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6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粒,如稻粒和麦粒用的立式谷粒碾磨机。
在英国专利说明书第1,577,979号上公开了一种上述类型的公知的碾磨机。现参阅图5说明这种惯用的谷粒碾磨机。在该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49的一个直立的糠麸清除圆筒50中可转动地装着一根主轴51,该主轴上安装着一个螺(旋)线形或螺旋喂料辊52和许多研磨辊53,任意两个相邻研磨辊53之间形成有间隔或间隙54,该间隙起喷气槽的作用。主要部分由糠麸清除圆筒50与研磨辊53所限定的一个谷粒碾磨室55的上端同一个谷粒送料部分56相联通,而其下端同一个谷料出料部分57相联通。
在此惯常的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49中,输送到谷粒送料部分56的谷粒通过螺旋喂料辊52送到谷粒碾磨室55,并通过由研磨辊53的转动而进行的谷粒碾磨或磨白操作使谷粒在此碾磨室55中碾磨或变白。如此碾磨过的谷粒从谷粒出料部分57放出,而由谷粒碾磨操作产生的如糠麸那样的粉状物通过由喷气槽54发射的气流穿过糠麸清除圆筒50上的孔洞50a被排放到碾磨机49的外部。
但是,在上述惯常的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49中,碾磨室55中向下流动的谷粒只受到各个空心圆柱形或圆环形的研磨辊53的外圆周或外侧表面53a的碾磨。这样做的理由在于起喷气槽作用的间隔或间隙54设计成小得使谷粒不能挤入该间隙54,而且使得该研磨辊53的上、下表面(即端面)53b和53c不能进行任何谷粒碾磨处理。因此,为增强谷粒碾磨效果,就需要增加谷粒通过谷粒碾磨室55的次数,而且这已造成了谷粒碾磨效率不高的缺点。
共同受让美国序号08/202,788(1994年9月26日获准)的文件中提出“研磨型谷类碾磨机的研磨辊用的间隔器”。共同受让的美国序号08/274,981(1994年9月6日获准)的文件中提出“研磨式谷粒碾磨机的糠麸清除多孔圆筒体”。共同受让的美国序号08/259,171(1994年12月5日获准)的文件提出“研磨式谷粒碾磨机的阻抗件调节机构”。这三篇美国专利申请可结合在此作参考。
鉴于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该机器内增加了有效的谷粒碾磨面积,因而显著提高了谷粒碾磨效率。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包括一个直立的糠麸清除筒;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糠麸清除筒内的主轴;该主轴大体垂直地延伸;一个装在主轴上用于供给待碾磨谷粒的螺旋喂料辊;以及若干个装在主轴上用以碾磨谷粒的研磨辊,该若干研磨辊彼此沿主轴间隔开以便使任何两个该研磨辊之间限定出一个间隔或间隙作为一个喷气槽;糠麸清除筒与该若干个研磨辊互相结合以便在其间形成或限定出一个谷粒碾磨室的主要部分,谷粒碾磨室的上端连接到一个谷粒送料部分而谷粒碾磨室的下端连接到一个谷粒出料部分;其中用来作为喷气槽的间隔或间隙在轴线上的尺寸做得能使谷粒进入和外出该间隙。
在本发明的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中,输送到谷粒送料部分的谷粒通过螺旋喂料辊送到谷粒碾磨室,在此通过研磨辊的转动而进行的碾磨或磨白处理使谷粒受到碾磨。此时,谷粒不仅同各研磨辊的外圆周或侧表面产生接触而且还进出用作喷气槽的间隔或间隙再受到相对研磨辊的上和下轴向端面的碾磨。结果,显著增加了有效碾磨区域,并且大大提高了碾磨效率。
因此,如果获得相同的碾磨能力,与惯用的研磨立式谷粒碾磨机相比则本发明的机器能较大地降低机器的高度。
碾磨过的谷粒从谷粒出料部分放出,通过谷粒碾磨处理而产生的如糠麸那样的粉末状物由喷气槽射出的气流使其穿过糠麸清除筒上的孔洞排放到机器外部。
