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70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及生物学检测领域内使用的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
背景技术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是指多对“引物对”检测样本在同一管中进行扩增的方法,其目的是要查明“检样”中有哪一种或几种靶序列。
一般情况下,当多重PCR中“引物对”检测样本大于等于四对时,各对引物之间会相互干扰,或因资源竞争而使得某对引物不扩增或弱扩增,或因“引物对”之间交叉而发生虚假扩增。若采用其他多个常规微量管分别对每对“引物对”进行扩增后,再将各扩增物混合的办法,则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还增加了扩增的工作量。由此可见,采用常规的微量管进行扩增,则多重PCR检测难以取得完全成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常规微量管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可满足多重PCR检测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
在目前多重PCR芯片杂交检测时,有时需要对十多个靶序列进行同时扩增。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其是将现有常规微量管的内部底腔分隔成若干小室。并且,每一小室内放置不同的微量级“引物对”,各“引物对”可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于同一管内进行PCR扩增;在完成扩增后,只要将多重PCR管倒置“离心”,使得各小室内的扩增物集中于多重PCR管的管盖中就可以收集到不受污染、内容真实的多重PCR扩增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解决了多重PCR杂交检测中的难题,是一种容易普及推广和具有实用价值和创意的医学和生物学检测器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图1为目前使用的常规微量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截面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现有常规微量管1的内部底腔中无任何的间隔,当进行多重PCR检测时,各对引物之间会相互干扰,或因资源竞争而使得某对引物不扩增或弱扩增,或因“引物对”之间交叉而发生虚假扩增。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如附图2所示,其是将现有常规微量管1的内部底腔分隔成若干小室2。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其是将微量管1的内部底腔分割成四等分的小室2。这样,每一小室内放置不同的微量级“引物对”,各“引物对”可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于同一微量管内进行多重PCR扩增。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将上述内部底腔均匀地分隔成各种形状、各种结构的小室,例如,可均匀分隔成两室、三室、五室、六室或更多小室等,或分隔成圆形、椭圆形腔体等形状。还例如,所述微量管的内部底腔可分隔成两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小室。只要其是通过分隔底部内腔,来达到各对引物之间不会相互干扰进行多重PCR检测目的,都应该认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该反应管是将现有常规微量管(1)的内部底腔分隔成若干小室(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管(1)的内部底腔分割成等分的小室(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管(1)的内部底腔分隔成两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小室(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及生物学检测领域内使用的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目前,在多重PCR芯片杂交检测时,当多重PCR中“引物对”检测样本大于等于四对时,各对引物之间会相互干扰。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管,其是将现有常规微量管(1)的内部底腔分隔成若干小室(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解决了多重PCR杂交检测中的难题,是一种容易普及推广和具有实用价值和创意的医学和生物学检测器材。
文档编号C12Q1/68GK2883382SQ20052004690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
发明者马立人, 吴树恩 申请人:北京爱普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