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20609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上的病虫害防治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防护林业病虫害的时候,一般采用喷雾器给树木进行喷药防治,但是在特定条件下,需要对树干进行打孔,然后将药液注入孔中,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和保护林木的目的,在实践操作中,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用钻头在树干上打孔,然后再用注射器抽取药液然后注入孔中,这种操作方法工作效率低。当然,也有一些公知的打孔注药工具,其一般是通过电动机或汽油机带动钻头转动在树干山钻孔注药,使用时背负重量大、噪音大、污染大、易引发火灾,并受制于电源或汽油的携带,不适于在偏远林区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现有病虫害防治用具使用繁琐且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包括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支撑架体、垂直设置于支撑架体底部的空心圆筒、设置于支撑架体内部的电钻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体侧部的注液针管;
[0006]所述电钻与支撑架体竖直滑动连接,电钻钻头的中心轴线重合于空心圆筒的中心轴线,当电钻沿着支撑架体竖直向下滑动至最低点时,电钻的钻头向下伸出空心圆筒;
[0007]所述注液针管的顶端固定于支撑架体顶部,注液针管的末端向下连通于空心圆筒O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L型把手,所述L型把手相对远离注液针管,L型把手的夹角端铰接连接于支撑架体顶部,L型把手的一侧末端与电钻铰接连接,L型把手的另一侧斜向下并与支撑架体的顶部平面呈锐角夹角;
[0009]当向上按压L型把手、且L型把手与支撑架体顶部平面的锐角夹角减小至最小时,电钻沿着支撑架体向下滑动至最低点,电钻的钻头向下伸出空心圆筒。
[0010]具体的,所述注液针管包括底部连通有注液软管的针管本体、以及配合设置于针管本体内部的活塞芯杆,所述针管本体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注液针管的自由端连通于空心圆筒。
[0011]更具体的,所述注液软管上设置有注液调节器;
[0012]所述针管本体的底部还连通有进液软管,所述进液软管上设置有进液调节器。
[0013]进一步的,为了扩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所述支撑架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池组。
[0014]优先选择,所述电钻钻头的最大直径为6mm,所述空心圆筒的内径为7mm。
[0015]优先选择,所述空心圆筒选用钢制空心圆筒。
[0016]本实用新型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小巧便携,通过一体设置电钻和注药针管,实现一次性完成打孔和药液注射工作,省工省时,工作效率高,应用范围广,能避免药液浪费和保护环境;还适用于在野外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表不:
[0020]1、支撑架体,2、钢制空心圆筒,3、电钻,3-1、钻头,4、针管本体,
[0021]5、注液软管,6、注液调节器,7、活塞芯杆,8、进液软管,
[0022]9、进液调节器,10、L型把手,11、竖直滑槽;
[0023]附图中字母A表示L型把手的斜向下一侧与支撑架体顶部平面的锐角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其结构包括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支撑架体1、垂直设置于支撑架体I底部的钢制空心圆筒2、设置于支撑架体I内部的电钻3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体I侧部的注液针管。
[0027]所述电钻3与支撑架体I通过竖直滑槽11滑动连接,电钻3钻头3-1的中心轴线重合于空心圆筒的中心轴线,当电钻3沿着支撑架体I竖直向下滑动至最低点时,电钻3的钻头3-1向下伸出钢制空心圆筒2。
[0028]所述注液针管包括底部连通有注液软管5的针管本体4、以及配合设置于针管本体4内部的活塞芯杆7,所述针管本体4为透明塑料材质,针管本体4的顶端固定于支撑架体I顶部,针管本体4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注液针管的自由端向下连通于钢制空心圆筒2。
[0029]优先选择,所述电钻3钻头3-1的最大直径为6mm,所述空心圆筒的内径为7mm。
[0030]实施例二:
[003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注液软管5上设置有注液调节器6 ;所述针管本体4的底部还连通有进液软管8,所述进液软管8上设置有进液调节器9。
[0032]实施例三:
