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环境微生物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40119阅读:1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环境微生物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土壤环境微生物消毒剂,具体设计功能为促进农作物增产和消除 土壤中的有害毒素等功能的一种液体生物肥料型的土壤消毒剂,以及该土壤环境消毒剂的 制备方法。属农业土壤微生物解毒剂领域。 二、
【背景技术】:
[0002] 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大量应用,严重的污染了我国28个省 区的大部分土地。根据国家农药残留普数据显示,单一农药残留检出率达90. 9%,其中8个 省区超标率达75%,也就是说我们土壤中不仅仅是只残留有286. 5亿公斤的六六六农药, 二十多种农药,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及化肥残毒,仍留着在现在的耕地里,仍在继续破坏者 土壤原生状态,仍在继续不断地危害着现代人们的生存和健康。国内外科学家试图用几种 微生物来消除土壤中的有机氯、有机磷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但选定有效菌种和保持其有 效活性是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本发明在筛选出五类具有较强降解多种毒素的菌类, 组成"最佳组合"菌团,而且使其具有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有效活性特征,并有效的消除土壤 中的残留毒素,是本发明的主要内容。
[0003] 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对农副产品的索取不断增加,据有关调查,全世界危害农作 物害虫有10000多种,病原菌8000多种,线虫1500多种,杂草2000多种。调查表明进行农 药防治以后,还要损失收成达42%,其中草害损失达13. 2%,虫害损失达15. 6%,病害损失 达13. 3%。所以人类与害虫的"战争"是长期的持久战,因此农药的生产和应用就成为现 代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我国现有农药厂1700多家,每年生产约35万吨原药,加 工制剂80~100万吨,农药有效成品40多个,产品约7000多个,而且还进口大量的国外已 不再使用的剧毒农药,施入国内土地。大量的农药生产出来,在为人类利用的同时,又在毒 害着人类自己。特别是大部分农药是具有内吸性毒素的农药,毒性被直接吸收到农作物茎、 叶、根的组织细胞内,并进入果实、种子内部,造成毒害的长久性、顽固性。
[0004] "土壤是无限生命之源"。从上世纪40年代美国因化学废弃物的倾倒而遭到严重的 土壤污染以来,至今,关于土壤污染的问题研究,正普及世界五大洲,主要集中在欧洲,其次 是亚洲和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土壤污染问题也不少,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破坏的大问题。
[0005]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着重提高生产力有关土壤肥 力研究;60年代一方面开展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工作,进行土地环境资料的保护研究。另 一方面针对污水灌田,施用农药等农作实践,开展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调查研究;70年代进 行区域性土壤环境评价及污染综合防治研究;80年代针对土壤一植物系统和土壤环境背 景容量及基准开展了净化功能及应用研究,90年代应用土地一植物系统污染生物地球化学 原理,无公害农业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和流域,湖泊水污染治理共建技术,进行长期定位研 究与应用技术研究。
[0006] 面对21世纪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壤污染及保护,治理与农产品安全必然提 到重要地位,否则解决不了民众健康,国际利益,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和遗害子孙的大问 题。
[0007] 所以研制一种制剂,在喷施农药后,待农药对害虫发生毒杀有效作用后1~2周 内,将残留在植物体内、果实、叶子及种子内的农药残留毒素清除干净,施入土壤中能将土 壤中有害毒素清除干净,不再使农药残留危害人类的新一代产品,是人们渴求的理想的产 品,也就是本发明的技术核心。
[0008] 土壤作为地球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几百年里人类大规模战争化学污染侵入土壤, 城市工业化区域污染和公路、铁路矿物燃料尾气大地网络污染侵入土壤,也同农药一样,向 土壤中不断注入了更多更杂的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波其南、北极和高山海洋。多年来科学 界试途研究用生物制剂,无二次污染的有机物及其复合型物质对复杂的有害毒素进行治理 (或称修复),但国内仍未见到有效良好的技术报导和产品问世。本发明为复合形技术,以 解决多种污染。是利用复合性能内的活性剂,促进增产剂和清除土壤中的残毒剂等成份组 成的高科技生物制剂,是目前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的最新方法和最新产品。 三、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利用几种具有降解有害毒素能力的微生物,生产的一种土壤环境生物消 毒剂。
[0010] 由于土壤污染的成分复杂多样,世界上对生物修复的方法也分类较多,(1)植物根 际生态富集修复办法。(2)螯合诱导修复方法。(3)化学一生物联合修复方法(4)植物一 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5)生态阻控新方法与新技术。
[0011] 其中:污染土壤的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与污染土壤的生态阻控新方法及新 技术都是主要采用微生物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
