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6937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产品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博落回(学名:macleayacordata(willd.)r.br.)是粟科,博落回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基部具乳黄色浆汁。该种全草有大毒,不可内服,入药治跌打损伤、关节炎、汗斑、恶疮、蜂螫伤及麻醉镇痛、消肿;作农药可防治稻椿象、稻苞虫、钉螺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苄基异喹啉类(benzylisoquinolines)生物碱,主要含有血根碱、白屈菜红碱、二氢血根碱、二氢白屈菜红碱等苯并菲啶类(benzophenanthridines)生物碱和原阿片碱、别隐品碱等普托品类(protopines)生物碱,其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较高。国内外研究发现可将博落回总生物碱研制成抗病毒的人兽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生物农药、肥料等,同时也因为博落回总生物碱的抗菌消毒作用。但是博落回在矿山废弃地或在极潮湿环境下对植物的作用很小,对于上述环境中植物不易生长或农作物种子烂种烂芽等现象改善效果小,需要对其继续研究来使博落回在上述环境中也能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博落回43-51份、炙蜂房11-19份、达仑木3-7份、桉叶15-25份、柏树叶22-30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博落回45-49份、炙蜂房13-17份、达仑木4-6份、桉叶18-22份、柏树叶24-28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博落回47份、炙蜂房15份、达仑木5份、桉叶20份、柏树叶26份。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博落回、桉叶粉碎、过100-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1-12倍的45%乙醇溶液,在68-70℃下密封保温处理1.5-1.8h,然后在60-62℃下进行超声处理35-40min,离心分离后取上层液,制得混合物a;2)将达仑木粉碎、过100-150目筛,加入其质量4.5-5倍的食醋,在72-75℃搅拌50-55min,再在80℃搅拌至干,即得达仑木粉;3)将炙蜂房、柏树叶粉碎、过100-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0-11倍的无水乙醇浸提2次,每次浸提温度为75-78℃,浸提时间为1.2-1.4h,合并两次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15%;将制得的浓缩液在-10℃下冷冻4-5h,再在20-25℃下真空干燥处理1-2h,制得混合物b;4)将混合物a、混合物b与达仑木粉混合,然后进行超声处理45-50min,烘干即得复合物料。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超声功率为800w。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离心的转速为10000-14000r/min,离心时间为20-30min。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超声功率为600w。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复合物料在制备防治作物白粉病、灰霉病农药中的应用。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复合物料在制备肥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复合物料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上述原料及工艺制得的复合物料,提高了植物的发芽率、成活率和矿山的生态修复率,可有效的改良矿山废弃地的土壤;能增强植物免疫力,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在极潮湿环境中能够有效地防治植物烂种烂芽现象,而且还能促进产量提升,缩短生长周期;对白粉病和灰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效。本发明原料简单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制、易操作,效果显著,适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包括以下原料:博落回43kg、炙蜂房11kg、达仑木3kg、桉叶15kg、柏树叶22kg。将博落回、桉叶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1倍的45%体积浓度的乙醇溶液,在68℃下密封保温处理1.5h,然后在60℃下进行超声处理35min,超声功率为800w。然后离心分离后取上层液,制得混合物a;离心的转速为10000r/min,离心时间为20min。将达仑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其质量4.5倍的食醋,在72℃搅拌50min,再在80℃搅拌至干,即得达仑木粉。将炙蜂房、柏树叶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0倍的无水乙醇浸提2次,每次浸提温度为75℃,浸提时间为1.2h,合并两次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将制得的浓缩液在-10℃下冷冻4h,再在20℃下真空干燥处理1h,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混合物b与达仑木粉混合,然后进行超声处理45min,超声功率为600w。烘干即得复合物料。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包括以下原料:博落回51kg、炙蜂房19kg、达仑木7kg、桉叶25kg、柏树叶30kg。