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27065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高抗病、大果型的西瓜品种与优质、早熟、易坐果的小果型西瓜品种,进行杂交和连续自交定向分离选择,并借助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和大田病圃成株期的双重抗病性鉴定选择手段,兼顾品质、坐果性、果型大小和外观特征的选择,选育早熟、优质、易坐果兼具抗病性状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
【专利说明】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〇〇〇1]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新品种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 育方法。 技术背景
[0002] 西瓜{Citrullus,Lanatus(Thunb.Manf)}是世界重要水果,在世界十大果品中位 居第五。近十年来,江、浙、沪、皖地区西瓜的生产逐渐由露地栽培转向设施栽培,栽培品种 也由大果型转向小果型,代表品种如日本引进的'早春红玉'和韩国引进的'万福来'等,小 果型西瓜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目前生产上主栽的'早春红玉'和'万福来'等小果型 西瓜品种在南方多阴雨、弱光照地区春播设施栽培,表现坐果率低、抗病性差,遇连阴雨天 气,常常大面积空藤或摊藤,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近几年,虽然各地也陆续培育出了 一些代替'早春红玉'和'万福来'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但这些品种在耐低温弱光性和坐 果能力等方面均未获得大的突破,且不抗西瓜枯萎病,栽培极其困难。选育适合南方多阴雨 弱光照地区早春设施栽培的抗病、优质、早熟、易坐果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已是势在必行。
[0003] 技术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以选育出早熟、优质、易 坐果且抗病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
[0005] 本发明的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6] 本发明的方法分如下几个步骤:
[0007] ①以高抗枯萎病、优质、晚熟、大果型西瓜品种为父本,以早熟、优质、易坐果、小 果型的西瓜品种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F1种子;将F1种子种植于大田,于开花期进行 人工套袋自交授粉留果,果实成熟期分单瓜采收种子,获得具有抗病、优质、中、小果型的F2 杂交后代分离群体;
[0008] ②将F2代分离系的种子先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手段,进行抗病性 的苗期鉴定,选择抗病单株种植于西瓜重茬大棚,再于开花期采用大田病圃成株期的自然 选择方法选留抗病单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坐果,同时调查各单株的雌花开花期、第一雌花 节位及果实坐果节位,果实成熟期考察各单株的果实发育期、果型大小、果皮花纹特征及果 肉品质和果肉含糖量,并分单株单瓜分别留种;选留表现开花坐果早、果实发育快、果肉含 糖量高、优质、早中熟、小果型的单株单瓜种子,继续种植于西瓜重茬大棚,并按上述方法连 续进行5代的单株自交定向分离筛选,得到F7 ;
[0009] ③将F7代各分离系的单株单瓜种子,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手段,进 行抗病性的大量选择淘汰,从中选留表现中抗的单系种植于大棚西瓜重茬地进行成株期抗 病性的强化鉴定,同时结合目标农艺性状(开花坐果早、果实发育快、果肉含糖量高、优质、 早中熟、小果型)的选择,继续进行2-3代的人工自交定向纯化筛选,从后代分离系中选育抗 西瓜枯萎病的优质、早熟、花皮、圆果、浓粉红瓤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
[〇〇1〇]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是利用筛选获得的高抗病、 优质、晚熟大果型西瓜品种,与优质、早熟、易坐果的小果型西瓜品种进行杂交,再通过连续 自交定向分离选择等育种方法,对具优异目标农艺性状的后代分离群体进行系统分离纯 化,从后代分离群体中选育具有抗病、优质、早熟和易坐果性状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丰富 了我国小果型西瓜种质资源宝库。同时,该新品种还可通过与其他品种进行杂交,进一步选 育抗病、优质、早熟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
[〇〇11] 具体的说本发明是以美国引进的高抗枯萎病、晚熟、大果型西瓜品种为抗病亲本, 通过与日本引进的早熟、优质、小果型西瓜品种进行杂交,再将其杂交后代分离群体种植于 西瓜重茬土壤中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枯萎病性的双重抗性鉴定,并对优选单株进行连续自 交系统分离和定向选择,育成融合有美国生态型和东亚生态型的早熟、优质、抗病、小果型 西瓜新品种,育成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基因来源较丰富。
