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冷却的乏核燃料池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23987阅读:来源:国知局
0可以具有厚度为六英尺或以上的混凝土 312,确保足以承受高能抛射物体的撞击,诸如客机。
[0032]安全外壳300围绕着安全壳200并与安全壳200呈大体径向隔开,从而在安全壳200外表面251和安全外壳300内壳310之间形成散热空间(heat sink space) 313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散热空间313可以是贮液区,这样,该散热空间313内充有液体,诸如水,从而形成散热区,在安全壳200内出现热能释放事故情况下,可用来接收并散去安全壳200的热量。散热空间也可用来散去来自位于安全壳200内部的乏核燃料池的热能,如下参照图7和图9将更详细介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种充水的散热空间313沿周向延伸整个360度,这样,散热空间313就是一个沿周向围绕安全壳200的环形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安全外壳300同心壳310,311底端314基垫304处流至安全外壳300同心壳310,311的大约顶端315处的液体填充散热空间313,形成安全壳200和安全外壳300内壳310之间的环形冷却水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环形贮液区可以被涂覆或者衬有合适的防腐材料,诸如铝、不锈钢,或者合适的用于防止腐蚀的防腐剂。在一个代表性的示例中(但不限于),散热空间313可以大约10英尺宽,大约10英尺高。
[003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全外壳300包括钢质穹顶316,其比较厚且硬度增强,可防止飞机和其它来袭抛射物体的撞击。穹顶316通过坚固的法兰接头可拆除地固定到壳体310,311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全壳200的所有地上暴露部分都被安全外壳300全部包覆,外壳优选足够高,可保护安全壳200防止飞机事故或类似抛射物体的撞击,保持包围安全壳200的散热空间313内的水体(water mass)的结构完整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全外壳300从地下垂直延伸至顶部的基垫304处。
[0034]安全外壳300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防雨的通风口 317,其与散热空间313实现流体相通,和位于穹顶316与安全壳200之间的顶部空间318,以使水蒸汽流动、逸出并排到大气中。为此,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由于通风口 317的作用,安全外壳300可被视为具有敞开的顶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风孔317可位于穹顶336的中央,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所述通风孔317可以位于别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多个通风孔,围绕穹顶316而大体径向彼此隔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风孔317可以采用一小段管路来形成,其上覆盖有任何合适布局的防雨罩,以便蒸汽可以从安全外壳300逸出,但又将雨水的渗入降到最小。
[00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穹顶316和安全壳200之间的顶部空间318可以填充能量吸收材料或结构,以便将来自撞击或下落抛射物体作用在安全外壳300穹顶上的冲击载荷降到最小,抛射物体诸如(但不限于)客机、流星等。在一个示例中,多个紧密叠放的波状或波纹状可变形铝板可配置在顶部空间318的局部或整体,以形成皱褶区域,有助于吸收和耗散作用在穹顶316上的冲击力。
[0036]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安全壳结构200为细长形容器202,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空心圆筒形壳体204、上封头206和下封头2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全壳200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导热安全壳,因为安全壳200是由导热材料(即,金属或诸如此类,如下所述)制成以及可用来将安全壳200内部的热量传输到散热空间313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全壳200可以采用合适强度和韧性金属板和便于焊接的棒材制成,诸如(但不限于)低碳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全壳200的圆筒形壳204可以采用低碳钢形成,厚度至少为一英寸。可用于安全壳200的其它合适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种金属合金等等。
[003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全壳200的重量可以主要由底板302来支撑,安全壳200驻留在该底板上,安全外壳300可以由基垫来支撑,而基垫则置于基础301侧壁303的顶上。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安全壳200和安全外壳300的支撑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全壳200的底部可包括具有加强筋的支架208a或类似结构,固定到下封头208上,有助于稳定并提供安全壳在基础301底板302上的水平支撑。
[0038]现在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介绍本发明。图3示出了安全外壳300和安全壳200以及二者之间散热空间313的顶部剖面图,图4示出的是其纵向剖面图。如上所述,安全壳200具有内表面250和外表面251,内表面250形成安全壳200的内腔26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安全壳200具有多个热交换翅片220,从安全壳200的外表面251处延伸到散热空间313的贮液区内。然而,在所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且在某些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不用热交换翅片22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热交换翅片220围绕安全壳200壳体204周缘沿周向间隔分布,并从安全壳200大体径向向外延伸,延伸到散热空间313中。
