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76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品卫生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防疫检测用器具,具体为一种食品卫生检测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食品卫生检测是依据食品卫生国家标准GB4789-8中规定的食品卫生 微生物国际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的,使用该方法需要大量玻璃器皿、操作繁琐、时间较长,而 对实验室要求的条件也较高,尤其是基层单位难度更大,特别是用后的洗刷、高压灭菌更给 检验工作增加了劳动强度和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玻璃器皿用量多、操作繁琐、时间较 长,对实验室要求条件较高、基层单位检测难度大、劳动强度高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 食品卫生检测盒。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品卫生检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 是盒体内设有多个和盒体连为一体的菌落培养皿,菌落培养皿的上口沿凸起在一个水平面 上,盒盖盖上盒体时,每个菌落培养皿成封闭状态。所述菌落培养皿包括9个直径为3厘米的圆形皿和8个直径为1. 5厘米的圆形皿。所述盒体与菌落培养皿成一体,为耐高温耐腐蚀塑料材质,盒盖和盒体之间靠其 一边上的转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食品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致病菌增菌培养的常规检验,其优点 在于它是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集菌落计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培养为一体的简单、实 用、价廉的一种配套使用的检测用具,其特点是简便实用、检测项目全、操作简单、成本低 廉、携带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简图。图中,1.盒体,2. 3厘米口径菌落培养皿,3.锁鼻,4. 1.5厘米口径菌落培养皿, 5.转轴,6.盒盖,7.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1)和盒盖(6),盒体内设有9个3厘米口径的菌 落培养皿(2)和8个1. 5厘米口径的菌落培养皿(4),这些培养皿与盒体(1)连为一体,且 其上口沿凸起在一个水平面上,盒盖(6)盖上盒体⑴时,每个菌落培养皿(1、4)成封闭状 态。可根据需要,将其中的3厘米口径培养皿(2)作为菌落计数培养皿,1.5厘米口径培养皿(4)作为乳糖蛋白胨发酵皿和致病菌增菌培养皿。本实用新型检测盒用于食品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致病菌增菌的常规检验,具体检 测过程如下1、菌落计数将待检验样品做成1 10和1-,100的不同稀释度。可做平行比照, 分别加入到其中的四个3厘米口径菌落培养皿(2)内各1毫升,还可做大肠菌群确认试验, 加4毫升大肠菌群固体培养基,37°C、24-48小时培养计数,计得的菌落数X 8后为实得样品 菌落总数。2、大肠菌群测试按食品卫生国家标准GB4789-84中规定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国际标准检验方法,将待测样品1毫升X3、0. 1毫升X 3,分别加入三个1. 5 口径的培养皿中各 1毫升,而在另三个1.5 口径培养皿(4)中分别加入0. 1毫升,37°C、24小时培养记数。3、致病菌增菌取2毫升样品加入两个1. 5厘米口径培养皿各1毫升,3724 48小时培养记数。对样品的剂量、观察指标、结果的判定都完全符合国家的检测标准。还可以将大肠 菌群初发酵与确认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增加致病菌的培养,非常适合基层卫生防疫 部门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食品卫生检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是盒体内设有多个和盒体连为一体的菌落培养皿,菌落培养皿的上口沿凸起在一个水平面上,盒盖盖上盒体时,每个菌落培养皿成封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卫生检测盒,其特征是所述菌落培养皿包括9个直径为3 厘米的圆形皿和8个直径为1. 5厘米的圆形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卫生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与菌落培养皿成一体, 为耐高温耐腐蚀塑料材质,盒盖和盒体之间靠其一边上的转轴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食品卫生检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有多个和盒体连为一体的菌落培养皿,菌落培养皿的上口沿凸起在一个水平面上,盒盖盖上盒体时,每个菌落培养皿成封闭状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食品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致病菌增菌培养的常规检验,其优点在于它是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集菌落计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培养为一体的简单、实用、价廉的一种配套使用的检测用具,其特点是简便实用、检测项目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携带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C12Q1/06GK201593051SQ2009202822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5日
发明者孙守春, 张淼 申请人:刘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