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743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棚,尤其是一种适合于漂浮育苗的育苗棚。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育苗棚是固定式钢架大棚,不能根据后期需要进行拆卸再组装、移动位置等,且一般建设空间较大,育苗占地多,一次性投入高,不能满足家庭农户的育苗需求。且传统育苗棚一般采用土壤育苗方式,容易产生土壤病虫害等问题。

如果能设计出一种结构简便可拆卸,并且能适合于漂浮式育苗的育苗棚,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适合于分散家庭农户的育苗需求,也不长时间占用土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占地,拆装方便的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包括棚架和固定在棚架上的棚膜,所述棚架包括矩形地架和与矩形地架插接连接的拱架,所述矩形地架由一对纵围杆与连接在纵围杆两端的横围杆组件插接连接形成,所述纵围杆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棚杆插管,单根棚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纵围杆的对应棚杆插管内,各棚杆之间通过至少一根直梁连接形成所述拱架。整个棚架由矩形地架和拱架插接形成,并在棚架上覆盖棚膜,整个育苗棚为可移动的结构,可以从选作育苗地的一个位置移到选作育苗地的另一个位置,重复利用。

所述纵围杆由一对平行布置的长钢管通过等距布置的棚杆插管焊接连接成型。棚杆插管不仅作为插接连接用的构造,同时也作为增加纵围杆强度的构造,结构简便实用。

所述纵围杆的两端设有平行焊接在端部棚杆插管上的横围杆插管,横围杆插管的长度小于棚杆插管的长度,所述横围杆组件由相互设置有对应插接杆和插接孔的上围杆和下围杆组合形成,上围杆和下围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对应插入横围杆插管内的端部插杆。横围杆做成上围杆和下围杆插接连接形成的分体式结构,便于组装和拆卸,横围杆插管作为连接和定位结构,方便组装,并且有利于整体矩形地架结构的稳固性。插接杆、端部插杆与对应的上围杆或下围杆之间通常也可焊接成型。

所述棚膜通过与长钢管匹配的压膜卡子固定连接。压膜卡子为现有的固定式棚架棚膜固定所常用的结构。

所述纵围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插管,对应在两纵围杆之间插接连接有至少一根U形的加强筋,其两端插入所述加强筋插管。加强筋可以在育苗小棚的纵向长度和横向跨度较大时,起到增强整个地架稳定性的作用。

所述直梁的两端连接有带孔的扁接头,直梁的两端通过抱箍与纵向两端的棚杆连接,直梁与其余棚杆之间通过钢丝卡连接。抱箍通过扁接头上的孔将直梁的端头固定在棚杆上,保持扁接头位于棚杆内侧以避免损伤棚膜,形成破口破坏保温和防虫效果,钢丝卡为现有的用于缠绕在垂直相交的两根金属管之间固定的钢丝件。

所述直梁为三根,拱架的稳定性更好。如后所述,在使用压膜带时,直梁亦作为压膜带的支撑。

所述棚膜内侧设置有一层防虫网,可起到防虫的作用。

所述棚膜外侧设置有一层遮阳网,可根据需要发挥遮阳效果。

所述棚膜通过压膜带与拱架可拆卸连接,起到进一步的防风作用,压膜带在具有防虫网和遮阳网时,可一并起到固定这些网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拆卸组装方便,可灵活放置位置,不占用或少占育苗用耕地,一次性投入低,可以同时满足小批量育苗和成批量育苗的需求。同时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非常适合于漂浮育苗,能带来更大的收益率,更高的质量,限制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棚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使用的钢丝卡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直梁1,池膜2,防虫网3,棚膜4,遮阳网5,压膜带6,压膜卡子7,抱箍8,钢丝卡9,纵围杆10,上围杆11,下围杆12,棚杆13,棚杆插管14,横围杆插管15,插接杆16,插接孔17,端部插杆18,加强筋插管19,加强筋20,长钢管21,扁接头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包括棚架和固定在棚架上的棚膜4,所述棚架包括矩形地架和与矩形地架插接连接的拱架,矩形地架由一对纵围杆10与连接在纵围杆10两端的两组横围杆组件插接连接形成,纵围杆10由一对平行布置的长钢管21通过等距布置的棚杆插管14焊接连接成型,纵围杆10的两端设有平行焊接在端部棚杆插管14上的横围杆插管15,横围杆插管15的长度小于棚杆插管14的长度,所述横围杆组件由相互设置有对应插接杆16和插接孔17的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组合形成,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对应插入横围杆插管15内的端部插杆18。所述两纵围杆10上还设置有相对应的加强筋插管19,对应在两纵围杆10之间插接连接有至少一根U形的加强筋20,其两端插入所述加强筋插管19。

如图2和图3所示,单根棚杆13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纵围杆10的对应棚杆插管14内,各棚杆13之间通过三根直梁1连接形成所述拱架。所述直梁1的两端连接有带孔的扁接头22,扁接头22通常可采用冲压成型,直梁1两端的扁接头22通过抱箍8与纵向两端的棚杆13利用螺栓连接,如图2、图4所示,直梁1与其余棚杆13之间通过钢丝卡9连接。

所述棚膜4内侧设置有一层防虫网3,棚膜4外侧设置有一层遮阳网5。防虫网3、棚膜4、遮阳网5均通过与长钢管21匹配的压膜卡子7固定连接在矩形地架上,并通过压膜带6与拱架可拆卸连接。

棚架装配顺序:加工好各零件,在纵围栏10两端插接上横围栏组件的下围杆12、上围杆11,在纵围栏10的各棚杆插管14内按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插接上各棚杆13。棚杆13插接好后,安装上各直梁1,然后装上加强筋20。棚架安装好后,根据需要安装覆盖材料如防虫网3、棚膜4、遮阳网5。

实施例的应用:漂浮式育苗棚。

选择一处背风向阳、利于引水的土地作为育苗地,在该处挖出较浅的矩形育苗池,池底铺上池膜2,池膜2内引入深度适宜的水或营养液,放置已播种的飘浮式育苗盘,在池膜2的正上方移来实施例所述的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进行覆盖,池膜2的四周与所述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的矩形地架通过压膜卡子7连接。最好池膜2的长宽尺寸在与育苗小棚周边连接后尚有部分剩余,可用土堆压住进一步增强育苗小棚的抗风性,根据育苗需要,适当调整遮阳条件,育苗完成后,解除池膜2与矩形地架的连接,拆除或移除可移动式钢架育苗小棚,土地可再次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