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35203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液体 (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包括所需的原材料、配方、装瓶、灭菌、接种、培养的整个栽培过程。
背景技术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形美、味鲜,因其具有多种药效作用而被广泛用于药膳,是世界上著名的食药用两用菌和观赏菌。与绝大部分蔬菜相比,金针菇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名列前茅,堪称营养“宝库”。鲜金针菇的水分含量约为82-89%,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维生素和粗纤维,含脂肪较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高营养食品。以干品计,金针菇的蛋白质含量为8. 39-11. 80%,由18种氨基酸组成,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高达 44-50%,其中异亮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金针菇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如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促进智力发育作用、护肝作用等等。正因如此,金针菇被作为原材料开发为多种食品,如饮料类食品、果脯及罐头类食品、休闲类食品、发酵型食品等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而目前国内的栽培都采用袋栽、瓶栽的固体基质栽培(如木屑、米糠、棉子壳、麦秸、麸皮等),原料混合搅拌后用手工或半自动装瓶机把混合原料装入塑料袋或瓶中,进入灭菌锅灭菌,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98-100°C保温4-5小时,高压灭菌 120°C保温1. 5-2小时。灭菌完成后自然冷却至25°C以下,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接入金针菇菌种,接种量以塞满接种孔为宜。接种完后立即移至培养箱,温室20°C为宜。待菌丝长满后及时把瓶子转移到出菇室,去掉棉塞或瓶盖。固体栽培金针菇技术,由于原料来源的不同, 各批次质量差异较大,营养成分不一,需要灭菌时间长,同时存在栽培周期长,程序复杂,品质不稳定,易染菌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它可通过液体培养基及珍珠岩为支持物栽培金针菇,获得成熟子实体,该方法较使用固体培养基栽培金针菇,培养基成分简单、装瓶的工作量减少、程序少、灭菌时间缩短、污染率降低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金针菇菌块或液体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营养液,将配制后的营养液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然后配制维生素溶剂,将配制后的维生素溶剂进行高压灭菌;b、在塑料瓶中加入无水珍珠岩并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将体积比为0. 1% 的维生素溶液加入营养液中混合均勻,在塑料瓶中加入上述混合液后进行接种;C、将接种后的塑料瓶放入培养实进行培养,培养22-25天后出菇;d、将塑料瓶放入栽培室进行栽培, 再经过12-17天开始采收。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合成液体培养基,对液体栽培金针菇的培养基配方、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和栽培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满足金针菇生长、发育到形成成熟的子实体的环境和营养条件,培养22-25天,栽培15-20天即可形成成熟的子实体。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主要包括金针菇菌块或液体菌种,其与现有技术的差别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营养液,将配制后的营养液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然后配制维生素溶剂,将配制后的维生素溶剂进行高压灭菌;b、在塑料瓶中加入无水珍珠岩并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将体积比为0. 的维生素溶液加入营养液中混合均勻,在塑料瓶中加入上述混合液后进行接种;c、将接种后的塑料瓶放入培养实进行培养,培养22-25天后出菇;d、将塑料瓶放入栽培室进行栽培,再经过12-17天开始采收。a步骤中,配制营养液,将质量百分比为2%的葡萄糖、0.25%的L-谷氨酸、0.3% 的 ΚΗ2Ρ04、0· 15% 的 MgSO4 · 7Η20、0· 01% 的 CaCl2 · 2Η20、0· 3% 的 NH4NO3 以及体积百分数为 0. 