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包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61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包衣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包衣机。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是指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用特定的自动化包衣机,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以达到种子成球形或者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技术。

现有的种子(包括玉米、小麦、高粱等)自动化包衣机存在包衣不均匀以及种子潮湿、包衣剂与种子结合的不够牢固的问题,所述种子在裹上包衣剂以后由于不能及时干燥固化,还纯在种子相互之间包裹成块的问题,这些均影响种子的包衣效果,同时,现有的种子包衣大多在12月-2月之间进行,由于天气寒冷,包衣机还存在包衣液搅拌不够均匀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包衣机不能够实现自动添加包衣剂的效果,不能节约人工成本,所述包衣剂与进料管相互粘结,导致实际参与搅拌的包衣剂与种子的实际配比不够准确。

同时,现有的包衣剂与种粒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料包衣的,现有的包衣机需要人工添加种粒或人工添加包衣剂,往往一天内需要多次人工加料,实现不了自动化加料生产,生产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包衣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化包衣机,包括进料漏斗及中空圆柱体形的机身,所述进料漏斗的底部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及进料控制箱,所述进料控制箱的下部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穿过机身并固定在该机身上,且所述进料控制箱内设有与所述进料漏斗相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内设有用于卡设进料通道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机身的下部设有出料通道,靠近所述出料通道的底部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出料通道处设有用于封闭该出料通道的第二挡板;所述机身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长方体形的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固定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可旋转地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底座并伸入所述机身内,且所述旋转轴在机身底部处一体连接有靠近机身的转动圆盘,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转动圆盘上部的部分连接有旋转叶片,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部设有雾化甩盘,所述雾化甩盘上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机身的顶板上固设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顶板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搅拌电机,所述雾化甩盘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包衣剂进料的第一进料管;所述机身上还设有PLC控制面板。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轴,所述第一气缸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控制箱内;所述第二档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轴,所述第二气缸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机身上;所述PLC控制面板电连接有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转动圆盘沿圆心对称的两边缘处分别连接有由不锈钢金属丝构成的第一圆弧形竖网及第二圆弧形竖网,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及第二圆弧形竖网上分别一体连接有由不锈钢金属丝构成的网状挡片;且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及第二圆弧形竖网均具有不大于种子粒径的网孔;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和第二圆弧形竖网分别与所述转动圆盘形成30°的圆心角。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进料管穿过所述顶板的一端与电磁阀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连接有进药计量箱,所述进药计量箱通过第三进料管与电磁加压阀相连,所述第三进料管上连接有液体流量计,所述电磁加压阀密封固定于药剂桶的顶部,所述药剂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第三进料管以及进药计量箱的内壁均由防粘聚氟乙烯材料构成。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药剂桶包括桶盖、桶身及桶底,所述桶身上焊接有中空圆柱体形的外桶壁,所述桶盖、桶身、桶底及外桶壁分别围设成圆柱体形桶腔及环形桶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底座并伸入所述圆柱体形桶腔内,所述环形桶腔内设有加热电介质和电加热装置,所述桶底设有搅拌器。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加热电介质为水,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棒;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和固定于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穿过所述桶底及所述底座后与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转动辊一体连接,所述转动辊通过转动皮带与固定于所述底座内部的旋转电机相连。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进料管位于所述顶板上部的部分连接有第一离心机,且所述离心机固定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三进料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离心机,且所述第二离心机固定于所述顶板上。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机身的外部固定环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该机身内部连通,且所述导热管与热风管相连通,所述热风管内部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热风管的管口处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重量传感器为微型重量传感器;所述液体流量计、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重量传感器、电磁加压阀、鼓风机、第一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电加热棒分别与PLC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为警报灯。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导热管从机身外部自上而下等距离设有四个,所述机身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导热管连通的四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在所述机身上呈等弧距排布。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电加热器为干烧电加热管,所述干烧电加热管在靠近热风管进风口的上部自上而下等距离设有三组,所述干烧电加热管与所述热风管之间设有隔热保护罩;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滚轮。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自动化包衣机还与提升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提升机与PLC控制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出料通道的下方设有接料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种子自动化包衣机具有种子搅拌、包衣均匀,包衣前种子除湿,包衣剂混合均匀、自动添加包衣剂,提高参与包衣的包衣剂与种子配比、按照配比自动化包衣生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包衣机的部分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S1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包衣机的转动圆盘及圆弧形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包衣机的进料漏斗及进料控制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包衣机的外部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包衣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滚轮;11-第三进料管;12-进料漏斗;13-第一离心机;14-电磁阀;15-进药计量箱;16-第二进料管;17-第一进料管;18-第二搅拌电机;19-第二转动轴;111-雾化甩盘;112-旋转叶片;113-第一转动轴;114-第一搅拌电机;115-第二离心机;116-第三搅拌电机;117-转动皮带;118-转动辊;119-搅拌杆;120-外桶壁;121-加热电介质;122-电加热棒;123-桶身;124-电磁加压阀;125-机身;126-顶板;127-底座;128-转动圆盘;129-出料通道;130-药剂桶;131-桶盖;132-桶底;133-搅拌叶片;134-液体流量计;136-进料控制箱;137-第一挡板;138-进料通道;139-第一气缸;140-第一气缸轴;141-第一红外传感器;142-第二气缸轴;143-第二气缸;144-第二挡板;145-第二红外传感器;3-第一圆弧形竖网;31-第二圆弧形竖网;32-网状挡片;4-鼓风机;41-干烧电加热管;42-热风管;43-导热管;44-隔热保护罩;45-通孔;6-PLC控制面板;61-第二电磁开关;62-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以玉米种子为例。

