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463阅读:919来源:国知局
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大蒜收获机前端一般均设置有位置固定的破膜刀,虽然能够成功的将塑料薄膜割开,但是随着地形起伏的变化,破膜刀的固定位置极易引起刀片的磨损加剧;而在薄膜被切割开后,破碎的薄膜会发生卷入收获机内,引起劳作的被迫停止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劳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通过在前支臂上弹性设置的破膜刀,降低刀片的磨损程度,同时在相邻的两组破膜刀之间设置有压膜板,防止薄膜碎片对设备的伤害。

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包括有夹持传送机构机架和收获铲,在大蒜收获机的夹持传送机构机架上向前延伸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大蒜收获铲,每两组大蒜收获铲之间的间隙内,分别设置有前端翘起的压膜板,在每两个相邻的压膜板之间,设置有安装于大蒜收获机夹持传送机构机架前方的破膜刀,所述破膜刀为一圆形可转动刀片,设置于大蒜收获铲的前面。

进一步的,在前支臂的前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有拐臂,所说的拐臂下端设置有破膜刀,拐臂的上端通过向后延伸的拉伸弹簧与前支臂相连接,在拐臂后方的前支臂上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在大蒜收获机的夹持传送机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吊杆,在吊杆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压膜板,所述吊杆为中间铰接的两段连接杆体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在吊杆前方的压膜板上表面设置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膜板的后端上翘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其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在前支臂上弹性设置的破膜刀,降低刀片的磨损程度,同时在相邻的两组破膜刀之间设置有压膜板,防止薄膜碎片对设备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的破膜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的压膜板的机构示意图。

1-夹持传送机构机架 2-压膜板 3-前支臂 4-行走轮 5-破膜刀 6-收获铲 7-拐臂 8-限位块 9-拉伸弹簧 10-吊杆 11-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3,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包括有夹持传送机构机架1、压膜板2、前支臂3、行走轮4、破膜刀5、收获铲6、拐臂7、限位块8、拉伸弹簧9、吊杆10和配重块11,夹持传送机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的主体支撑件,所说的夹持传送机构,为在中国专利201620344540 .6中已经公开的现有技术,是通过两侧对挤相贴紧的传输带,对物料进行夹持输送的机构,因此其具体结构无需过多赘述。在每组夹持传送单元上,并在在夹持传送机构机架1下方一体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收获铲6,以将地表下的大蒜掘出。每两组大蒜收获铲6之间的间隙内,在夹持传送机构机架1的底面一体设置有吊杆10,所说的吊杆10中间铰接的两段连接杆体连接而成,在吊杆10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压膜板2,以防止塑料膜卷入机器内,压膜板2在吊板的作用下可以根据地形实现前后的来回跷动,在吊杆10下端前方的压膜板2上表面一体设置有配重块11,以实现压膜板2前端的下压,压膜板2的前后两端上翘设置,以增加压膜的效果,并提高了压膜板2的前进后退的灵活性,在每组夹持传送单元上,并在在夹持传送机构机架1前端一体设置有向前方地表延伸的前支臂3,在前支臂3的前端转动设置有行走轮4,在行走轮4与收获铲6之间,并在相邻的两压膜板2之间的前支臂3上通过活动设置有拐壁,所说的拐壁的拐角开口向后张开,拐臂7的拐点处通过销轴活动设置在前支臂3上,拐臂7的下端通过销轴转动设置有圆形的破膜刀5,拐臂7的上端通过向后延伸的拉伸弹簧9与前支臂3相连接,在拐臂7上半段后方的前支臂3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8,在拉伸弹簧9以及限位块8的作用下,使破膜刀5始终与塑料膜相接触。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相互间隔穿插设置的破膜刀5和压膜板2,破膜刀5将塑料膜割开后,由两侧压膜板2压住,减少了塑料膜的破碎程度,并防止割开的塑料膜卷入运转的机器内而产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前置破膜、压膜装置,其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在前支臂上弹性设置的破膜刀,降低刀片的磨损程度,同时在相邻的两组破膜刀之间设置有压膜板,防止薄膜碎片对设备的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