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1117阅读:1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香蕉是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中国是世界香蕉生产的主要国家之一。近10年来,我国的香蕉产业得到了稳定的发展,种植面积地越来越广。随着香蕉产量的提高,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现在香蕉的收获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大多数都是靠纯人工切割收获,不仅效率比较低下,成本也比较高。尽管少数已采用一些机械手臂采摘,但对于一些地形复杂的特殊种植地,采摘机械手臂还容易发生倾覆。机械手臂的倾覆不仅可能造成对果实的碰撞、挤压甚至损伤,还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因此,亟需对现有香蕉采摘机械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推式无倾覆的香蕉采摘机械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包括托架、采摘装置和香蕉托板,所述托架与所述香蕉托板相连,所述采摘装置与所述托架相连;

所述托架包括托杆、夹持垫和托架托板,所述采摘装置包括动力控制总成、剪切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夹持垫和剪切装置安装在所述托杆的上部,所述托架托板安装在所述托杆的下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托架托板和香蕉托板相连;

所述剪切装置包括伸缩液压缸、剪切气缸和切刀,所述切刀安装在所述剪切气缸上,所述夹持垫位于所述切刀下方,所述伸缩液压缸位于所述托架托板和所述香蕉托板之间;

所述香蕉托板和所述托架托板上设有滑道,所述托杆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滑道中滑动,所述伸缩液压缸与所述托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滑道、升降液压缸和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安装在所述香蕉托板上,所述升降液压缸与所述托架托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滑道中设有滚槽,所述导向滚轮在所述滚槽中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板、手柄、固定橡胶轮和橡胶万向轮,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橡胶轮和橡胶万向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滑道通过加强筋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控制总成和所述升降液压缸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控制总成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气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实现对托架托板和香蕉托板的控制即可实现对待采摘香蕉的托举;设置夹持垫,固定香蕉并防止香蕉夹出伤痕;通过伸缩液压缸实现对托架的运动控制实现对香蕉的夹持动作,并在定位后通过气动切刀进行蕉柄切断;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实现无倾覆香蕉采摘,成本低廉,使用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托架托板的俯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B断面示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香蕉托板的俯视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A断面示图。

标号说明:1、托架;2、香蕉托板;3、托架托板;4、升降滑道;5、加强筋;6、固定橡胶轮;7、剪切气缸;8、切刀;9、夹持垫;10、导向滚轮;

11、动力控制总成;12、手柄;13、升降液压缸;14、橡胶万向轮;

15、伸缩液压缸;16、滑道;17、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该装置通过升降液压缸实现对托架托板的运动控制进而实现对香蕉托板的控制即可实现对待采摘香蕉的托举;设置夹持垫,固定香蕉并防止香蕉夹出伤痕;通过伸缩液压缸实现对托架的运动控制实现对香蕉的夹持动作,并在定位后通过气动切刀进行蕉柄切断,进而实现对香蕉的无倾覆性稳定采摘。

一种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包括托架、采摘装置和香蕉托板,所述托架与所述香蕉托板相连,所述采摘装置与所述托架相连;

所述托架包括托杆、夹持垫和托架托板,所述采摘装置包括动力控制总成、剪切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夹持垫和剪切装置安装在所述托杆的上部,所述托架托板安装在所述托杆的下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托架托板和香蕉托板相连;

所述剪切装置包括伸缩液压缸、剪切气缸和切刀,所述切刀安装在所述剪切气缸上,所述夹持垫位于所述切刀下方,所述伸缩液压缸位于所述托架托板和所述香蕉托板之间;

