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2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行驶机体,且在所述行驶机体的驾驶部的横向部位能够自由摆动 升降地连结有收割前处理部的联合收割机,该行驶机体装备有具有操纵台的搭乘型驾驶 部。本发明还涉及把种植禾秆扶起的联合收割机的扶禾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有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和具有搭乘型驾驶 部的行驶机体,具有在行驶机体的横向上并列的三个分禾装置的收割前处理部与所述行驶 机体的所述驾驶部的横向侧面部位连结。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联合收割机,目前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具有利用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1、1而自行行 驶的行驶机体,且具有连结在行驶机体的机体机架2前部的收割部10 (相当于是收割前处 理部)。行驶机体具有装备有驾驶员座位21和操纵台24的驾驶部20,收割部10在驾驶部 20的横向能够上下自由摆动地被支承在机体机架2上。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47号公报上述联合收割机中,收割前处理部围绕位于驾驶部横向的行驶机体横向轴心摆动 而在上升非作业位置和下降作业位置之间升降。在收割前处理部下降到下降作业位置的状态下,若构成为收割前处理部的横向一 端侧位于驾驶部的前方,就能够使作为收割前处理部整体的处理宽度的大小接近于行驶机 体的整个宽度,在进行中分收割形态的作业时,容易避免行驶装置对种植着的禾秆的碾压 等,是有利的。特别是在这时,随着收割前处理部的升降,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以下称 为收割前处理部分)在驾驶部的附近升降,所以需要既避免收割前处理部分与驾驶部的干 涉又要能够升降收割前处理部。考虑到伴随收割前处理部升降的收割前处理部分的位置变化而使设置为由行驶 机体来支承收割前处理部的支承部向前方侧延伸设置,或者考虑到伴随收割前处理部升降 的收割前处理部分的位置变化而使设置为与行驶机体连结地设置在收割前处理部的连结 部向后方侧延伸设置,这样就能够避免随着收割前处理部升降,收割前处理部分与驾驶部 干涉。这时,由于行驶机体的支承部或收割前处理部的连结部向前方侧或后方侧延伸, 所以收割前处理部从行驶机体向前方突出的长度变大,联合收割机整体前后方向的长度变 大。另外,目前,如专利文献2所示,有些联合收割机的扶禾装置(以下仅称为“扶禾装 置”)具有卷绕在配置在扶禾壳体31内部上侧的第一导向轮体35和配置在扶禾壳体31 内部下侧的第二导向轮体33上的链条37、安装在链条37上的多个扶禾爪38、从链条37的 卷绕路径内侧与链条37接触的张紧轮体36、把支承张紧轮体36的支承部件向接近链条37
4的方向靠压的靠压机构。其中,在本段落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是在专利文献1的图5中所 使用的附图标记。进一步详细说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扶禾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2的图8所示, 扶禾装置具有配置在链条24的卷绕路径R内侧的第一导向板126a和配置为比第一导向 板126a还靠近卷绕路径R内侧的第二导向板126c。支承部件127能够沿向链条24接近的 方向移动地被第一导向板126a和第二导向板126c支承。张紧轮体28被支承在支承部件 127的前端部。支承部件127具有卡合部127a,该卡合部127a容许利用靠压机构29使支 承部件127向接近链条24的方向移动,且阻止支承部件127向从链条24离开的方向移动。根据该技术,当链条24要松弛时,利用靠压机构29使支承部件127向链条24侧 移动,张紧轮体28则使链条24向卷绕路径R的外侧鼓出。利用卡合部127a来阻止支承部 件127向从链条24离开的方向Y移动。其结果是链条24被一直张紧,能够恰当地除去链 条24的松弛。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65863号例如如专利文献2的图8所示,该技术中把导向部件126由第一导向板126a和第 二导向板126c构成,把支承部件127穿过在第一导向板126a中形成的第一孔部126b和在 第二导向板126c中形成的第二孔部126d。当支承部件127要在方向Y上移动时,则卡合 部127a与第一孔部126b卡合来阻止支承部件127向方向Y移动。这时,张紧轮体28上作 用有来自链条24的张力To。基于该张力To而把支承部件127向第一孔部126b和第二孔 部126d按压。即、以支承部件127与第二孔部126d的接触点即、点A为支点而向卡合部 127a (点P)作用有力FP。在点A处向支承部件127作用有力FA。详细说明这些力的作用关系。假定链条24与张紧轮体28在点0以一点接触,支 承部件127离开链条24的方向设定为方向Y,与方向Y正交的方向设定为方向X。链条24 的张力To朝向链条24张紧方向的两侧而作用在张紧轮体28上。张力To的合力是合成张 力T。把合成张力T向方向X和方向Y分解则是分力Tx和分力Ty,张紧轮体由于张力To 而被作用有分力Tx和分力Ty。如上所述,由于分力Tx,支承部件127被作用有力FA和力FP。当把方向Y中从点 A到点0的长度设定为L3,从点A到点P到长度设定为L4,则根据“杠杆原理”可知下述平 衡式成立。TxXL3 = FPXL4如从图8可知的那样,由于L3比L4大,所以力FP比分力Tx大。S卩、分力Tx被增 大地向卡合部127a作用。因此,卡合部127a被加有过度的负载,有可能使支承部件127和 第一导向板126a产生磨损或破损。若陷入这种状况,则不能消除去链条的松弛,扶禾装置 也不能正常动作。另外,目前,例如专利文献3所示,联合收割机在行驶机体的横向上具有并列的三 个分禾器80L、80C、80R,且具有将来自右侧分禾器80R和中央分禾器80C的种植作物以及来 自左侧分禾器80L和中央分禾器80C的种植作物扒拢并使之汇合的左右一对扒拢旋转压捆 器 12L、12R。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34103号公报[段落(0065),图11、图12、图15]。只要将三个分禾装置中位于中央的中分禾装置与位于驾驶部侧外侧的外分禾装置前端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驾驶部侧相反一侧外侧的外分禾装置与中分禾装置前端之间 的间隔设定成能够导入两行种植禾秆,在分禾装置的后方就是仅具有两条扶禾路径的简单 结构,而且在以中分收割形态进行作业时,能够得到可收割四行种植禾秆的有利的联合收 割机。为了得到这种联合收割机,将一对扒拢轮体设置成啮合连动,将来自中分禾装置 与一个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和来自中分禾装置与另一个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的茎根 侧通过一对扒拢轮体向收割装置的后方输送,只要是这种结构,则不向两个扒拢轮体传递 驱动力而仅向一个扒拢轮体传递驱动力便可等,能够结构简单地得到传动结构。但在适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有时在收割后的加工方面发生问题。即、在适用现有技术而设置一对扒拢轮体的情况下,一对扒拢轮体啮合的部位与 中分禾装置前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的横向上一致。通常,在以迂回收割形态作业时,是以向中分禾装置与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之间 导入一行种植禾秆、向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与中分禾装置之间导入两行种植禾 秆的形态进行。在向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与中分禾装置之间导入的两行种植禾 秆中,特别是接近外分禾装置侧的种植禾秆在受到扒拢轮体的扒拢时,成为跨越较长距离 而靠近扒拢轮体啮合的部位。因此,由于接近外分禾装置侧的种植禾秆被拉近而导致倒伏 角度大,或是收割装置对接近外分禾装置侧的种植禾秆的收割部位与收割装置对接近中分 禾装置侧的种植禾秆的收割部位在高度上的差变大等,收割后的切割禾杆高度不一致容易 显者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能够避免随着收割前处理部升 降,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与驾驶部干涉,而且能够使联合收割机整体前后方向的长度变 小。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的扶禾装置,能够减轻对链条松 弛消除部件的负载。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能够以四行收割方式和简单的结 构实现中分收割形态的作业,而且能够以良好加工的状态实现迂回收割形态的作业。本发明第一方面中,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有行驶机体,该行驶机 体装备有具有操纵台的搭乘型驾驶部,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所述驾驶部的横向部位,能够自 由摆动升降地连结有收割前处理部;该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驾驶部前部的左右一对行驶机体的上下方向的纵机架中,位于所述收割 前处理部侧的前处理部侧纵机架配置在比位于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侧相反侧的前处理部相 反侧纵机架更靠行驶机体后方,在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从下降作业位置上升的状态中,所述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 进入所述前处理部侧纵机架的前方,且位于所述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横向的部位。根据该第一技术方案的结构,如上所述,使为了由行驶机体来支承收割前处理部 而设置的支承部向前方侧延伸时,与使为了与行驶机体连结而设置在收割前处理部的连结 部向后方侧延伸的情况相比,即使把收割前处理部靠近行驶机体连结,也能够避免收割前
