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肥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8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堆肥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废料的容置并可收集废料生成的有机肥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泡过的茶叶,果皮,掉落的树叶和花瓣等植物性生活垃圾在经过长时间的腐化后可生成用于增加土壤和植物养分的有机肥液。然而我们在生活过程中常常会把这些泡过的茶叶,果皮,掉落的树叶和花瓣等植物性生活垃圾丢弃掉,使植物性生活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地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植物性生活垃圾可得有效利用的堆肥集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包括容置体和集液体,上述容置体上设有供植物性生活垃圾容置的物体容置腔室,上述集液体上设有用于收集植物性生活垃圾生成的有机肥液的液体收集腔室,上述容置体叠设于上述集液体的上方,且上述物体容置腔室内开设有与上述液体收集腔室相连通的排液细孔。上述容置体与上述集液体均为一端呈开口状的方形塑料框体,上述方形塑料框体包括底板,竖立于底板四角的立柱,连设于两两立柱间的侧板,以及连接于立柱上的顶架。上述液体收集腔室内开设有通至上述集液体外的出液口,此出液口内配设有可拆卸密封塞。上述集液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撑起上述集液体的撑脚。上述容置体与上述集液体为可拆卸连接。上述集液体的顶部四角处分别设有套接管,上述容置体的相应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套入各上述套接管内的套接头。上述集液体的底板上立设有与上述容置体的底板相连接的支撑柱,上述支撑柱的上端与上述容置体的底板可拆卸连接,上述支撑柱的下端和上述集液体的底板可拆卸连接,上述支撑柱设置有四根,四支撑柱呈二排二列排布设置。上述容置体的底板下底面上设有与上述支撑柱的上端相套接的上套接管,上述集液体的底板上表面上设有与上述支撑柱的下端相套接的下套接管。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的上容置体,上述上容置体可拆卸地叠设于上述容置体的上方,上述上容置体为一端呈开口状的方形塑料框体,此方形塑料框体内开设有与上述物体容置腔室相连通的出液细孔和蚯蚓通口,上述蚯蚓通口的口径大于上述出液细孔的孔径。上述上容置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套接头,上述空置体的顶部四角分别设有供各上述套接头相应套入于其内的套接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使用时,可将泡过的茶叶,果皮,掉落的树叶和花瓣等植物性生活垃圾倒入容置体的物体容置腔室内容置,长时间后物体容置腔室内的植物性生活垃圾经腐化后可生成用于增加土壤和植物养分的有机肥液,此时生成的有机肥液会缓慢的向下流动并经物体容置腔室内的排液细孔流至液体收集腔室内,由液体收集腔室对物体容置腔室内的有机肥液进行收集,使植物性生活垃圾可得有效地利用,不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图I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省略支撑柱);图3为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上容置体的立体图。 图中容置体I 物体容置腔室11排液细孔 111 套接头12套接管13 集液体2液体收集腔室21 出液口211套接管22 支撑脚23下套接管 24 上容置体 3套接头31 出液细孔 32蚯蚓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容置体I和集液体2,该容置体I与集液体2均为一端呈开口状的方形塑料框体,此方形塑料框体包括底板,竖立于底板四角的立柱,连设于两两立柱间的侧板,以及连接于立柱上的顶架,该容置体I的底板、立柱、侧板及顶架可围成有一供植物性生活垃圾容置的物体容置腔室11,该集液体2的底板、立柱、侧板及顶架可围成有一供植物性生活垃圾生成的有机肥液容置的液体收集腔室21,该容置体I叠设于集液体2的上方,且容置体I与集液体2为可拆卸连接,即集液体2的顶架四角处分别设有套接管22,该容置体I的底板四角处分别设有相应套入各套接管22内的套接头12,通过套接头12与套接管22的相套接可实现集液体2可拆卸地叠设于容置体I上,该物体容置腔室11的腔底开设有若干个与液体收集腔室21相连通的排液细孔111,该液体收集腔室21上开设有通至集液体2外的出液口 211,此出液口 211内配设有可拆卸密封塞(图中未画出),该集液体2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撑起集液体I的撑脚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使用时,可将泡过的茶叶,果皮,掉落的树叶和花瓣等植物性生活垃圾倒入容置体I的物体容置腔室11内容置,长时间后物体容置腔室11内的植物性生活垃圾经腐化后可生成用于增加土壤和植物养分的有机肥液,此时生成的有机肥液会缓慢的向下流动并经物体容置腔室11内的排液细孔111流至集液体2的液体收集腔室21内,由液体收集腔室21对物体容置腔室11内的有机肥液进行收集,使植物性生活垃圾可得有效地利用,不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液体收集腔室21的出液口 211可方便对养殖者对液体收集腔室21内有机肥液的取用。