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6721发布日期:2018-10-02 19:3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贴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热压贴机的发展,热压贴机在对两种物料热熔贴合的应用越来越广。较为常见的是片材和片材之间的热压贴合。

热压贴机包括放料机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其中工作原理是放料机构转动放出贴接好的片材,将两种片材贴接放置在下模机构的下热压板上,并通过上模机构中热压板的下压和下热压板进行压合作用,使得两种片材热熔贴合。

但是,现有的放料机构通常通过转轴过盈设置在卷材的内孔壁上,只能支撑适应一种规格的卷材,导致对热压种类单一;而当有更大的卷材内孔时,通常采用在转轴上套接一个增厚环,进行配合,这样则需要多个不同尺寸的增厚环,操作麻烦复杂且影响工作效率。

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以解决现有的热压贴机的放料机构功能单一且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其包括:

放料机构,用于供给由两种片材贴接构成的片状物料;

导向机构,用于将物料精准的导向真空热压机构;

所述真空热压机构,用于对物料进行热压处理,使两种片材固定连接;

滚压机构,用于对热压完毕的物料进行滚压操作;以及

收料机构,用于收集滚压完毕的物料;

所述放料机构包括:

转轴,包括第一滑动段、第二滑动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段和第二滑动段之间的第一固定段;

第一顶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段上,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块周侧的环形的第一推顶斜面;

第二顶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段上,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块周侧的环形的第二推顶斜面;

稳固盘,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段,所述稳固盘的周侧开设多个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延伸方向为所述稳固盘的径向方向;以及

多个支撑组件,插接在所述插接口中并形成一用于支撑物料的圆状结构;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插接于所述插接口的插接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接件顶部的支撑件;所述插接件包括插接件本体、设置在所述插接件本体中央区域的用于和所述插接口配合的插接部和设置在所述插接件本体两侧的抵顶斜面;

其中,所述第一推顶斜面抵接于所述插接件本体一侧的所述抵顶斜面,所述第二推顶斜面抵接于所述插接件本体另一侧的所述抵顶斜面;

当所述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同时向所述稳固盘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推顶斜面和第二推顶斜面共同推顶所述抵顶斜面,所述支撑组件向外移动,以撑紧稳固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轴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内的滑动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段端部的连通于所述滑动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段圆周面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段圆周面相对两侧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滑动腔自所述第一滑动段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段,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连通所述滑动腔;

所述放料机构包括一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段的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段的第二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块上的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块上的第二固定件、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顶块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顶块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滑块包括第一滑块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体圆周面相对侧的两个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配合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两个第一固定部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过盈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所述第二滑块包括第二滑块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体圆周面相对侧的两个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两个第二固定部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过盈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底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面高度,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底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底面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由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组成第一U型结构板,所述第一固定槽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块的轴线,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插接配合,过盈卡设在所述第一U型结构板的U型口内;

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由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组成第二U型结构板,所述第二固定槽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滑块的轴线,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插接配合,过盈卡设在所述第二U型结构板的U型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螺纹件和套设在所述螺纹件的弹簧,所述螺纹件包括用于人手扭动的端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螺纹部和设置在所述端头和螺纹部之间连接柱;

所述第一滑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体面向所述开口一端的容纳腔和供所述螺纹件穿过的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通孔;所述第二滑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体内的螺纹孔;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抵接于所述端头和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容纳腔和通孔,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接部由所述插接件本体自两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插接部的两端面和所述插接件本体构成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槽,所述插接口的两侧壁相应的设置所述定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两侧下端且对称设置的过孔,所述放料机构包括两条用于复位所述支撑组件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依次穿过同一侧的所述过孔形成一圆环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两侧上端的第一避重孔,所述稳固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孔之间的第二避重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轴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段的支撑段和连接所述支撑段的第二固定段;所述放料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竖向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一侧的支撑套筒、位于所述固定板另一侧的转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轮的从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的主动轮和直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电机;

其中,所述支撑段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筒内,并通过轴承和所述支撑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插入所述转动轮内,并和所述转动轮卡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和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件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撑件为板状结构,且接触物料的一面为圆弧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热压贴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通过推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同时去推顶插接在稳固盘中的支撑组件,以使支撑组件向稳固盘的外侧移动,从而达到稳固支撑物料的作用;该结构简单便捷易操作;解决了现有的热压贴机的放料机构功能单一且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中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中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插接件和稳固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中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驱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中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驱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放料机构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其包括放料机构10、导向机构20、真空热压机构30、滚压机构40和收料机构50。

