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床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29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床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旋转床生物反应器属生物反应器,适用于生物细胞培养和固体发酵的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生物细胞培养是把培养物放在有培养基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通常培养物在反应器中是静止的,由于反应器每个部位培养物对培养基的吸收或反应不完全一致。因此,反应器内培养基的浓度或组成不均匀,从而影响了培养物的反应或生长。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旋转床生物反应器要解决现有的反应器存在的缺点。
旋转床生物反应器是使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处于流动状态。
旋转床生物反应器由电机、传动系统、反应器组成,其特征是反应器内有旋转床和夹套。旋转床是圆柱体框架,圆柱体框架外表面有孔板或金属网,圆柱体框架的一端面与转轴连接,转轴与传动系统连接;另一端面与支承轴连接,旋转床按装在反应器半圆体部分的中心位置。反应器夹套由反应器罐体、外壳及两者之间的空间构成。下方有卸液管及入口管,外壳上方有进气管,下方有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


图1是旋转床生物反应器的主视图;图2是旋转床生物反应器A-A剖视图;图3是旋转床生物反应器俯视图;图4是旋转床生物反应器C放大图。
1、法兰 2、旋转床 3、罐体 4、外壳 5、进气管 6、出口管 7、卸液管 8、入口管 9、转轴 10、轴座 11、电机 12、传动系统 13、框架 14、孔网 15支承轴 16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现用一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从图1、2、3、中可看出旋转床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反应器由长方形法兰1、罐体3、外壳4构成,罐体3与外壳之间构成夹套,外壳上方有蒸汽进气管5,下方有冷凝水出口管6和无菌空气入口管8。旋转床2是圆柱体框架13,圆柱体支承轴支承在固定于罐体3的轴坐10上。旋转床2安装在反应器半圆体部分的中心位置。
工作时,把培养液和培养体分别加进反应罐体3、旋转床2内,进气管5接蒸汽,调整适合的温度,入口管8通入无菌空气。启动电机11带传动系统12和转轴9转动,转轴9使旋转床2转动。放在旋转床2内的培养体也随之而动,因而在反应器下部的培养液被搅动,通过法兰1的视窗16能观察罐体3内部情况。这样,培养体在动态环境下迅速生长。从卸液管7排掉培养液,取出培养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生物细胞培养和固体发酵的生物反应器。
权利要求1.旋转床生物反应器由电机(11)、传动系统(12)、反应器组成,其特征是反应器有旋转床和夹套;旋转床(2)是一个圆柱体框架(13),圆柱体框架外表面有孔板或金属网(14),圆柱体框架的一端面与转轴(9)连接,转轴与传动系统(12)连接,另一端面与固定在罐体(3)上的支承轴(15)连接,旋转床(2)按装在反应器半圆体部分的中心位置;反应器夹套由反应器罐体(3)、外壳(4)及两者之间的空间构成;反应器下方有卸液管(7)及入口管(8),外壳上方有进气管(5),下方有出口管(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旋转床生物反应器属生物反应器。旋转床生物反应器是使液体培养基处于流动状态。旋转床生物反应器由电机(11)、传动系统(12)、反应器组成,其特征是反应器有旋转床和夹套;旋转床(2)是一个圆柱体框架(13),圆柱体框架外表面有孔板或金属网(14),圆柱体框架的一端面与转轴(9)连接,转轴与传动系统(12)连接,另一端面与固定在罐体(3)上的支承轴(15)连接,旋转床(2)安装在反应器半圆体部分的中心位置;反应器夹套由反应器罐体(3)、外壳(4)及两者之间的空间构成;反应器下方有卸液管(7)及入口管(8),外壳上方有进气管(5),下方有出口管(6)。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生物细胞培养和固体发酵的生物反应器。
文档编号C12M3/00GK2666920SQ2003201178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
发明者吴伟刚 申请人:吴伟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