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亚碲酸钾鸡蛋盐水保菌增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中“微生物检验”方面“致病性细菌(白喉棒状杆菌)”检验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在本项技术发明之前,白喉棒状杆菌的检验是采集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的咽拭子,将咽拭子直接接种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或鸡蛋斜面培养基或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鸡蛋斜面培养基或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是将纯鸡蛋液或血清在试管中加热凝固成斜坡状,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是将蛋白胨、葡萄糖、牛肉浸膏、兔血等溶解和混入蒸馏水再加入凝固剂琼脂粉制成的平板状的培养基。这些培养基存在一些缺点一是鸡蛋斜面培养基或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的制备十分繁琐,需要在85℃的湿热条件下分三天消毒三次,每次消毒后将培养基培养24小时;二是用鸡蛋斜面培养基或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将样本培养后,杂菌太多,每一个样本都需要用革兰氏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工作量特别大,无法用于几十人以上的大样本检验;三是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体积大,量大时难以运输,且玻璃平皿在运输时容易损坏;四是上述这些培养基在接种样本后必须即时培养,当实验室离采样现场较远时就不便培养了,这时样本中的细菌就会逐渐死亡,而降低了以后的检出目的菌的可能性;五是上述这些培养基都是固体培养基,它们对细菌培养时只产生单个菌落,不具有增菌作用,因此样本中含菌量较少时就无法检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获得结果的新型培养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运用鸡蛋中的蛋白防止目的菌的死亡和营养双重作用、亚碲酸钾防止非目的菌的大量繁殖、改成液体培养基,使其具有保菌、增菌双重作用,在培养前先增菌,增菌后再进行分离培养。经过实验研究,我们确定了保菌增菌培养基的配方及各成份的体积百分比为鸡蛋75%、生理盐水23%、1%的亚碲酸钾溶液2%。
由于此培养基同时具有保菌、增菌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有益效果在远距离采样时可以避免目的菌的死亡、在正式检验前使目的菌先行扩增,增大了样本中目的菌的含菌量,可以提高目的菌的检出率。解决了在远离实验室的现场采样后运输问题,可防止目的菌死亡、防止采样器材的破损,在样本中目的菌含量很低能够提高目的菌的检出率、降低了在大量样本检验时的劳动强度--无需将每一个样本都用革兰氏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后进行显微镜检查、无需制备繁琐的鸡蛋斜面培养基或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具体实施例方式
配制亚碲酸钾溶液称取分析纯亚碲酸钾1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隔水加热煮沸15分钟灭菌,冷却后备用。
配制生理盐水称取分析纯氯化钠0.85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装入干净的盐水瓶中,盖好,121℃灭菌15分钟,冷却后备用。
准备打蛋及过滤器具取1000毫升洗净的三角烧瓶一只,装入洗净的、直径5毫米左右的玻璃珠100只,封口;另取纱布一片,折叠成8层(边长15厘米以上),与玻璃漏斗一起放入器械盒中,包好;再包好数只洗净的1000毫升烧瓶几只、15×150毫米的试管若干、10毫升的吸管数根,全部放入高压锅中,121℃灭菌15分钟,冷却、烘干后备用。
消毒鸡蛋取鲜鸡蛋若干,将其浸入75%的消毒酒精中,同时浸泡带柄金属环(用粗的长铁丝做成)和不锈钢镊子,浸泡5分钟。
制备鸡蛋液用浸泡后的金属环取出一只鸡蛋,用镊子在鸡蛋的大头轻轻地开一直径3厘米左右的孔,将全部内容物倒入灭菌的带小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重复操作至够用为止。封好三角烧瓶之口,用力振荡,直至蛋黄全部打碎、搅匀。将打碎、搅匀的鸡蛋用纱布过滤后装入另一只三角烧瓶中,盖好备用。
配制亚碲酸钾鸡蛋盐水培养基取上述制备的鸡蛋液300毫升、灭菌生理盐水92毫升、灭菌亚碲酸钾溶液8毫升,充分混匀后,用无菌的10毫升吸管分装于无菌的试管中,每管2毫升,塞好试管后即可按常规方法使用。
权利要求
1.“亚碲酸钾鸡蛋盐水保菌增菌培养基”是借鉴鸡蛋培养基等研制的,原有的鸡蛋培养基中不含亚碲酸钾,而且是固体性的,含亚碲酸钾的培养基中则不含鸡蛋,本项发明在原有的鸡蛋培养基中增加了亚碲酸钾,并将其由固体性改为液体性,其配方及各成份的体积百分比为鸡蛋75%、生理盐水23%、1%的亚碲酸钾溶液2%。
全文摘要
“亚碲酸钾鸡蛋盐水保菌增菌培养基”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中“微生物检验”方面的“细菌(白喉棒状杆菌)”检验,是一种液体培养基,用鸡蛋、生理盐水和亚碲酸钾溶液配制而成,其中的蛋白质具有防止目的菌死亡和营养双重作用、亚碲酸钾可防止非目的菌繁殖,同时具有保菌、增菌的作用,解决了目的菌死亡、采样器材的破损问题;提高了目的菌的检出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C12N1/20GK1563343SQ20041001444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5日
发明者邵荣标 申请人: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