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7354发布日期:2018-11-27 21:2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薄荷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的欧、美亚各洲,其用途较广,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全草可入药,在重要中把薄荷用作驱风、解热、发汗、治疗肠胃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也可用作防腐剂、性风机、局部麻醉剂;薄荷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薄荷脑还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香料工业等,关于薄荷油化学成分的分析(使用gc-ms方法分析),薄荷醇在薄荷草中的含量为85.73-91.86%,薄荷酮在薄荷草中的含量为4.95-5.12%,随着种植的不断扩大,由于多年重茬连作、品种退化等因素影响,导致薄荷油逐年下降,因此,需要对如何保证薄荷油产量进一步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0-14天,播种50天后开始刈割,留茬低于3cm,完成后每隔20-30天割草一次;所述追肥所用肥料为脲甲醛复合肥18-18-18与相当于其重量2-6%的硼酸钠、0.1-0.2%的naa粉剂混合得到;(2)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第一次翻耕深度为30-40cm,第一次翻耕时按40-60kg/亩加入腐熟麦糠;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连同根部在高温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研磨至长度小于1cm,与相当于其重量6-10%的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得到覆盖料备用;(3)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扦插完成后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8mm的覆盖料,当苗高20cm后,用质量浓度为0.04-0.08%的营养液进行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6-8次,每次喷施量为60-80kg/亩;所述薄荷苗的长度为4.8-5.2cm每根,每根带2个以上节,在扦插前用质量浓度为0.2-0.6%的氮化钠溶液浸泡30-40分钟;所述营养液为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芸苔素内酯0.006-0.018mg/l、壳寡糖2-6mg/l、烟酸4-6mg/l、大蓟提取物6-10mg/l;(4)所述薄荷在6月第一次收割,在10月中上旬第二次收割后第二次翻耕;所述第二次翻耕过程中拌入秸秆与牛粪按重量比3:4混合后堆肥发酵所得粪便发酵料。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黑麦草的撒种量为1.6-2kg/亩;所述薄荷的扦插时行距为30cm,株距为20-30cm。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黑麦草种子在播种前用赤霉素和水杨酸的混合浸种液浸泡得到,浸泡完成后;所述赤霉素的含量为22-32mg/l,水杨酸的含量为62-68mg/l。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浸种液浸泡温度为34-3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追肥量为30-40kg/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粪便发酵料的拌入量为60-80kg/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大蓟花和叶以重量比1:1混合,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充分捣碎后沥出汁液,将所得滤渣加入相当于其重量6-8倍的水,在65-70℃浸提24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液经离心、旋蒸至膏状后,与汁液混合,即得大蓟提取物。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方法通过将薄荷和黑麦草间作,有效避免由于薄荷连作导致的土壤有机质下降,每年利用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制备覆盖料,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其保水能力,配合薄荷苗扦插前处理以及营养液的喷施管理,能促进薄荷叶的生长,有助于薄荷叶中有效成分的积累,提高薄荷品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2天,播种50天后开始刈割,留茬低于3cm,完成后每隔25天割草一次;所述追肥所用肥料为脲甲醛复合肥18-18-18与相当于其重量4%的硼酸钠、0.15%的naa粉剂混合得到;(2)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第一次翻耕深度为35cm,第一次翻耕时按50kg/亩加入腐熟麦糠;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连同根部在高温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研磨至长度小于1cm,与相当于其重量8%的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得到覆盖料备用;(3)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扦插完成后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8mm的覆盖料,当苗高20cm后,用质量浓度为0.06%的营养液进行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7次,每次喷施量为70kg/亩;所述薄荷苗的长度为4.8-5.2cm每根,每根带2个以上节,在扦插前用质量浓度为0.4%的氮化钠溶液浸泡35分钟;所述营养液为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芸苔素内酯0.012mg/l、壳寡糖4mg/l、烟酸5mg/l、大蓟提取物8mg/l;(4)所述薄荷在6月第一次收割,在10月中上旬第二次收割后第二次翻耕;所述第二次翻耕过程中拌入秸秆与牛粪按重量比3:4混合后堆肥发酵所得粪便发酵料。其中,所述黑麦草的撒种量为1.8kg/亩;所述薄荷的扦插时行距为30cm,株距为25cm。其中,所述黑麦草种子在播种前用赤霉素和水杨酸的混合浸种液浸泡得到,浸泡完成后;所述赤霉素的含量为27mg/l,水杨酸的含量为65mg/l。其中,所述浸种液浸泡温度为36℃。其中,所述步骤(1)中追肥量为35kg/亩;所述步骤(4)中粪便发酵料的拌入量为70kg/亩。