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5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高效磨矿介质。
背景技术
在磨矿作业中,球磨机磨矿介质的材质和形状直接关系到磨矿效率、金属回收率 和金属材料的消耗。迄今为止,从磨矿介质的形状上看,国内外普遍应用的仍然是磨球和磨 棒。磨球的磨矿方式为点与点接触,虽然有利于细磨,但对大颗粒结晶矿物和粗粒级的磨 矿,会造成过粉碎,导致金属流失,且金属材料的消耗量高,磨矿效率低。磨棒的磨矿方式为 线与线接触,虽然其磨矿效率高,金属材料消耗量低,但磨矿粒度粗,不适宜细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磨矿效率,改善磨矿效果,节能降耗的新型 高效磨矿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磨矿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磨矿介质制成中间为圆柱 体,两端为半球体结构。 所述圆柱体高与直径的比例为1.5 : 1。 所述圆柱体高与半球体高的比例为5 : 1。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i)冲击作用 在充填率相同的条件下,沿抛物线轨迹下降的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群与磨球群相比 较,前者的冲击点比后者高。经实际测算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冲击点比磨球高20% -40%。 (2)磨剥作用 衡量新型高效磨矿介质和磨球这两种介质的磨细作用强弱的重要指标是在质量
相同的条件下,介质表面积大的介质无疑要比表面积小的介质磨剥作用强,磨矿效率高。经
计算新型高效磨矿介质比磨球表面积大10. 98%。
(3)充填率 磨矿介质的充填率是影响磨矿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磨机容积保持一定的 条件下,介质的装载量决定于介质的堆比重。经测算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平均堆比重为 4370kg/m 磨球的平均堆比重为4300kg/m3,因而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充填量大于磨球介 质,有利于提高磨机的处理能力。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上特点,从而提高了磨矿效率,改善了磨矿效果,节约了能 源,降低了金属消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磨矿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磨矿介质制成
中间为圆柱体l,两端为半球体2结构。 所述圆柱体l高与直径的比例为1.5 : 1。 所述圆柱体1高与半球体2高的比例为5:1。 新型高效磨矿介质与磨球的效果对比 当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当量球径与磨球的直径同为60mm时,二者的重量同为 0. 88kg,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表面积为12547mm2,磨球的表面积为11309mm2。 当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当量球径与磨球的直径同为100mm时,二者的重量同为 4. 08kg,新型高效磨矿介质的表面积为34857mm2,磨球的表面积为31416mm2。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高效磨矿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磨矿介质制成中间为圆柱体,两端为半球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磨矿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高与直径的比例 为1.5 ! 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磨矿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高与半球体高的 比例为5 : 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高效磨矿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磨矿介质制成中间为圆柱体,两端为半球体结构。圆柱体高与直径的比例为1.5∶1。圆柱体高与半球体高的比例为5∶1。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点比磨球高20%-40%,其表面积比磨球表面积大10.98%,其充填量大于磨球介质,因此提高了磨矿效率,改善了磨矿效果,节约了能源,降低了金属消耗。
文档编号B02C17/20GK201543472SQ2009202483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张建 申请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