具体的,放料机构10用于供给由两种片材贴接构成的片状物料;导向机构20用于将物料精准的导向真空热压机构30;真空热压机构30用于对物料进行热压处理,使两种片材固定连接;滚压机构40用于对热压完毕的物料进行滚压操作;收料机构50用于收集滚压完毕的物料。

放料机构10包括转轴11、第一顶块121、第二顶块122、稳固盘13和支撑组件。

具体的,请参照图6和图7,转轴11包括第一滑动段11a、第二滑动段11b以及位于第一滑动段11a和第二滑动段11b之间的第一固定段11c;第一顶块121滑动套接在第一滑动段11a上,包括设置在第一顶块121周侧的环形的第一推顶斜面12a;第二顶块122滑动套接在第二滑动段11b上,包括设置在第二顶块122周侧的环形的第二推顶斜面12b;稳固盘13固定套接在第一固定段11c,稳固盘13的周侧开设多个插接口131,插接口131延伸方向为稳固盘13的径向方向;多个支撑组件插接在插接口131中并形成一用于支撑物料的圆状结构。

支撑组件包括插接于插接口131的插接件141和固定连接于插接件141顶部的支撑件142;插接件141包括插接件本体1411、设置在插接件本体1411中央区域的用于和插接口131配合的插接部1412和设置在插接件本体1411两侧的抵顶斜面1413;

其中,第一推顶斜面12a抵接于插接件本体1411一侧的抵顶斜面1413,第二推顶斜面12b抵接于插接件本体1311另一侧的抵顶斜面1313;

当第一顶块121和第二顶块122同时向稳固盘13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推顶斜面12a和第二推顶斜12b面共同推顶抵顶斜面1413,支撑组件向外移动,以撑紧稳固物料。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依次将第二顶块122套设在第二滑动段11b上,将稳固盘13固定套设在第一固定段11c上,将第一顶块121套设在第一滑动段11a上;随后将多个支撑组件插接在稳固盘13的圆周侧,已形成一支撑物料的圆状支撑结构,然后在该支撑结构上套上卷状的物料;接着驱动第一顶块121和第二顶块122同时向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移动,于此同时,第一顶块121的第一推顶斜面12a和第二顶块122的第二推顶斜面12b分别推顶插接件141两侧的抵顶斜面1313,以使插接件141和支撑件142向外侧移动,从而撑紧物料。

显而易见的是,通过驱动第一顶块121和第二顶块122的反向移动,从而撑紧并固定物料的方式,简单便捷而且易操作;同时,由于支撑组件的可调节性,使得本实施例可以支撑多种尺寸的卷型物料,适用范围广。

其中,插接件141的插接部1412和稳固盘13的插接孔131的插接配合,一方面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得插接件141和稳固盘13的连接精确且稳定。

具体的,请参照图8和图9,插接部1412由插接件本体1411自两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且插接部1412的两端面和插接件本体1411构成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槽1416,插接口131的两侧壁相应的设置定位槽1416内。因此当插接件141的插接部1412插接在插接口131中时,插接口131的两侧侧壁同时插入定位槽1416中。即定位槽和插接口131的侧壁起到导向插接作用,和限位插接件141的作用,避免了插接件141在插接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设置有六个,插接口131也设置有六个,支撑组件沿着稳固盘13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数量也可以是大于六个或小于六个。

在本实施中,请参照图4和图6,转轴11包括设置在转轴11内的滑动腔111、设置在第一滑动段11a端部的连通于滑动腔111的开口112、设置在第一滑动段11a圆周面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槽113和设置在第二滑动段11b圆周面相对两侧的第二限位槽114,滑动腔111自第一滑动段11a延伸至第二滑动段11b,第一限位槽113和第二限位槽114均连通滑动腔111;

放料机构10包括一滑动设置在滑动腔111内且位于第一滑动段11a的第一滑块151、滑动设置在滑动腔111内且位于第二滑动段11b的第二滑块152、固定设置在第一顶块121上的第一固定件161、固定设置在第二顶块122上的第二固定件162、以及驱动第一滑块151和第二滑块152滑动的驱动组件;

第一顶块121通过穿过第一限位槽113的第一固定件161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151;第二顶块122通过穿过第二限位槽114的第二固定件162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块152。