[0012] 污染土壤的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是:运用农业技术使污染的土壤易于种 植,植物会直接吸收或间接吸收、分离或降解污染物。在有植物生长时,增强了对有机污染 物的快速降解、矿化。其基本的原理为:(1)植物根区的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作用,并 具有独特的酶途径,用以降解不能被细菌单独转化的有机物;(2)植物根区分泌物刺激了 细菌的转化作用;(3)植物还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并可转移氧化,使根区的好氧转 化作用能够正常进行。
[0013] 土壤污染生态阻控新方法与新技术是如何通过陆生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化学 过程,来阻滞、消除土壤污染物的毒性效应:(1)通过改变水土界面的pH值,产生H2S和各 种有机物质来影响污染物在水土界面的生态化学行为,如某些微生物能代谢产生柠檬酸、 草酸等物质,这些代谢产物能够无污染物生成螯合物或形成草酸盐沉淀,而导致污染物毒 性下降;(2)微生物的细胞壁及黏液层也可以直接吸收、固定一些化学污染物,如一些微生 物及某些藻类能够产生胞外聚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多聚糖、蛋白质、脂多糖等,这些物质具 有大量阴离子基团,从而可以与金属离子结合解毒,(3)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来原来 固定的重金属污染物来影响其在根图界面的化学行为;(4)根际微生物也可通过改善土壤 团粒结构,改变根际环境理化性质和根系分泌物质的组合等过程,间接地作用于污染物的 迀移和转化,促进根际微区中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土 壤环境生物消毒剂,本消毒剂是将无机营养物质和可清除土壤毒素的微生物菌团结合在一 起的一种液体肥料型土壤消毒剂。
[0014]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环境微生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由选自以下微生物菌 种中的任意两4-5种菌种制备而成:土生隐球酵母,嗜酸乳杆菌,珊瑚色诺卡氏菌,放线形 土壤杆菌,康宁木酶。
[0015] 优选的本发明的土壤环境微生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微生物菌种制备而 成:土生隐球酵母,嗜酸乳杆菌,珊瑚色诺卡氏菌,放线形土壤杆菌,康宁木酶。本发明所述 的微生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2:1-2。
[0016]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1。
[0017]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含有无机营养物质,海藻类植物 制品和糖蜜助剂。
[0018]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配方是:
[0019]
[0020]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配方是:
[0021]
[0022]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无机营养物质是:硼砂2%,硝酸铵 4%,硝酸钾3 %,占消毒剂总含量的9 %,海藻类植物制品是海藻精,糖蜜助剂是10 %的糖 蜜。
[0023]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0024] 将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扩增;用混合方式制备无机营养物质;再将无机营养物质 加入海藻精中;将水与糖蜜进行混合得到糖蜜助剂,与上两种混合物混合,放入发酵罐里, 加入扩增的菌种,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C,经过96小时培养,待菌孢数 达到2亿/克时,亦可停止发酵,待温度自然降至室温左右,质量已达标准的成品,可以放入 贮存罐中保存。
[0025] 海藻精(Sargassum),它含有较强的植物激素、活性碘,海藻多糖,酚类多聚化合 物,甘露醇等,能够有效的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还有氮、磷、钾、钙、锌、钴、硼、钼等 微量元素,对提高植物抗旱、抗倒伏,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显的作用。海藻精内还含有红藻和 褐藻(phaeodactylum)等海藻胶酸(alginicacid)可作为土壤环境生物清除消毒剂产品的 稳定剂和凝聚剂。
[0026] 把获得的酵母菌(Cyptococcus humicolus (Daszewska) Golubev 土生隐球酵母 ACCC20248)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Moro)Bergey et al.ACCC10637)放线菌 (Nocardia coralline(Bergey et al.)Waksman and Henrici珊瑚色诺卡氏菌ACCC4〇100) 光合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 放线形土壤杆菌 ACCC02525)和真菌(Trichoderma koningii Ouden.康宁木酶ACCC30388)进行平板分离和镜检,确认纯度合格以后,进行分 类培养。
[0027] 培养方法是:先将适宜的培养基原料精选后,按比例配制,加热溶为一起,搅拌均 匀后装瓶。在经过高压灭菌,菌种接种等工序,将制备好的斜面菌种进行培养一周。再进 入摇床三角瓶液体菌种培养,液体菌种温度保持在25~28°C的培养室内进行摇动培养。 五-六天菌液达到2亿/克菌孢数量后,再进行菌类混合发酵的第一次发酵过程。发酵好 的多菌液亦可作为二级液体发酵时所需要的液体种用菌液。
[0028] 本发明筛选出酵母菌 Cyptococcus humicolus (Daszewska)Golubev 土生隐球 酵母(无性阶段为土生假丝酵母 Candida humicola(Daszewska)Diddens et Lodder) (ACCC20248 -中国农科院土肥所一美国典型培养物中心ATCC36992。培养基13,26°C )、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Moro) Bergey et al. (ACCC10637 -中国农 科院土肥所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