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连接装置的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550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连接装置的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养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一种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连接装置的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对肉类等富有营养食物的需要也是与日俱增,给养殖户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给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在养殖鸡、鸭、猪、牛等牲畜过程中,合理的饲养系统对牲畜的成长显得越来越重要,各大农场管理者都希望使用合理的饲料喂养,由此得到较大的产出比率,也就是肉料比在养殖过程中成为了较为重要的考核标准。

而喂养系统中的喂料装置存在的种种缺陷是制约产出比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喂料装置都是固定不可拆卸的,在整个集约化、模块化生产过程中造成极大的制约。由于固定不易拆装的设计,对于整个喂养系统,更换饲料或者更换清洗平料器必须将整个料斗拆开才能处理,非常不方便,假如其中某列饲养设备出现的故障,在抢修或者更换零部件的期间,将导致整栋鸡舍都出现喂料困难,易带来较大的风险和造成较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实现向上连接料斗,向下连接平料器,有起承转合的作用,便于快速下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连接装置的喂料装置,便于平料器拆装,方便设备的清洗、维修及更换。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后板、侧板、开合式前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紧固件,开合式前板两端弯折形成有与该开合式前板垂直的弯折板,后板固接于侧板一边,开合式前板抵接于侧板另一边;所述弯折板贴装在侧板上并与侧板贴合,弯折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侧板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弯折板固接于侧板;侧板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调节槽;所述弯折板上开设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调节槽相对,第一紧固件穿设于固定槽和调节槽将所述弯折板固定于侧板,后板、侧板和开合式前板上部围成用于连接料斗的上连接段,下部围成用于连接平料器的下连接段。

优选地,后板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折板。

优选地,后板包括第一折板和与第一折板相交衔接的第二折板,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夹角为157°~169°。

优选地,后板、侧板与开合式前板组装后的连接装置整体高度在139mm~153mm之间。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为销钉或紧固螺钉或十字盘头螺栓。

优选地,调节槽的形状为条形或S形或弯折形。

优选地,第一紧固件为蝶形螺栓或螺钉。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使用上述连接装置的喂料装置,包括上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料斗、平料器和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槽将连接装置上部围成的上连接段固定于料斗的出料端,连接装置下部围成下连接段卡接于平料器的进料口。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三紧固件,第二连接件为L形板,分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导向槽;第三紧固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并将第一连接板固接于平料器;第二连接板内表抵接于开合式前板,构成供开合式前板沿高度方向移动的导向轨道。

优选地,第二紧固件为蝶形螺栓或螺钉。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向上连接料斗,向下连接平料器,有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承接料斗下料保证无漏料,溢料,同时下料顺畅,不堵料;同时下料到平料器过程中下料均匀,不堵料,不溢料;此外,本发明在设备更换、维修时能够灵活拆装,只需要将第一紧固件拆下,旋松第二紧固件,手持折板向上提升连接装置直至其底端与料斗出料端平齐,此时开合式前板向外倾斜,空出清洗、维修空间,便于平料器拆装,方便设备的清洗、维修及部件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完成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拆卸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拆卸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拆卸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拆卸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连接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2、连接装置;21、后板;211、第一折板;212、第二折板;22、侧板;23、开合式前板;231、弯折板;24、第一连接件;25、固定槽;26、调节槽;27、第一紧固件;28、第二紧固件;29、折板;3、平料器;31、第二连接件;311、导向槽;312、第一连接板;313、第二连接板;32、第三紧固件;4、上连接段;5、下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2~6所示的连接装置,包括后板21、侧板22、开合式前板23、第一连接件24和第一紧固件27,开合式前板23两端弯折形成有与该开合式前板23垂直的弯折板231,后板21固接于侧板22一边,开合式前板23抵接于侧板22另一边;所述弯折板231贴装在侧板22上并与侧板22贴合,弯折板231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侧板22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件24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和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将弯折板231固接于侧板22;侧板22远离第一连接件24的一侧设有调节槽26;所述弯折板231上开设固定槽25,所述固定槽25与所述调节槽26相对,第一紧固件27穿设于固定槽25和调节槽26将所述弯折板231固定于侧板22,后板21、侧板22和开合式前板23上部围成用于连接料斗1的上连接段4,下部围成用于连接平料器3的下连接段5。

