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1596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茶粉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速溶茶是以成品茶、半成品茶、茶叶副产品或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过滤、浓缩、 干燥等工艺过程,加工成一种易溶入水而无茶渣的颗粒状、粉状或小片状的新型饮料,具有 冲饮携带方便,不含农药残留等优点。我国速溶茶的研制和生产,于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 在上海、长沙、杭州进行了试验和生产,首先研制了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其次研制了喷雾 干燥的产品,这两种速溶茶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真空冷冻干燥产品,由于干燥过程在低温 状态下进行,茶叶的香气损失少,并保持原茶的香味,但干燥时间长、能耗大、成本高;喷雾 干燥的产品在高温条件下雾化迅速干燥,芳香物质损失,外形呈颗粒状,流动性能好,成本 低。两种干燥方法的产品,其干燥成本前者是后者的6-7倍,因此,国内外生产速溶茶产品 都广泛使用喷雾干燥方法。速溶茶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主要由提取、浓缩、干燥等部分组成。 提取是采用水为溶剂萃取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其方法有沸水冲泡提取、渗漉提取、连续提取 等,前两种方法提取的浓度只有1-5 %,后一种可达15-20 %,这样待以提高浓缩和干燥的 效率。含有大量水分的提取液,须经浓缩过程才能达到干燥时的工艺要求。目前浓缩方法 有真空浓缩、冷冻浓缩等,这些方法在食品工业上广泛应用。从茶叶的安全性看,要求“低温 短时”,从加工工艺性考虑,还必须造成低压。目前在速溶茶的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是真空浓 缩,其特点是不加热,不蒸发水分,不存在相变过程,是一种对茶叶品质有利的浓缩方法。速溶茶通常以茶粉的形态为人们所熟知,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及特 殊工艺处理后,瞬间粉碎成4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蒸青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茶 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 各类面制品,如蛋糕、面包、挂面、饼干、豆腐等;冷冻品,如奶冻、冰淇淋、速冻汤圆、雪糕、酸 奶等;瓜子、月饼专用馅料、医药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之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不同 的茶叶可以做成不同茶粉,同一种茶叶制作的工序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区别。速溶茶由于选择的茶叶不同而种类繁多,市面上常见的速溶茶是速溶红茶和速溶 绿茶,绿茶是我国生产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品质种类繁多的一种茶,绿茶较多的保留 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 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而且绿茶中保留的天 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基于绿 茶的诸多优点,作为一种速溶茶种类的绿茶粉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绿茶粉也是目 前最为常见的。绿茶粉的开发和应用是中国茶叶科技史上的一次飞跃,是人们传统饮茶方 式的革命。它一改过去人们的饮茶为吃茶,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利用茶叶中丰富的生物保健 成分,更好地发挥其保健价值。因其不需高温冲泡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做为食品添加物、调 味料和天然色素,故形成了一种多用途的茶叶新制品。虽然绿茶粉有很多优点,但是随着社
3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单一的绿茶粉冲泡出的绿茶口味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更倾向于多口味或口感更好的速溶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 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速溶茶粉口感极佳且浓浓茶香中带有天然果实味,具有较好的耐酸 性,在碳酸茶饮料调制原浆过程中基本无混浊出现,开装瓶无泡沫,储藏无沉淀,非常适合 配制碳酸茶饮料。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浓度大于28%的由绿茶 叶制成的绿茶浓缩汁中添加50 %的L-苹果酸与20 %的柠檬酸,使其pH值调整至3-4,将浓 缩茶汁中非耐酸成分沉淀后除去,得到酸性茶浓缩汁;再添加碳酸钠把绿茶浓缩汁的PH值 调整至5-6后,进行喷雾干燥。所述绿茶浓缩汁为绿茶叶与水按照1 10-15的茶水比例在70_95°C下浸泡 25-30分钟,将所得到的茶提取液立即冷却至室温,经300目筛网过滤后,采用半透性膜浓 缩至高于28%的固形物含量。其中向冷却至室温后的绿茶浓缩汁添加50% L-苹果酸与20%柠檬酸将浓缩茶汁 pH值调整至3-4后,静置35-65分钟后在3500转/分下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得到酸性茶浓 缩汁。所述绿茶叶为富含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大叶种绿茶或富含胡萝卜素、叶黄素的 小叶种绿茶。