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龙茶茶园间套种香草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4327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龙茶茶园间套种香草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属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乔木,福建地区的茶树多为小乔木。茶树种植在丘陵地区,土壤为酸性红土,排水条件好,降水充沛,适宜作物的生长。然而茶树多为条状种植,新茶种植前五年茶树小,茶树间隙大,土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成熟茶园茶树品种单一,土壤板结,植物生态系统单一,茶树易感染虫害,多种害虫联合侵染茶树的整个生长期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造成极大的损害。茶树害虫主要有以下四种:茶小绿叶蝉,其虫口高峰期为每年的5-6月和9-10月,茶尺蠖常年危害,约每隔一月发生一代,茶橙瘿螨的虫口高峰为5-6月和8-10月,黑刺粉虱的虫口发生期为5、7、8、9、10月。因此,茶园需要一套合理的种植模式解决现有茶园的生态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龙茶茶园间套种香草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乌龙茶茶园间套种香草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施肥:于每年秋冬季结合土壤深翻,在距离茶树根颈20~25cm开沟,沟深30-40cm;在该步骤所开的沟中施入合成有机肥4500~5500kg/亩,或同时增施适量的复合肥、饼肥或腐熟的农家肥,随即盖土进行土地平整成垄状,垄高出地面8~10cm,中间高两头低;

(2)香草种植:4月份在茶叶行间且距离茶树根颈约30cm处开沟2~3行,沟深20-25cm,沟间距为30-35cm,将香草幼苗定植在该步骤所开的沟内,株距为10~25cm;

(3)香草修剪:5月和9月香草生长高峰期,在这两个月对香草枝条进行适当轻度修剪,以促发香草分支和枝条整齐繁盛;轻度修剪后,香草枝条高度低于茶树冠面10-20cm,发挥香草挥发物对茶树的驱虫效果和抑菌作用,以促进茶树的光合作用;

(4)香草收割:6月春茶采收后,7月结合适度修剪进行第1次香草收割,留茬高度为50-60cm;10月秋茶采收后,11月进行第2次香草收割,留茬高度为10c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茶园为丘陵地势,乌龙茶茶树在茶园中的种植方式为单条栽植,行距为1.3-1.5m,丛距为30-33cm,每丛种植两株。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香草包括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和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乌龙茶包括铁观音、本山、黄金桂、毛蟹、梅占、大红袍、肉桂、水仙和矮脚乌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在该步骤所开的沟中施入合成有机肥5000kg/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与单植纯茶园相比,本发明增加茶园的物种多样性,减少因长期种植单一作物导致的生态失衡,改善土壤微环境,有助于茶树的营养吸收。茶园间套种香草抑制杂草生长,减轻杂草对茶树的危害和营养争夺。

2、控制茶园有害生物:香草的挥发性物质及特殊气味可对茶树的害虫产生排斥作用,本发明通过栽培时间的管理使开花期早于虫口高峰期,起到预防及驱赶害虫的效果,同时香草吸引的昆虫也可以对茶害虫产生资源争夺甚至捕杀茶害虫,从而有效控制茶园的有害生物。

3、提高茶叶品质:本发明的间套种香草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措施,减少茶园农药的施用,减轻茶叶农药污染;香草特有芳香性挥发物质可在茶树的生长发育时渗透到茶叶中,为茶叶增加特殊的香气成分。提高茶叶的优良品质。

4、增加经济效益:本发明中茶园的茶树行间为香草提供遮阴环境,这有利于香草早期生长;由于香草生长力旺盛,每年有2次生长高峰期,可进行多次收割;从而为茶园有限土地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下述实施例中,茶园为丘陵地势,乌龙茶茶树在茶园中的种植方式为单条栽植,行距为1.3-1.5m,丛距为30-33cm,每丛种植两株。乌龙茶包括铁观音、本山、黄金桂、毛蟹、梅占、大红袍、肉桂、水仙和矮脚乌龙。

实施例1

(1)整地施肥:于每年秋冬季结合土壤深翻,距离茶树根颈20~25cm开沟,沟深30-40cm;施入合成有机肥5000kg/亩,或同时可增施适量的复合肥、饼肥或腐熟的农家肥;随即盖土进行土地平整成垄状,垄高出地面8-10cm,中间高两头低。

(2)香草种植:4月在茶叶行间在距离茶树根颈约30cm处开2-3行种植沟,沟深20-25cm,沟间距为30-35cm;将催芽后的鼠尾草种子直播于同一行间的种植沟内;在茶树的另一行间种植迷迭香幼苗,株距为20cm;在茶园的陡坡、护坡和边坡等处种植香茅草,株行距为20×25cm。

