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01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花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棉花自动播种机。



背景技术:

如今我国的棉花种植呈现了一种不景气的状况,而棉花的需求量却不减,但是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和棉花产量的低下,棉花种植地还在逐年减低,为了提高棉花的种植,需要在一些有石块的土地上种植,因此会导致播种困难等问题,所以则需要一种棉花自动播种机完成自动避开石头种植棉花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棉花自动播种机,其采用本发明通过摄像机组识别路况信息,四个行走结构驱动机器运动,四个播种机构同时工作避开石头将种子种植到畦地上,工作方式简单高效。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花自动播种机包括平台、四个行走结构、四个播种机构、储种子桶、压土机构、摄像头组、四个第一伺服电机、四个连接管、四个储种子盒、四个电缸座、十六根支柱、十六根第一弹簧、八个第一电缸、四个取种管、四个挡片,所述的摄像头组安装在平台上端面的前端部,平台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储种子桶,储种子桶的四面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的下端部分别与一个储种子盒连接;储种子盒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个电缸座,每个电缸座的四角位置上安装有四个支柱,每个支柱上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电缸座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下端部安装在电缸座上,上端部安装在储种子盒上;取种管安装在电缸座的中间位置,其上端设置有两个方形孔,方形孔下方设置有一圈圆环;在储种子桶上每个连接管的上方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伺服电机,每个第一伺服电机的轴分别与一个挡片的轴连接,挡片的轴设置在挡片直径的四分之一位置上,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挡片转动从而控制连接管口的开合。

每个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轮子、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伸缩套、第二电缸、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电缸、第二伸缩套,所述的四个第二伸缩套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平台下端面的四角位置,并且前后两两平行安装;所述的第二伸缩杆安装在第二伸缩套内,所述的第三电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二伸缩套上,第三电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伸缩杆相连,第三电缸的伸缩驱动第二伸缩杆在第二伸缩套内运动;所述的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二伸缩杆的一端,第一伸缩套与第一伸缩杆滑动安装;所述的第二电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伸缩杆相连接,第二电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一伸缩套上,第二电缸驱动第一伸缩套沿第一伸缩杆上下滑动;所述的轮子转动安装在第一伸缩套下端,另一侧还安装有一个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主轴与轮子同轴相连接,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轮子转动。

所述的播种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齿轮、伺服电机座、齿条、第三伸缩套、第四电缸、第三伸缩杆、后端板、第五电缸、前端板、夹板、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齿条分别安装在平台下端面的两侧位置,并且前后两两平行安装;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安装在伺服电机座侧面,齿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的伺服电机座滑动安装在齿条的滑槽上;所述的齿轮与第三伺服电机主轴同轴连接,同时与齿条啮合安装,第三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座沿齿条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三伸缩套的上端安装在伺服电机座上,所述的第三伸缩杆滑动安装在第三伸缩套内,所述的第四电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三伸缩套上,第四电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三伸缩杆相连接,第四电缸的伸缩驱动第三伸缩杆在第三伸缩套内运动;所述的后端板安装在第三伸缩杆的下端部;六个所述的第五电缸等分成三组,每一组的两个第五电缸的缸体底部铰接安装在后端板上,并凑在一起;每一组的第五电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铰接安装在前端板上,并相互分开;所述的夹板安装在前端板上,钢管固定安装在夹板上,钢管上端还设置有一个第六电缸,第六电缸的缸体与钢管端部固定安装,活塞杆部分安装在钢管内部;所述的输送管的上端与取种管下端连接,输送管的下端与钢管下部连接。