6处理部的一部分与驾驶部干涉,而且能够使收割前处理部摆动升降成下降作业位置和上升 非作业位置。S卩、在把收割前处理部升降成下降作业位置和上升非作业位置时,由于收割前处 理部的一部分通过前处理部侧纵机架的前方,且是位于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横向的部 位,所以能够避免随着收割前处理部升降成下降作业位置和上升非作业位置,收割前处理 部的一部分与驾驶部的干涉。因此,与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部位的那部分相 对应,能够把收割前处理部更接近行驶机体连结。因此,能够得到将收割前处理部接近行驶机体连结而缩短作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 前后长度的、紧凑的联合收割机。第二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操纵台设置前罩,在所述前罩 下端侧的与所述收割前处理部相对一侧的角部外表面上设置凹入部,该凹入部配置成在所 述收割前处理部从下降作业位置上升的状态下所述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进入该凹入部。根据该第二技术方案的结构,由于收割前处理部升降成下降作业位置和上升非作 业位置时,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通过前罩的凹入部,所以能够避免随着收割前处理部升 降成下降作业位置和上升非作业位置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与驾驶部的干涉。因此,与收 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部位的那部分相对应,能够把收割前处理部更接近行驶机 体连结。因此,利用前罩能够防止尘埃进入驾驶部等,而且能够得到把收割前处理部接近 行驶机体连结而缩短作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前后长度的、紧凑的联合收割机。第三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从所述操纵台上端侧机体的横 向外侧端部向位于机体内侧延伸、且向位于所述操纵台的上端部的驾驶面板上方延伸的固 定手柄设置成使该固定手柄的延伸端位于所述驾驶面板的行驶机体横向中间部上方,为 悬臂支承状态。根据该第三技术方案的结构,在驾驶员相对驾驶部乘降和进行操纵时等,通过支 承固定手柄而能够谋求其身体姿势的安定化,能够轻松地进行乘降和操纵操作。固定手柄仅延伸到驾驶面板中间部的上方,在观察驾驶面板时难以成为障碍物。在把收割前处理部靠近行驶机体连结的情况下,若固定手柄在驾驶面板的上方横 跨驾驶面板的整个宽度,从驾驶部向收割前处理部的前端部看过去时固定手柄容易成为障 碍物。即、当使收割前处理部接近行驶机体,则收割前处理部的前端部就接近驾驶部,在看 收割前处理部的与驾驶部侧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部时,固定手柄容易进入到视野范围。根据该第三技术方案的结构,由于固定手柄的延伸端位于驾驶面板中间部的上 方,所以即使收割前处理部的前端部接近驾驶部,在看收割前处理部的与驾驶部侧相反的 一侧的前端部时,固定手柄也难以进入到视野范围。因此,通过利用固定手柄而能够轻松进行乘降和操纵,而且能够使收割前处理部 尽量靠近行驶机体,在看驾驶面板和前处理部的前端部时,固定手柄难以成为障碍物而容 易观看,能够得到从这方面也容易进行操纵和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第四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手柄构成为与前处理 部相反侧纵机架成为一体。第五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行驶机体的上机架具有
7在行驶机体横向上位于驾驶部前端部的横向机架部和在行驶机体前后方向上位于驾驶部 的乘降口侧相反一侧的横向部的前后向机架部。第六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端侧右端部具有 左右一对主机架,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侧的前处理部侧纵机架位于从左侧主机架的前端向后 方离开的位置,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侧相反侧的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位于从右侧主机架的 前端部。第七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收割前处理部的整体处理宽度的 大小与左右行驶装置的外侧端之间间隔的大小一致。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扶禾装置,其第一技术方案的的特点在 于,该联合收割机的扶禾装置具有在联合收割机的机体前部向后上方倾斜设置的扶禾壳 体、配置在所述扶禾壳体内部上侧的第一导向轮体、配置在所述扶禾壳体内部下侧的第二 导向轮体、卷绕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体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体且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体和所述第 二导向轮体之间环绕驱动的环状链条、安装在所述链条上的多个扶禾爪、配置在所述链条 的环状卷绕路径内侧的第一导向板、配置为比所述第一导向板还靠近所述链条的卷绕路径 内侧的第二导向板、能够沿接近所述链条的方向移动地被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 板支承的支承部件、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部且从所述卷绕路径内侧与所述链条接 触的张紧轮体、把所述支承部件向接近所述链条的方向靠压的靠压机构;在所述支承部件 或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容许利用所述靠压机构使所述支承部件向接近 所述链条的方向移动,且阻止所述支承部件向从所述链条离开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支承部 件的移动方向上,把从所述第一导向板到所述第二导向板的长度设定成比从所述第一导向 板到所述张紧轮体与所述链条接触的部分的长度更长,在向所述张紧轮体作用的所述链条 的张力中,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方向上的力以所述第一导向板为支点作用在所述卡合部 上。根据本结构,例如如图20所示,作用在张紧轮体228上的链条224的张力To中, 与支承部件227的移动方向Y正交的方向X的力Tx以第一导向板226a为支点作用在卡合 部227a上。把支承部件227看做是“杠杆”而适用“杠杆原理”时,则下述平衡式成立。艮口、“作用在张紧轮体228上的链条224的张力To中,与支承部件227的移动方向Y正 交的方向X的力Tx”x “从(支承部件227与第一导向板226a的接触点A)到(张紧轮体 228与链条224接触的部分0)沿支承部件227的移动方向Y的长度Li” = “作用在卡合部 227a上的力FP”X “从(支承部件227与第一导向板226a的接触点A)到(卡合部227a) 沿支承部件227的移动方向Y的长度L2”构成为本结构时,由于“从(支承部件与第一导向板的接触点)到(卡合部)的长 度”比“从(支承部件与第一导向板的接触点)到(张紧轮体与链条接触的部分)的长度” 长,所以“作用在卡合部上的力”比“作用在张紧轮体上的链条的张力中与支承部件的移动 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小。即、张紧轮体能够减轻从链条受到的张力而作用在卡合部上。其 结果是减轻向支承部件、第二导向板作用的负载,能够抑制磨损和破损。第二方面发明的联合收割机扶禾装置的第二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 是板材,在所述第一导向板开设有沿所述支承部件截面形状的长孔形状的第一孔部,且在 所述第二导向板开设有沿所述支承部件截面形状的长孔形状的第二孔部,使所述支承部件穿过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并且在其周围具有间隙,使所述支承部件由所述第一导 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支承,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相对所述链条卷绕的平面倾斜 开口,以使利用基于所述张力的绕所述移动方向的弯矩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第一孔部和所 述第二孔部的内侧倾斜时,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张紧轮体相对所述平面平行。例如如图22所示,在把张紧轮体228由支承部件227的前端部支承的情况下,由 于支承部件227的板厚度方向的中心面G与链条卷绕的平面(以下称为“卷绕平面”)E不 同,所以当链条224被环绕驱动时,则由于来自链条224的张力,支承部件227上作用有绕 移动方向Y的弯矩M。当支承部件227是板材,与棒材等相比,与厚度被控制的部分相应地 能够缩小设置空间,在作用有弯矩M时,支承部件227相对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226d倾斜。假如使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226c开口为使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226d相对链 条224卷绕的平面(以下称为“卷绕平面”)E平行,则在支承部件227倾斜时,则支承部件 227和张紧轮体228相对于卷绕平面E不平行。由此,张紧轮体228受到的负载变大。另 外,由于张紧轮体228相对于链条224倾斜,链条224有可能从张紧轮体228脱落。根据本结构,在不产生弯矩的状态下有时有支承部件和张紧轮体相对卷绕平面不 平行的状态,但产生弯矩而支承部件相对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倾斜时,则支承部件和张紧 轮体就成为相对卷绕平面平行。因此,张紧轮体受到的负载不大,链条也不会从张紧轮体脱 落。第二方面发明的联合收割机扶禾装置的第三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 是板材,在所述第一导向板开设有沿所述支承部件截面形状的长孔形状的第一孔部,且在 所述第二导向板开设有沿所述支承部件截面形状的长孔形状的第二孔部,使所述支承部件 穿过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并且在其周围具有间隙,使所述支承部件由所述第一导 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支承,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所述卡合部,所述第二孔部中卡合有所述 卡合部部分的长孔形状的短边方向的长度被设定成比所述第二孔部中没有卡合所述卡合 部部分的所述短边方向的长度更长。例如如图26所示,若把第二孔部226d设定成在长边方向同一宽度的形状,则由于 第二孔部226d中卡合部227a能够卡合的范围狭窄,所以卡合部227a与第二孔部226d的 咬合浅,有时接触面积变小。这时,负载局部地加向卡合部227a和第二孔部226d,有产生磨 损和破损之虞。卡合部227a的低凹部分227c侵入第二孔部226d,也有产生磨损和破损之虞。例如如图24所示的本结构这样,把第二孔部226d中卡合部227a卡合的部分的长 孔形状的短边方向的长度tl设定成比第二孔部226d中没有卡合部227a卡合的部分的短 边方向的长度t2大时,由于第二孔部226d中卡合部227a能够卡合的范围变宽而卡合部 227a与第二孔部226d的咬合深,接触面积变大。卡合部227a的低凹部分227c与第二孔部 226d不接触。这样,本结构能够防止把负载局部地加在卡合部和第二孔部,还能够防止卡合部 侵入第二孔部。第二方面发明的联合收割机扶禾装置的第四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导 向轮体的机体左右方向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导向轮体,所述链条卷绕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体, 第二导向轮体和第三导向轮体上。
