层91内若干交错设置的下内支承柱912和下外支承柱911之间还设置有下限位支承柱913,下限位支承柱913在纸板深度方向上位于下内支承柱912和下外支承柱911之间,以便于从外部观察取规定长度进行切割纸板。

具体地,上隔热层11和下隔热层101内填充有隔热材料,以实现隔热效果。

具体地,第一纸板1和第十一纸板1a外侧覆有防水膜。以实现防水效果。

具体地,上加强层21的厚度大于上隔热层11的厚度,下加强层91的厚度大于下隔热层101的厚度。

具体地,第一上瓦楞芯层51、第二上瓦楞芯层41和第三上瓦楞芯层31的厚度相等;第一下瓦楞芯层61、第二下瓦楞芯层71和第三下瓦楞芯层81的厚度相等。

或者可选地,第一上瓦楞芯层51的厚度大于第二上瓦楞芯层41的厚度,且第二上瓦楞芯层41的厚度大于第三上瓦楞芯层31的厚度;第一下瓦楞芯层61的厚度大于第二下瓦楞芯层71的厚度,且第二下瓦楞芯层71的厚度大于第三下瓦楞芯层81的厚度,越靠近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板中间部位的瓦楞层越厚,从而抗压强度越高,即使外层受到外力碰撞和挤压造成了损坏,内部也依然可以提供更强的抗压性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