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221549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具体包括:按照常规方法对地块进行翻耕作畦,并将黄瓜定植好;接着围沿着每一条黄瓜栽培畦脚挖鸡腿菇栽培槽;然后将按常规培养好的鸡腿菇菌棒脱袋后顺着栽培槽摆放于槽内,并进行覆土浇透水,以及管理至鸡腿菇采收过程结束。通过实施本发明,鸡腿菇培养料可产生热量,能使棚内地温及气温升高1~2摄氏度。另外,鸡腿菇释放出二氧化碳为黄瓜生长提供气肥,而黄瓜释放的氧气又给鸡腿菇生长提供了条件,二者是互利的。同时,通过实施本发明,栽培鸡腿菇不占用棚内有效土地和空间,实现了菜菌双丰收。鸡腿菇菌棒残留物可直接作为生物肥料还田,没有任何不利因素产生。
【专利说明】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与农作物间套高效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黄瓜是一种常见蔬菜,广泛搭架栽培于温室或大棚内。
[0003]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属典型的中温型品种,也是在保护地里面培养。
[0004]在冬、春季利用蔬菜大棚套种鸡腿菇,既利用了大棚设施,又不侵占蔬菜的有效空间,还能为蔬菜提供部分二氧化碳气肥,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
[0005]有人曾经在黄瓜地里套种平菇,但收效不高。因为平菇会大量释放孢子,继而严重影响黄瓜生长,导致黄瓜产量低。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具体包括:按照常规方法对地块进行翻耕作畦,并将黄瓜定植好;接着围沿着每一条黄瓜栽培畦脚挖鸡腿菇栽培槽;然后将按常规培养好的鸡腿菇菌棒脱袋后顺着栽培槽摆放于槽内,每个菌棒间距3~5厘米,接着覆土,空隙间也用土填实,覆土后沿着鸡腿菇栽培槽浇一遍透水,15~20天后,鸡腿菇原基大量出现,在子实体菌盖脱离菌柄之时采收,采完一潮菇后,再沿着鸡腿菇栽培槽浇一遍透水,接着亦按上述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直至鸡腿菇采收过程结束。通过实施本发明,鸡腿菇培养料可产生热量,能使棚内地温及气温升高I~2摄氏度。另外,鸡腿菇释放出二氧化碳为黄瓜生长提供气肥,而黄瓜释放的氧气又给鸡腿菇生长提供了条件,二者是互利的。同时,通过实施本发明,栽培鸡腿菇不占用棚内有效土地和空间,实现了菜菌双丰收。鸡腿菇菌棒残留物可直接作为生物肥料还田,没有任何不利因素产生。
[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技术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
[0009]1、按照常规方法对地块进行翻耕作畦,并将黄瓜定植好。
[0010]2、围沿着每一条黄瓜栽培畦脚挖深是30~40厘米、宽是25~30厘米的鸡腿菇栽培槽。
[0011]3、将按常规培养好的鸡腿菇菌棒脱袋后顺着栽培槽摆放于槽内,每个菌棒间距3~5厘米,接着覆土,空隙间也用土填实,菌棒上面覆土厚度是3~4cm。
[0012]4、覆土后2~3天后沿着鸡腿菇栽培槽浇一遍透水,15~20天后,鸡腿菇原基大量出现,在子实体菌盖脱离菌柄之时采收,以保证商品质量。
[0013]5、采完一潮菇后,再沿着鸡腿菇栽培槽浇一遍透水,接着亦按上述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直至鸡腿菇采收过程结束。
[0014]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0015]1、本发明所提出的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措施独特,实施过程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实施。
[0016]2、通过实施本发明,鸡腿菇培养料可产生热量,能使棚内地温及气温升高I~2摄氏度。另外,鸡腿菇释放出二氧化碳为黄瓜生长提供气肥,而黄瓜释放的氧气又给鸡腿菇生长提供了条件,二者是互利的。
[0017]3、在黄瓜地里套种平菇时黄瓜产量低,主要是因为平菇大量释放孢子,严重影响黄瓜生长。通过实施本发明,鸡腿菇在开伞前采收,不释放孢子,不会影响黄瓜生长。
[0018]4、通过实施本发明,栽培鸡腿菇不占用棚内有效土地和空间,实现了菜菌双丰收。而且鸡腿菇菌棒残留物可直接作为生物肥料还田,没有任何不利因素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1]1、按照常规方法对地块进行翻耕作畦,并将黄瓜定植好。
[0022]2、围沿着每一条黄瓜栽培畦脚挖深是30~40厘米、宽是25~30厘米的鸡腿菇栽培槽。
[0023]3、将按常规培养好的鸡腿菇菌棒脱袋后顺着栽培槽摆放于槽内,每个菌棒间距3~5厘米,接着覆土,空隙间也用土填实,菌棒上面覆土厚度是3~4cm。
[0024]4、覆土后2~3天后沿着鸡腿菇栽培槽浇一遍透水,15~20天后,鸡腿菇原基大量出现,在子实体菌盖脱离菌柄之时采收,以保证商品质量。
[0025]5、采完一潮菇后,再沿着鸡腿菇栽培槽浇一遍透水,接着亦按上述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直至鸡腿菇采收过程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在黄瓜地套种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常规方法对地块进行翻耕作畦,并将黄瓜定植好; (2)围沿着每一条黄瓜栽培畦脚挖深是30~40厘米、宽是25~30厘米的鸡腿菇栽培槽; (2)将按常规培养好的鸡腿菇菌棒脱袋后顺着栽培槽摆放于槽内,每个菌棒间距3~5厘米,接着覆土,空隙间也用土填实,菌棒上面覆土厚度是3~4cm ; (3)覆土2~3天后沿着鸡腿菇栽培槽浇一遍透水,15~20天后,鸡腿菇原基大量出现,在子实体菌盖脱离菌柄之时采收,以保证商品质量; (4)采完一潮菇后,再沿着鸡腿菇栽培槽浇一遍透水,接着亦按上述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直至鸡腿菇采收 过程结束。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548527SQ201310521053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黄秀英 申请人:黄秀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