[0033]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还包括L型把手10,所述L型把手10相对远离注液针管,L型把手10的夹角端铰接连接于支撑架体I顶部,L型把手10的一侧末端与电钻3铰接连接,L型把手10的另一侧斜向下并与支撑架体I的顶部平面呈锐角夹角A ;当向上按压L型把手10、且L型把手10与支撑架体I顶部平面的锐角夹角A减小至最小时,电钻3沿着支撑架体I向下滑动至最低点,电钻3的钻头3-1向下伸出钢制空心圆筒2。
[0034]结合附图1,将本实用运送至需要对树木进行打孔注药的场地时,实施例三的工作过程:
[0035]I)首先,关闭注液软管5上的注液调节器6,开启进液软管8的进液调节器9,并将进液软管8的自由端放入已完成药液配制的药液箱内,拉动活塞芯杆7,观察针管本体4表面的刻度,完成药液的定量抽取;
[0036]2)然后,关闭进液软管8的进液调节器9,将进液软管8从药液箱内取出并在不妨碍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固定,同时,开启注液软管5上的注液调节器6 ;
[0037]3)随之,将钢制空心圆筒2的底端放置在树木需要打孔的位置,启动电钻3,向上按压L型把手10,以减小L型把手10斜向下一侧与支撑架体I顶部平面的锐角夹角A,此时电钻3钻头3-1向下伸出钢制空心圆筒2,且电钻3钻头3-1伸出钢制空心圆筒2的部分钻入树木开始打孔作业;
[0038]4)继续向上按压L型把手10,直至L型把手10斜向下一侧与支撑架体I顶部平面的锐角夹角A最小,再向下按压L型把手10,电钻3钻头3-1逐渐从树木内拔出,直至向上远离钢制空心圆筒2,此时,向下按压活塞芯杆7,观察针管本体4表面的刻度,向步骤3)中打好的孔内注入定量药液即可。
[003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4)完成一个打孔注液作业,直至注液针管内部的药液用完,再执行步骤1)、2),随之再重复步骤3)、4)。
[0040]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扩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尤其适用于野外作业环境,所述支撑架体I内部还设置有电池组。
[004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支撑架体、垂直设置于支撑架体底部的空心圆筒、设置于支撑架体内部的电钻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体侧部的注液针管; 所述电钻与支撑架体竖直滑动连接,电钻钻头的中心轴线重合于空心圆筒的中心轴线,当电钻沿着支撑架体竖直向下滑动至最低点时,电钻的钻头向下伸出空心圆筒; 所述注液针管的顶端固定于支撑架体顶部,注液针管的末端向下连通于空心圆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把手,所述L型把手相对远离注液针管,L型把手的夹角端铰接连接于支撑架体顶部,L型把手的一侧末端与电钻铰接连接,L型把手的另一侧斜向下并与支撑架体的顶部平面呈锐角夹角; 当向上按压L型把手、且L型把手与支撑架体顶部平面的锐角夹角减小至最小时,电钻沿着支撑架体向下滑动至最低点,电钻的钻头向下伸出空心圆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针管包括底部连通有注液软管的针管本体、以及配合设置于针管本体内部的活塞芯杆,所述针管本体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注液针管的自由端连通于空心圆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软管上设置有注液调节器; 所述针管本体的底部还连通有进液软管,所述进液软管上设置有进液调节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池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钻钻头的最大直径为6mm,所述空心圆筒的内径为7mm。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筒选用钢制空心圆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干打孔注药一体装置,属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具技术领域,包括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支撑架体、垂直设置于支撑架体底部的空心圆筒、设置于支撑架体内部的电钻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体侧部的注液针管;所述电钻与支撑架体竖直滑动连接,电钻钻头的中心轴线重合于空心圆筒的中心轴线,当电钻沿着支撑架体竖直向下滑动至最低点时,电钻的钻头向下伸出空心圆筒;所述注液针管的顶端固定于支撑架体顶部,注液针管的末端向下连通于空心圆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小巧便携,通过一体设置电钻和注药针管,实现一次性完成打孔和药液注射工作,省工省时,工作效率高,应用范围广,能避免药液浪费和保护环境;还适用于在野外进行作业。
【IPC分类】A01G7/06
【公开号】CN204929772
【申请号】CN201520745016
【发明人】高宪瑞
【申请人】高宪瑞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