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化包衣机,包括进料漏斗12及中空圆柱体形的机身125,所述进料漏斗12用于向所述机身125的内部倒入待包衣的玉米种子;所述进料漏斗12的底部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141及进料控制箱136,所述进料控制箱136的下部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穿过机身125并固定在该机身125上,且所述进料控制箱136内设有与所述进料漏斗12相连通的进料通道138,所述进料通道138内设有用于卡设进料通道138的第一挡板137,所述第一挡板137的内部设有重量传感器(未示出),所述重量传感器为微型重量传感器;所述机身125的下部设有出料通道129,靠近所述出料通道129的底部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145,所述出料通道129处设有用于封闭该出料通道129的第二挡板144;所述机身1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长方体形的底座127,所述底座127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搅拌电机114,所述第一搅拌电机114可旋转地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13,所述第一转动轴113穿过所述底座127并伸入所述机身125内;且所述第一转动轴113在机身125底部处一体连接有靠近机身125的转动圆盘128,以保证玉米种子不会从二者的缝隙中漏出;所述第一转动轴113位于所述转动圆盘128上部的部分连接有旋转叶片112,这样所述旋转叶片112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13可以构成混料绞龙,当开启所述第一搅拌电机114时,所述第一搅拌电机114带动该混料绞龙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13的上部设有雾化甩盘111,所述雾化甩盘111上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9,所述机身125的顶板126上固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8,所述第二转动轴19穿过所述顶板126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搅拌电机18,所述雾化甩盘111的上方还设有用于玉米种子包衣剂进料的第一进料管17,当该包衣剂通过第一进料管17流入所述雾化甩盘111,且所述玉米种子在上述转动圆盘128及混料绞龙带动下飞起来时,开启所述第二搅拌电机18,所述第二搅拌电机18通过第二转动轴19带动所述雾化甩盘111旋转,所述雾化甩盘111将流入其上的该包衣剂通过雾化甩盘111下表面的小孔甩出,甩出的该包衣剂呈雾状并均匀洒落在飞起的玉米种子上;所述机身125上还设有PLC控制面板6。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挡板137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轴140,所述第一气缸轴14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气缸139,所述第一气缸139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控制箱136内;所述第二档板14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轴142,所述第二气缸轴14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缸143,所述第二气缸143固定于所述机身125上;所述PLC控制面板6电连接有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时,所述转动圆盘128沿圆心对称的两边缘处分别连接有由不锈钢金属丝构成的第一圆弧形竖网3及第二圆弧形竖网31,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3及第二圆弧形竖网31上分别一体连接有由不锈钢金属丝构成的网状挡片32,所述网状挡片32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3和第二圆弧形竖网31的中部并自上而下呈直线形等距离排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所述出料通道129位于所述机身125的下部,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3和第二圆弧形竖网31与所述转动圆盘128所成的圆心角不易过大,以免在转动时对已经包衣的玉米种子的出料产生过频繁的阻挡;且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3及第二圆弧形竖网31均具有不大于种子粒径的网孔;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3和第二圆弧形竖网31分别与所述转动圆盘128形成30°的圆心角;当开启所述第一搅拌电机114时,所述第一搅拌电机114带动所述混料绞龙转动,所述转动圆盘111及位于其上的第一圆弧形竖网3和第二圆弧形竖网31以所述第一转动轴113为中心轴作圆周转动,所述转动圆盘128带动位于其上的玉米种子飞起并作向心运动,所述混料绞龙起到进一步混合所述玉米种子的作用,同时,所述第一圆弧形竖网3和第二圆弧形竖网31上的网状挡片32对飞起的玉米种子作进一步推挡,有力的的促进了玉米种子在机身125内的翻转,为玉米种子均匀混料做了准备。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进料管17穿过所述顶板126的一端与电磁阀14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14上连接有第二进料管16,所述第二进料管16上连接有用于存储玉米种子包衣剂的进药计量箱15,所述进药计量箱15为密封设置;所述进药计量箱15通过第三进料管11连接有电磁加压阀124所述第三进料管11上连接有液体流量计134,所述电磁加压阀124密封固定于药剂桶130的顶部,所述药剂桶130固定于所述底座127上,该电磁加压阀124用于将药剂桶130内的该包衣剂加压并从所述第三进料管11喷入所述进药计量箱15内,之后通过第二进料管16流入电磁阀14中,当所述PLC控制面板6控制所述电磁阀14的阀门打开时,该包衣剂通过第一进料管17进入所述雾化甩盘111中,随后所述PLC控制面板6控制所述电磁阀14关闭,以达到定时、定次数给所述机身125内加包衣剂的效果,进而实现包衣剂的高效利用;所述第一进料管17、第二进料管16、第三进料管11以及进药计量箱15的内壁均由防粘聚氟乙烯材料构成,这样设计目的是为了防止该包衣剂粘附在该包衣剂的通道内,导致实际参与搅拌的包衣剂与计算的误差过大,而影响搅拌效果。