[0039]下面仅参照图3,进一步介绍热交换翅片220。热交换翅片220在使用时具有多个有利功能,包括(但不限于):(1)加强安全壳200的刚性;(2)防止在出现地震事故时散热空间313内的水过度“晃动”;以及(3)起传热“翅片”的作用,通过安全壳200将传导吸收的热量散到散热空间313的环境中。
[0040]为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将传热效率提高到最大,热交换翅片229沿大体上散热空间313整个高度垂直延伸,覆盖安全壳200的有效传热表面(即未埋入混凝土基础内的部分),将来自安全壳200的热量传输到散热空间313的贮液区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交换翅片220具有上水平端部217,其端部在安全壳200顶部216下方或底部附近,以及下水平端部218,其端部在混凝土基础301基垫304处或附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交换翅片220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安全壳200壳体204总高度的一半。
[0041]热交换翅片220可以采用钢(例如低碳钢)或其它合适金属材料制成,包括合金,均可在其中一个纵向延伸侧面上焊接到安全壳200的外表面251上。每个热交换翅片220的相对纵向延伸一侧位于安全外壳300内壳310内部附近,但并不永久固定到其上,将起散热翅片作用的加强筋的传热表面提高到最大。为此,热交换翅片220的未焊接侧面与安全外壳300内壳310之间留有小小间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交换翅片220大体径向向外延伸过安全壳200的顶部216。在一个典型示例中(但不限于),钢质热交换翅片220的厚度为大约I寸。根据情况,也可使用其它合适厚度的翅片。为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交换翅片220的径向宽度是热交换翅片220厚度的10倍以上。
[004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交换翅片220相对于安全壳200呈现一定斜角。这个方向形成皱褶区,围绕安全壳200的周缘延伸360度,与外部的安全外壳300 —起,更好地抵抗抛射物体的撞击。为此,引起安全外壳300内壳和外壳310,311向内变形的撞击会折弯热交换翅片220,其在这个过程中会将撞击力分散,不会直接传递到并破坏内部的安全壳200,否则,如果翅片取向与安全壳200成90°,则可能会破坏安全壳。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安全外壳300的结构以及其它因素,热交换翅片220垂直于安全壳200配置也是合适的。
[0043]参照图3至图6,进一步介绍本发明。本发明包括无源热交换子系统340,其流体连接到乏核燃料池600上(见图7和图9,下面将更详细介绍),后者位于安全壳200内并被其所包覆。无源热交换子系统340的运行细节将在下面参照图7和图9更详细地介绍。
[004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无源热交换子系统340部分地包括至少一个溢流管管道341、进入歧管343和排出歧管34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进入歧管343和排入歧管344都可略去。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密切表面接触的多个溢流管管道341,从而直接连接到安全壳200的内表面250上。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进入歧管和排出歧管343,344也都可密切表面接触,并直接连接到安全壳200的内表面250上。
[004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溢流管管道341可采用金属制成,诸如钢,并可焊接到安全壳200的内表面250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溢流管管道341沿周向围绕安全壳200周缘间隔,并与安全壳200的纵轴A-A平行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溢流管管道341可包括垂直走向的C形结构通道(横截面),这样配置可使得通道的平行支腿每个缝焊(seam we I ded)到安全壳200上,以便整个高度形成密封垂直流动管道。也可使用其它合适形状和配置的溢流管管道,只要溢流管管道内传输的流体与散热空间313实现热配合,以便将热量传输给散热空间313中,下面将详细介绍。
[0046]尽管所述和所示的溢流管管道341直接连接到安全壳200的内表面250上,但在所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安全壳200的内外表面250,251之间,溢流管管道341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直接形成为安全壳200。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在安全壳的内外表面250,251之间,安全壳200的厚度应足够支撑溢流管管道341。为此,溢流管管道341可以是管道或通道形式,在安全壳内外表面250,251之间,垂直延伸过安全壳200的本体。
[004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溢流管管道341流体连接到进入歧管343和排出歧管344上,并在进入歧管343和排出歧管344之间延伸。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进入歧管和排出歧管343,344为环形结构件,流体连接到每个溢流管管道341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进入歧管和排出歧管343,344垂直间隔,在安全壳200内表面250上以合适高度配置,在由安全壳200各个部分所形成的有效热量传输区域,这些区域设有外部纵向翅片220和/或由散热空间313所包围,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在溢流管管道341内垂直流动的流体和安全壳200之间的热量传输。为了利用散热空间313内贮液区来进行热量传输,进入歧管和排出歧管343,344均可分别位于散热空间313顶部和底部附近的安全壳200的内表面250。
[004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入歧管和排出歧管344均可采用多个半段钢管形成,其直接焊接到安全壳200的内表面250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进入歧管和排出歧管343,344可采用完整段的弯曲管路来形成,该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