一个研磨辊的厚度最好比间隙的轴向厚度,即一个用作喷气槽的间隙的宽狭大1.5至4倍。在此情况下,进行最佳谷粒碾磨操作。
在发明的一个较好形式中,至少一个该研磨辊包括一个装配在主轴的一个凸起部分上的支承部分,一个固定装到该支承部分的外周边上的环形研磨部分,该支承部分的凸起部的轴向厚度大于该研磨部分的轴向厚度。
更可取的是,支承部分包括该凸起部分,若干径向地从凸起部分向外伸出的臂部,一个整体连接到该臂部的外端的环部,以及固定安装到该环部的外周边上的研磨部分。在此情况下支承部分的凸起部分可以使其一个或两个轴向端面突出于轴向上的研磨辊。
在至少两个相邻研磨辊之间可设置一个间隔器。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参阅附图从对最佳实施例的下文的说明而变得更明了。


图1是沿图3中线I—I截取的本发明的一种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最佳实施例的垂直剖视图;图2是研磨辊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该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的水平横截面图;图4A是沿图3的IVA—IVA线截取的断面图;图4B是与图4A相似的视图,但示出了发明的一种变更形式;图4C是与图4A相似的视图,但示出了发明的另一个变更形式;图5是一个惯常的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的部分剖开的前立体视图。
现结合
图1至3和图4A说明本发明设计的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的一个最佳实施例,比如,用于磨白稻米(粒)的机器。
图1中表示的是该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的基本垂直剖视图,一根主轴5竖直地配置在一个底座2的中心部,并通过上、下轴承3和4转动地支承。一个皮带轮6安装在主轴5的下端,并通过V—形皮带9连接到电动机7的皮带轮8上,使得主轴5能以适当的转动速度旋转。主轴5是一种空心结构以便得到轻型设计,大体上半个主轴5向上伸出底座2。
一个带上开口的糠麸收集空心筒10支承并固定装在底座2的上缘,一个轴承套筒11围绕着上轴承3。糠麸收集筒10内配置一个带敞底的转动空心圆筒12,而且该空心圆筒装在主轴5上。糠麸收集筒10与转动圆筒12之间的空间用来作为一个糠麸收集室13。转动圆筒12下部的外圆周面上成形了糠麸刮片14以便在糠麸收集室13内转动。在糠麸收集筒10的底部适当部位加工一个糠麸排放口15。该糠麸排放口15通过一个糠麸通道16连接到一个袋式过滤器(未示出)和一个糠麸收集风扇(未示出)。
一个转动环17安装在转动圆筒12的上端,该转动环17的上部配置有许多研磨辊18。每个研磨辊18包括一个金属的支承部分59和一个用刚砂粒粘合到一起成形的环形研磨部分58。该支承部分59包括一个凸起部分19,一个圆环部分22和支臂部分23。更具体地讲,穿过研磨辊18的支承部分59的凸起部19加工有一个圆孔20使主轴5能由该孔通过,以及一个键槽21,凸起部分19与圆环部分22由支臂部分23相互连接,这样通过支承部分59形成若干通气孔或开口24。用于研磨辊18的研磨部分58的刚砂平均尺寸,即颗粒的大或小,在一叠垛研磨辊18的上部可以是不同于该叠垛辊的下部。该研磨部分58,其外圆周或侧表面和其上、下端面均附着有研磨或刚砂粒,被固定安装在支承部分59的圆环部22的外圆周边上。研磨部分58(包括刚砂粒面)在轴线方向上的厚度A为15至30mm。如果该研磨辊18的研磨部分58的厚度太小,研磨部分58的外圆周或侧表面58a就不易将稻粒磨均,使得稻粒不能被均匀地碾磨或磨白。因此,研磨部分58需有一定厚度。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研磨辊18之间的间隔或间隙25用来作为一种喷气槽,此间隔25的轴向的厚度,即间隙25的大小为7至10mm。