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溴类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4150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溴类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水处理杀菌剂的品种繁多,杀生机制主要分为氧化型,非氧化型,作用机理不尽相同,使用效果更是层次不齐。目前广泛使用的含氯杀菌剂杀菌效果良好,但是存在气味重、毒性较大和投加量大的缺点,不能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溴类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将现有杀菌剂中的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等原料改为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等,更加安全且没有挥发性的有机氯,得到了杀菌剂更优良,同时气味淡,毒性小,投加量低,而且兼具一定的粘泥剥离效果的溴类杀菌剂,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同时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溴类杀菌剂。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溴类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所述溴类杀菌剂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a、将0.3-0.7重量份的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0.3-0.7重量份的二硫氰基甲烷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向步骤a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0.5-1.5重量份的甘氨酸溶液,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热至80-85℃,并维持温度在75-85℃反应3-4小时,得到第三混合物;

d、向步骤c得到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0.3-0.7重量份的溴硝基苯乙烯溶液,搅拌反应1-2小时后,加入0.3-0.7重量份的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搅拌1-2小时后得到所述溴类杀菌剂。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其中,步骤a中,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二硫氰基甲烷的重量比为1:1。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其中,步骤b中,第一混合物和甘氨酸溶液的重量比为1:1。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其中,步骤d中,甘氨酸溶液、溴硝基苯乙烯溶液和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的重量比为2:1:1。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其中,步骤c中,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热后,维持温度在80℃反应3-4小时,得到第三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其中,甘氨酸溶液的浓度为5-15wt%,溴硝基苯乙烯溶液的浓度为6-8wt%,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的浓度为3-7wt%。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其中,甘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wt%,溴硝基苯乙烯溶液的浓度为7wt%,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的浓度为5wt%。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其中,步骤c中,反应3-4小时后,停止加热,维持搅拌至温度降至室温,得到第三混合物。本发明中,室温为25℃。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3-0.7重量份的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0.3-0.7重量份的二硫氰基甲烷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向步骤a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0.5-1.5重量份的甘氨酸溶液,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热至80-85℃,并维持温度在75-85℃反应3-4小时,得到第三混合物;

d、向步骤c得到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0.3-0.7重量份的溴硝基苯乙烯溶液,搅拌反应1-2小时后,加入0.3-0.7重量份的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搅拌1-2小时后得到所述溴类杀菌剂。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二硫氰基甲烷、甘氨酸溶液、溴硝基苯乙烯溶液和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的重量比为1:1:2:1:1。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甘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wt%,溴硝基苯乙烯溶液的浓度为7wt%,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的浓度为5wt%。

根据本发明的溴类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c中,反应3-4小时后,停止加热,维持搅拌至温度降至室温,得到第三混合物。本发明中,室温为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溴类杀菌剂,将现有杀菌剂中的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等原料改为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等,反应后得到了一种新型特殊结构溴类双子季铵盐,分子结构中键合了非离子结构,其不但具有双子季铵盐的性能,而且具有非离子特性,使其能够与阴离子体系具有很好的兼容性,阳电荷极强,极易吸附于微生物表面,从而穿透微生物细胞壁进入细胞膜,阻断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灭杀微生物,具有优秀的杀菌效果。

2、所述溴类杀菌剂中不含氯,气味淡,毒性小,投加量低,而且兼具一定的粘泥剥离效果的溴类杀菌剂,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同时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

3、所述溴类杀菌剂能够用于工业循环水、石油、炼油、油田注水、化工、废水、纸浆、造纸、电厂、冶炼、塑料、橡胶、制药、纤维、纺织等行业的工业水系统的杀菌灭藻,对水中微生物有强力的杀生作用,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兼具粘泥剥离的效果。

4、所述溴类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5任一所述溴类杀菌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每1重量份的重量为1kg。

实施例1

一种溴类杀菌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3重量份的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0.7重量份的二硫氰基甲烷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向步骤a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0.5重量份浓度为15wt%的甘氨酸溶液,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热至80℃,并维持温度在85℃反应3小时,停止加热,维持搅拌至温度降至室温,得到第三混合物;

d、向步骤c得到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0.7重量份浓度为6wt%的溴硝基苯乙烯溶液,搅拌反应2小时后,加入0.3重量份浓度为7wt%的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搅拌1小时后得到所述溴类杀菌剂。

实施例2

一种溴类杀菌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7重量份的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0.3重量份的二硫氰基甲烷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向步骤a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1.5重量份浓度为5wt%的甘氨酸溶液,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热至85℃,并维持温度在75℃反应4小时,停止加热,维持搅拌至温度降至室温,得到第三混合物;

d、向步骤c得到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0.3重量份浓度为8wt%的溴硝基苯乙烯溶液,搅拌反应1小时后,加入0.7重量份浓度为3wt%的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搅拌2小时后得到所述溴类杀菌剂。

实施例3

一种溴类杀菌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5重量份的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0.5重量份的二硫氰基甲烷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向步骤a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1重量份浓度为10wt%的甘氨酸溶液,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热至82℃,并维持温度在80℃反应3.5小时,停止加热,维持搅拌至温度降至室温,得到第三混合物;

d、向步骤c得到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0.5重量份浓度为7wt%的溴硝基苯乙烯溶液,搅拌反应1.5小时后,加入0.5重量份浓度为5wt%的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搅拌1.5小时后得到所述溴类杀菌剂。

实施例4

一种溴类杀菌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3重量份的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0.7重量份的二硫氰基甲烷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向步骤a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0.5重量份浓度为15wt%的甘氨酸溶液,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热至80℃,并维持温度在80℃反应3小时,停止加热,维持搅拌至温度降至室温,得到第三混合物;

d、向步骤c得到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0.7重量份浓度为6wt%的溴硝基苯乙烯溶液,搅拌反应2小时后,加入0.3重量份浓度为7wt%的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搅拌2小时后得到所述溴类杀菌剂。

实施例5

一种溴类杀菌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7重量份的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0.3重量份的二硫氰基甲烷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向步骤a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1.5重量份浓度为5wt%的甘氨酸溶液,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热至85℃,并维持温度在80℃反应4小时,停止加热,维持搅拌至温度降至室温,得到第三混合物;

d、向步骤c得到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0.3重量份浓度为8wt%的溴硝基苯乙烯溶液,搅拌反应1小时后,加入0.7重量份浓度为3wt%的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基铵溶液,搅拌1小时后得到所述溴类杀菌剂。

对实施例1-4得到的溴类杀菌剂进行杀菌能力(以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作为目标菌种)检测,检测结果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得到的溴类杀菌剂杀菌能力检测表

以上实验证明,所述溴类杀菌剂对水中微生物有强力的杀生作用,并且投加量低于现有杀菌剂20-50mg/l的投加量,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同时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