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一、向浓度大于28 %的绿茶浓缩汁中添加50 %的L-苹果酸与20 %的柠檬酸,与只 添加柠檬酸相比具有酸度大,酸味比柠檬酸强20%,但味道柔和,具有较高的缓冲指数。且 浓浓茶香中呈现出强烈的天然果实风味。二、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在碳酸茶饮料调制原浆过程中基本无混浊出现,开装瓶无 泡沫,储藏无沉淀,非常适合配制碳酸茶饮料。三、夏季饮用,解渴爽口,不损害口腔与牙齿,代谢上有利于氨基酸吸收,不积累脂 肪,适合老年人及儿童食用,相当健康。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提取罐中投入富含胡萝卜素、叶黄素的小叶种绿茶200kg,加入温度为80°C的 热水3000kg,浸泡26分钟经冷却至室温,经300目筛网过滤后获得澄清明亮的绿茶液。其 后,再采用半透性膜浓缩至茶汁中固形物含量为33%。添加50%的L-苹果酸与20%的柠 檬酸,使其PH值调整至3. 6,静置45分钟,原先绿茶浓缩汁变混浊并形成沉淀,最终沉于底 部,在3500转/分下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得到酸性茶浓缩汁。上清液浓度变为24%,再添 加碳酸钠把绿茶浓缩汁的PH值调整至5. 8后,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制得速溶绿茶粉。实施例2
在提取罐中投入富含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大叶种绿茶200kg,加入温度为85°C 的热水3000kg,浸泡28分钟经冷却至室温,经300目筛网过滤后获得澄清明亮的绿茶液。 其后,再采用半透性膜浓缩至茶汁中固形物含量为30%。添加50%的L-苹果酸与20%的 柠檬酸,使其PH值调整至3. 3,静置50分钟,原先绿茶浓缩汁变混浊并形成沉淀,最终沉于 底部,在3500转/分下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得到酸性茶浓缩汁。上清液浓度变为23%,再 添加碳酸钠把绿茶浓缩汁的PH值调整至5. 5后,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制得速溶绿茶粉。实施例3在提取罐中投入富含胡萝卜素、叶黄素的小叶种绿茶200kg,加入温度为95°C的 热水3000kg,浸泡25分钟经冷却至室温,经300目筛网过滤后获得澄清明亮的绿茶液。其 后,再采用半透性膜浓缩至茶汁中固形物含量为33%。添加50%的L-苹果酸与20%的柠 檬酸,使其PH值调整至3. 9,静置40分钟,原先绿茶浓缩汁变混浊并形成沉淀,最终沉于底 部,在3500转/分下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得到酸性茶浓缩汁。上清液浓度变为25%,再添 加碳酸钠把绿茶浓缩汁的PH值调整至5. 9后,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制得速溶绿茶粉。实施例4在提取罐中投入富含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大叶种绿茶200kg,加入温度为70°C 的热水3000kg,浸泡30分钟经冷却至室温,经300目筛网过滤后获得澄清明亮的绿茶液。 其后,再采用半透性膜浓缩至茶汁中固形物含量为31%。添加50%的L-苹果酸与20%的 柠檬酸,使其PH值调整至3. 2,静置55分钟,原先绿茶浓缩汁变混浊并形成沉淀,最终沉于 底部,在3500转/分下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得到酸性茶浓缩汁。上清液浓度变为21%,再 添加碳酸钠把绿茶浓缩汁的PH值调整至5. 7后,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制得速溶绿茶粉。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但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浓度大于28%的由绿茶叶制成的绿茶浓缩汁中添加50%的L-苹果酸与20%的柠檬酸,使其pH值调整至3-4,将浓缩茶汁中非耐酸成分沉淀后除去,得到酸性茶浓缩汁;再添加碳酸钠把绿茶浓缩汁的pH值调整至5-6后,进行喷雾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 茶浓缩汁为绿茶叶与水按照1 10-15的茶水比例在70-95°C下浸泡25-30分钟,将所得到 的茶提取液立即冷却至室温,经300目筛网过滤后,采用半透性膜浓缩至高于28%的固形 物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向 冷却至室温后的绿茶浓缩汁添加50 % L-苹果酸与20 %柠檬酸将浓缩茶汁pH值调整至3-4 后,静置35-65分钟后在3500转/分下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得到酸性茶浓缩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 茶叶为富含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大叶种绿茶或富含胡萝卜素、叶黄素的小叶种绿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碳酸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浓度大于28%的由绿茶叶制成的绿茶浓缩汁中添加50%的L-苹果酸与20%的柠檬酸,使其pH值调整至3-4,将浓缩茶汁中非耐酸成分沉淀后除去,得到酸性茶浓缩汁;再添加碳酸钠把绿茶浓缩汁的pH值调整至5-6后,进行喷雾干燥。本发明制备的速溶茶粉口感极佳且浓浓茶香中带有天然果实味,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在碳酸茶饮料调制原浆过程中基本无混浊出现,开装瓶无泡沫,储藏无沉淀,非常适合配制碳酸茶饮料。
文档编号A23F3/14GK101869158SQ20101019993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
发明者谭晶 申请人: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