(3)香草修剪:5月和9月香草生长高峰期,对迷迭香枝条和香茅草叶片进行适当轻度修剪,有利于促发迷迭香分支和枝条整齐繁盛;迷迭香枝条和香茅草叶片高度低于茶树冠面10-20cm,发挥迷迭香和香茅草挥发物对茶树的驱虫效果和抑菌作用,有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

(4)香草收割:香茅草全年生长且生长快速,每年可收割3-4次,在生长旺盛期即可收割;鼠尾草可随需随采,或者在冬季将地上部全部收割;迷迭香在生长茂盛时即可采收,每年可收割3-4次。6月春茶采收后,7月结合修剪进行第1次香草收割,留茬高度为50-60cm;10月秋茶采收后,11月进行第2次香草收割,留茬高度为10cm。

(5)香草更新:香茅草每种植三年便要更新一次,将地下部全部铲除,重新整地种植;鼠尾草和迷迭香一次种植可连续多年采收。

本实施例中在茶园中间套种多种香草,其中香茅草全草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可对茶叶害虫产生驱赶作用,同时其发达的根系可改善茶园土壤微环境,保持水土,有益于茶树生长。鼠尾草花期为6-9月,可在茶叶害虫的虫口高峰期对害虫起到抑制生长和驱赶作用。迷迭香花期为11月至次年4月,开花时其浓郁的香气可吸引茶树害虫,因此减少了茶园中害虫的数量。此三种香草的组合可全年对茶树害虫产生作用,有效改善茶园害虫侵害情况。另外以上三种香草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收割后的香草可用于制造药品、护肤品等,使有限的茶园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2

(1)整地施肥:于每年秋冬季结合土壤深翻,距离茶树根颈20~25cm开沟,沟深30-40cm;施入合成有机肥5000kg/亩,或同时可增施适量的复合肥、饼肥或腐熟的农家肥;随即盖土进行土地平整成垄状,垄高出地面8-10cm,中间高两头低。

(2)香草种植:4月在茶叶行间在距离茶树根颈约30cm处开2-3行种植沟,沟深20-25cm,沟间距为30-35cm;将催芽后的薄荷种子直播于同一行间的种植沟内;在茶树的另一行间种植薰衣草幼苗,株距为20cm;在茶园的陡坡、护坡和边坡等处种植香茅草,株行距为20×25cm。

(3)香草修剪:5月和9月香草生长高峰期,对薰衣草枝条和香茅草叶片进行适当轻度修剪,有利于促发薰衣草分支和枝条整齐繁盛;薰衣草枝条和香茅草叶片高度低于茶树冠面10-20cm,发挥薰衣草和香茅草挥发物对茶树的驱虫效果和抑菌作用,有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

(4)香草收割:香茅草全年生长且生长快速,每年可收割3-4次,在生长旺盛期即可收割;薄荷可随需随采,或者在冬季将地上部全部收割;薰衣草在生长茂盛时即可采收,每年可收割3-4次。6月春茶采收后,7月结合修剪进行第1次香草收割,留茬高度为50-60cm;10月秋茶采收后,11月进行第2次香草收割,留茬高度为10cm。

(5)香草更新:香茅草每种植三年便要更新一次,将地下部全部铲除,重新整地种植;薄荷和薰衣草一次种植可连续多年采收。

本实施例中在茶园中间套种多种香草,其中香茅草全草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可对茶叶害虫产生驱赶作用,同时其发达的根系可改善茶园土壤微环境,保持水土,有益于茶树生长。薰衣草花期为6-7月和9-10月,可在茶叶害虫的虫口高峰期对害虫起到抑制生长和驱赶作用。薄荷花期为7-9月,并且薄荷全草富含薄荷醇等挥发油,具有杀菌驱虫作用。此三种香草的组合使其驱虫作用覆盖全年,有效改善茶园害虫侵害情况。另外香茅常用作药用,薄荷常用于制造食品和日化用品,薰衣草是优质的护肤品原料,收获后的香草都具有广泛的用途,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为复合香草种植模式下,10月采收茶叶进行产量和品质成分含量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2中茶叶品质成分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茶园;而实施例1和实施例2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因此,间套种香草显著提高茶叶品质。

表1间套种香草对茶叶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注:表中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由表2可知,间套种香草的种植模式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实施例1~2中茶叶的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有利于提高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片中的光合产物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也得到大量生成;从而显著提高茶叶的产量。因此,间套种香草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

表2间套种香草对茶叶生长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