[0012] 另外,本发明是在南方多阴雨弱光照地区,采用春播大棚覆盖栽培条件,按照小果 型、优质、易坐果及抗病性较强等农艺性状标准,进行人工自交系统分离和定向选择,育成 的西瓜新品种表现耐低温弱光性较强、适合南方多阴雨弱光照地区春播设施栽培,且表现 综合抗病性较强,填补了国内小果型西瓜抗病育种的空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0015]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内容和方法:
[〇〇16] 以美国引进的高抗枯萎病、中晚熟、中大果型西瓜品种Sugarlee为母本与日本引 进的早熟、优质、小果型西瓜品种"红小玉"杂交,收获的F1代种子进行春播早熟覆盖栽培, 定植于6-型或8-型标准钢架大棚。于开花期将种植的F1代植株进行人工套袋自交授粉 留瓜,获得F2代分离群体种子。其中"Sugarlee"和"红小于"均来自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作 物品种资源库。
[0017] 选择种植过2-3茬西瓜的重茬大棚,采用春播大棚早熟覆盖栽培方式,将获得的 F2代分离群体种子全部种植于西瓜重茬大棚内,从中选留抗病的单株进行人工套袋自交授 粉坐果,获得各后代分离群体的F3代种子;
[0018] 采用春播大棚早熟覆盖栽培方式,将获得的F3代分离群体的种子全部种植于大 棚内,并调查各单株的雌花开花期、第一雌花节位及果实坐果节位,果实成熟期考察各单株 的果实发育期、果型大小、果皮花纹特征、果肉口感品质和果肉含糖量等,并按大田抗病(中 抗枯萎病)、优质(中心糖12%以上)、早熟(生育期小于85天)、小果型(单果重小于3. 0公斤, 大于2. 0公斤)、易坐果(单株坐果1个以上)、果皮条带细窄、果实高圆、浓粉红瓤的选择标 准进行连续4代的定向自交系统分离选择,优选获得F7代自交分离系。
[0019] 采用春播大棚早熟覆盖栽培方式,将F7代自交分离系种子,全部播种定植于西 瓜重茬大棚,继续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的双重鉴定,从中选留抗病单株进行人工套 袋自交授粉坐果,果实成熟期分单瓜进行考种,参照步骤③中的选择标准,继续进行2代 的定向自交纯化和选择,于F9代获得早熟、优质、抗病、小果型西瓜自交纯合新品种沪选 W23-18-7。
[0020] 该西瓜新品种沪选W23-18-7已经提交保藏机构: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 中心,保藏编号:CCTCCP201301,保藏日期:2013年3月8日,分类命名:西瓜Citrullus lanatus subsp. vulgaris 东亚生态型沪选 W23-18-7 种子。
[0021] 本发明育成的西瓜新品种沪选W23-18-7具有如下特点:
[0022] ?综合抗病性强:多点区试综评结果,该品种的综合抗病性强,由上海市农业科 学院植物保护研究病理组进行的枯萎病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该品种的病情指数42. 5, 表现中抗,而同类对照品种红小玉、早春红玉和拿比特等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8. 6、83. 2和 89. 3,表现感病。
[0023] 籲品质好:多点区试综评结果,该新品种果实中心糖平均12. 0%,边糖平均9. 0%, 与对照红小玉、早春红玉和拿比特等相当。
[0024] ?产量高:单株坐果数在2. 12,平均单果重达2. 52公斤,果实商品率为95. 5%,商 品瓜亩产2500公斤以上,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比对照品种红小玉、早春红玉和拿比特等增 产20%以上,增产显著。
[0025] 表1 "W23-18-7"与国内外同类主栽西瓜品种的抗性、产量与品质参数对比如下:
[0026]
【权利要求】
1. 一种小果型西瓜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 以高抗枯萎病、优质、晚熟、大果型西瓜品种为父本,以早熟、优质、易坐果、小果型西 瓜品种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F1种子;将F1种子种植于大田,于开花期进行人工套袋 自交授粉留果,果实成熟期分单瓜采收种子,获得具有抗病、优质、中小果型的F2杂交后代 分离群体; ② 将F2代分离系的种子先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手段,进行抗病性的苗 期鉴定,选择抗病单株种植于西瓜重茬大棚,再于开花期采用大田病圃成株期的自然选择 方法选留抗病单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坐果,同时调查各单株的雌花开花期、第一雌花节位 及果实坐果节位,果实成熟期考察各单株的果实发育期、果型大小、果皮花纹特征及果肉品 质和果肉含糖量,并分单株单瓜分别留种;选留表现开花坐果早、果实发育快、果肉含糖量 高、优质、早中熟、小果型的单株单瓜种子,继续种植于西瓜重茬大棚,并按上述方法连续进 行5代的单株自交纯化筛选,得到F7 ; ③ 将F7代各分离系的单株单瓜种子,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手段,进行抗 病性的大量选择淘汰,从中选留表现中抗的单系种植于大棚西瓜重茬地进行成株期抗病性 的强化鉴定,同时结合目标农艺性状(开花坐果早、果实发育快、果肉含糖量高、优质、早中 熟、小果型)的选择,继续进行2-3代的人工自交定向纯化筛选,从后代分离系中选育抗西瓜 枯萎病的优质、早熟、花皮、圆果、浓粉红瓤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
【文档编号】A01H1/02GK104094834SQ20131011143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日
【发明者】顾卫红, 杨红娟, 宋荣浩, 马坤, 朱丽华 申请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科园种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