将博落回、桉叶粉碎、过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2倍的45%体积浓度的乙醇溶液,在70℃下密封保温处理1.8h,然后在62℃下进行超声处理40min,超声功率为800w。然后离心分离后取上层液,制得混合物a;离心的转速为14000r/min,离心时间为30min。将达仑木粉碎、过150目筛,加入其质量5倍的食醋,在75℃搅拌55min,再在80℃搅拌至干,即得达仑木粉。将炙蜂房、柏树叶粉碎、过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1倍的无水乙醇浸提2次,每次浸提温度为78℃,浸提时间为1.4h,合并两次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5%;将制得的浓缩液在-10℃下冷冻5h,再在25℃下真空干燥处理2h,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混合物b与达仑木粉混合,然后进行超声处理50min,超声功率为600w。烘干即得复合物料。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包括以下原料:博落回45kg、炙蜂房13kg、达仑木4kg、桉叶18kg、柏树叶24kg。将博落回、桉叶粉碎、过100-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2倍的45%体积浓度的乙醇溶液,在70℃下密封保温处理1.8h,然后在61℃下进行超声处理-40min,超声功率为800w。然后离心分离后取上层液,制得混合物a;离心的转速为-14000r/min,离心时间为30min。将达仑木粉碎、过150目筛,加入其质量5倍的食醋,在74℃搅拌55min,再在80℃搅拌至干,即得达仑木粉。将炙蜂房、柏树叶粉碎、过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1倍的无水乙醇浸提2次,每次浸提温度为76℃,浸提时间为1.3h,合并两次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将制得的浓缩液在-10℃下冷冻4.5h,再在22℃下真空干燥处理1.5h,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混合物b与达仑木粉混合,然后进行超声处理50min,超声功率为600w。烘干即得复合物料。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包括以下原料:博落回49kg、炙蜂房17kg、达仑木6kg、桉叶22kg、柏树叶28kg。将博落回、桉叶粉碎、过100-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2倍的45%体积浓度的乙醇溶液,在70℃下密封保温处理1.8h,然后在61℃下进行超声处理-40min,超声功率为800w。然后离心分离后取上层液,制得混合物a;离心的转速为-14000r/min,离心时间为30min。将达仑木粉碎、过150目筛,加入其质量5倍的食醋,在74℃搅拌55min,再在80℃搅拌至干,即得达仑木粉。将炙蜂房、柏树叶粉碎、过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1倍的无水乙醇浸提2次,每次浸提温度为76℃,浸提时间为1.3h,合并两次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将制得的浓缩液在-10℃下冷冻4.5h,再在22℃下真空干燥处理1.5h,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混合物b与达仑木粉混合,然后进行超声处理50min,超声功率为600w。烘干即得复合物料。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博落回的复合物料,包括以下原料:博落回47kg、炙蜂房15kg、达仑木5kg、桉叶20kg、柏树叶26kg。将博落回、桉叶粉碎、过100-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2倍的45%体积浓度的乙醇溶液,在70℃下密封保温处理1.8h,然后在61℃下进行超声处理-40min,超声功率为800w。然后离心分离后取上层液,制得混合物a;离心的转速为-14000r/min,离心时间为30min。将达仑木粉碎、过150目筛,加入其质量5倍的食醋,在74℃搅拌55min,再在80℃搅拌至干,即得达仑木粉。将炙蜂房、柏树叶粉碎、过15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11倍的无水乙醇浸提2次,每次浸提温度为76℃,浸提时间为1.3h,合并两次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将制得的浓缩液在-10℃下冷冻4.5h,再在22℃下真空干燥处理1.5h,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混合物b与达仑木粉混合,然后进行超声处理50min,超声功率为600w。烘干即得复合物料。对比例1除不含有博落回外,其配方及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一致。对比例2仅含有博落回,其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一致。对比例3将各原料直接混合,然后进行超声处理50min,超声功率为600w。烘干即得复合物料。各原料用量与实施例5一致。实施例6修复矿山废弃地在矿山废弃地立地条件相近区域选取试验地,种植穴按照1*1米的规格,品字形排列,共设置900个种植穴,将实施例1-5及对比例1-3制得的复合物料与常规肥料混合后分别均匀撒在种植穴上2厘米厚(复合物料的添加量是常规肥料质量的5%),每撒播8个留一个空地作为对照,对照组是种植穴添加常规肥料2厘米厚整理后直接播种。在上述种植穴里播种优良牧草紫花苜蓿种子,每一试验组分别播种100个种植穴,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管理,逐日观察统计出苗率,死苗率,共统计四周,出苗后每两周测一次株高,直至播后12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未添加任何常规肥料与复合物料的空白矿山废弃地上,紫花苜蓿出苗率15%以下、死苗率极高。