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73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虫下的饲料。
背景技术
: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太平洋沿岸,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被引进我国。由于凡纳滨对虾生长快、产肉率高、离水生存时间长、抗病力强,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是当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虫下种(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及凡纳滨对虾)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及咸淡水养殖虾类。2006年中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为87万吨。凡纳滨对虾养殖范围普及全国且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地区,是广大农户增产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鱼粉以其营养全面、氨基酸全面,是饲料蛋白源的首选;而近年来国际鱼粉价格的持续飙升,使得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生产者的成本不断增加、收益下降,这制约了凡纳滨对虾大规模养殖的发展。而且饲料中鱼粉含量过高会造成氨氮环排放过高等环境污染问题。低鱼粉饲料是当今饲料发展的一大趋势,不单符合经济利益,也符合环境生态利益的要求。因此,研究开发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已成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减少鱼粉使用量,而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饲料效率不造成不良影响的低鱼粉饲料。这不单可以增加经济收益,并且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种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由如下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组成鱼粉15—23%,发酵豆粕0—6%,豆粕23—30%,花生粕10—24%,啤酒酵母4_5%,虾头粉6—7%,乌贼粉0—4%,赖氨酸硫酸盐0.2一0.5%,羟基蛋氨酸f丐0.09—0.4%,L-苏氨酸0—0.1lX,鱼油1_1.25%,玉米油0_1%,豆油0—1%,大豆磷脂1.5—2%,面粉17一23%,维生素C磷酸酯0.1X,氯化胆碱0.5%,多维预混物0.2—0.5%,磷酸盐1%和多矿预混物0.5—1%。在上述凡纳滨对虾低鱼粉词料中,还可以添加甜菜碱0—0.1%和牛磺酸0—0.2%。(重量百分比)在上述凡纳滨对虾低鱼粉伺料中,所述多维预混物由重量百分比的肌醇2.22%,维生素Cl.ll。/n,泛酸钙0.83%,维生素Bi0.22。/0,维生素820.56%,维生素860.06%,维生素K0.06。/。,叶酸0.02%,维生素B120.012%,生物素0.006%,氯化胆碱5.55%,醋酸a-生育酚0.44%和纤维素88.912%组成。在上述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中,所述磷酸盐1%为磷酸二氢钠0.5%和磷酸二氢钾0.5%,或磷酸二氢韩1%。在上述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中,所述多矿预混物由重量百分比的氯化钠3.23%,硫酸钾16.38%,氯化钾6.58%,硫酸亚铁1.07%,拧檬酸铁3.83%,磷酸二氢钙12.28%,乳酸转47.42%,磷酸二氢钠4.20%,硫酸镁4.42%,硫酸锌0.47%,硫酸锰0.033%,硫酸铜0.022%,氯化钴0.043%和碘化钾0.022%组成。在上述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中,还可以添加重量百分比的褐藻酸钠0—2%。在上述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中,本发明通过添加结晶氨基酸来维持饲料中赖氨酸、蛋氨酸分别在2.2—2.5%、0.7—1.0%的水平从而减少鱼粉使用量。通过添加改良过的发酵豆粕,消除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使豆粕中的蛋白质更易被凡纳滨对虾吸收、利用。通过添加虾头粉、乌贼粉、甜菜碱、牛磺酸等来改善适口性,以达诱食作用。通过添加饲料含量1%的磷酸盐来补充磷元素。本发明的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36—40%,粗脂肪6—9%,无氮浸出物20—32%,灰份11_12%,水分8一9%,赖氨酸2.2—2.5%,蛋氨酸0.7—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配方是在对凡纳滨对虾营养需求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基础上而形成的,因而具有广泛的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能满足凡纳滨对虫下的营养需求。2.从饲料原料可以看出,添加几种蛋白源克服了单一蛋白源氨基酸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氨氮排放,减少环境污染。3.饲料中添加结晶氨基酸(Lys,Met,Thr)含量适当,这一方面补充了植物蛋白源的限制性氨基酸,另一方面,维持氨基酸水平均衡减少不必要的浪费4.饲料中添加改良过的发酵豆粕,消除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使豆粕中的蛋白质更易被凡纳滨对虫下吸收、利用5.