通过设置第三导向轮体,在扶禾壳体的下侧,链条的卷绕距离变长,在机体左右方 向上能够扶起的种植禾秆的范围宽广,残留的未扶起的种植禾秆的数量少。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第一技术方案的联合收割机具有左右 一对履带行驶装置和设有搭乘型驾驶部的行驶机体,具有在行驶机体的横向并列的三个分 禾装置的收割前处理部与所述行驶机体的所述驾驶部的横向侧面部位连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三个分禾装置中位于中央的中分禾装置与位于驾驶部侧外侧的外分禾装 置前端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三个分禾装置中位于驾驶部侧相反一侧外侧的外分禾装置与 所述中分禾装置前端之间的间隔设定成能够导入两行种植禾秆,为了将来自所述中分禾装置和所述驾驶部侧的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 向收割装置扒拢、且将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向所述收割装置的后方输送而旋转的扒拢轮 体,与为了将来自所述中分禾装置和所述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的茎 根侧向所述收割装置扒拢且将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向所述收割装置的后方输送而旋转的 扒拢轮体,被设置为通过啮合而连动,将所述一对扒拢轮体配置成使啮合部位相对于所述中分禾装置的前端位置偏向 所述驾驶部位置侧的相反一侧。根据该第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由于将中分禾装置与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前端之间 的间隔以及驾驶部侧相反一侧外分禾装置与中分禾装置前端之间的间隔设定成能够导入 两行种植禾秆,所以,能够分别将两行种植禾秆向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与中分禾装置后方 的扶禾路径和与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与中分禾装置后方的扶禾路径导入,以中 分收割形态进行作业。由于设置成使对来自中分禾装置和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有扒拢作用 的扒拢轮体与对来自中分禾装置和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有扒拢作 用的扒拢轮体相互啮合而连动,所以仅对一个扒拢轮体传递驱动力就能够驱动一对扒拢轮 体,能够对来自三个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按规定进行收割的同时进行输送并处理。由于将一对扒拢轮体配置成使啮合部位相对中分禾装置的前端位置而偏向驾驶 部侧的相反一侧,所以在以迂回收割形态进行作业时,在向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 置与中分禾装置之间导入的两行种植禾秆中,接近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受到扒拢轮体的 扒拢而朝向扒拢轮体啮合部位被拉近的距离很短便可,使该种植禾秆由于被拉拽而引起的 倒伏角度很小便可,能够以缩小接近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与接近中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 的收割部位高度差的状态进行收割。因此,以仅具有两个扶禾路径,且仅向一个扒拢轮体传递动力的简单结构,就能够 将中分收割形态的作业以四行收割的方式高效率地进行,且能够使迂回收割形态的作业以 切割株高度一致的良好加工的状态进行。第二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前端的位置 与所述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中位于所述驾驶部位置侧的履带行驶装置的履带在行驶机 体横向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横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所述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前端的位置与所述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 中位于所述驾驶部位置侧相反一侧的履带行驶装置的履带在行驶机体横向外侧端的位置, 在行驶机体横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
10
根据该第二技术方案的结构,在以中分收割形态进行作业的情况下,使向驾驶部 侧外分禾装置与中分禾装置之间导入的两行种植禾秆中接近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茎根 的位置与驾驶部侧行驶装置的履带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方向上大致一致,使向驾驶部 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与中分禾装置之间导入的两行种植禾秆中接近外分禾装置的种 植禾秆茎根的位置与驾驶部侧相反一侧行驶装置的履带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方向上 大致一致,容易避免左右履带对未收割种植禾秆的碾压。因此,能够避免未收割种植禾秆被履带碾压而轻松地进行中分收割形态的作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右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主视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的概略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前部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中扒拢轮体和扒拢环 状带的配置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中扒拢轮体和扒拢环 状带的配置结构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中扒拢轮体和扒拢环 状带的配置结构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驾驶部机架的俯视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驾驶部机架的左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驾驶部机架的主视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驾驶部的俯视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驾驶部前部的右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操纵台的纵剖主视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驾驶部的立体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驾驶部的左侧视图18是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19是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扶禾装置的纵剖主视图20是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导向部件附近的纵剖主视图21是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导向部件附近的纵剖侧视图22是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导向部件附近的纵剖俯视图23是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导向部件等的分解立体图24是把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导向部件附近放大的横剖俯视图