据此的理由是,短尺寸品种的稻粒60约有5mm长,而长尺寸品种的稻粒约有8mm长,因此为使稻粒60能挤入间隔25以便碾磨或磨白,该间隔25的厚度应该是7至10mm最为适宜。为了能在任意两相邻叠放的研磨辊18的相对的轴向端面58b和58c之间适当形成该间隔或间隙25,支承部分59的凸起部分19的轴向厚度C比起支臂部分23,圆环部分22或研磨部分58的轴向厚度要大7至10mm,如图4A中所示。除了如图4A中所示的凸起部分19仅向研磨辊18的一个端面突出之外,该凸起部分19也可以代之以如图4B中所示的向研磨辊18的两个轴向端面突出。另一种变换是该凸起部分19的厚度C可以等于研磨部分58及其他相关部分的厚度A,这一情况下,在任意两相邻研磨辊18的凸起部分19与19之间插入一个隔圈60。如图4C所示。在安排成图4A和图4B所示的情况下,隔圈60可以插在全部或部分两相邻的研磨辊18之间。而且,研磨部分58可以按这样方式被斜削,即间隔25的轴向厚度或尺寸B逐渐径向向外增大,如图4A中用虚线58d所指示。
通过试验已经肯定,当研磨辊18的厚度A比起喷气槽作用的间隔25的厚度B大1.5至4倍时,可以获得最佳碾磨(磨白)效果。
在被碾磨谷粒不是稻粒,比如麦粒的情况下,麦粒的长度约为4.5至7mm,其A/B之比大体与碾磨稻粒用的该比例相同。
所有隔圈25可以具有相同厚度B,或者该隔圈25的轴向厚度B可按下游方向即谷粒的流向减小或增加。所有研磨辊18的研磨部分58可以具有相同厚度,或者该研磨部分58的厚度A可以按下游方向即谷粒的流向减小或增大。
空心筒形的螺线或辊旋喂料辊26支撑在最上面的研磨辊18上,该螺旋辊26的一个中心毂27通过旋入主轴5上端的螺栓28而固定,使得螺旋辊26和研磨辊18整体装到主轴5上。螺旋辊26的上开口端部固定装上一个圆锥形空心导向件29。通过该导向件29的圆周壁加工有许多通气口或孔洞30。一个外部空气引管31以其一端连接到导向件29上的各通气口30,而其另一端连接到一个上机盖32上开设的开口33。上机盖32的上端部的一个谷粒送料口34处装有一个送料量控制装置35。
一个空心多孔圆筒形状的糠麸清除筒36直立围绕着叠堆的研磨辊18设置,以便形成一个具有在糠麸清除筒36与研磨辊18叠堆之间的主要部分的谷粒碾磨室(稻粒磨白室)37。该糠麸清除室36由四个弧形的糠麸清除多孔壁39构成,每个壁39在四个支柱38中的相邻两个之间延伸并被分别支承在该相邻两支柱上。另外,四个各为弧形的外罩件40在四个支柱38中的相邻两个之间延伸并分别支承在该相邻两支柱上,从而形成一个其下端连接到糠麸收集室13的糠麸清除室41。一个与各粒碾磨室37联通的谷粒出料口42设置在糠麸清除筒36的下方,一个排料溜槽43连接到此出料口42。排料溜槽43上装有一个阻流板45,并通过一载荷44使其推向谷粒出料口42。在各支柱38上成形的凹槽中松弛装配了一个阻流杆47,通过调节旋钮螺栓48使得该阻流杆47能调节移入和移出谷粒碾磨室37。
现在具体说明这样构造的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1的运作。待碾磨或磨白的稻粒通过送料量控制装置35以适当控制稻粒的流量的方式而输送到谷粒送料口34。如此输送的稻粒沿导向件29的圆锥形斜面向下流动,同时在圆周方向上基本上均匀分散开,进而通过螺旋喂料辊26而送入谷粒碾磨室37。谷粒碾磨室37中的稻粒60受到转动研磨辊18的外周缘或外表面的碰撞或推动,并在谷粒碾磨室37中沿糠麸清除筒36滚动同时被阻流杆47搅动,使得稻粒60的表面(皮)部分被研磨辊18的研磨部分58的圆周边或侧表面58a上的刚砂粒碾磨或磨掉。同时,稻粒60进入用来作喷气槽的间隙或间隙25(其轴向尺寸大于稻粒60的长度),然后在该间隙25中滚动转动和自转,使得这些谷粒60在整个有效增加碾磨路径上的各个方向接触相对的研磨辊58的上和下轴向端面58b与58c上的刚砂粒,从而磨碎或刮掉稻粒60果实的表(皮)面部分。应该注意到,稻粒60不会径向向内进到超过研磨部分58,因为根据研磨辊18的转动使稻粒60不变地受到旋转产生的离心力。