其中,所述大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大蓟花和叶以重量比1:1混合,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充分捣碎后沥出汁液,将所得滤渣加入相当于其重量7倍的水,在68℃浸提24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液经离心、旋蒸至膏状后,与汁液混合,即得大蓟提取物。按实施例1中方法从2014年10开始种植,2014年检测,种植土壤条件为:年降雨量为830mm,最大冻土深度为10cm,有机质含量为2.18%;在2017年10月后,对各年种植所得薄荷使用gc-ms方法分析有效成分含量,得到以下结果:表1薄荷采集年月薄荷醇含量(%)薄荷酮含量(%)2015年6月86.545.182015年10月90.364.972016年6月86.295.022016年10月90.434.942017年6月86.655.232017年10月90.484.96通过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所得薄荷有效成分含量保持良好,均在薄荷醇在薄荷草中的含量为85.73-91.86%,薄荷酮在薄荷草中的含量为4.95-5.12%范围内;相比先有技术中由于连作薄荷醇含量连年下降有明显区别。设置对照组,将黑麦草种植相关去掉,相应的,将覆盖料去掉,其余管理方法相同;在每年收获完薄荷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统计,得到以下结果:表2有机质含量(%)实施例1对照组2015年10月2.241.852016年10月2.161.742017年10月2.231.67通过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相比现有技术能够保持土壤中有机质在稳定状态,有助于薄荷品质的保持。实施例2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4天,播种50天后开始刈割,留茬低于3cm,完成后每隔20天割草一次;所述追肥所用肥料为脲甲醛复合肥18-18-18与相当于其重量2%的硼酸钠、0.2%的naa粉剂混合得到;(2)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第一次翻耕深度为40cm,第一次翻耕时按40kg/亩加入腐熟麦糠;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连同根部在高温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研磨至长度小于1cm,与相当于其重量10%的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得到覆盖料备用;(3)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扦插完成后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8mm的覆盖料,当苗高20cm后,用质量浓度为0.08%的营养液进行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6次,每次喷施量为80kg/亩;所述薄荷苗的长度为4.8-5.2cm每根,每根带2个以上节,在扦插前用质量浓度为0.2%的氮化钠溶液浸泡40分钟;所述营养液为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芸苔素内酯0.006mg/l、壳寡糖2mg/l、烟酸6mg/l、大蓟提取物10mg/l;(4)所述薄荷在6月第一次收割,在10月中上旬第二次收割后第二次翻耕;所述第二次翻耕过程中拌入秸秆与牛粪按重量比3:4混合后堆肥发酵所得粪便发酵料。其中,所述黑麦草的撒种量为2kg/亩;所述薄荷的扦插时行距为30cm,株距为20cm。其中,所述黑麦草种子在播种前用赤霉素和水杨酸的混合浸种液浸泡得到,浸泡完成后;所述赤霉素的含量为22mg/l,水杨酸的含量为68mg/l。其中,所述浸种液浸泡温度为34℃。其中,所述步骤(1)中追肥量为40kg/亩;所述步骤(4)中粪便发酵料的拌入量为60kg/亩。其中,所述大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大蓟花和叶以重量比1:1混合,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充分捣碎后沥出汁液,将所得滤渣加入相当于其重量6倍的水,在70℃浸提24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液经离心、旋蒸至膏状后,与汁液混合,即得大蓟提取物。实施例3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0天,播种50天后开始刈割,留茬低于3cm,完成后每隔30天割草一次;所述追肥所用肥料为脲甲醛复合肥18-18-18与相当于其重量6%的硼酸钠、0.1%的naa粉剂混合得到;(2)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第一次翻耕深度为30cm,第一次翻耕时按60kg/亩加入腐熟麦糠;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连同根部在高温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研磨至长度小于1cm,与相当于其重量6%的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得到覆盖料备用;(3)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扦插完成后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8mm的覆盖料,当苗高20cm后,用质量浓度为0.04%的营养液进行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8次,每次喷施量为60kg/亩;所述薄荷苗的长度为4.8-5.2cm每根,每根带2个以上节,在扦插前用质量浓度为0.6%的氮化钠溶液浸泡30分钟;所述营养液为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芸苔素内酯0.018mg/l、壳寡糖2mg/l、烟酸4mg/l、大蓟提取物6mg/l;(4)所述薄荷在6月第一次收割,在10月中上旬第二次收割后第二次翻耕;所述第二次翻耕过程中拌入秸秆与牛粪按重量比3:4混合后堆肥发酵所得粪便发酵料。其中,所述黑麦草的撒种量为1.6kg/亩;所述薄荷的扦插时行距为30cm,株距为30cm。其中,所述黑麦草种子在播种前用赤霉素和水杨酸的混合浸种液浸泡得到,浸泡完成后;所述赤霉素的含量为32mg/l,水杨酸的含量为62mg/l。其中,所述浸种液浸泡温度为34-38℃。其中,所述步骤(1)中追肥量为30kg/亩;所述步骤(4)中粪便发酵料的拌入量为80kg/亩。其中,所述大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大蓟花和叶以重量比1:1混合,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充分捣碎后沥出汁液,将所得滤渣加入相当于其重量8倍的水,在65℃浸提24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液经离心、旋蒸至膏状后,与汁液混合,即得大蓟提取物。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