图25是现有技术中导向部件附近的纵剖主视图26是现有技术中把导向部件附近放大的横剖俯视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侧视图2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俯视图;图29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右侧视图;图3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主视图;图31是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的概略俯视图;图32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前部的俯视图;图33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中扒拢轮体和扒搂环 状带的配置结构的俯视图;图3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中扒拢轮体和扒搂环 状带的配置结构的主视图;图3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部中扒拢轮体和扒搂环 状带的配置结构的侧视图;图3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具有其他实施方式的收割间处理部 前部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收割前处理部 16c、17c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20驾驶部 22操纵台 26前罩26c前罩的凹入部27驾驶面板 42a前处理部侧纵机架42b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214R扶禾装置 214L扶禾装置 220扶禾壳体221第一导向轮体222第二导向轮体 224链条225扶禾爪226a第一侧部(第一导向板)226b第一孔部226c第二侧部(第二导向板)226d第二孔部 227支承部件227a卡合部 228张紧轮体 229弹簧(靠压机构)X方向(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移动方向)0点(张紧轮体与链条接触的部分)Ll长度(从第一导向板到张紧轮体与链条接触的部分的长度)L2长度(从第一导向板到第二导向板的长度)tl长度(在卡合部卡合的部分长孔形状的短边方向的长度)t2长度(在卡合部未卡合的部分长孔形状的短边方向的长度)R卷绕路径 E卷绕平面(平面)To张力Tx分力(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M弯矩301L、301R履带行驶装置 310收割前处理部312L驾驶部侧相反侧的外分禾装置 312C中分禾装置312R驾驶部侧的外分禾装置 315收割装置 320驾驶部316a、316b 扒拢轮体Wl中分禾装置与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前端之间的间隔W2中分禾装置与驾驶部侧相反侧外分禾装置前端之间的间隔Z啮合部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前后左右等 方向均以车体的前进方向为基准。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 例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右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主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联 合收割机具有装备有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1、1的行驶机体,具有与该行驶机体的机体 机架2前端部连结的收割前处理部10,在行驶机体的机体机架2后部侧具有在行驶机体横 向上并列设置的脱粒装置3和谷粒装袋部4。该联合收割机进行稻、麦等的收割作业。S卩、行驶机体具有设置在机体机架2的前端侧右端部的发动机5,利用该发动机5 的输出来驱动左右一对行驶装置1、1自行行驶。行驶机体具有搭乘型的驾驶部20,该驾驶 部20装备有设置在发动机5上方的驾驶员座位21,成为驾驶员搭乘在该驾驶部20来进行 操纵的搭乘型。收割前处理部10的前处理部机架11在驾驶部20的左侧横向部位能够围绕行驶 机体横向的轴心P上下自由摆动地与行驶机体的机体机架2连结。收割前处理部10的前处理部机架11通过升降缸体6(参照图1)而被操作摆动, 使在行驶机体横向上并列位于收割前处理部10前端部的三个分禾装置12升降为下降到靠 近地面的下降作业位置和各分禾装置12从地面大幅度上升的上升非作业位置。当使收割前处理部10下降到下降作业位置并使行驶机体行驶时,则收割前处理 部10在把种植的禾秆扶起来的同时进行收割,把被收割禾秆向脱粒装置3的脱粒送料链3a 的始端部供给。脱粒装置3利用脱粒送料链3a夹持住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而向行驶机体 的后方侧输送,由此,把被收割禾秆的穗尖侧向脱粒室(未图示)供给以进行脱粒处理。如图3所示,谷粒装袋部4具有始端部与脱粒装置3的谷粒送出部连通的扬谷装 置4a、投入口与该扬谷装置4a的吐出口连通的谷粒箱4b、在行驶机体的前后方向上并排设 置在该谷粒箱4b底部的两个装袋漏斗部4c、4c。S卩、谷粒装袋部4中,通过脱粒装置3的分选部(未图示)而成为单粒化状态并进 行了分选处理的谷粒通过扬谷装置4a向谷粒箱4b投入,由谷粒箱4b回收贮存。各装袋漏 斗部4c通过把稻谷袋装在其吐出口 4d并进行操作而打开吐出口 4d,使贮存在谷粒箱4b的 谷粒自然流出并投入到稻谷袋。详细说明收割前处理部10。如图1、图6所示,收割前处理部10的前处理部机架11构成为具有兼用作上下自 由摆动地支承在机体机架2上的传动壳体的主机架11a,具有从该主机架Ila的前端部向行 驶机体前方延伸的三个分禾装置支承杆lib。三个分禾装置支承杆lib在行驶机体的横向 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并列,通过相邻的一对分禾装置支承杆IlbUlb形成一条扶禾路径13, 作为整体而形成两条扶禾路径13。图6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10前部的俯视图。如该图和图1、图2、图4、图5所示, 收割前处理部10除了具有所述三个分禾装置12之外,还具有在分禾装置12的后方、设置 在各扶禾路径13的扶禾装置14,具有设置在扶禾装置14下端侧后方的理发推状的收割装
13置15,具有设置在收割装置15上方的左右一对扒拢轮体16a、16b和左右一对扒拢环状带 17a、17b,具有输送始端部位于左右一对扒拢轮体16a、16b上方的供给装置18,进行四行种 植的禾秆的扶禾和收割处理,以及将被收割禾秆向脱粒装置3供给。S卩、相邻的一对分禾装置12、12前端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能够导入两行种植禾 秆,相邻的一对分禾装置12、12将一行或两行种植禾秆向对应的扶禾路径13导入。如图4 所示,三个分禾装置12中最靠近驾驶部侧的分禾装置12前端的位置、与左右一对行驶装置 1、1中位于驾驶部20侧的行驶装置1的履带Ia在行驶机体横向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 横向上大致一致,三个分禾装置12中最远离驾驶部侧的分禾装置12前端的位置、与左右一 对行驶装置1、1中位于与驾驶部20侧相反一侧的行驶装置1的履带Ia在行驶机体横向外 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横向上大致一致。S卩、收割前处理部10在以中分收割形态进行作业的情况下,两行种植禾秆被导入 各扶禾路径13而进行四行种植禾秆的收割,利用两外侧分禾装置12的前端与履带Ia的位 置关系,容易避免对位于收割前处理部10横向两侧的种植禾秆的碾压。各扶禾装置14具有越到上端侧越稍微位于后方侧的倾斜姿势的扶禾壳体14a和 从该扶禾壳体14a向横向突出并沿扶禾壳体14a上升移动的多个扶禾爪14b,利用扶禾爪 14b把被导入到对应扶禾路径13的种植禾秆犁起并进行扶禾处理。图7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10中扒拢轮体16a、16b和扒拢环状带17a、17b的配置结 构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10中扒拢轮体16a、16b和扒拢环状带17a、17b的 配置结构的主视图。如这些图和图6所示,各扒拢轮体16a、16b具有能够与之一体自由旋 转的设置在其外周的多个扒拢爪16c。左右一对扒拢轮体16a、16b的一个扒拢轮体16b驱 动自由地被主机架Ila所支承,另一个扒拢轮体16a自由随转地被主机架Ila支承。随转 侧扒拢轮体16a的扒拢爪16c与驱动侧扒拢轮体16b的扒拢爪16c啮合而使左右一对扒拢 轮体16a、16b连动,由此,传递驱动侧扒拢轮体16b的驱动力而被驱动。各扒拢环状带17a、 17b被卷绕在设置成与对应的扒拢轮体16a、16b 一体自由旋转的驱动带轮30和自由旋转地 支承在带罩31前端部的随转带轮32上,并被驱动带轮30所驱动。各扒拢环状带17a、17b 具有在该旋转方向上并列且被形成一体的多个扒拢臂17c。图9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10中扒拢轮体16a、16b和扒拢环状带17a、17b的配置 结构的侧视图。如这些图和图7所示,各扒拢轮体16a、16b的前端侧和各扒拢环状带17a、 17b的始端侧比收割装置15的刀尖15a还向前方突出,作用在种植状态的禾秆的茎根侧。S卩、左侧的扒拢环状带17a和左侧的扒拢轮体16a使扒拢臂17c或扒拢爪16c作 用在被左侧的扶禾装置14进行了扶禾处理的种植着的禾秆的茎根侧,将被左侧扶禾装置 14作用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向左右一对扒拢轮体16a、16b的啮合部位Z (参照图7)横向运 送,且向收割装置15扒拢。右侧的扒拢环状带17b和右侧的扒拢轮体16b使扒拢臂17c或 扒拢爪16c作用在被右侧的扶禾装置14进行了扶禾处理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将被右侧扶 禾装置14作用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向左右一对扒拢轮体16a、16b的啮合部位Z横向运送, 且向收割装置15扒拢。由此,收割装置15把被左右扶禾装置14进行了扶禾处理的种植禾秆在茎根侧进 行收割。左右一对扒拢环状带17a、17b和左右一对扒拢轮体16a、16b使扒拢臂17c或扒拢
14爪16c继续作用在被收割装置15收割处理了的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把被收割禾秆的茎根 侧向收割装置15的后方送入并向供给装置18的输送始端部供给。如图1、图5所示,供给装置18利用把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由环状转动链条18a夹 持输送的茎根侧输送装置18b和把被收割禾秆的穗尖侧由卡止臂18c卡止输送的穗尖侧输 送装置18d,把来自收割装置15的被收割禾秆向收割前处理部10的横向外侧且后方输送, 向脱粒装置3的脱粒送料链3a的输送始端部供给。图5、图6所示的中导向杆35把位于靠近中央位置分禾装置支承杆lib的种植禾 秆的茎根侧向扒拢轮体16a、16b和扒拢环状带17a、17b引导。图6、图7所示的左导向杆36 形成左侧的扒拢环状带17a和扒拢轮体16a的输送路径。图6、图7所示的右导向杆37形 成右侧的扒拢环状带16b和左右扒拢轮体16a、16b的输送路径。左导向杆36和右导向杆 37随着被输送的禾秆的体积变化而弹性变形,为了能够吸收体积变化而由弹簧钢材的带状 板构成。如图2、图4所示,在收割前处理部10下降到下降作业位置的状态下,收割前处理 部10的右侧端部位于驾驶部20的前方。即、作为收割前处理部10的整体处理宽度的大小 与左右行驶装置1、1的履带Ia外侧端之间的间隔的大小一致,收割前处理部10在容易避 免履带Ia对种植禾秆碾压的状态下进行中分收割形态的作业。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收 割前处理部10的整体处理宽度的大小与左右行驶装置1、1的履带Ia外侧端之间间隔的大 小一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大小接近,就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 术效果。