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元氧桥杂环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增效剂的用图_4

文档序号:9795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80%,光照周期16/81 1(170)的条件下培养, 处理24h后检查结果。
[0113] 2. 2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生物测定方法为点滴法。
[0114] 将杀虫剂原药或化合物8分别溶于丙酮,分别配成浓度为1500mg/L的母液,将配 制好的杀虫剂和化合物8母液按照一系列比例混合,并用丙酮稀释,配成一系列浓度梯度, 用微量移液器将药液点滴在雄成虫的腹部背面,并以丙酮为对照。每个浓度处理30头试 虫,重复3次。处理后的试虫接入饲养箱内,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于温度27土 1°C,相对湿 度为70%~80%,光照周期16/8h(L/D)的条件下培养,处理24h后检查结果。
[0115] 2. 3烟粉虱(Bemisia tabaci,Q型)生物测定方法为浸叶法。
[0116] 将杀虫剂原药或化合物8分别溶于DMF,分别配成浓度为1500mg/L的母液,将配制 好的杀虫剂和化合物8母液按照一系列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药剂母液。将配制的单剂或混合 药剂母液用含有〇. 1%。TritonX-100的蒸馏水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另设1组对照使用DMF 代替单剂或混合药剂母液。将卷心菜叶片制成直径22mm的圆片,完全浸入系列浓度的药液 中l〇s,取出后叶面朝上移至铺有15g/L琼脂的平底试管中。每管接入大小相等的健康烟粉 虱成虫30头,用纱布封口,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温度25土1°C,光照周期14/10h(L/D)的 条件下培养,处理24h后检查结果。
[0117] 2. 4棉虫牙(Aphis gossypii)采自山东潍坊的棉田,生物测定方法为浸渍法。
[0118] 药剂配制方法与上述浸叶法相同,将30头无翅蚜放入0. 5mm孔径金属滤网的球形 滤器中,浸入药液10S后取出。将浸药后的棉蚜置于干净的滤纸上,吸去多余药液后,转移 至棉花苗上,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温度25土rc,光照周期14/10h(L/D)的条件下培养,处 理24h后检查结果。
[0119] 2. 5家蝇(Musca domestica)生物测定方法为人工饲料添加法。
[0120] 将杀虫剂原药或化合物8分别溶于丙酮,分别配成浓度为1500mg/L的母液,将配 制好的杀虫剂和化合物8母液按照一系列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药剂母液。将配制的单剂或混 合药剂母液用含有0. 1%。TritonX-100的蒸馏水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另设1组对照使用丙 酮代替单剂或混合药剂母液。取5g人工饲料,添加10mL稀释好的单剂或混合药剂混合均 匀,接入20头2龄若虫,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温度25土 1°C,光照周期14/10h(L/D)的条 件下培养,处理24h后检查结果。
[0121] 3.数据处理
[0122] 生物测定结果采用DPS v7. 05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出所测药剂的毒力回 归曲线方程、LCM、95%置信限及相关系数等结果。
[0123] 相对毒力=[(杀虫剂+增效剂)的LD5。或LCJ ] / [杀虫剂的LD5。或LC5。]
[0124] 增效倍数=[杀虫剂的LD5。或LC5J/[(杀虫剂+增效剂)的LD 5。或LC5。)]
[0125] 首先,测试了在褐飞虱、灰飞虱、烟粉虱、棉蚜、美洲大蠊和家蝇中,化合物8对吡 虫啉的增效作用。结果如表1所示。
[0126] 表1不同昆虫中化合物8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
[0127]
[0129] 注:a表示单位相同
[0130] 从表1可以看出,在多种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中,低浓度的化合物8能够显著降低 吡虫啉的ld m/lc5。,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0131] 在褐飞虱中,将浓度大于0. 75ng/虫的化合物8与吡虫啉混用时,能显著增强吡虫 啉的杀虫活性;浓度为2. 5ng/虫时增效作用达到峰值,增效倍数为7. 31倍。
[0132] 在美洲大蠊中,将浓度大于1. 75 μ g/虫的化合物8与吡虫啉混用时,能显著增强 吡虫啉的杀虫活性;浓度为3. 75 μ g/虫时增效作用达到峰值,增效倍数为5. 56倍。
[0133] 在灰飞虱、烟粉虱、棉蚜、家蝇等害虫中,化合物8亦能够在低浓度下显著增强吡 虫啉的杀虫活性,最大增效倍数可达到6倍以上。
[0134] 其次,测试了在美洲大蠊和褐飞虱中,化合物8对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等其它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如表2A、表2B和图1所示。
[0135] 表2A化合物8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的增效作用(美洲大蠊)
[0136]
[0137] 注:表中杀虫剂的测试浓度为2 μ g/虫。
[0138] 表2B化合物8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的增效作用(褐飞虱)
[0139]
[0140] 注:表中杀虫剂的测试浓度为2. 5ng/虫。
[0141] 从表2A、表2B和图1中可以看出,化合物8对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等其它新烟 碱类杀虫剂同样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在美洲大蠊中,将3. 75 μ g/虫的化合物8分别与啶 虫脒、噻虫啉或噻虫胺混用,试虫的死亡率是单独使用这3种杀虫剂时的2. 6~3. 5倍。在 褐飞虱中,将2. 5ng/虫的化合物8分别与啶虫脒、噻虫啉或噻虫胺混用,试虫的死亡率至少 是单独使用这3种杀虫剂时的2. 6倍。
