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机的无留耕盘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26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秸秆还田机的无留耕盘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机,尤其涉及秸秆还田机的变速箱位置防留耕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更有效地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防止农民焚烧秸秆污染环境,国家加大 了使用秸秆还田机械的财政补贴力度,出台了更优惠的扶持政策,全国各地农 民开始大面积使用秸秆还田机。目前国内已有的旋耕灭茬机的变速装置绝大多 数是单轴输出,即在变速箱上只有一根输出刀轴,在输出刀轴上安装有若干把 旋耕刀组,对称地分布在变速箱的两侧,为了解决变速箱位置的会产生漏耕的 缺陷,人们在变速箱的中间位置上装有中间小犁头,这类秸秆还田机虽然都具 有耕翻、破土、埋茬、平整等作业功能,但在旋耕灭茬过程中,安装在变速箱 上的中间小犁头为固定结构,不仅会产生一定量的漏耕现象,而且极易划草, 中间小犁头会被乱草缠绕,严重影响犁头的正常翻土,即使勉强翻耕,也不能 有效埋茬,露草、浮草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秸秆还田机上中间小犁头在耕作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秸秆还田机的无留耕盘耕装置,在秸秆还田机的变速 箱上装上这种盘耕装置,既不会产生漏耕,也不会产生划草而影响翻土灭荏。
所述秸秆还田机的无留耕盘耕装置,包括变速箱l、盘犁座2、盘犁轴3 、 连接盘4、轴承组5和盘犁6,所述盘犁座2固定在变速箱1上,盘犁轴3通过 轴承组5安装在盘犁座2上,所述盘犁6呈盘碟状,盘犁6通过连接盘4固定 盘犁轴3上,盘犁6与行走的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60°,与行走的垂直方向间 的夹角为5°~20°。由于将变速箱上安装的固定中间小犁头改为可转动的盘犁,盘犁的入耕角 与现有中间小犁头的入耕角相当,当秸秆还田机前进时,变速箱就会带动盘犁 座一同向前走,由于盘犁与行走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留有一定角度,盘犁 具备合理的犁耕角,盘犁则会边前进边转动,这样不仅能轻便对变速箱下的地 面进行翻耕,而且能很好地对应的秸秆用耕出的土地进行翻埋,杜绝了秸秆杂 草缠绕在盘犁上,既能进行高效翻耕,确保无留耕,又能很好对秸秆杂草进行 填埋,使得秸秆还田机消除留耕,进一步提高旋耕灭茬效果,更好地消除露草 现象。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中l-变速箱;2-盘犁座;3-盘犁轴;4-连接盘;5-轴承组;6-盘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所述秸秆还田机的无留耕盘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变速箱l、
盘犁座2、盘犁轴3 、连接盘4、轴承组5和盘犁6,所述盘犁座2固定在变速 箱1上,盘犁轴3通过轴承组5安装在盘犁座2上,盘犁6通过连接盘4固定 盘犁轴3上,盘犁6与行走的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与行走的垂直方向间的夹 角为11°,所述盘犁6呈盘蝶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很多,如将连接盘与盘犁轴一体化,改变盘犁6的安 装角等功能代替结构,都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盘犁可根据不同土质、秸秆种类、长度要素来选取不同的安装夹角,确保 旋耕灭茬效果而定,盘犁与行走的水平方向的夹角可在10。 60。选定,与行走的 垂直方向间的夹角可在5°~20。之间选取。
权利要求
1、一种秸秆还田机的无留耕盘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变速箱(1)、盘犁座(2)、盘犁轴(3)、连接盘(4)、轴承组(5)和盘犁(6),所述盘犁座(2)固定在变速箱(1)上,盘犁轴(4)通过轴承组(5)安装在盘犁座(2)上,盘犁(6)通过连接盘(4)固定盘犁轴(3)上,所述盘犁(6)呈盘碟状,盘犁(6)与行走的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60°,与行走的垂直方向间的夹角为5°~20°。
全文摘要
一种秸秆还田机的无留耕盘耕装置,包括变速箱、盘犁座、盘犁轴、连接盘、轴承组和盘犁,所述盘犁座固定在变速箱上,盘犁轴通过轴承组安装在盘犁座上,盘犁通过连接盘固定盘犁轴上,所述盘犁呈盘碟状,盘犁与行走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存有夹角,盘犁具备合理的犁耕角,当秸秆还田机前进时,盘犁则会边前进边转动,这样不仅能轻便对变速箱下的地面进行翻耕,而且能很好地对应的秸秆用耕出的土地进行翻埋,杜绝了秸秆杂草缠绕在盘犁上,既能进行高效翻耕,确保无留耕,又能很好对秸秆杂草进行填埋,进一步提高旋耕灭茬效果,更好地消除露草现象。
文档编号A01B33/00GK101473712SQ20091011615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日
发明者冯海辰, 夏建林, 曾林祥, 糜南宏, 蔡国芳, 金玉良 申请人:盐城华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