所述的压土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两个第一旋转臂、两个第四伺服电机、两个旋转臂、两个第五伺服电机、两个辊轮臂、八根第二弹簧、辊轮,两个所述的支撑杆分别安装在平台后端部下表面的左右两边,两个所述的第一旋转臂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下端铰接,支撑杆下端还设置有一个第四伺服电机,其主轴与第一旋转臂的一端相连,第四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臂上下转动;两个所述的第二旋转臂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旋转臂的一端铰接,第一旋转臂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五伺服电机,其主轴与第二旋转臂的一端相连,第五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旋转臂上下转动;每个第二旋转臂的前端部还设置有四个第二弹簧,四个第二弹簧的前端部与辊轮臂连接,所述的辊轮安装在两个滚轮臂之间。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摄像机判断道路信息,采用四个行走结构驱动机器前进,行动灵活(2)通过四个播种机构可以根据畦地的宽度来调节播种距离,同时还可以调节位置避开石头进行播种,播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取种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6、7为本发明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压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挡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某一角度的整体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平台;2-行走结构;3-播种机构;4-储种子桶;5-压土机构;6-摄像头组;7-第一伺服电机;8-连接管;9-储种子盒;10-电缸座;11-支柱;12-第一弹簧;13-第一电缸;14-取种管;15-挡片;201-轮子;202-第二伺服电机;203-第一伸缩套;204-第二电缸;205-第一伸缩杆;206-第二伸缩杆;207-第三电缸;208-第二伸缩套;301-第三伺服电机;302-齿轮;303-伺服电机座;304-齿条;305-第三伸缩套;306-第四电缸;307-第三伸缩杆;308-后端板;309-第五电缸;310-前端板;311-夹板;312-钢管;313-输送管;314-第六电缸501-支撑杆;502-第一旋转臂;503-第四伺服电机;504第二旋转臂;505-第五伺服电机;506-辊轮臂;507-第二弹簧;508-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棉花自动播种机包括平台1、四个行走结构2、四个播种机构3、储种子桶4、压土机构5、摄像头组6、四个第一伺服电机7、四个连接管8、四个储种子盒9、四个电缸座10、十六根支柱11、十六根第一弹簧12、八个第一电缸13、四个取种管14、四个挡片15。摄像头组6安装在平台1上端面的前端部,平台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储种子桶4,储种子桶4的四面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管8,每个连接管8的下端部分别与一个储种子盒9连接。储种子盒9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个电缸座10,每个电缸座10的四角位置上安装有四个支柱11,每个支柱11上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12,电缸座10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一电缸13,第一电缸13的下端部安装在电缸座10上,上端部安装在储种子盒9上。取种管14安装在电缸座10的中间位置,其上端设置有两个方形孔,方形孔下方设置有一圈圆环。在储种子桶4上每个连接管8的上方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伺服电机7,每个第一伺服电机7的轴分别与一个挡片15的轴连接,挡片15的轴设置在挡片直径的四分之一位置上,第一伺服电机7驱动挡片15转动从而控制连接管8口的开合。

行走机构2包括轮子201、第二伺服电机202、第一伸缩套203、第二电缸204、第一伸缩杆205、第二伸缩杆206、第三电缸207、第二伸缩套208。四个第二伸缩套208的一端部分别安装在平台1下端面的四角位置,并且前后两两平行安装。第二伸缩杆206安装在第二伸缩套208内,所述的第三电缸207的缸体安装在第二伸缩套208上,第三电缸207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伸缩杆206相连,第三电缸207的伸缩驱动第二伸缩杆206在第二伸缩套208内运动。第一伸缩杆205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二伸缩杆206的一端,第一伸缩套203与第一伸缩杆205滑动安装,所述的第二电缸204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伸缩杆205相连接,第二电缸204的缸体安装在第一伸缩套203上,第二电缸204驱动第一伸缩套203沿第一伸缩杆205上下滑动。所述的轮子201转动安装在第一伸缩套203下端,另一侧还安装有一个第二伺服电机202,第二伺服电机202主轴与轮子201同轴相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02驱动轮子201转动。