所述香蕉托板和所述托架托板上设有滑道,所述托杆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滑道中滑动,所述伸缩液压缸与所述托杆相连。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实现对托架托板和香蕉托板的控制即可实现对待采摘香蕉的托举;设置夹持垫,固定香蕉并防止香蕉夹出伤痕;通过伸缩液压缸实现对托架的运动控制实现对香蕉的夹持动作,并在定位后通过气动切刀进行蕉柄切断;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实现无倾覆香蕉采摘,成本低廉,使用维护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滑道、升降液压缸和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安装在所述香蕉托板上,所述升降液压缸与所述托架托板相连。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升降液压缸实现对托架托板的运动控制进而实现对香蕉托板的控制,即可实现对待采摘香蕉的稳定托举。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滑道中设有滚槽,所述导向滚轮在所述滚槽中滚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向滚轮和滚槽固定香蕉托板的运动轨迹,确保香蕉托板的移动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板、手柄、固定橡胶轮和橡胶万向轮,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橡胶轮和橡胶万向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下方。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移动方便,整台机器可以用手柄推动实现整个装置的移动,操作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滑道通过加强筋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加强筋,加固升降滑道的稳定性,避免因香蕉托板上的香蕉过重导致机械发生倾覆。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控制总成和所述升降液压缸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控制总成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气压控制系统。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液压控制系统和气压控制系统集成安装在底板上,使装置结构紧凑,便于维护。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为:该装置包括托架1和香蕉托板2、采摘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托架1与所述香蕉托板2相连,所述采摘装置与所述托架1相连,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采摘装置相连。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手柄12、底板、固定橡胶轮6和橡胶万向轮14,所述固定橡胶轮6用于将手推式采摘机械装置固定在采摘点上,所述橡胶万向轮14用于控制所述手推式采摘机械装置的灵活移动。所述手柄12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固定橡胶轮6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左部,所述橡胶万向轮14的右部。

所述托架1包括托杆、夹持垫9和托架托板3,所述采摘装置包括动力控制总成、剪切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夹持垫9和剪切装置安装在所述托杆的上部,所述托架托板3安装在所述托杆的下部;所述剪切装置包括伸缩液压缸15、剪切气缸7和切刀8,所述剪切气缸7为两个,通过气动控制对香蕉假茎或果柄的切断动作。所述切刀8安装在所述剪切气缸7上,所述夹持垫9安装在所述托杆上,并位于所述切刀8下方,具有固定香蕉和防止香蕉夹出伤痕的作用,使托架1可以实现夹持作用;通过香蕉托板实现对香蕉的托举作用。所述伸缩液压缸15位于所述托架托板3和所述香蕉托板2之间;所述香蕉托板2和所述托架托板3上设有滑道16,所述托杆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滑道16中滑动,所述伸缩液压缸15与所述托杆相连,通过伸缩液压缸通过带动托杆上的滑轮在香蕉托板2和托架托板3上的滑道16的移动,控制托杆、剪切气缸7、夹持垫9和切刀8的移动。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13、升降滑道4和导向滚轮10,所述升降液压缸13与所述托架托板3相连。所述升降滑道4通过加强筋5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滑道4内设有滚槽17,配合安装在香蕉托板2上的导向滚轮10使香蕉托板实现稳定上升和下降。所述托架1为左右对称的两套,导向滚轮10为四个,每侧两个。所述动力控制总成11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气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装置中的伸缩液压缸15、升降液压缸13和剪切气缸。

工作时,通过手柄12推动装置移动到固定位置后,动力控制总成11驱动升降液压缸推动托架托板上升,带动香蕉托板2上升托举香蕉后,所述伸缩液压缸15通过推动托杆上的滚轮实现在在香蕉托板2和托架托板3里的滑道滚动,进而实现夹持垫9夹持香蕉,然后通过剪切气缸7驱动切刀8再对假茎进行切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式香蕉采摘机械装置,该装置通过升降液压缸实现对托架托板的运动控制进而实现对香蕉托板的控制即可实现对待采摘香蕉的托举;设置夹持垫,固定香蕉并防止香蕉夹出伤痕;通过伸缩液压缸实现对托架的运动控制实现对香蕉的夹持动作,并在定位后通过气动切刀进行蕉柄切断,进而实现对香蕉的无倾覆性稳定采摘;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使用维护方便。设有移动装置移动方便,整台机器可以用手柄推动实现整个装置的移动,操作便利。设置加强筋等加固装置,提升升降滑道的稳定性,避免因香蕉托板上的香蕉过重导致机械发生倾覆。将液压控制系统和气压控制系统集成安装在底板上,使装置结构紧凑,便于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