其中,通过第一滑块151和第一固定件161的配合,以带动第一顶块121滑动,通过第二滑块152和第二固定件162的配合,以带动第二顶块122滑动;并将第一滑块151和第二滑块152滑动设置在转轴11的滑动腔111内,在结构上,节省了布置第一滑块151和第二滑块152的空间。

另外,第一限位槽113为限制第一顶块121的滑动行程,即第一固定件161只能在第一限位槽113的范围内移动,避免了第一滑块151和第一固定件161脱离转轴11,同理,第二固定件162也只能在第二限位槽114的范围内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槽113和第二限位槽114的长度是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设计的。

具体的,请参照图10和图11,第一滑块151包括第一滑块体1511和设置在第一滑块体1511圆周面相对侧的两个第一固定槽1512,第一固定件161包括配合第一固定槽1512的两个第一固定部1611和连接于两个第一固定部1611的第一连接部1612,第一固定部1611过盈设置在第一固定槽1512内;

第二滑块152包括第二滑块体1521和设置在第二滑块体1521圆周面相对侧的两个第二固定槽1522,第二固定件162包括配合第二固定槽1522的两个第二固定部1621和连接于两个第二固定部1621的第二连接部1622,第二固定部1621过盈设置在第二固定槽1522内。

通过第一滑块151的两个第一固定槽1512固定两个第一固定部1611,使得第一滑块151的受力更为均衡,提高了第一固定件161和第一滑块151的连接稳定性;另外,将两个第一固定部1611通过第一连接部1612固定连接为一体,便于第一固定件161和第一滑块151的固定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同理,通过第二滑块152的两个第二固定槽1522固定两个第二固定部1621,使得第二滑块152的受力更为均衡,提高了第二固定件162和第二滑块152的连接稳定性;另外,将两个第二固定部1621通过第二连接部1622固定连接为一体,便于第二固定件162和第二滑块152的固定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件161为由两个第一固定部1611和第一连接部1612组成第一U型结构板,第一固定槽1512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滑块151的轴线,第一滑块151通过第一固定槽1512和第一固定部1611的插接配合,过盈卡设在第一U型结构板的U型口内。

第二固定件162为由两个第二固定部1621和第二连接部1622组成U型结构板,第二固定槽1522的轴线垂直于第二滑块152的轴线,第二滑块152通过第二固定槽1522和第二固定部1622的插接配合,过盈卡设在第二U型结构板的U型口内。

通过第一U型结构板卡接在第一滑块151的相对的两个第一固定槽1512中,并使得第一滑块151位于第一U型结构板的U型口中,该连接结构提高了二者连接的稳定性和简易性;通过第二U型结构板卡接在第二滑块152的相对的两个第二固定槽1522中,并使得第二滑块152位于第二U型结构板的U型口中,该连接结构提高了二者连接的稳定性和简易性。

其中,第一固定槽1512的底面高度高于第一限位槽113的底面高度,第二固定槽1522的底面高度高于第二限位槽114的底面高度。以便实现第一固定板161快捷的插入卡设在第一滑块151的第一固定槽1512中,以及第二固定板162快捷的插入卡设在第二滑块152的第二固定槽1522中。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图11,驱动组件包括一螺纹件171和套设在螺纹件171的弹簧172,螺纹件171包括用于人手扭动的端头1711、螺纹连接第二滑块152的螺纹部1712和设置在端头1711和螺纹部1712之间连接柱1713;

第一滑块151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块体1511面向开口112一端的容纳腔1513和供螺纹件171穿过的连通于容纳腔1513的通孔;第二滑块152包括设置在第二滑块体1521内的螺纹孔1523;

弹簧172设置在容纳腔1513内且抵接于端头1711和第一滑块151,连接柱1713穿过容纳腔1513和通孔,螺纹部1712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523。

基于上述的结构,当人手扭动螺纹件171的端头,以使螺纹件171向滑动腔111的内部移动,与此同时,第二滑块152在螺纹部1712和螺纹孔1523的配合下,第二滑块152在滑动腔111中向螺纹件171的相反方向移动,带动第二顶块122向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移动;

