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设备平衡定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1104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设备平衡定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在对物体吊装移动时掌握平衡定向的装置。
现有的起重设备由于吊绳是柔性的,在起动或停止时有惯性,平衡性能较低,影响准确对位,工作效率低。
解决这一问题的现有技术大致有两种,1增加起重设备对物体的拉吊点。2在动力与吊装架之间采用可伸缩的拉杆形式,前者增加了拉吊点,施工复杂了,成本也相应提高了,由于拉绳是柔性的,因而平衡和定位性仍不稳定,必须通过一定的静止时间才能获得平衡、定向;而后者由于拉杆强度有限,只能起到定向作用而不能保证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起重设备起吊移动时物体的平衡定向问题,使起吊物在移动时的惯性降低到比较小的程度。
实现上述目的主要技术构成是在现有的起重设备上部起重导轨的两侧或中央及起重设备连接架的下面,平行设置两根或一根上平衡导轨,上平衡导轨的长度与起重导轨的长度相同,但有起重设备连接架的上平衡导轨的长度应与交叉形平衡支杆的长度相同,在上平衡导轨与吊装架之间连接两套或一套交叉形平衡支架,交叉形平衡支架的结构由多根相同规格的交叉支杆交叉组成,每两根支杆为一组,有两组以上,中间位置轴连接,每组支架杆之间,支架杆末端亦轴连接,在最上端两根支架杆的末端与平衡导轨滑轮连接,或一端滑轮连接,另一端轴连接,交叉支架下端的两根支架杆末端与设置在吊装架上的下平衡导轨滑轮连接,或一端滑轮连接,另一端轴连接,下平衡导轨的长度与交叉支杆的长度相当,在平衡支架的上下端设置有支架固定伸缩与同步驱动机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第一种形式的平衡定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第二种形式的平衡定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7是第三种形式的平衡定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图8的E-E视图。
图10是第四种形式的平衡定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是1、起重导轨,2、电葫芦,3、行走轮,4、连接栓,5、吊绳,6、滑轮,7、上平衡导轨,8、下平衡导轨,9、上导杆,10、下导杆,11、上滑套,12、下滑套,13、支架杆,14、平衡支架组,15、吊装架,16、行走电机,17、支架交叉中点,18、上支架末端,19、下支架末端,20、滑套支杆,21、下滑套连接架,22、滑套连接架行走拉杆,23、上伸缩杆,24、滑轮连接架,25、动力同步轴,26、支架末端滑轮,27、动力同步连接架,28、上平衡导轨支架,29、滑套连接架,30、平衡轮,31、连接轴,32、末端连接点。
现有的起重设备无外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动力,一种是双动力,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动力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图1、图4、图7、图10所示的四种平衡结构形式。
图1、2、3所示,是本装置第一种平衡定向结构形式,用于单动力,在起重导轨的两侧,对称的平行设置两根上平衡导轨7,上平衡导轨7设置有滑槽,在上平衡导轨7与吊装架15之间,用两组以上的平衡支架组14连接组成,每组平衡支架由两根支架杆13交叉组成,两根支架杆的中间交叉点用轴连接,每组支架杆的末端亦为轴连接,平衡支架组14支架杆的上端与上平衡导轨7滑轮连接26,其平衡支架组14的下端与设置在吊装架15上的下平衡导轨8滑轮连接26,下平衡导轨8的长度与支架杆13的长度相当。
支架固定伸缩与同步驱动机构是在交叉形平衡支架组14最上端两组支架杆的交叉中点17固定连接有上滑套11,上导杆9与行走轮连接栓4固定连接,导杆为┐形光杠,导杆9垂直部分穿过滑套11,支架下端两根支架杆13交叉支点17靠下位置设置两根等长的滑套支杆20,一端与支架相交处为轴连接,另一端与下滑套12轴连接,穿过下滑套12的下导杆10与吊装架15垂直固定连接。
开起电源后,随着吊绳5的上下伸缩,平衡支架7亦同步垂直伸缩,由于支架14受固定在上下端两个滑套中间的导杆9、10的作用,因而平衡支架组14的四个末端只能对等的沿上下平衡导轨7、8左右延伸。
当行走轮起动或停止时吊装架15下面重物由于惯性的缘故会前后运动,不会立刻随动力启动或停止运动,这就是前面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平衡的问题。加装本装置后由于在上下导杆的作用下,平衡支架组14上下两末端的滑轮26与行走轮3是同步移动的,垂直的上下两个支架杆末端如同两根刚性支撑杆抵消了物体的惯性,使其时刻保持着平衡。同时也实现了定向作用。