如图2、图4所示,收割前处理部10具有从位于中央的分禾装置支承杆Ilc向上方 延伸的分禾杆39。该分禾杆39把向左侧扶禾路径13导入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和向右侧扶 禾路径13导入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推开使之彼此分离。图4所示的连结杆38把左右一对 扶禾装置14、14的上端侧连结。详细说明行驶机体的驾驶部20。图10是表示驾驶部20所具有的驾驶部机架40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驾驶部20 所具有的驾驶部机架40的左侧视图。图12是表示驾驶部20所具有的驾驶部机架40的主 视图。如这些图所示,驾驶部20所具有的驾驶部机架40具有位于驾驶部20底部的左右一 对行驶机体前后方向的主机架41a、41b,具有位于驾驶部20前端部的左右一对行驶机体上 下方向的纵机架42a、42b,具有位于驾驶部20的前端部且跨越该前端部大致整个宽度范围 的板金制的板状机架43,具有跨越驾驶部20的前端部和横向部位置的上机架44,具有沿行 驶机体的前后方向而位于驾驶部20的横向部的平板支承机架45。左右一对主机架41a、41b被设置在位于机体机架2前端侧右端部的部位。左右一 对纵机架42a、42b中、位于收割前处理部10侧的前处理部侧纵机架42a被竖立设置在从左 侧主机架41a的前端向后方离开的部位。左右一对纵机架42a、42b中、位于收割前处理部 10侧相反一侧的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42b被竖立设置在右侧主机架41b的前端部。板状 机架43与左右一对主机架41a、41b的前端部和前处理部相反侧的纵机架42b连结。上机 架44具有在行驶机体横向上位于驾驶部10前端部的横向机架部44a和在行驶机体前后 方向上位于驾驶部10乘降口侧相反一侧的横向部的前后向机架部44b。上机架44的横向 机架部44a与前处理部相反侧的纵机架42b和板状机架43的上端侧连结。上机架44的前后向机架部44b的后端部与从机体机架2延伸的支柱机架46的上端部连结。板支承机架 45与上机架44的横向机架部44a、前处理部侧的纵机架42a上端部、支柱机架46的上端部连结。支柱机架46从左右一对支承部2a、2a中的一个支承部向驾驶部20延伸,该左右 一对支承部2a、2a被设置成将前处理部机架11能够上下自由摆动地支承在机体机架2上。 左右一对支承部2a、2a的上端部被连结部件2b连结。图13是表示驾驶部20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驾驶部20前部的右侧视图。图16 是表示驾驶部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驾驶部20前部的左侧视图。如这些图所示,驾驶部 20除了具有所述驾驶员座位21之外还具有设置在驾驶员座位21前方的操纵台22,具有位 于驾驶员座位21与操纵台22之间的底面板23,具有设置在驾驶员座位21横向的横向驾驶 面板24,具有设置在操纵台22上端侧的固定手柄25。底面板23被安装在左右一对主机架41a、41b上。横向驾驶面板24被上机架44 的前后向机架部44b和板支承机架45所支承。图15是表示操纵台22的纵剖主视图。如该图和图10 图14所示,操纵台22除 了具有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42b和板状机架43之外,还具有设置在操纵台22表面侧的 合成树脂制的前罩26和设置在操纵台22上端部的前用的驾驶面板27。如图14、图15、图17所示,前用的驾驶面板27具有大致围绕其全周而设置的弯曲 端部27a。前用的驾驶面板27以由弯曲端部27a包围前罩26的上端部外面侧的方式覆盖 前罩26的上端部,以组装的姿态向前罩26的上端部组装,对于前罩26的内侧防止浸水等。如图14 图17所示,前罩26具有位于板状机架43前方的前面部26a和左右一 对横向面部26b、26b,利用左右一对横向面部26b、26b,以夹持板状机架43的组装姿态进行 组装。前罩26的上端侧由把连结螺钉51向附设在板状机架43的内螺纹部件50和设置在 驾驶面板27的弯曲端部27a以及前罩26的横向面部26b的螺纹孔装配并拧紧而被自由装 卸地安装。连结螺钉51在其端部具有一体自由旋转地附设的圆形操作把手51a。前罩26 的下端侧通过设置在横向面部26b的销孔与设置在板状机架43的支承销52卡合而被装卸 自由地固定。前罩26的下端侧和支承销52利用前罩26的弹性复原力而维持着卡合状态。 即、当把前罩26向操纵台22组装,则通过左右一对横向面部26b、26b夹持板状机架43而 使前罩26产生弹性变形,前罩26具有弹性复原力,该弹性复原力把前罩26的横向面部26b 向板状机架43按压而维持横向面部26b与支承销52的卡合状态。左右的支承销52由安 装在板状机架43下端部的一根杆构成。如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固定手柄25与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42b被构 成为一体。固定手柄25从操纵台22上端侧的机体横外侧端部即乘降口侧的端部向机体内 侧、且向驾驶面板27的上方延伸到驾驶面板27的行驶机体横向的中间部上方。固定手柄 25在延伸端侧并不被支承,而仅在基端侧被支承,是悬臂支承状态的结构,在操作或观察设 置在驾驶面板27上的键开关55、警告灯56、仪表盘57时不会成为障碍物。固定手柄25位 于进行行驶机体的转向操作和收割前处理部10的升降操作的操作控制杆58的后侧附近, 能够用作支承台来放置操作着操作控制杆58的手而使之稳定化。如图10、图11、图13、图16、图17所示,把前处理部侧纵机架42a配置为比前处理 部相反侧纵机架42b更靠行驶机体后方侧,在前处理部侧纵机架42a的前方且前处理部相
16反侧纵机架42b的横向位置,形成有右侧扒拢环状带17b的卡止臂17c和右侧扒拢轮体16b 的扒拢爪16c的前端侧进入的空间S。在前罩26下端侧的与收割前处理部10相对侧的角 部外面侧设置有进入到所述空间S的凹入部26c。图5表示收割前处理部10从下降作业位置向上升非作业位置上升状态中收割前 处理部10与驾驶部20的位置关系。图17所示的轨迹Tl是收割前处理部10在升降成下 降作业位置和上升非作业位置时右侧扒拢环状带17b的卡止臂17c前端所描绘的轨迹。图 17所示的轨迹T2是收割前处理部10在升降成下降作业位置和上升非作业位置时右侧扒 拢轮体16b的扒拢爪16c前端所描绘的轨迹。图17中双点划线表示的是右侧扒拢环状带 17b和右侧扒拢轮体16b在收割前处理部10从下降作业位置上升时的配置高度。如这些 图所示,在收割前处理部10从下降作业位置上升的状态下,右侧扒拢环状带17b的卡止臂 17c前端侧和右侧扒拢轮体16b的扒拢爪16c前端侧在前处理部侧纵机架42a的前方且前 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42b的横向的位置处,以进入前罩26的凹入部26c的状态使收割前处 理部10与行驶机体连结。S卩、在收割前处理部10升降成下降作业位置和上升非作业位置时,右侧扒拢环状 带17b的卡止臂17c前端侧和右侧扒拢轮体16b的扒拢爪16c前端侧以通过前处理部侧纵 机架42a的前方且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42b的横向位置的状态,使收割前处理部10靠近 行驶机体地连结。如图5、图10、图13所示,把上机架44的前后向机架部44b的前端部44c构成为 越是前端侧越靠近收割前处理部10侧相反一侧的倾斜状态,把横向驾驶面板24的前端部 24a构成为收割前处理部侧的横端边缘越是前端侧越靠近收割前处理部侧相反一侧的前端 细状态,在横向驾驶面板24的前端部24a横向形成供给装置18的输送始端侧进入的空间。S卩、在收割前处理部10升降成下降作业位置和上升非作业位置时,供给装置18的 输送始端侧以通过驾驶部10的横向附近的状态与行驶机体连结。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除了能够用于装备有前罩26的联合收割机之外,也能够用于 没装备前罩26的联合收割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如上述实施例那样使右侧扒拢环状带17b和右侧扒拢轮体 16b位于在驾驶部20附近的联合收割机之外,也能够用在使扒拢环状带17b和扒拢轮体 16b以外的各种收割前处理部10的部件位于在驾驶部20附近的联合收割机。因此,把右 侧扒拢环状带17b的卡止臂17c和右侧扒拢轮体16b的扒拢爪16c等总称为收割前处理部 10 的一部分 17c、16c。下面,按照

适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扶禾装置(以下仅称为 “扶禾装置”)的实施例。(整体结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收割稻、麦等,如图18所示,具有机体的骨架即机 体机架201、支承机体的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202、与机体机架201的前部连结的收割 部203、设置在机体机架201后侧的脱粒装置204和谷粒箱205。联合收割机在机体机架 201的前侧且机体右侧具有运转部206,在运转部206具有的驾驶员座椅206a的下方具有 未图示的原动部。收割部203把作为收割对象的种植禾秆扶起并进行收割处理。被收割的收割禾秆被传送到脱粒装置204。脱粒装置204在机体的左侧横向具有脱粒送料链204a。从收割部 203接受来的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被脱粒送料链204a所夹持并向机体后侧输送。脱粒装置 204把被收割禾秆的穗尖侧向未图示的脱粒室供给。脱粒室具有以行驶机体前后方向为轴 心转动的未图示脱粒滚筒。利用脱粒滚筒的转动来处理被收割禾秆的穗尖侧以进行脱粒处 理。谷粒箱5贮存被脱粒装置204脱粒的谷粒。(收割部)如图18所示,收割部203具有主机架210、分禾机架211、左右一对扶禾装置 214R、214L、理发推型的切断装置215。主机架210经由轴心210p支承在机体机架201上。 在主机架210的中央附近与机体机架201的前侧之间具有液压缸213,利用液压缸213的 伸缩而主机架210能够上下摆动。即、通过控制液压缸213而使收割部203相对机体机架 201上下摆动,能够将姿态变更为分禾器212下降到地面附近的下降作业状态和分禾器212 从地面大幅度升高的上升非作业状态。分禾机架211以机体前后方向的姿态与主机架210的前端部连结。分禾机架211 的数量根据收割行数来决定,虽然未图示,但本实施例中相互平行地具有三个分禾机架
211。在分禾机架211的前端部分别具有分禾器212。左右两侧的分禾器212分别位于与左 右行驶装置202的外侧位置对应的位置。在左右两侧分禾器的大致中间具有正中的分禾器