具体实施时,所述药剂桶130包括桶盖131、桶身123及桶底132,所述桶身123上焊接有中空圆柱体形的外桶壁120,所述桶盖131、桶身123、桶底132及外桶壁120分别围设成圆柱体形桶腔及环形桶腔,所述第一转动轴113穿过所述底座127并伸入所述圆柱体形桶腔内,所述环形桶腔内设有加热电介质121和用于给电加热介质121加热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电介质121优选为水,所述电加热装置优选为电加热棒122,通过热传导来促进桶身123内的该包衣剂在搅拌时的流动;所述桶底132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9和固定于所述搅拌杆119上的搅拌叶片133,所述搅拌杆119穿过所述桶底132及所述底座127后与位于所述底座127内部的转动辊118一体连接,所述转动辊118通过转动皮带117与固定于所述底座127内部的第三搅拌电机116相连,所述第三搅拌电机116通过所述传送皮带117带动所述转动辊118以及搅拌杆119同步转动,已达到搅拌包衣剂的目的。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进料管17位于所述顶板126上部的部分连接有第一离心机13,且所述第一离心机13固定于所述机身顶板126上,所述第三进料管1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离心机115,且所述第二离心机115固定于所述顶板126上;所述第一进料管17及第三进料管11的内壁附着的包衣剂分别在第一离心机13及第二离心机115的带动下从所述第一进料管17及第三进料管11的内壁分离,以保证包衣剂能够流入机身125内,进而确保包衣剂与种子配方的准确。

具体实施时,所述机身125的外部固定环设有导热管43,所述导热管43与该机身125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导热管43与热风管42相连通,所述热风管42内部设有电加热器41,所述热风管42的管口处固定连接有鼓风机4,该鼓风机4能将热风鼓吹进所述导热管43,再由所述导热管43将热风吹进机身内部,玉米种子在被搅拌飞起来以后,开启鼓风机,将热风吹进机身125的内部,以干燥玉米种子,进而保证玉米种子与该包衣剂的结合紧密,同时,再喷洒该包衣剂之后继续开启鼓风机4,以将包裹在玉米种子外部的该包衣剂尽快烘干,从而防止种子相互粘结成块,进而提高种子包衣的均匀度。所述液体流量计134、第一气缸139、第二气缸143、重量传感器、电磁加压阀124、鼓风机4、第一搅拌电机114、第二搅拌电机18、电加热棒122分别与PLC控制面板6电连接;所述报警装置62为警报灯。

具体实施时,所述导热管43从机身125的外部自上而下等距离设有四个,所述机身125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导热管43连通的四个通孔45,四个所述通孔45在所述机身125上呈等弧距排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所述导热管43的连通管(未示出)从所述通孔45伸入所述机身125的内部,以便将热风吹入机身125中,保证玉米种子及该包衣剂被烘干均匀,同时又不至于有过多热风吹入机身125内而过快烘干包衣剂,进而影响种子的包衣效果。

