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01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包括有依次并排设置的拌粉机、双螺杆主机、切条机、提升机及烘箱;该拌粉机的输出口连通双螺杆主机的输入口,双螺杆主机上具有主控制箱,双螺杆主机的输出口连通切条机的输入口,该切条机的输出口位于提升机输入端的正上方,提升机的输出端位于烘箱之输入口的正上方。藉此,通过在双螺杆主机上集成主控制箱,利用主控制箱控制拌粉机、双螺杆主机、切条机、提升机和烘箱工作,以自动完成膨化食品加工过程的各个工序,本实用新型的各个设备之间布局合理,简单紧凑,占地空间小,并且设备与设备之间无需人工转移物料,有效减少了人力耗费,降低了食品的制作成本,为生产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膨化食品加工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膨化食品是近些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它以谷物、豆类、薯类、蔬菜等为原料,经膨化设备的加工,制造出品种繁多,外形精巧,营养丰富,酥脆香美的食品。
[0003]众所周知,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生淀粉是不溶于水的,也不易受酶的作用,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只有将生米生粉经热水溶涨,使淀粉α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但煮熟的米饭、面等食物,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逐渐变硬,口感劣化,这就是通常所述的淀粉“回生”,这种状态下的淀粉叫β淀粉。挤压膨化技术即使谷物的生淀粉达到糊化,变成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α淀粉结构,同时在一定的保质期内有使其保持稳定的α结构,防止“回生”,保持良好的口感。
[0004]膨化食品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工序,运用到多种设备,然而,目前的这多种设备均独立运行,设备与设备之间需要人工进行物料的转移,如此使得人力耗费大、制作成本高,同时也使得设备占地空间大,不便于企业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膨化食品生产设备占地空间大并且运行时人力耗费大而使得食品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包括有依次并排设置的拌粉机、双螺杆主机、切条机、提升机以及烘箱;该拌粉机的输出口连通双螺杆主机的输入口,双螺杆主机上具有用于同时控制拌粉机、双螺杆主机、切条机、提升机和烘箱工作的主控制箱,双螺杆主机的输出口连通切条机的输入口,该切条机的输出口位于提升机输入端的正上方,提升机的输出端位于烘箱之输入口的正上方。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螺杆主机具有两挤压螺杆,该两挤压螺杆上下平行并彼此哺合,两挤压螺杆的直径均为65mm。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条机包括有机座以及设置于机座上的加馅机构和整形机构,该加馅机构的输入口连通双螺杆主机的输出口,加馅机构的输出口连通整形机构的输入口,整形机构的输出口位于提升机之输入端的正上方。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机包括有三角型支架、传送皮带以及两滚轮,该两滚轮分别设置于三角型支架的上端和下端,该传动皮带连接于两滚轮之间,传动皮带朝向烘箱倾斜向上延伸,两滚轮带动传动皮带运转。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角形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挡板,该挡板位于传动皮带的下方。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烘箱为三层式烘箱,该烘箱具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三个烘干室。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4]通过在双螺杆主机上集成主控制箱,利用主控制箱控制拌粉机、双螺杆主机、切条机、提升机和烘箱工作,以自动完成膨化食品加工过程的各个工序,本实用新型的各个设备之间布局合理,简单紧凑,占地空间小,并且设备与设备之间无需人工转移物料,有效减少了人力耗费,降低了食品的制作成本,为生产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00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识说明:
[0018]10、拌粉机11、输出口
[0019]20、双螺杆主机21、输入口
[0020]22、主控制箱23、输出口
[0021]24、挤压螺杆30、切条机
[0022]31、机座32、加馅机构
[0023]33、整形机构301、输入口
[0024]302、输出口40、提升机
[0025]41、三角型支架42、传送皮带
[0026]43、滚轮44、挡板
[0027]50、烘箱51、输入口
[0028]52、烘干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依次并排设置的拌粉机10、双螺杆主机20、切条机30、提升机40以及烘箱50。
[0030]该拌粉机10用于对面粉进行搅拌,该拌粉机10的输出口 11连通双螺杆主机20的输入口 21。
[0031]该双螺杆主机20用于对搅拌好的面粉进行挤压膨化并形成条状体,双螺杆主机20上具有用于同时控制拌粉机1 0、双螺杆主机20、切条机30、提升机40和烘箱50工作的主控制箱22,双螺杆主机20的输出口 23连通切条机30的输入口。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双螺杆主机20具有两挤压螺杆24,该两挤压螺杆24上下平行并彼此啮合,两挤压螺杆24的直径均为65mm,以实现更好的挤压效果。
[0032]该切条机30的输出口位于提升机40输入端的正上方,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切条机30包括有机座31以及设置于机座31上的加馅机构32和整形机构33,该加馅机构32的输入口 301连通双螺杆主机20的输出口 23,加馅机构32的输出口连通整形机构33的输入口,整形机构33的输出口 302位于提升机40之输入端的正上方。
[0033]该提升机40的输出端位于烘箱50之输入口 51的正上方,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提升机40包括有三角型支架41、传送皮带42以及两滚轮43,该两滚轮43分别设置于三角型支架41的上端和下端,该传动皮带42连接于两滚轮43之间,传动皮带42朝向烘箱50倾斜向上延伸,两滚轮43带动传动皮带42运转。并且,该三角形支架41的下端设置有挡板44,该挡板44位于传动皮带42的下方。
[0034]该烘箱50用于对膨化食品进行最后的烘干作业,在本实施例中,该烘箱50为三层式烘箱,该烘箱50具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三个烘干室52,以实现更高效的烘干作业。
[0035]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6]工作时,首先,将面粉放入拌粉机10中进行搅拌,面粉搅拌完成后,从输出口 11输入至双螺杆主机20内,在双螺杆主机20中,面粉被挤压膨化并形成条状体,条状体面粉从输出口 23输出进行切条机30内,在切条机30内,加馅机构32对条状面粉进行加馅,整形机构33对加馅后的面粉进行整形,以形成所需形状,然后,经过提升机40输送至烘箱50内,由烘箱50进行烘干后即可得到成品。
[0037]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双螺杆主机上集成主控制箱,利用主控制箱控制拌粉机、双螺杆主机、切条机、提升机和烘箱工作,以自动完成膨化食品加工过程的各个工序,本实用新型的各个设备之间布局合理,简单紧凑,占地空间小,并且设备与设备之间无需人工转移物料,有效减少了人力耗费,降低了食品的制作成本,为生产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并排设置的拌粉机、双螺杆主机、切条机、提升机以及烘箱;该拌粉机的输出口连通双螺杆主机的输入口,双螺杆主机上具有用于同时控制拌粉机、双螺杆主机、切条机、提升机和烘箱工作的主控制箱,双螺杆主机的输出口连通切条机的输入口,该切条机的输出口位于提升机输入端的正上方,提升机的输出端位于烘箱之输入口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主机具有两挤压螺杆,该两挤压螺杆上下平行并彼此啮合,两挤压螺杆的直径均为6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条机包括有机座以及设置于机座上的加馅机构和整形机构,该加馅机构的输入口连通双螺杆主机的输出口,加馅机构的输出口连通整形机构的输入口,整形机构的输出口位于提升机之输入端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包括有三角型支架、传送皮带以及两滚轮,该两滚轮分别设置于三角型支架的上端和下端,该传动皮带连接于两滚轮之间,传动皮带朝向烘箱倾斜向上延伸,两滚轮带动传动皮带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挡板,该挡板位于传动皮带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膨化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为三层式烘箱,该烘箱具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三个烘干室。
【文档编号】A23P1/14GK203597379SQ201320757030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王胜利 申请人:东莞市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