本实用新型中,集液体2的底板上表面上立设有四根与容置体I的底板相连接的支撑柱(图中未画出),四支撑柱呈二排二列排布设置,其两支撑柱设于集液体2底板上表面的前部两侧,另两支撑柱设于集液体2底板上表面的后部两侧,各支撑柱的上端与容置体I的底板可拆卸连接,即容置体I的底板下表面上设有分别供支各撑柱的上端相应套入的上套接管(图中未画出),各支撑柱的下端与集液体2的底板可拆卸连接,即集液体2的底板上表面上设有分别供各支撑柱的下端相应套入的下套接管24,这样通过此支撑柱可增强堆肥集液装置的整体牢固性,使容置体I的底板不易因承重过重而发生塌陷的现象。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如图3-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是该堆肥集液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的上容置体3,此上容置体3为一端呈开口状的方形塑料框体,此方形塑料框体包括底板,竖立于底板四角的立柱,连设于两两立柱间的侧板,以及连接于立柱上的顶架,该上容置体3可拆卸地叠设于容置体I的上方,即该上容置体3的底板 四角分别设有套接头31,该容置体I的顶架四角分别设有供套接头31套入其内的套接管13,通过套接头31与套接管13的相套接可实现上容置体3与容置体I的可拆卸叠放,该上容置体3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物体容置腔室11相连通的出液细孔32和蚯蚓通口 33,蚯蚓通口 33的口径大于出液细孔32的孔径。本实施例的堆肥集液装置,由于容置体I上叠设有上容置体3,通过此上容置体3可增加植物性生活垃圾的容置空间,且上容置体3的出液细孔32可使上容置体3内植物性生活垃圾生成的有机肥液可流至集液体2的液体收集腔室21内。又由于上容置体3的底板上设有蚯蚓通口 33,这样放置在上容置体3内的蚯蚓可经此蚯蚓通口 33钻至容置体I的物体容置腔室11内,而蚯蚓可加快植物性生活垃圾的腐化,这样可缩短上容置体3和容置体I内植物性生活垃圾的制肥周期。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体和集液体,上述容置体上设有供植物性生活垃圾容置的物体容置腔室,上述集液体上设有用于收集植物性生活垃圾生成的有机肥液的液体收集腔室,上述容置体叠设于上述集液体的上方,且上述物体容置腔室内开设有与上述液体收集腔室相连通的排液细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容置体与上述集液体均为一端呈开口状的方形塑料框体,上述方形塑料框体包括底板,竖立于底板四角的立柱,连设于两两立柱间的侧板,以及连接于立柱上的顶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收集腔室内开设有通至上述集液体外的出液口,此出液口内配设有可拆卸密封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液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撑起上述集液体的撑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容置体与上述集液体为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液体的顶部四角处分别设有套接管,上述容置体的相应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套入各上述套接管内的套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液体的底板上立设有与上述容置体的底板相连接的支撑柱,上述支撑柱的上端与上述容置体的底板可拆卸连接,上述支撑柱的下端和上述集液体的底板可拆卸连接,上述支撑柱设置有四根,四支撑柱呈二排二列排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容置体的底板下底面上设有与上述支撑柱的上端相套接的上套接管,上述集液体的底板上表面上设有与上述支撑柱的下端相套接的下套接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的上容置体,上述上容置体可拆卸地叠设于上述容置体的上方,上述上容置体为一端呈开口状的方形塑料框体,此方形塑料框体内开设有与上述物体容置腔室相连通的出液细孔和蚯蚓通口,上述蚯蚓通口的口径大于上述出液细孔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容置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套接头,上述空置体的顶部四角分别设有供各上述套接头相应套入于其内的套接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肥集液装置,包括容置体和集液体,上述容置体上设有供植物性生活垃圾容置的物体容置腔室,上述集液体上设有用于收集植物性生活垃圾生成的有机肥液的液体收集腔室,上述容置体叠设于上述集液体的上方,且上述物体容置腔室内开设有与上述液体收集腔室相连通的排液细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堆肥集液装置,使用时,可将泡过的茶叶,果皮,掉落的树叶和花瓣等植物性生活垃圾倒入容置体的物体容置腔室内容置,长时间后物体容置腔室内的植物性生活垃圾经腐化后可生成有机肥液,此时生成的有机肥液会缓慢的向下流动至液体收集腔室内,对物体容置腔室内的有机肥液进行收集,使植物性生活垃圾可得有效地利用,不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文档编号C05F9/02GK202626047SQ2012202413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吴逸文 申请人:吴逸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