播种机构3包括第三伺服电机301、齿轮302、伺服电机座303、齿条304、第三伸缩套305、第四电缸306、第三伸缩杆307、后端板308、第五电缸309、前端板310、夹板311、钢管312。四个齿条304分别安装在平台1下端面的两侧位置,并且前后两两平行安装。第三伺服电机301安装在伺服电机座303上,齿条30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伺服电机座303滑动安装在齿条304的滑槽侧面。齿轮302与第三伺服电机301主轴同轴连接,同时与齿条304啮合安装,第三伺服电机301驱动伺服电机座303沿齿条304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三伸缩套305的上端安装在伺服电机座303上,第三伸缩杆307滑动安装在第三伸缩套305内,第四电缸306的缸体安装在第三伸缩套305上,第四电缸306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三伸缩杆307相连接,第四电缸306的伸缩驱动第三伸缩杆307在第三伸缩套305内运动。所述的后端板308安装在第三伸缩杆307的下端部;六个所述的第五电缸309等分成三组,每一组的两个第五电缸309的缸体底部铰接安装在后端板308上,并凑在一起;每一组的第五电缸309的活塞杆端部分别铰接安装在前端板310上,并相互分开。夹板311安装在前端板310上,钢管312固定安装在夹板311上,钢管312上端还设置有一个第六电缸314,第六电缸314的缸体与钢管312端部固定安装,活塞杆部分安装在钢管312内部。输送管313的上端部与取种管14下端连接,输送管313的下端与钢管312下部连接。

压土机构5包括两根支撑杆501、两个第一旋转臂502、两个第四伺服电机503、两个旋转臂504、两个第五伺服电机505、两个辊轮臂506、八根第二弹簧507、辊轮508。两个支撑杆501分别安装在平台1后端部下表面的左右两边,两个第一旋转臂50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301下端铰接,支撑杆301下端还设置有一个第四伺服电机503,其主轴与第一旋转臂502的一端相连,第四伺服电机503驱动第一旋转臂502上下转动。两个第二旋转臂50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旋转臂502的一端铰接,第一旋转臂502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五伺服电机505,其主轴与第二旋转臂504的一端相连,第五伺服电机505驱动第二旋转臂504上下转动。每个第二旋转臂504的前端部还设置有四个第二弹簧507,四个第二弹簧507的前端部与辊轮臂506连接,辊轮508安装在两个滚轮臂506之间。

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需要将机器放在棉花地中,四个伺服电机202分别驱动轮子201转动,从而驱动播种机的前进、后退及转向运动,储种子桶4用于存放种子,四个第一伺服电机7驱动挡片15转动,使种子可以从储种子桶4内通过连接管8掉落在储种子盒9内,并使连接管8和储种子盒9中装满种子,然后反向转动第一伺服电机7,使挡片15返回原位,从而使连接管8和储种子盒9形成封闭空间,然后两个第一电缸13伸缩带动取种管14运动,从而使储种子盒9内的种子在取种管14上方形孔和圆环的作用下,强制将种子塞进取种管14中,同时四个第三伺服电机301分别驱动四个第三伸缩套305在齿条上运动,改变播种机构3的播种间距,四个第四电缸306分别伸长,驱动四个第三伸缩杆307向下运动,从而使夹板311和钢管312向下运动在土地上插一个孔,在插孔的过程中,前端板310、后端板308及六个第五电缸309构成的球铰并联机构控制夹板311调节方向,使钢管312可以避开石头并且插入石缝之中,然后四个第四电缸306分别收缩,四个第三伸缩杆307向上运动,种子通过输送管313从取种管14中落入钢管312内与钢管312内的土壤混合,下一步,第六电缸314的活塞杆伸长,将土壤和种子一起推入刚刚插好的孔内,然后播种机向前运动,第四伺服电机503驱动第一旋转臂502向下转动,第五伺服电机505驱动第二旋转臂504向下转动,将辊轮508贴在地面,通过第二弹簧507的弹力作用,使辊轮508对地面产生压力,将种植种子孔附近的土和石缝把孔盖住,最终完成种植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