[0142] 实施例7 :化合物9的增效实施例
[0143] 1.供试药剂
[0144] 杀虫剂原药:吡虫啉原药、啶虫脒原药、噻虫啉原药、噻虫胺原药购买自西格玛公 司(Sigma-Aldrich, St. Louis, MO, USA)〇
[0146] 2.生物测定:方法同上。
[0147] 3.数据处理:方法同上。
[0148] 首先,测试了在褐飞虱、灰飞虱、烟粉虱、棉蚜、美洲大蠊和家蝇中,化合物9对吡 虫啉的增效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
[0149] 表3不同昆虫中化合物9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
[0150]
[0152] 注:a表示单位相同
[0153] 从表3可以看出,在多种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中,低浓度的化合物9能够显著降低 吡虫啉的ld m/lc5。,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0154] 在褐飞虱中,将浓度大于0. 75ng/虫的化合物9与吡虫啉混用时,能显著增强吡虫 啉的杀虫活性;浓度为2. 5ng/虫时增效作用达到峰值,增效倍数为6. 85倍。
[0155] 在美洲大蠊中,将浓度大于1. 75 μ g/虫的化合物9与吡虫啉混用时,能显著增强 吡虫啉的杀虫活性;浓度为3. 75 μ g/虫时增效作用达到峰值,增效倍数为4. 99倍。
[0156] 在灰飞虱、烟粉虱、棉蚜、家蝇等害虫中,化合物9亦能够在低浓度下显著增强吡 虫啉的杀虫活性,最大增效倍数可达到5倍以上。
[0157] 其次,测试了在美洲大蠊和褐飞虱中,化合物9对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等其它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如表4A、表4B所示。
[0158] 表4A美洲大蠊中化合物9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的增效作用
[0159]
[0161] 注:表中杀虫剂的测试浓度为2 μ g/虫。
[0162] 表4B褐飞虱中化合物9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的增效作用
[0163]
[0164] 注:表中杀虫剂的测试浓度为2. 5ng/虫。
[0165] 从表4A和表4B中可以看出,化合物9对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等其它新烟碱类 杀虫剂同样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166] 实施例8 :化合物10的增效实施例
[0167] 1.供试药剂
[0168] 杀虫剂原药:吡虫啉原药、啶虫脒原药、噻虫啉原药、噻虫胺原药购买自西格玛公 司(Sigma-Aldrich, St. Louis, MO, USA)〇
[0170] 2.生物测定:方法同上。
[0171] 3.数据处理:方法同上。
[0172] 首先,测试了在褐飞虱、灰飞虱、烟粉虱、棉蚜、美洲大蠊和家蝇中,化合物10对吡 虫啉的增效作用。结果如表5所示。
[0173] 表5不同昆虫中化合物10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
[0174]
[0175] 注:a表示单位相同
[0176] 从表5可以看出,在多种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中,低浓度的化合物10能够显著降 低吡虫啉的LD M/LC5。,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0177] 在褐飞虱中,将浓度大于0. 75ng/虫的化合物10与吡虫啉混用时,能显著增强吡 虫啉的杀虫活性;浓度为2. 5ng/虫时增效作用达到峰值,增效倍数为6. 45倍。
[0178] 在美洲大蠊中,将浓度大于1. 75 μ g/虫的化合物10与吡虫啉混用时,能显著增强 吡虫啉的杀虫活性;浓度为3. 75 μ g/虫时增效作用达到峰值,增效倍数为4. 62倍。
[0179] 在灰飞虱、烟粉虱、棉蚜、家蝇等害虫中,化合物10亦能够在低浓度下显著增强吡 虫啉的杀虫活性,最大增效倍数可达到4倍以上。
[0180] 其次,测试了在美洲大蠊和褐飞虱中,化合物10对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等其它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如表6A、表6B所示。
[0181] 表6A美洲大蠊中化合物10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的增效作用
[0182]
[0183] 注:表中杀虫剂的测试浓度为2 μ g/虫。
[0184] 表6B褐飞虱中化合物10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的增效作用
[0185]
[0186] 注:表中杀虫剂的测试浓度为2. 5ng/虫。
[0187] 从表6A和表6B中可以看出,化合物10对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等其它新烟碱类 杀虫剂同样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188] 实施例9 :其它化合物的增效实施例
[0189] 1.供试药剂
[0190] 杀虫剂原药:批虫啉原药购买自西格玛公司(Sigma-Aldrich, St. Louis, MO, USA);
[0191] 增效剂:化合物1-7以及化合物11-13 ;各个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参见 CN200810207355. 2。
[0192] 2.生物测定:褐飞虱和美洲大蠊生物测定方法为点滴法,具体试验方法同上。
[0193] 3.数据处理:方法同上。
[0194] 测试结果见表7。
[0195] 表7化合物1-7、11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