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玉蕈原种菌丝的人工接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3607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斑玉蕈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斑玉蕈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斑玉蕈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说。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独特功效。作为大众消费的食品其货架期长,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斑玉蕈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3-15cm,幼是扁半球形,后稍平展,中部稍凸起,污白色浅灰白黄色,表面平滑,水浸状,中央有浅褐色印隐斑纹(似大理石花纹)。菌肉白色,稍厚。菌褶污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等长。菌柄细长稍弯曲,长3-11cm,粗0.5-1cm,表面白色,平滑或有纵条纹,实心,往往丛生而基部相连或分叉。孢子卵白色。孢子光滑,无色,宽椭圆形或近球形,4-5.5μm×3.5-4.2μm。

斑玉蕈生态习性:夏末至秋季生阔叶树枯木及倒腐木上,丛生。

斑玉蕈经济价值:可食用,日本及中国已人工栽培。与榆生离褶伞形态近似,但此种表面不呈现花纹状印斑。有报道抗癌。

斑玉蕈药用价值:斑玉蕈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斑玉蕈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说。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90年代以来张婤先生就对斑玉蕈的栽培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且获得了成功,"蟹味菇"的名称由此而来。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量92.5克,蛋白质2.1克,脂质0.3克,碳水化合物(糖质3.7克,纤维0.7克),灰分0.7克(其中钙2毫克,磷75毫克,铁1.1毫克),维生素A1U,维生素B10.08毫克,维生素B20.5毫克(可以加速体内脂肪的代谢,有美容的效果)。斑玉蕈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类,对青少年智、增高起着重要作用。斑玉蕈子实体中提取的β-1,3-D葡聚糖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而且从斑玉蕈中分离得到的聚合糖酶的活性也比其它菇类要高许多,其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体内自由基作用,因此,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独特功效。作为大众消费的食品其货架期长,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斑玉蕈子实体丛生,每丛15~50株不等,有时散生,散生时数量少而菌盖大。菌盖幼时半球形,边缘内卷后逐渐平展,直径4~15厘米,近白色至灰褐色,中央带有深色大理石状斑纹。菌褶近白色,与菌柄成圆头状直生,密集至稍稀。菌柄长3~10厘米,粗0.3~0.6厘米,偏生或中生。孢子阔卵形至近球形,显微镜下透明,成堆时白色。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栽培出斑玉蕈安全可食用菌种,本人发明了一种斑玉蕈菌种的培养方法,这种培养方法培养的斑玉蕈菌种纯度高,没有杂菌,安全性好。

斑玉蕈原种菌丝的人工接种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琼脂培养基准备:琼脂100份、南瓜100份、水1000份,将南瓜切成碎片后加入水中加热至100℃煮熟,将南瓜过滤取汁,汁液与琼脂混合滴入试管中加热至50℃~60℃后搅拌均匀,将试管与平面成三十度角静置降温成为斜面培养基;二、母种培养:在斑玉蕈子实体上用灭菌工具切取一小块菌体,放进斜面培养基上中间,塞紧试管口,于25℃~30℃时培养7~8日,菌丝长满试管即为母种;三、培养基调制:花生苗30~40份、甘蔗渣20~30份、木屑20~30份、木薯渣20~30份,将各原料混合捣碎成直径≤0.1cm的碎粒,再混入适量水分,达到手捏沾结但不出水为佳,成为混合料;四、培养基灭杂菌:将混合培养料加热至70℃~80℃一分钟后自然降低温度至20℃~30℃;五、培养基成形与菌种种植:将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培养料装入塑料盆,装料深度2cm~3cm,表面撒上斑玉蕈母种菌块,撒料密度:1 g~1.5g/m2,再撒一薄层混合培养料,用平板稍作压平,均匀喷洒干净清水至刚好潮湿,大棚或室内操作;六、覆膜保湿保温:培养基面用一透明薄农膜覆盖,四周用土块压住;七、菌种生长期间的管理: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30%,干燥时适当喷水;保持大棚内温度25℃~30℃作为催菇期的温度;八、出菇期间的管理:斑玉蕈生长期温度为25℃~35℃为宜,斑玉蕈菌种体出菇期后三天应揭开薄农膜,太阳光线过强时要增加遮阳膜,保持阴性光线度和潮湿的环境,当子实体球状直径达到6.5~8.5cm时就要及时采收。

斑玉蕈原种菌丝的人工接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斑玉蕈原种菌丝的人工接种方法先采用南瓜琼脂培养基培养出母种菌丝;再通过利用花生苗、甘蔗渣、木薯渣、木屑混合制作得混合培养料,通过将混合培养料高温灭菌,消灭杂菌,从根本上拒绝的杂菌的存在可能;斑玉蕈原种菌丝的人工接种方法没有采取粪便、化学肥料等其它复杂的原料作培养基,使斑玉蕈菌种不但生长过程中不能产生有毒物质,甘蔗渣含糖量和木薯渣所含的淀粉成分已经足够丰富,能将斑玉蕈母种菌丝培养成为安全的子实体。

具体实施方式

斑玉蕈原种菌丝的人工接种方法,是按下面的步骤实施进行:一、琼脂培养基准备:琼脂100份、南瓜100份、水1000份,将南瓜切成碎片后加入水中加热至100℃煮熟,将南瓜过滤取汁,汁液与琼脂混合滴入试管中加热至50℃~60℃后搅拌均匀,将试管与平面成三十度角静置降温成为斜面培养基;二、母种培养:在斑玉蕈子实体上用灭菌工具切取一小块菌体,放进斜面培养基上中间,塞紧试管口,于25℃~30℃时培养7~8日,菌丝长满试管即为母种;三、培养基调制:花生苗30~40份、甘蔗渣20~30份、木屑20~30份、木薯渣20~30份,将各原料混合捣碎成直径≤0.1cm的碎粒,再混入适量水分,达到手捏沾结但不出水为佳,成为混合料;四、培养基灭杂菌:将混合培养料加热至70℃~80℃一分钟后自然降低温度至20℃~30℃;五、培养基成形与菌种种植:将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培养料装入塑料盆,装料深度2cm~3cm,表面撒上斑玉蕈母种菌块,撒料密度:1 g~1.5g/m2,再撒一薄层混合培养料,用平板稍作压平,均匀喷洒干净清水至刚好潮湿,大棚或室内操作;六、覆膜保湿保温:培养基面用一透明薄农膜覆盖,四周用土块压住;七、菌种生长期间的管理: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30%,干燥时适当喷水;保持大棚内温度25℃~30℃作为催菇期的温度;八、出菇期间的管理:斑玉蕈生长期温度为25℃~35℃为宜,斑玉蕈菌种体出菇期后三天应揭开薄农膜,太阳光线过强时要增加遮阳膜,保持阴性光线度和潮湿的环境,当子实体球状直径达到6.5~8.5cm时就要及时采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