212。通常,利用左侧的分禾器212和正中的分禾器212来对两行种植禾秆进行分禾收割, 利用右侧的分禾器212和正中的分禾器212来对一行种植禾秆进行分禾收割。即、能够收 割三行。但也能够利用右侧的分禾器212和正中的分禾器212来对两行种植禾秆进行分禾 收割。即、也能够收割四行。在把收割部203设定成下降作业状态并使行驶机体行驶时,则种植禾秆被扶起并 被导入相邻的分禾器212之间。种植禾秆被左右的扶禾装置214R、214L扶起且被设置在整 个左右两端分禾机架211之间的切断装置215进行收割处理。(扶禾装置)由于左右的扶禾装置214R、214L是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所以说明机体右侧的扶 禾装置214R而省略对机体左侧扶禾装置214L的说明。扶禾装置214R位于分禾器212的 稍微后方。如图19所示,扶禾装置214R具有扶禾壳体220、第一导向轮体221、第二导向 轮体222、链条224、多个扶禾爪225、导向板226、支承部件227、张紧轮体228和作为“靠压 机构”的弹簧229。如图18所示,扶禾壳体220向后上方倾斜地被设置在机体前部。如图19所示,第一导向轮体221被配置在扶禾壳体220的内部上侧,利用从后方 的机体本体侧传递来的驱动力而被驱动旋转。虽然未图示,但使第二导向轮体222配置在 扶禾壳体220的内部下侧,并且使其位于相邻的分禾器212之间。第一导向轮体221和第 二导向轮体222是链轮。链条224是环状,被卷绕在第一导向轮体221和第二导向轮体222 上,通过第一导向轮体221的驱动而在第一导向轮体221与第二导向轮体222之间被环绕 驱动。以下,把链条224被环绕驱动的环状路径称为本发明的“卷绕路径R”,把包含卷绕路 径R的平面称为“卷绕平面E”。卷绕平面E相当于是本发明的“平面”。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导向轮体222的机体左右方向外侧具有第三导向轮体223。第 三导向轮体223也是链轮,链条224也被卷绕在第三导向轮体223上。当具有第三导向轮
18体223时,与不具有第三导向轮体223的情况比较而在机体左右方向上能够扶起的种植禾 秆的范围宽广,残留的未扶起的种植禾秆的数量少。由于是这种结构而能够如上述进行三 行收割和四行收割。扶禾爪225相对链条224而在卷绕平面E上能够摆动地被安装。扶禾爪225是L 字状,在链条224侧具有基部225a,在基部225a的相反侧具有前端部225b。如图21所示,导向板226是把长板状的钢材弯曲加工而形成。导向板226的一个 侧面即第一侧部226a相当于是本发明的“第一导向板”。导向板226的另一个侧面即第二 侧部226c相当于是本发明的“第二导向板”。如图19和图20所示,导向板226被配置在卷 绕路径R的内侧,其第二侧部226c比第一侧部226a更位于卷绕路径R内侧。使第一侧部 226a和第二侧部226c与卷绕平面E正交地把导向板226用螺钉等固定在扶禾壳体220上。如图20所示,支承部件227被第一侧部226a和第二侧部226c所支承。如图23所 示,在第一侧部226a开设有沿支承部件227截面形状的长孔形状的第一孔部226b。在第二 侧部226c开设有沿支承部件227截面形状的长孔形状的第二孔部226d。S卩、支承部件227 能够向与链条224接近的方向和从链条224离开的方向移动地被导向板226所支承。在支 承部件227的卷绕路径R内侧的端部形成有小的孔以插入销子234。由此,支承部件227不 会从第二孔部226d向第一侧部226a的方向被拔出。如图20所示,张紧轮体228从卷绕路径R的内侧与链条224接触且能够自由旋转 地被支承在支承部件227的前端部。由此,张紧轮体228的旋转面F与支承部件227的板 厚度方向的中心面G是平行的。张紧轮体228是链轮,张紧轮体228与链条224滚动接触。 例如与张紧轮体228是滚轮而张紧轮体228与链条224是滑动接触的情况等比较,能够减 轻作用在张紧轮体228的摩擦。而且如图21所示,张紧轮体228经由轴承233而被支承部 件227所支承,不会阻碍链条224的环绕驱动,随着链条224的环绕驱动而被圆滑地驱动。如图21、图23所示,在第一侧部226a与第二侧部226c之间配置有螺旋形状的弹 簧229,支承部件227顺次通过第一孔部226b、弹簧229的内侧和第二孔部226d。在第一侧 部226a与第二侧部226c的中间附近变更支承部件227的宽度以形成弹簧卡止部227b。支 承部件227中第二侧部226c —侧部分的宽度比弹簧229的内径小。支承部件227中第一 侧部226a —侧部分的宽度比弹簧229的内径大。这样,弹簧229就被弹簧卡止部227b和 第二侧部226c所夹持。其结果是弹簧229把支承部件227向接近链条224的方向靠压。在初始状态中弹簧229被压缩,使支承部件227和张紧轮体228从卷绕路径R的 内侧向外侧靠压地来定位导向板226,并组装支承部件227和弹簧229。通过以上的结构,张紧轮体228把链条224从卷绕路径R的内侧向外侧按压而使 链条224张紧。其结果是使链条224不松弛地恰当地进行环绕驱动。虽然有弹簧229的靠 压力向链条224作用,但若支承部件227仍然能够从卷绕路径R的外侧相对地向内侧移动, 则由于行驶时的振动等而链条224抖动时,支承部件227向卷绕路径R的内侧后退,有可能 使链条224与张紧轮体228的啮合脱离。因此,在支承部件227具有卡合部227a,来容许利 用弹簧229使支承部件227向接近链条224的方向移动,且阻止支承部件227向离开链条 224的方向移动。即、由卡止部227a和导向板226构成所谓的“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图20示意地表示作用在链条224、张紧轮体228、支承部件227和导向板226上的力的关系。把支承部件227的移动方向设定为Y,把与方向Y正交的方向设定为方向X。方 向Y相当于是本发明的“移动方向”。方向X相当于是本发明的“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 链条224的张力To朝向链条224张紧方向的两侧方向作用在张紧轮体228上。张力To的 合力是合成张力T。把合成张力T向方向X和方向Y分解则为分力Tx和分力Ty。S卩、张紧 轮体228上由于张力To而被作用有分力Tx和分力Ty。假定链条224与张紧轮体228在 点O以一点接触。点O相当于是本发明的“张紧轮体与链条接触的部分”。分力Tx相当于 本发明的“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当张紧轮体228上作用有分力Tx时,把支承部件227与第一孔部226b的接触点 设定为点A,在图20的主视图中,支承部件227以点A为中心要顺时针地旋转。其结果是把 支承部件227向第一孔部226b按压。由此,卡合部227a以点A作为支点向第二孔部226d 的一侧端面被按压。把卡合部227a与第二孔部226d的接触点设定为点P时,则通过在点P 卡合部227a与第二孔部226d接触而阻止支承部件227的顺时针旋转。这样,向张紧轮体 228作用的链条224的张力To中,方向X的分力Tx以第一侧部226a作为支点而向卡合部 227a作用。当在点A把作用在支承部件227上的力设定为力FA,在点P把作用在支承部件 227的力设定为力FP时,则分力Tx和力FA和力FP满足下面的平衡式而达到平衡。Tx+FP = FA卡合部227a在支承部件227的链条224侧的侧面具有多个齿,各齿从第一侧部 226a朝向第二侧部226c的方向倾斜。即使张力To作用在张紧轮体228上而分力Ty要使 支承部件227向方向Y移动,但由于各齿的倾斜和分力Tx对第二孔部226d的按压动作,而 在点P也能使卡合部227a与第二侧部226c咬合,由分力Ty引起的向方向Y的正方向的移 动被阻止。另一方面,各齿能够向方向Y的负方向超越第二孔部226d,支承部件227能够向 方向Y的负方向移动。但各齿为了超越第二孔部226d就需要有向方向X的活动余量。由 此,在方向X,将第二孔部226d在纸面左右方向的尺寸确定为使在第二孔部226d与支承部 件227之间存在有齿高度以上的间隙。为了使支承部件227能够相对第二侧部226c移动, 沿第二孔部226d的内侧全周而在第二孔部226d与支承部件27之间设置有间隙。同样地 在第一孔部226b与支承部件227之间也设置有间隙。当链条224松弛时,支承部件227利用弹簧229的靠压力向方向Y的负方向移动, 所移动的量与该松弛对应的卡合部227a的齿数相对应。其结果是张紧轮体228把链条224 向卷绕路径R的外侧按压,链条224被张紧。如上所述,由于支承部件227不会向方向Y的 正方向移动,所以不存在由于机体的摆动等而使链条224与张紧轮体228的咬合脱离的危险。在方向Y,把从第一侧部226a到第二侧部226c的长度设定为比从第一侧部226a 到张紧轮体228与链条224接触的部分的长度更长。即、如图20所示,在方向Y,使从点A 到点P的长度L2比从点A到点0的长度Ll更长地来决定导向板226、支承部件227和张紧 轮体228的尺寸和配置位置等。长度Ll相当于本发明的(从第一导向板到张紧轮体与链 条接触的部分的长度)。长度L2相当于本发明的(从第一导向板到第二导向板的长度)。当是上述结构时,根据“杠杆原理”而下式成立。TxXLl = FP X L2
20
如上所述,由于Ll < L2,所以Tx > FP,能够使力FP比分力Tx小地作用在卡合部 227a。即、由于减轻了第二侧部226c中对于与卡合部227a接触的部分和卡合部227a的负 载,所以能够防止两部件的磨损和破损。(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如图22所示,第一孔部226b和第二孔部226d相对卷绕平面E倾斜地在第一侧部 226a和第二侧部226c开口。如上所述,支承部件227的中心面G与张紧轮体228的旋转 面F平行且相互离开。由此,当链条224被环绕驱动,则支承部件227上作用有绕方向Y的 弯矩。如上所述,由于使支承部件227穿过第一孔部226b和第二孔部226d并在其周围具 有间隙,所以在图22的主视图中由于弯矩而支承部件227向逆时针方向倾斜。在支承部件 227成为这样倾斜的状态时,使支承部件227与卷绕平面E平行地来决定第一孔部226b和 第二孔部226d的尺寸和倾斜。即、当链条224被环绕驱动时,使张紧轮体228的旋转面F 与卷绕平面E—致。若张紧轮体228的旋转面F相对卷绕平面E倾斜,则有链条224从卷绕路径R脱 离而从张紧轮体228脱落的危险。由于与链条224同时接触的张紧轮体228的齿数少,所 以作用在张紧轮体228的各个齿上的链条224的张力大,还有齿的磨损加快的可能。但根 据本结构,由于张紧轮体228的旋转面F与卷绕平面E —致,所以链条224不会从张紧轮体 28脱落而被圆滑地驱动,齿的磨损也减少。轴承233上也不作用有多余的负载。通常,导向板226是钢制,第二孔部226d是利用冲头和冲模来冲压导向板226而 形成。在对钢制的部件冲孔时,若孔的形状有尖角,则对该角部加以冲压负载时就会产生裂 纹,因此,把孔的角部倒角成R形状。假定如图26所示,把第二孔部226d设定成在长边方 向为同一宽度的形状,则卡合部227a与第二孔部226d的咬合浅,有时接触面积变小而被局 部地施加负载。有时卡合部227a的低凹部分227c侵入第二孔部229c。在这些情况下,卡 合部227a和第二孔部226d有产生磨损和破损之虞。如图24所示的本实施例中,把第二孔部226d中卡合部227a卡合的部分的长孔形 状的短边方向的长度tl设定成比第二孔部226d中卡合部227a未卡合的部分的短边方向 的长度t2更大。当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卡合部227a与第二孔部226d的咬合变深,接触面积 变大。低凹部分227c也不会侵入第二孔部226c。其结果是卡合部227a和第二孔部226d 的磨损和破损被抑制。本实施例中,根据零件的通用性和组装性等观点,如图23所示那样把第二孔部 226d中与卡止部不卡合一侧的端部也设定成与卡止部侧的端部同样的形状,作为整体而成 为H型的形状。且把第一孔部226b的形状也设定成与第二孔部226d同样的H型的形状。 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至少第二孔部226d中与卡合部227a卡合的部分的形状是上述的形 状便可。