由于螺纹件171向滑动腔111的内部移动,从而使得端头1711推动弹簧172,使得弹簧172发生压缩形变产生弹性势能,从而弹簧172推动第一滑块151于滑动腔111中向螺纹件171的相同方向移动,带动第一顶块122向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顶起支撑组件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件141包括设置在插接部1412两侧下端且对称设置的过孔1414,放料机构10包括两条用于复位支撑组件的复位弹簧(图中未标识),复位弹簧依次穿过同一侧的过孔1414形成一圆环状结构。

通过复位弹簧将支撑组件串联为一个可以扩张且可以收缩的圆环型结构;当需要松开物料时,反向扭动螺纹件171的端头1711,螺纹件171向滑动腔111的外部移动,第二滑块152在螺纹部1712和螺纹孔1523的配合下,第二滑块152在滑动腔111中向螺纹件171的相反方向移动,带动第二顶块122远离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

此时,支撑组件的插接件141在复位弹簧的收缩弹力下,向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移动,同时插接件141的抵顶斜面1413下压第一顶块121的第一推顶斜面12a,并且弹簧172的弹性势能小于复位弹簧的弹性势能,以使第一顶块121向远离稳固盘13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松开物料的物料。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和图9,插接件141包括设置在插接部1412两侧上端的第一避重孔1415,稳固盘13包括设置在插接孔131之间的第二避重孔132。第一避重孔1415和第二避重孔132的设置,在于减轻插接件141和稳固盘13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插接件141的延伸方向,支撑件142为板状结构,且接触物料的一面为圆弧面。板状结构提高了支撑件142和卷型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3和图6,转轴11包括连接于第二滑动段11b的支撑段11d和连接支撑段11d的第二固定段11e;放料机构10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竖向固定板181、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81一侧的支撑套筒182、位于固定板181另一侧的转动轮191、固定连接于转动轮191的从动轮192、带动从动轮192转动的主动轮和直接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193;

其中,支撑段11d设置在支撑套筒182内,并通过轴承183和支撑套筒182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段11e插入转动轮191内,并和转动轮191卡接;主动轮通过皮带194和从动轮192转动连接。

基于上述的结构,电机193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194带动从动轮192转动,同时固定连接于从动轮192的转动轮191一起转动,由于的转轴11的第二固定段11e固定设置在转动轮191内,因此,转轴11随着转动轮191一起转动。

另外,支撑套筒182和轴承183的作用,在于通过支撑支撑段11d,支撑整个转轴11和设置在转轴11上的部件。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是:

首先,将卷型物料套在支撑组件形成的环形结构上;

接着,人手扭动螺纹件171的端头,以使螺纹件171向滑动腔111的内部移动,与此同时,第二滑块152在螺纹部1712和螺纹孔1523的配合下,第二滑块152在滑动腔111中向螺纹件171的相反方向移动,通过第二固定件162带动第二顶块122向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移动;

与此同时,由于螺纹件171向滑动腔111的内部移动,使得端头1711推动弹簧172,使得弹簧172发生压缩形变产生弹性势能,从而弹簧172推动第一滑块151于滑动腔111中向螺纹件171的相同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固定件161带动第一顶块122向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移动,继而利用第一顶块122的第一推顶斜面12a推顶支撑组件中插接件141的抵顶斜面1413,致使支撑组件向外移动撑紧物料;

然后,电机193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194带动从动轮192转动,同时固定连接于从动轮192的转动轮191一起转动,致使转轴11和物料随着转动轮191一起转动,开始放料;

其次,物料经过导向机构20进行真空热压机构30和滚压机构40后,被收料机构50收集起来;

最后,当收集完毕,需要卸下物料的筒芯时,反向扭动螺纹件171的端头1711,螺纹件171向滑动腔111的外部移动,第二滑块152在螺纹部1712和螺纹孔1523的配合下,第二滑块152在滑动腔111中向螺纹件171的相反方向移动,通过第二固定件162带动第二顶块122远离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

此时,支撑组件的插接件141在复位弹簧的收缩弹力下,向稳固盘13的轴心方向移动,同时插接件141的抵顶斜面1413下压第一顶块121的第一推顶斜面12a,并且弹簧172的弹性势能小于复位弹簧的弹性势能,以使第一顶块121向远离稳固盘13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松开物料的筒芯。

这样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热压贴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式放料机构的真空热压贴机通过推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同时去推顶插接在稳固盘中的支撑组件,以使支撑组件向稳固盘的外侧移动,从而达到稳固支撑物料的作用;该结构简单便捷易操作;解决了现有的热压贴机的放料机构功能单一且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