的微量元素溶液作为培养原料,加水后配制而成,营养液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配制后的营养液放入灭菌锅内进行灭菌20min,灭菌锅的温度为121°C,压力为 150kPa,灭菌后的营养液冷却至20-22°C ;配制维生素溶剂,将质量百分比为0. 的盐酸硫胺素以及0. 01 %的核黄素混合后加水配制成维生素溶剂,维生素溶剂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配制后的维生素溶液放入灭菌锅内在104°C下进行灭菌30min,然后在70°C保温120min,灭菌后冷却至20_22°C。a步骤中,微量元素溶液的配方如下每升含 300mgZnS04 · 7H20、150mgFeS04 · 7H20UOOmgCuSO4 · 5H20、IOOmgMnSO4 · 5H20、300mgH3B03、Ilg 丙酮酸钠、29. 4g柠檬酸钠。b步骤中,将颗粒直径2-5mm,颗粒度为3-8目,重量为6_10g的无水珍珠岩放入体积为250ml的塑料瓶中,塑料瓶加盖后,塑料瓶置于灭菌锅内在121°C、 150kPa的条件下进行灭菌60-120min,灭菌后塑料瓶置入冷却室冷却至20_22°C,在塑料瓶内加入IlOml维生素溶液和营养液的混合液,随即进行接种,每瓶接种2个lcm2菌块,或接种液体菌种5ml。c步骤中,培养室的温度设定为20°C,湿度为70-8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 3000ppm,培养时间22-25天后出菇。d步骤中,栽培室温度设定为14_16°C,湿度为90-95 %, 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1500ppm,每天给以1小时50_1001ux的散射光,7天后将温度设为 7-9 0C,再经过5-10天开始采收。实施例1将质量百分比为2%的葡萄糖、0.25%的L-谷氨酸、0.3%的ΚΗ2Ρ04、0. 15%的 MgSO4 · 7Η20、0· 01%的CaCl2 · 2Η20、0· 3%的NH4NO3以及体积百分数为0. 的微量元素溶液作为培养原料,其余补充水分,灭菌锅内121°C (150kpa)进行灭菌20min ;将质量百分比为0.1%的盐酸硫胺素(VBl)以及0.01%的核黄素(VB2)维生素溶液于灭菌锅内104°C 进行灭菌30min,7(TC保温120min ;将装有无水珍珠岩(颗粒直径2-5mm,8g)的250ml ( 口径6cm)塑料瓶加盖后,瓶置于冷却室内冷却至20-22°C ;再进行接种,每瓶接种2个lcm2 菌块,或接种液体菌种5ml,然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箱的温度设定为20°C,湿度为70-8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4000ppm,培养时间为22-25天;然后置于栽培培养箱温度设定为14-16°C,湿度为90-95%,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1500ppm,7天后将温度设为7_9°C,经过 5-10天开始采收、开伞后收集孢子。实施例2营养液配制质量百分比为2 %的葡萄糖、0.25%的L-谷氨酸、0.3%的ΚΗ2Ρ04、 0. 15%的 MgSO4 · 7Η20、0· 01%的 CaCl2 · 2Η20、0· 3%的 NH4NO3 以及体积百分数为 0. 的微量元素溶液,各成分均为食品级,不能含有非食用成分。营养液配制后及时灭菌,特别是在夏季,酸败后的营养液用于栽培金针菇是不能形成子实体的。营养液在121°C (150kpa)进行灭菌20min,时间过长会破坏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溶液每升含3OOmgZnSO4 · 7H20、I5OmgFeSO4 · 7H20UOOmgCuSO4 · 5H20、 IOOmgMnSO4 · 5H20、300mgH3B03、Ilg 丙酮酸钠、29. 4g 柠檬酸钠。维生素溶液配制质量百分比为0. 的盐酸硫胺素(VBl)以及0. 01%的核黄素 (VB2),配制完成后及时灭菌,在104°C进行灭菌30min,70°C保温120min。固体支持物选择珍珠岩可以高温灭菌,且很高的持水率目干珍珠岩Ig可持水5. 2g,l-3目干陶土粒Ig可持水0. 32g,蛭石几乎不能持水),且持水后颗粒间还有一定的空隙,空气是金针菇生长所必须的。实施中珍珠岩为干燥过筛,使用颗粒度为3-8目,8g 装入250ml塑料瓶灭菌;液体培养液与珍珠岩分别灭菌。其中所使用的塑料瓶可以耐高温高压灭菌,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会产生有毒物质。由于是干珍珠岩,高温高压灭菌时间较长,达60min,不能和营养液混合灭菌,时间过长则营养液成分破坏,过短则灭菌不彻底。如果使用更大容量的塑料瓶,添加更多珍珠岩,需要更长灭菌时间。加营养液,维生素溶液,接种分别灭菌冷却后,将体积比为0. 的维生素溶液加入营养液中,混合均勻,再将营养液加入珍珠岩瓶内,同时接种,加盖。加营养液和接种同时进行,可减少开盖次数,减少污染几率。培养接种后,将瓶整齐摆放于培养室内培养室温度设定为20°C,湿度70-80%, 二氧化碳浓度2500-3000ppm,培养时间22-25天,菌丝可发到瓶底。栽培栽培期间的管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出菇。