(扶禾装置的动作)按照图19说明扶禾装置214R的动作。扶禾装置214R被第一导向轮体221驱动 而动作。当第一导向轮体221进行驱动时,链条224沿卷绕路径R按照图19的逆时针方向 环绕驱动,扶禾爪225也随着链条224沿卷绕路径R环绕驱动。当扶禾爪225位于从张紧轮体228到第三导向轮体223之间的位置时,其为沿链 条224倒伏的状态。当扶禾爪225到达第三导向轮体223面前所具有的起立导向器230时,扶禾爪225的基部225a与起立导向器230抵接,扶禾爪225相对链条224立起来。当扶禾 爪225立起来时,扶禾爪225的前端部225b从扶禾壳体220突出。之后,在第三导向轮体223与第二导向轮体222之间,前端部225b卡止在被分禾 器212分开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把种植禾秆向机体左右方向内侧引导。在第三导向轮体 223与第二导向轮体222之间具有起立导向器导轨231,即使从种植禾秆受到反作用力,基 部225a也与起立导向器导轨231抵接来维持扶禾爪225的起立状态。进而,链条224在从第二导向轮体222到第一导向轮体221之间上升,把种植禾秆 向上方推上去。在第二导向轮体222与第一导向轮体221之间也具有起立导向器导轨231, 维持扶禾爪225的起立状态。在该期间,切断装置215把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切断,把被收割 禾秆的茎根侧向脱粒送料链204a输送。在第一导向轮体221与张紧轮体228之间具有倒伏导向器233,与把被收割禾秆向 脱粒送料链204a输送后的扶禾爪25抵接。当链条224以扶禾爪225的前端部225b沿倒 伏导向器233形状的状态移动时,则扶禾爪225相对链条224倒伏。扶禾装置214R反复以上的动作。在该动作中由于张紧轮体228、支承部件227和导 向板226等是如上述的结构,所以没有链条224松弛、链条224脱落的情况,扶禾装置214R 圆滑且恰当地进行动作。(其他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是支承部件227具有卡合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作为第 二导向板226的导向板226具有卡合部。这时,虽然未图示,但在第二孔部226d具有上述 实施例卡合部227a那样的卡合部,而在支承部件227具有能够与该卡合部卡合的突起部便可。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不仅能够用于具有左右一对扶禾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而且还能 够广泛用于具有两对以上扶禾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下面,根据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侧视图。图28是表示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俯视图。图29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 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右侧视图。图3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 主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具有装备有左右一对履带行 驶装置301L、301R的行驶机体,具有与该行驶机体的机体机架302前端部连结的收割前处 理部310,在行驶机体的机体机架302后部侧具有在行驶机体横向上并列设置的脱粒装置 303和谷粒装袋部304。该联合收割机进行稻、麦等的收割作业。S卩、行驶机体具有设置在机体机架302的前端侧右端部的发动机305,利用该发动 机305的输出来驱动左右一对行驶装置301L、301R自行行驶。行驶机体具有搭乘型的驾驶 部320,该驾驶部320装备有设置在发动机305上方的驾驶员座位321,成为驾驶员搭乘在 该驾驶部320来进行操纵的搭乘型。收割前处理部310的前处理部机架311在驾驶部320的左侧横向位置、能够围绕 行驶机体横向的轴心P上下自由摆动地与行驶机体的机体机架302连结。收割前处理部310的前处理部机架311利用升降液压缸306 (参照图27)而被操作摆动,使在行驶机体横向上并列位于收割前处理部310前端部的三个分禾装置312L、312C、 312R升降为下降到靠近地面的下降作业位置和各分禾装置312L、312C、312R从地面上大幅 度升高的上升非作业位置。当使收割前处理部310下降到下降作业位置并使行驶机体行驶时,则收割前处理 部310在将种植禾秆扶起来的同时进行收割,将被收割禾秆向脱粒装置303的脱粒送料链 303a的始端部供给。脱粒装置303利用脱粒送料链303a夹持住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而向 行驶机体的后方侧输送,由此,将被收割禾秆的穗尖侧向脱粒室(未图示)供给以进行脱粒处理。如图29所示,谷粒装袋部304具有始端部与脱粒装置303的谷粒送出部连通的 扬谷装置304a、投入口与该扬谷装置304a的吐出口连通的谷粒箱304b、在行驶机体的前后 方向上并列设置在该谷粒箱304b底部的两个装袋漏斗部304c、304c。S卩、谷粒装袋部304中,通过脱粒装置303的分选部(未图示)而成为单粒化状态 并进行了分选处理的谷粒通过扬谷装置304a向谷粒箱304b投入,由谷粒箱304b回收贮 存。各装袋漏斗部304c通过把稻谷袋装在其吐出口 304d并进行操作而打开吐出口 304d, 使贮存在谷粒箱304b的谷粒自然流出并投入到稻谷袋。详述收割前处理部310。如图27、图32所示,收割前处理部310的前处理部机架311构成为具有兼用作上 下自由摆动地支承在机体机架302上的传动壳体的主机架31 la,具有从该主机架31 Ia的前 端部向行驶机体前方延伸的三个分禾装置支承杆311b。三个分禾装置支承杆311b在行驶 机体的横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并列,通过相邻的一对分禾装置支承杆311b、311b形成一条 扶禾路径313,作为整体而形成两条扶禾路径313。图32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310前部的俯视图。如该图和图27、图28、图30、图31 所示,收割前处理部310除了具有所述三个分禾装置312L、312C、312R之外,还具有在分禾 装置312L、312C、312R的后方、设置在各扶禾路径313的扶禾装置314,具有设置在扶禾装置 314下端侧后方的理发推状的收割装置315,具有设置在收割装置315上方的左右一对扒拢 轮体316a、316b和左右一对扒拢环状带317a、317b,具有输送始端部位于左右一对扒拢轮 体316a、316b上方的供给装置318,进行四行种植的禾秆的扶禾和收割处理,以及将被收割 禾秆向脱粒装置303供给。S卩、如图30、图32所示,将三个分禾装置312L、312C、312R中位于中央的中分禾装 置312C与位于驾驶部320侧的外分禾装置312R前端312c、312b之间的间隔Wl以及三个 分禾装置312L、312C、312R中位于驾驶部320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312L与中分禾装置 312C前端312a、312c之间的间隔W2设定成能够导入两行种植禾秆a。S卩、收割前处理部310在以中分收割形态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利用驾驶部侧的外 分禾装置312R和中分禾装置312C将两行种植禾秆a向驾驶部侧的扶禾路径313导入,利 用驾驶部侧相反侧的外分禾装置312L和中分禾装置312C将两行种植禾秆a向驾驶部侧相 反侧的扶禾路径313导入,进行共计四行种植禾秆的收割。各扶禾装置314具有越到上端侧越稍微位于后方侧的倾斜姿势的扶禾壳体314a 和从该扶禾壳体314a向横向突出并沿扶禾壳体314a上升移动的多个扶禾爪314b,利用扶 禾爪314b把被导入到对应扶禾路径313的种植禾秆犁起并进行扶禾处理。
图33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310中扒拢轮体316a、316b和扒拢环状带317a、317b 的配置结构的俯视图。图34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310中扒拢轮体316a、316b和扒拢环状 带317a、317b的配置结构的主视图。如这些图和图32所示,各扒拢轮体316a、316b具有能 够与之一体自由旋转的设置在其外周的多个扒拢爪316c。左右一对扒拢轮体316a、316b的 一个扒拢轮体316b驱动自由地被主机架311a所支承,另一个扒拢轮体316a自由随转地被 主机架311a支承。随转侧扒拢轮体316a的扒拢爪316c与驱动侧扒拢轮体316b的扒拢爪 316c啮合而使左右一对扒拢轮体316a、316b连动,由此,传递驱动侧扒拢轮体316b的驱动 力而被驱动。将左右一对扒拢轮体316a、316b啮合的部位Z配置在相对于中分禾装置312C 的前端312c而向驾驶部320侧的相反侧偏移了距离D的位置。各扒拢环状带317a、317b被卷绕在设置成与对应的扒拢轮体316a、316b —体自由 旋转的驱动带轮330和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带罩331前端部的随转带轮332上,并被驱动带 轮330所驱动。各扒拢环状带317a、317b具有在该旋转方向上并列且被形成一体的多个扒 拢臂317c。图35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310中扒拢轮体316a、316b和扒拢环状带317a、317b 的配置结构的侧视图。如这些图和图33所示,各扒拢轮体316a、316b的前端侧和各扒拢环 状带317a、317b的始端侧比收割装置315的刀尖315a还向前方突出,作用在种植状态的禾 秆的茎根侧。S卩、左侧的扒拢环状带317a和左侧的扒拢轮体316a使扒拢臂317c或扒拢爪316c 作用在被左侧的扶禾装置314进行了扶禾处理的种植着的禾秆的茎根侧,将被左侧扶禾装 置314作用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向左右一对扒拢轮体316a、316b的啮合部位Z (参照图33) 横向运送,且向收割装置315扒拢。右侧的扒拢环状带317b和右侧的扒拢轮体316b使扒 拢臂317c或扒拢爪316c作用在被右侧的扶禾装置314进行了扶禾处理的种植禾秆的茎根 侧,将被右侧扶禾装置314作用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向左右一对扒拢轮体316a、316b的啮 合部位Z横向运送,且向收割装置315扒拢。由此,收割装置315把被左右扶禾装置314进行了扶禾处理的种植禾秆在茎根侧 进行收割。左右一对扒拢环状带317a、317b和左右一对扒拢轮体316a、316b使扒拢臂317c 或扒拢爪316c继续作用在被收割装置315收割处理了的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把被收割禾 秆的茎根侧向收割装置315的后方送入并向供给装置318的输送始端部供给。左右一对扒 搂环状带317a、317b在比左右外分禾装置312L、312R后部的最上端部位的配置高度低的位 置对种植禾秆和收割禾秆进行作用。供给装置318利用把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由环状转动链条318a夹持输送的茎 根侧输送装置318b和把被收割禾秆的穗尖侧由卡止臂318c卡止输送的穗尖侧输送装置 318d,把来自收割装置315的被收割禾秆向收割前处理部310的横向外侧且后方输送,向脱 粒装置303的脱粒送料链303a的输送始端部供给。图31、图32所示的中导向杆335把位于靠近中央位置分禾装置支承杆311b的种 植禾秆的茎根侧向扒拢轮体316a、316b和扒拢环状带317a、317b引导。图32、图33所示的 左导向杆336形成左侧的扒拢环状带317a和扒拢轮体316a的输送路径。图32、图33所示 的右导向杆337形成右侧的扒拢环状带316b和左右扒拢轮体316a、316b的输送路径。右