本装置的第二种平衡定向结构形式是平衡定向装置结构原理与第一种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根据双动力结构的形式把两组平衡支架组设置在动力的外侧,如图4、5、6所示。
本装置的第三种平衡定向结构形式是把上平衡导轨7和上导杆9固定在动力同步连接架中间位置的下面,如图7、8、9所示,这样平衡装置的形式是支架固定伸缩与同步驱动机构是交叉形平衡支架14的最上端两根支架杆的交叉处固定连接一个上滑套11,上导杆9垂直固定在同步连接架27中间位置下面,下导杆10垂直固定在吊装架15中间位置的上面,上下平衡导轨7、8的长度与支架杆13的长度相当,上平衡导轨固定在动力同步连接架27中间位置的下面。其他原理同上。
本装置最后一种平衡装置的形式是平衡交叉支架14的上下一侧的末端点轴连接在上下平衡导轨7、8的一侧端点上,如图10所示,上下平衡导轨长度与平衡支杆13的长度相当,上平衡导轨7固定在动力同步连接架27中间部位下面,(参照图8的上平衡导轨安装形式),下平衡导轨8固定在吊装架15上面,上下平衡交叉支架的另一侧末端滑轮连接在上下导轨7、8中,当开启电源后,吊绳伸缩,平衡支架14一侧端点A做轴向运动,另一侧端点B做伸缩运动,交叉支架的中心点开始向一个方向移动,吊绳放的越长支架中心偏移的越多,其它原理和以上相同。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由于采用平衡定向交叉支杆组后,会使重物在被起吊后方向不改变,当动力牵动重物移动或停止移动时的牵引的和惯性会被平衡定向交叉支架组的支撑力所抵消,从而提高物体装卸时的准确率,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技术简单故价格也明显低于其它形式的平衡装置形式。可以说本实用新型将是起重设备平衡装置中的一个创新,它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天车、龙门吊,及室内起重设备,不仅适用于电动葫芦动力形式也适用于各种减速器、滚筒形式的起重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平衡定向的装置,包括动力机构、起重导轨(1)、吊绳(5)及吊装架(15),其特征在于在起重导轨(1)的两侧或中央位置与起重导轨平行设置两根或一根上平衡导轨(7),在上平衡导轨(7)与吊装架(15)之间连接两组或一组交叉形平衡支架(14),交叉形平衡支架的结构为由多根相同规格的支架杆(13)交叉组成,每两根支架杆为一组,有两组以上,中间交叉位置轴连接,每组支架杆(13)之间支架杆的末端亦轴连接,在最上端两根支架杆的末端与上平衡导轨(7)滑轮连接,或一端滑轮连接,另一端轴连接,交叉形平衡支架下端的两根支架杆(13)的末端与设置于吊装架(15)上的与上平衡导轨(7)同一垂直面的下平衡导轨滑轮连接,或一端滑轮连接,另一端轴连接,下平衡导轨(7)的长度与支架杆(13)的长度相当,在平衡支架的上下端设置有支架固定伸缩与同步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固定伸缩与同步驱动机构是在交叉形平衡支架(14)的最上端的两根支架杆(13)的交叉处固定连接安装有滑套(11),导杆与行走轮上的连接栓固定连接,导杆为┐形光杠,上导杆(9)的垂直部分穿过上滑套(11),水平部分与连接栓(4)相连接;交叉形平衡支架(14)下端两根支架杆(13)的交叉处靠下位置有两根等长的滑套支杆(20),该两根支杆相交处轴连接,在两根滑套支杆交叉轴上固定下滑套(12),穿过下滑套12的下导杆(10)垂直固定在吊装架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固定伸缩与同步驱动机构是交叉形平衡支架(14)的最上端两根支架杆的交叉处固定连接一个上滑套(11),上导杆(9)垂直固定在同步连接架(27)中间位置下面,下导杆(10)垂直固定在吊装架(15)中间位置的上面,上下平衡导轨(7)、(8)的长度与支架杆(13)的长度相当,上平衡导轨固定在动力同步连接架(27)中间位置的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交叉支架(14)上下一侧的末端同上下平衡导轨(7)、(8)的一侧末端轴连接,平衡交叉支架(14)的上下另一末端同上下平衡导轨的另一末端滑轮连接,其上下平衡导轨(7)、(8)与支架杆长度相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起重设备导轨的两侧或中央或动力连接架的下面,及吊装架15的上面,平行设置2或4根上下平衡导轨7、8、在上平衡导轨7和下平衡导轨8之间连接1或2组平衡交叉支架14,其结构由同种规格的支架杆13组成,每两根为一组,中心点轴连接,支架杆上下末端与平衡导轨滑轮连接,在平衡交叉支架的上下中心端点设置有固定伸缩与同步驱动的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在对物体吊装移动时掌握平衡定向的装置。
文档编号B66C1/30GK2100379SQ9121829
公开日1992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19日
发明者张永江 申请人:张永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