环境参数为温度14_16°C,相对湿度为90-95%,C02浓度为1000-1500ppm,且全过程保持稳定,每天给以1小时的50_1001ux的散射光,7天后再将温度设为7-9°C,经过5-10出菇成熟,即可采收。采收采收时要求轻拿轻放。如要收集孢子,当菌盖展开80%再采收,开伞后即可收集孢子。本发明实现了利用营养液和珍珠岩为支持物的金针菇液体栽培。此培养基成分明确,不同于生产用基质的来源广泛且差异较大,从而建立了一个基于合成培养基研究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平台,为研究因营养成分差异而导致的金针菇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提供了前提。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它主要包括金针菇菌块或液体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营养液,将配制后的营养液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然后配制维生素溶剂,将配制后的维生素溶剂进行高压灭菌;b、在塑料瓶中加入无水珍珠岩并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将体积比为0. 的维生素溶液加入营养液中混合均勻,在塑料瓶中加入上述混合液后进行接种;C、将接种后的塑料瓶放入培养实进行培养,培养22-25 天后出菇;d、将塑料瓶放入栽培室进行栽培,再经过12-17天开始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配制营养液,将质量百分比为2%的葡萄糖、0. 25%的1^-谷氨酸、0.3(%的1^2 04、0. 15% 的MgSO4 · 7Η20、0· 01%的CaCl2 · 2Η20、0· 3%的NH4NO3以及体积百分数为0. 1 %的微量元素溶液作为培养原料,加水后配制而成,营养液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配制后的营养液放入灭菌锅内进行灭菌20min,灭菌锅的温度为121°C,压力为150kPa,灭菌后的营养液冷却至20-22°C ;配制维生素溶剂,将质量百分比为0. 的盐酸硫胺素以及0. 01% 的核黄素混合后加水配制成维生素溶剂,维生素溶剂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配制后的维生素溶液放入灭菌锅内在104°C下进行灭菌30min,然后在70°C保温120min,灭菌后冷却至20-22 °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步骤中,微量元素溶液的配方如下每升含300mgZnS04 · 7H20、150mgFeS04 · 7H20、 IOOmgCuSO4 · 5H20、IOOmgMnSO4 · 5H20、300mgH3B03、Ilg 丙酮酸钠、29. 4g 柠檬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将颗粒直径2-5mm,颗粒度为3_8目,重量为6_10g的无水珍珠岩放入体积为250ml 的塑料瓶中,塑料瓶加盖后,塑料瓶置于灭菌锅内在121°C、150kPa的条件下进行灭菌 60-120min,灭菌后塑料瓶置入冷却室冷却至20_22°C,在塑料瓶内加入IlOml维生素溶液和营养液的混合液,随即进行接种,每瓶接种2个lcm2菌块,或接种液体菌种5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中,培养室的温度设定为20°C,湿度为70-8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3000ppm,培养时间 22-25天后出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中,栽培室温度设定为14-16°C,湿度为90-95%,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1500ppm,每天给以 1小时50-1001uX的散射光,7天后将温度设为7-9°C,再经过5_10天开始采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的液体营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它可通过液体培养基及珍珠岩为支持物栽培金针菇,获得成熟子实体,该方法较使用固体培养基栽培金针菇,培养基成分简单、装瓶的工作量减少、程序少、灭菌时间缩短、污染率降低等优点。此培养基成分明确,不同于生产用基质的来源广泛且差异较大,从而建立了一个基于合成培养基研究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平台,为研究因营养成分差异而导致的金针菇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提供了前提。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334417SQ20101023948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冯志勇, 谢敏英, 陈辉 申请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