24导向杆337左侧的端部337a被连结螺钉拧紧固定在主机架311a上设置的支承部。右导向 杆337右侧的端部337b被连结螺钉拧紧固定在分禾装置支承杆311b上设置的支承部。左 导向杆336和右导向杆337随着被输送的禾秆的体积变化而弹性变形,为了能够吸收体积 变化而由弹簧钢材的带状板构成。如图28、图30所示,在收割前处理部310下降到下降作业位置的状态下,收割前处 理部310的右侧端部位于驾驶部320的前方。即、作为收割前处理部310的整体处理宽度 的大小接近于左右行驶装置301、301的履带301a外侧端之间的间隔的大小,收割前处理部 310在容易避免履带301a对种植禾秆碾压的状态下进行中分收割形态的作业。即、如图30所示,使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312R的前端312b的位置与左右一对行 驶装置301L、301R中位于驾驶部320位置侧(右侧)的行驶装置301R的履带301a在行驶 机体横向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横向上大致一致。使驾驶部侧相反侧外分禾装置312L 的前端312a的位置与左右一对行驶装置301L、301R中位于驾驶部320位置侧相反侧(左 侧)的行驶装置301L的履带301a在行驶机体横向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横向上一致。代替该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来实施本发明,S卩、使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312R 的前端312b的位置与驾驶部侧行驶装置301R的履带301a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横向 上一致。或者,使驾驶部侧相反侧的外分禾装置312L的前端312a的位置与驾驶部侧相反 侧的行驶装置301的履带301a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横向上大致一致。如图28、图30所示,收割前处理部310具有从位于中央的分禾装置支承杆311c向 上方延伸的分禾杆339。该分禾杆339把向左侧扶禾路径313导入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和 向右侧扶禾路径313导入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推开使之彼此分离。图30所示的连结杆338 把左右一对扶禾装置314、314的上端侧连结。图36是表示具有其他实施方式的收割前处理部310前部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 将具有其他实施方式的收割前处理部310和具有图3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收割前处 理部310进行比较,不同点在于左右一对扒拢轮体316a、316b的啮合部位Z相对于中分禾 装置312C的前端312c而偏移的偏移距离D的大小不同,在其他方面,具有其他实施方式的 收割前处理部310和具有图33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收割前处理部310具有相同的结构。 具有其他实施方式的收割前处理部310中的偏移距离D比具有图33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的收割前处理部310的偏移距离D大。即、在具有其他实施方式的收割前处理部310中,左右一对扒拢轮体316a、316b的 啮合部位Z相对于中央的分禾装置支承杆311b而位于向该分禾装置支承杆311b的横向外 侧离开的位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除了能够应用于将驾驶部320设置在行驶机体右侧的联合收 割机之外,还能够应用于驾驶部320设置在行驶机体左侧且收割前处理部310与行驶机体 的驾驶部右侧横向位置连结的联合收割机。
权利要求
一种联合收割机,具有行驶机体,该行驶机体装备有具有操纵台的搭乘型驾驶部,收割前处理部能够自由摆动升降地连结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所述驾驶部的横向部位;该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驾驶部前部的左右一对行驶机体的上下方向的纵机架中,位于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侧的前处理部侧纵机架配置在比位于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侧相反侧的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更靠行驶机体后方,在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从下降作业位置上升的状态中,所述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进入所述前处理部侧纵机架的前方,且位于所述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横向的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纵台设置前罩,在所述前罩下端侧的与所述收割前处理部相对一侧的角部外表面上设置凹入部,该凹 入部配置成在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从下降作业位置上升的状态下所述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 分进入该凹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操纵台上端侧机体的横向 外侧端部向位于机体内侧延伸、且向位于所述操纵台的上端部的驾驶面板上方延伸的固定 手柄设置成使该固定手柄的延伸端位于所述驾驶面板的行驶机体横向中间部上方,为悬 臂支承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构成为与前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成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机体的上机架具有在行驶机体横向上位于驾驶部前端部的横向机架部和在 行驶机体前后方向上位于驾驶部的乘降口侧相反一侧的横向部的前后向机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端侧右端部具有左右一对主机架,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侧的前处理 部侧纵机架位于从左侧主机架的前端向后方离开的位置,所述收割前处理部侧相反侧的前 处理部相反侧纵机架位于从右侧主机架的前端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前处理部的整体处理宽度的大小与左右行驶装置的外侧端之间间隔的大小一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前处理部具有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横向并列的三个分禾装置,将所述三个分禾装置中位于中央的中分禾装置与位于驾驶部侧外侧的外分禾装置前 端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三个分禾装置中位于驾驶部侧相反一侧外侧的外分禾装置与所述 中分禾装置前端之间的间隔设定成能够导入两行种植禾秆,为了将来自所述中分禾装置和所述驾驶部侧的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向收 割装置扒拢、且将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向所述收割装置的后方输送而旋转的扒拢轮体,与 为了将来自所述中分禾装置和所述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的种植禾秆的茎根侧 向所述收割装置扒拢且将被收割禾秆的茎根侧向所述收割装置的后方输送而旋转的扒拢 轮体,被设置为通过啮合而连动,将所述一对扒拢轮体配置成使啮合部位相对于所述中分禾装置的前端位置偏向所述驾驶部位置侧的相反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部侧外分禾装置前端的位置与所述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中位于所述驾驶 部位置侧的履带行驶装置的履带在行驶机体横向外侧端的位置,在行驶机体横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所述驾驶部侧相反一侧的外分禾装置前端的位置与所述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中位 于所述驾驶部位置侧相反一侧的履带行驶装置的履带在行驶机体横向外侧端的位置,在行 驶机体横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在行驶机体的驾驶部的横向部位,能够自由摆动升降地连结有收割前处理部,能够避免随着收割前处理部升降而产生的收割前处理部与驾驶部之间的干涉,而且能够使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变小。位于驾驶部前部的左右一对行驶机体的上下方向的纵机架中,位于存在收割前处理部一侧的前处理部侧纵机架配置在比前处理部相反侧的纵机架更靠近行驶机体后方侧,该前处理部相反侧的纵机架位于与存在收割前处理部一侧相反的一侧。在收割前处理部从下降作业位置上升的状态中,收割前处理部的一部分进入前处理部侧的纵机架的前方,且位于前处理部相反侧的纵机架横向的部位。
文档编号A01D41/02GK101884270SQ20101016793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
发明者前田一郎, 日田定范, 松本健太, 浜西正, 西田和彦, 阿瀬勇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