本配方饲料生产工艺和一般颗粒词料相似,便于大规模推广。6.经过长期饲养实验结果表明,本配方饲料添加了诱食剂适口性好,用本配方生产的饲料饲养凡纳滨对虾,对其生长和饲料效率并不造成不良影响,且氨氮排放量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表1所示配方1配制饲料,词养0.37g凡纳滨对虾70天,饲料系数1.05,特定增长率(SGR,%d")3.86,增长率1394.4%,成活率93.8%,蛋白质效率2.26,蛋白质消化率84.9%,各项参数均与对照组(22%的鱼粉,不添加结晶氨基酸)的无显著性差异,饲料系数甚至比对照组(1.09)还略低,而蛋白质效率则比对照组(2.05)高。实施例2:以表1所示配方2配制饲料,在水泥池饲养饲养0.42g的凡纳滨对虾28天,词料系数I.IO,增长率271.6%,饲料效率90.8%,蛋白质效率2.36,成活率98.44%,各项参数均与对照组(28%的鱼粉,不添加发酵豆粕、结晶氨基酸)的无显著性差异,存活率甚至比对照组(98%)略高。实施例3:以表1所示配方3配制饲料,在水泥池饲养0.35g的凡纳滨对虾42天,增长率573%,特定增长率4.5^d—1,成活率80%,饲料系数1.15,蛋白质效率2.25,各项参数均与对照组(25%的鱼粉,不添加结晶氨基酸)的无显著性差异,增长率比对照组(558.9%)略高,而特定生长率却一致。计算公式特定生长率SGR(。/。d'1)400x(ln终末均重-ln初始均重y实验天数增重率WGOX终末均重-初始均重)xi00/初均重成活率SR(y。"实验结束时剩贞下尾数xlOO/实验开始时放i下尾数饲料系数(FCR)=饲料投喂量/(终末体重-初始体重)蛋白质效率(PER)=(终末体重-初始体重)/蛋白质投喂量表l各实施例词料配方及营养成分分析<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注a,所述的多维预混物的成分组成按重量比为肌醇2.22%,维生素C1.1P/。,泛酸钙0.83%,维生素Bi0.22。/。,维生素B20.56%,维生素860.06%,维生素K0.06y。,叶酸0.02%,维生素Bu0.012%,生物素0.006%,氯化胆碱5.55%,醋酸a-生育酚0.44。/。,纤维素88.912%。b,所述的多矿预混物的成分组成按重量比为氯化钠3.23%,硫酸钾16.38%,氯化钾6.58%,硫酸亚铁1.07%,柠檬酸铁3.83%,磷酸二氢钙12.28%,乳酸钙47.42%,磷酸二氢钠4.20%,硫酸镁4.42%,硫酸锌0.47%,硫酸锰0.033%,硫酸铜0.022%,氯化钴0.043%,碘化钾0.022%。权利要求1.一种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其特征是该饲料由如下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组成鱼粉15-23%,发酵豆粕0-6%,豆粕23-30%,花生粕10-24%,啤酒酵母4-5%,虾头粉6-7%,乌贼粉0-4%,赖氨酸硫酸盐0.2-0.5%,羟基蛋氨酸钙0.09-0.4%,L-苏氨酸0-0.11%,鱼油1-1.25%,玉米油0-1%,豆油0-1%,大豆磷脂1.5-2%,面粉17-23%,维生素C磷酸酯0.1%,氯化胆碱0.5%,多维预混物0.2-0.5%,磷酸盐1%和多矿预混物0.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重量百分比的甜菜碱O—0.1%和牛磺酸0—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预混物由重量百分比的肌醇2.22%,维生素C1.11。/。,泛酸1丐0.83%,维生素Bi0.22%,维生素B20.56%,维生素B60.06%,维生素K0.06%,叶酸0.02%,维生素B120.012%,生物素0.006%,氯化胆碱5.55%,醋酸a-生育酚0.44%和纤维素88.912%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1%为磷酸二氢钠0.5%和磷酸二氢钾0.5%,或磷酸二氢^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矿预混物由重量百分比的氯化钠3.23%,硫酸钾16.38%,氯化钾6.58%,硫酸亚铁1.07%,柠檬酸铁3.83%,磷酸二氢转12.28%,乳酸钙47.42%,磷酸二氢钠4.20%,硫酸镁4.42%,硫酸锌0.47%,硫酸锰0.033%,硫酸铜0.022%,氯化钴0.043%和碘化钾0.022%组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其特征在亍还含有重量百分比的褐藻酸钠0—2%。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饲料,由如下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组成鱼粉15-23%,发酵豆粕0-6%,豆粕23-30%,花生粕10-24%,啤酒酵母4-5%,虾头粉6-7%,乌贼粉0-4%,赖氨酸硫酸盐0.2-0.5%,羟基蛋氨酸钙0.09-0.4%,L-苏氨酸0-0.11%,鱼油1-1.25%,玉米油0-1%,豆油0-1%,大豆磷脂1.5-2%,面粉17-23%,维生素C磷酸脂0.1%,氯化胆碱0.5%,多维预混物0.2-0.5%,磷酸盐1%和多矿预混物0.5-1%。该饲料不仅可减少鱼粉的使用,在较低蛋白质水平的情况下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饲料效率并不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饲料成本,并且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文档编号A23K1/16GK101124950SQ20071003054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26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26日发明者刘永坚,怀明燕,田丽霞,邓世喜,阳会军申请人:中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