具体实施时,所述电加热器为干烧电加热管41,所述干烧电加热管41在靠近热风管43进风口的上部自上而下等距离设有三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烘干效果的前提下,防止设置过多的干烧电加热管导致热风热量过大而影响包衣效果,甚至热灼伤种子;所述干烧电加热管与所述热风管43之间设有隔热保护罩44,以防止所述干烧电加热管41烧伤热风管42;所述底座127的下部设有滚轮1,以便于包衣机的移动。

具体实施时,所述自动化包衣机还与提升机(未示出)电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提升机与PLC控制面板6电连接,所述提升机为ZH-CZ1型Z型提升机(杭州中衡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具体实施时,所述出料通道129的下方设有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为接料桶、接料盆、接料罐或其他可容设已包衣的玉米种子的装置。

如图1-6所示,所述自动化包衣机的生产过程如下:

步骤一,首先在ZH-CZ1型Z型提升机的进料漏斗内部加满玉米种子,将该提升机的出料斗与该进料漏斗12对齐,之后将接料装置放置在出料通道129的底部,并安装好,做好出料的搜集准备工作;

步骤二,开启总电源及各用电单元(诸如搅拌电机等)电源,开启该PLC控制面板6的运行按钮,该PLC控制面板6控制该提升机的第二电磁开关61开启,该提升机开始向该进料漏斗12的内部加料,同时该PLC控制面板6开启电加热棒122的电磁开关,此时电加热棒122开始加热;

步骤三,该微型重量传感器具有检测该进料漏斗12的内部的玉米种子重量的作用,当该玉米种子的重量达到预设的配比值时,该微型重量传感器给该PLC控制面板6发出电信号,该PLC控制面板6与该自动提升机的第二电磁开关61相连,当所述PLC控制面板6接收到停止提升物料的电信号以后,所述PLC控制面板6向与其电连接的提升机第二电磁开关61发出停止提升物料的电信号,所述第二电磁开关61关停,所述提升机停止提升物料;

步骤四,当所述提升机停止提升物料时,所述PLC控制面板6控制所述第一气缸139开启,所述第一气缸139带动所述第一气缸轴140收缩,所述第一挡板137在所述第一气缸轴140的带动下打开,所属玉米种子通过所述进料通道138进入所述机身内部,所述进料漏斗12的底部设置有与PLC控制面板6电连接的第一红外感应器,当所述物料全部进入所述机身内部时,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向所述PLC控制面板6发出电信号,所述PLC控制面板6控制所述气缸将所述第一挡板137推回并阻挡住所述进料漏斗;

步骤五,当所述第一挡板137被推回后,所述PLC控制面板6控制该第一搅拌电机114启动,开始按照程序设定的时间进行混料,然后该PLC控制面板6带动风机开启,开始烘料,再过预定的时间(所述时间根据玉米种子的含量等预先设定),该PLC控制面板6开启第二搅拌电机18,以使得该第二搅拌电机18带动所述雾化甩盘111旋转;

步骤六,当雾化甩盘111旋转以后,该PLC控制面板6控制电磁加压阀124开启,玉米包衣剂通过第三进料管11流入进药计量箱15中,并由该进药计量箱15下部的第二进料管16进入所述电磁阀14处;

步骤七,该PLC控制面板6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所述电磁阀14的开启与关闭次数,已达到多次加料的目的;

步骤八,当该电磁阀14打开时,该包衣剂通过第一进料管17进入该机身125内部的雾化甩盘111内,该第三进料管11上设有与PLC控制面板6电连接的用于测量包衣剂流量的液体流量计134,当流量达到与进入的玉米种子的配比值时,该PLC控制面板6控制该电磁加压阀124关停;

步骤九,该PLC控制面板6按照程序设定的时间(根据玉米种子的多少等因数综合决定)进行混料,当混料完成时,该PLC控制面板6连接有报警装置62,该PLC控制面板6带动该报警装置62发出警报,通知操作人员开始出料,同时,该PLC控制面板6带动该第二气缸143通过第二气缸轴142提升该第二挡板144,完成出料,出料时间在PLC控制面板6中预先设定,当出料时间到达时,该PLC控制面板6控制该第二气缸143带动该第二挡板144下移,挡住该出料通道129;

步骤十,当该出料通道129的第二红外感应器145感应到该出料通道129被挡住时,该PLC控制面板6控制该提升机的第二电磁开关61启动,开启下一个包衣循环;

步骤十一,当该微型重量传感器接收到的玉米种子的重量不够或该液体流量计134感知的液体流量不足时,该PLC控制面板6再次控制该报警装置62的报警,通知操作人员需要加料或停止生产(即包衣完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