后板21、侧板22和开合式前板23上部围成上连接段4用于连接料斗1的出料端,下部围成下连接段5与平料器3的进料口连接,拆装便捷,便于料斗1和平料器3的维修、清洗。拆卸时,首先拆下第一紧固件27,第一连接件24使得开合式前板23处于灵活开合的状态,然后往上提拉后板21,后板21顺着调节槽26向上移动,此时开合式前板23逐渐向外倾斜、张开,其张开的角度范围为0~60°,直到将整个装置拉到料斗1出料端的位置;最后将连接装置2略作旋转,预留足够的位置,便于拆卸操作。

进一步,如图2所示,后板21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折板29,向上提拉后板21时,可以将力作用在折板29上,便于连接装置2的移动。

进一步,后板21包括第一折板211和与第一折板211相交衔接的第二折板212,第一折板211和第二折板212的夹角为157°~169°,经过多次测试后,本实施例便于下料的最佳夹角的角度为162°。

进一步,后板21、侧板22与开合式前板23组装后的连接装置2整体高度在139mm~153mm之间,根据料斗1高度和平料器3高度,设定连接装置2整体高度,当其高度为146mm时,拆卸连接装置2后预留出的空间最大,便于料斗1、平料器3的拆装、清洗。

进一步,第一连接件24为销钉或紧固螺钉或十字盘头螺栓。本实施例中优选十字盘头螺栓,能够使得开合式前板23灵活开合。

进一步,调节槽26的形状为条形或S形或弯折形,本实施例中优选条形调节槽26,便于整个装置的上下移动,可调节移动的距离为0~50mm。

进一步,第一紧固件27为蝶形螺栓或螺钉,本实施例中优选蝶形螺栓,不仅能够满足弯折板231与侧板22固定的需求,而且操作人员单手即可完成拆装,操作便捷。

如图1~6所示的使用上述连接装置2的喂料装置,包括上述连接装置2,还包括料斗1、平料器3和第二紧固件28;第二紧固件28穿设于所述调节槽26将连接装置2上部围成的上连接段4固定于料斗1的出料端,连接装置2下部围成下连接段5卡接于平料器3的进料口。

本喂料装置正常工作时,连接装置2的上连接段4承接料斗1下料,保证无漏料,溢料,同时下料顺畅,不堵料;同时下连接段5下料到平料器3进料口的过程中下料均匀,不堵料,不溢料;当需要拆卸进行维修、清洗时,将第一紧固件27拆下,同时旋松第二紧固件28,将作用力作用在后板21边缘的折板29上,向上提拉连接装置2,整个连接装置2受力沿条形调节槽26向上移动,此时,开合式前板23的弯折板231不受第一紧固件27的固定,处于灵活开合的状态,在整个连接装置2上移的过程中,开合式前板23逐渐向外倾斜、张开,其张开的角度范围为0~60°,直到将整个连接装置2拉到料斗1出料端的位置;最后将连接装置2略作旋转,预留足够的位置,方便快捷地更换平料器3。需要将连接装置2拆卸时,将第二紧固件28拆下,同时下移连接装置2至料斗1出料端下方后抽出。

进一步,如图1、图3~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喂料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1和第三紧固件32,第二连接件31为L形板,分为第一连接板312和第二连接板313,第一连接板312上开设有导向槽311;第三紧固件32与所述导向槽311滑动配合,并将第一连接板312固接于平料器3,第二连接板313内表抵接于开合式前板23,构成供开合式前板23沿高度方向移动的导向轨道。在连接装置2上移的过程中,开合式前板23能够顺着第二连接板313构成的导向轨道向外倾斜、张开,此外可以通过与导向槽311滑动配合的第三紧固件32,以此调节第二连接件31的位置,从而与开合式前板23相配合。

进一步,第二紧固件28为蝶形螺栓或螺钉,本实施例中优选蝶形螺栓,通过拧动蝶形螺栓,操作人员单手即可完成拆装,操作便捷。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