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螨消化系统的一种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200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捕食螨消化系统的一种染色的方法,属于现代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捕食螨的研究还主要局限于分类、饲养及应用方面,对于捕食螨体内的微观结构,尤其是消化系统的机构研究甚少。

捕食螨消化系统是研究捕食螨取食消化食物的重要结构,能够观察到捕食螨取食食物后食物在螨类体内的走向,对于研究捕食螨消化系统,以及简便有效标记食物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如何便于观察捕食螨消化系统,并没有相关简易方法的报道。

本发明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的捕食螨消化系统染色方法,并且不会导致螨类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捕食螨消化系统的简易、具体染色方法,能够实现在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捕食螨食物走向、储存位置的目的。

本发明是在温度25℃-30℃、湿度75%-90%条件下,将0.05%-5%的荧光素钠或品红溶液倒入培养皿中,再拉伸parafilm膜,并将拉伸好的parafilm膜剪成直径小于培养皿的圆形,然后将剪好的parafilm膜平放在培养皿内的荧光素钠或品红溶液表层使parafilm膜浮在培养皿溶液上,最后将饥饿0-72小时的捕食螨放在parafilm膜上,1-3小时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捕食螨消化系统。

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够在荧光显微镜或普通体式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捕食螨的消化道、整个消化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捕食螨的染色方法

在温度24℃、湿度85%条件下,将0.1%荧光素钠30ml倒入直径为5cm的培养皿中,再拉伸parafilm膜,并剪出直径为3cm的圆形,然后将剪好的parafilm膜平放在培养皿内的荧光素钠溶液表层使parafilm膜浮在培养皿溶液上,最后将挑好放在2毫升离心管中饥饿60小时的捕食螨放在膜上,1小时即可在荧光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到捕食螨消化系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捕食螨消化系统的一种染色方法,其特征是在温度25℃‑30℃、湿度75%‑90%条件下,将0.05%‑5%的荧光素钠或品红溶液倒入培养皿中,再将拉伸好的parafilm膜剪成直径小于培养皿的圆形,然后将剪好的parafilm膜平放在培养皿内的荧光素钠或品红溶液表层使parafilm膜浮在培养皿溶液上,最后将饥饿0‑72小时的捕食螨放在parafilm膜上,1‑3小时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捕食螨消化系统。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够为观察捕食螨的消化道、整个消化系统提供技术参考。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东;徐学农;吕佳乐;周长青;贾冰红;刘珊;尹哲;庞博;张乐;张正伟;宗静;祝宝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07
技术公布日:2017.08.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