在由于研磨辊18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如此运动而滚向中心部分(主轴5)的稻粒被排向糠麸清除筒36,然后受到其次的研磨辊18的外圆周面58a的碾磨或磨白,在螺旋喂料辊26的谷粒进给作用影响下再被挤入其次的间隙25中,使得该稻粒受到与上述相同方式由相对研磨辊58的上和下轴向端面58b和58c的碾磨或磨白。这样,谷粒碾磨室37中的稻粒60向下移动,反复地进、出许多个间隙25,因此增加了有效的碾磨(稻米磨白)面积,也显著提高了碾磨(稻谷磨白)效率。
外部空气通过风扇(未示出)的抽吸作用穿过外部空气引管31,导向件29,螺旋喂料辊26内的一个腔室26a以及研磨辊18上的通气开口24而从喷气槽25喷放出,由稻粒60上脱离下来的稻糠粉末立刻被从谷粒碾磨室37经糠麸清除多孔件39上的多个孔洞39a排放到糠麸清除室41。然后,该糠麸清除室41内的稻糠经过糠麸收集室13和糠麸通道16而输出到袋式过滤器(未示出)中。
已到达谷粒碾磨室37下端的稻粒(磨白的大米)由导板46引导并从谷粒出料口42放出。由于阻流板45受提供压力的载荷44推促,所以这些稻粒得克服该阻流板45的压力而放出。当然,阻流板45的压力通过经谷粒碾磨室37和出料口42之间的区域流下的稻粒而传递到谷粒碾磨室37内的稻粒60,该谷粒碾磨室37内的压力保持在适宜的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直立的糠麸清除圆筒;一个可转动地装在该糠麸清除圆筒内的主轴,该主轴竖直地延伸;一个装在该主轴上用于输送待碾磨谷粒的螺旋喂料辊;和若干个装在该主轴上用以碾磨谷粒的研磨辊,该若干研磨辊沿所述主轴互相间隔开以便在任意两相邻的该研磨辊之间确定出一个间隙,用来作为一个喷气槽;所述糠麸清除圆筒和若干研磨辊彼此配合确定出在它们之间的一个谷粒碾磨室主要部分,该谷粒碾磨室的上端连接到谷粒送料部分,而该谷粒碾磨室的下端连接到一个谷粒出料部分;其中该用作喷气槽的间隙的轴向尺寸为能使谷粒进和出该间隙。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是,该研磨辊的轴向厚度比所述间隙的轴向尺寸大1.5至4倍。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是,至少一个所述研磨辊包括一个支承部分,它以其凸起部分配装在所述主轴上,和一个固定安装在该支承部分的外圆周上的环形研磨部分,所述支承部分的所述凸起部的轴向厚度大于所述研磨部分的轴向厚度。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是,其中所述支承部分包括所述凸起部分,若干个从该凸起部分径向向外延伸的支臂部分,和一个整体连接到该支臂部分的外端的圆环部分,所述研磨部分固定安装到所述圆环部分的外圆周边。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是,其中所述支承部分的该凸起部分是在该主轴的轴向上以其一个轴向端面凸出于所述研磨部分。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是,其中所述支承部分的该凸起部分是在该主轴的轴向上以其两上轴向端面凸出于所述研磨部分。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是,其中在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研磨辊之间设置一个间隔器。
全文摘要
所公开的一种研磨型立式谷粒碾磨机,机器中在任意两个研磨辊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它用来作为一个喷气槽。该作喷气槽用的间隙的轴向尺寸是能使待碾的谷粒进出该间隙为宜。研磨辊的轴向厚度最好比间隙的轴向尺寸大1.5至4倍。
文档编号B02B3/00GK1114919SQ9510201
公开日1996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17日
发明者佐竹觉, 金本繁晴, 冈田宽, 松本伸宏 申请人:株式会社佐竹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