紫花苜蓿在不同土壤基质上播种,根据表1-3结果可知,在实施例1-5复合物料上播种的紫花苜蓿种子出苗率显著提高,同时植物生长过程中死苗率较低,叶色浓绿、长势最旺盛,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效果最好。如表1-2,与对照组、对比例1-3相比,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得的复合物料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种子出苗率,幼苗死亡率很低,而对照组与对比例1-3不仅出苗率低,而且死苗率较高。表1不同复合物料播种植物种子平均出苗率表表2紫花苜蓿播后三周的出苗率和死苗率表表3紫花苜蓿幼苗株高(cm)从表3看出,在生长的前4周,本发明复合物料前期对幼苗的株高无显著的影响,自第6周至12周,经处理的幼苗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比例1。实施例7在连续低温阴雨天气下,选择10亩早稻做对比试验:第1亩不施任何肥料和复合物料,自然抗灾;第2亩在连续低温一周后喷施本发明实施例5的复合物料;第3-7亩在连续低温刚开始时,即刻分别喷施本发明实施例1-5的复合物料;第8-10亩在连续低温刚开始时,即刻分别喷施对比例1-3的复合物料。结果显示:第1亩早稻在一周左右开始烂种烂芽,一个月左右十分严重,难以出苗;第2亩早稻在一周左右开始烂种烂芽,但喷施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物料后,烂种烂芽现象有所改善,重新长出新苗,最终78%的水稻得到收获;第3-7亩早稻未出现烂种烂芽现象,当年依旧丰收,且实施例3-5复合物料还具有缩短生长周期1-4天、提高产量5-10%的效果,实施例5复合物料效果最优。而对比例1的复合物料烂种烂芽现象有所改善,重新长出新苗,最终38%的水稻得到收获。对比例2的复合物料烂种烂芽现象有些微改善,最终18%的水稻得到收获,严重者难以出苗。对比例3的复合物料烂种烂芽现象有所改善,重新长出新苗,最终51%的水稻得到收获。实施例8为明确复合物料放入田间药效情况,对该复合物料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防治白粉病药效试验供试作物:苦瓜。供试复合物料:实施例中的产品:实施例1-5;对比例中的产品:对比例1-3;化学药剂对照:粉锈宁;清水对照(ck)。本试验5个复合物料,2个对比例产品,1个对照药剂,1个空白对照,三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间及四周均留有隔离行,小区面积20m2,小区各处理随机排列。将供试复合物料稀释至活性成分浓度为30ppm,取稀释后的供试复合物料喷施到植株叶面,以叶面上出现一层水膜,药液不下滴为宜。喷施三次,于苦瓜白粉病发病时开始喷洒,第一次喷施与第二次间隔7天,第二次喷施与第三次喷施间隔7天。进行2次调查,第一次喷施前调查一次,第三次喷施后10天调查一次。调查标准为各小区四个端点及其中心点共五个点,每个点随机取20片叶,共取100片叶进行调查。调查后的数据处理: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数值)/(样本总数×最高级代表值)×100%。防效(%)=[1-(空白组施药前病指×处理区施药后病指)/(空白组施药后病指数×处理区施药前病指)]×100%。苦瓜白粉病病情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小于5%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10%5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0%-20%7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20%-40%9级:病斑面积40%以上第一次喷施前、第二次调查进行调查的结果如表4所示。表4第一次喷施前病情指数(%)第二次调查后病情指数(%)防效(%)实施例119.919.5266.18实施例219.869.4466.38实施例320.168.5769.93实施例420.038.3470.55实施例520.317.4674.02对比例119.8421.5323.24对比例219.5520.0327.53对比例319.8518.6333.62化学药剂对照19.3812.6853.72清水对照20.1628.5-由表4可知,本发明复合物料能有效的防治白粉病,防效达到66.18%以上,相较于对比例1防效23.24%、对比例2防效27.50%有更好的效果,本发明的复合物料有协同增效的作用。防治灰霉病药效试验供试作物:草莓。供试复合物料:实施例中的产品:实施例1-5;对比例中的产品:对比例1-3;化学药剂对照:40%嘧霉胺,其为悬浮剂,购自拜耳公司,名为施加乐;清水对照。本试验5个复合物料,2个对比例产品,1个对照药剂,1个空白对照,三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间及四周均留有隔离行,小区面积20m2,小区各处理随机排列。将供试复合物料稀释至活性成分浓度为30ppm,取稀释后的供试复合物料喷施到植株叶面,以叶面上出现一层水膜,药液不下滴为宜。喷施三次,于草莓灰霉病发病时开始喷洒,第一次喷施与第二次间隔7天,第二次喷施与第三次喷施间隔7天。进行2次调查,第一次喷施前调查一次,第三次喷施后16天调查一次。调查标准为各小区四个端点及其中心点共五个点,每个点随机取50片叶,共取250片叶进行调查。调查后的数据处理: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数值)/(样本总数×最高级代表值)×100%。防效(%)=[1-(空白组施药前病指×处理区施药后病指)/(空白组施药后病指数×处理区施药前病指)]×100%。草莓灰霉病病情分级标准如下所述。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小于5%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6%-15%5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6%-25%7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26%-50%9级:病斑面积51%以上第一次喷施前、第二次调查进行调查的结果如表5所示。表5由表5可知,本发明的复合物料能有效的防治灰霉病,防效达到67.74%以上,相较于对比例1防效26.10%、对比例2防效30.97%有更好的效果,本发明的复合物料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