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26989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猴头菌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食用菌为原料的茶类饮料。
背景技术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又名猴头、猴头蘑、猴头菇、刺猬菌等,是一种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因其子实体形状像猴子头部而得名。猴头菌是中国宴席上的名菜,现已广泛人工栽培。猴头菌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多醣体和多肽类物质,药用健胃、提高免疫等(卯晓岚.[M],中国蕈菌,科学出版社,2009)。据报道,猴头菌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与目前人工栽培的其它食用菌相比都居第一、二位。除以烹饪方式食用外,目前将猴头菌加工成其它产品的方式也已有不少报道,如猴头菌保健饮料、低糖猴头菇脯、猴头菇袋泡茶等(王薇.猴头菇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06,8 ))。其中的猴头菇袋泡茶类饮料,都是基于用猴头菌为辅料,再与茶叶、淀粉、糊精等添加剂加工而成,因此其中猴头菌成分的含量并不高,既不能充分体现猴头菌的风味和特点,也不利于猴头菌所含有益成分的功效作用充分的发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全部为猴头菌成分的茶类饮料,可以传统茶 (绿茶、红茶等)的冲泡方式饮用,既有利于猴头菌所具有的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有益功效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可以丰富和扩大对猴头菌的应用方式,满足市场对各类猴头菌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本发明还将提供一种所说该猴头菌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猴头菌茶,是由熟化的猴头菌粉末粘结所成的5 30目(即粒径为4000 550 μ m)的干燥颗粒。上述猴头菌茶中的一种优选方式,即所说粒度为5 30目的干燥颗粒,是由粉碎为30 120目(即粒径为550 120 μ m)、更好的是粉碎为100目(即粒径为150 μ m)的猴头菌粉末熟化后粘接所成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猴头菌茶的一种制备方法,可以采用下述步骤的操作得到1'将干燥的猴头菌粉碎成30 120目的粉末,优选的是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后, 加水润湿均勻混合后制粒。所说的造粒,可采用目前固体药物制剂生产中的常规方法进行。 由于猴头菌粉末用水充分润湿混合后的物料可具有较大的粘性,试验显示,造粒时以采用带有切刀的旋转造粒机为优选,有利于保证得到颗粒状的粒料。2'将造粒后得到的粒料加热使之熟化。该熟化可以采用目前常用蒸煮加热、微波加热、烘烤加热等各种加热方式。其中,为避免水蒸汽等过多水分在熟化过程中混入粒料, 影响后续的操作,优选采用的是以隔离水蒸汽混入的干蒸或覆盖有吸水材料层(如布)等方式蒸熟(一般蒸15 30分钟即可),或可采用微波加热熟化等方式。3'熟化后的粒料在<70°C条件下以进行干燥(例如在常用的热风循环烘箱中烘
3干)或其它适当方式进行干燥后,分别过5目和30目筛,取5 30目范围的干燥颗粒。实验结果显示,烘干温度对所得茶成品的冲泡口感等品质会有一定的影响,干燥时的温度过高,成品茶的冲泡品质变差。所说的干燥一般以至含水量< 10%为优选,有利于成品茶的保质期限。上述第1'步中所说的造粒前,为使粉碎后的猴头菌粉末与所加入的水能充分均勻混合润湿,以采用在混合机中搅拌混合为佳,且试验显示,为实现为造粒所需润湿程度所需加入的水量,以水与猴头菌粉末质量比为(1 2) 5的范围最为适宜,可以使混合物料呈半湿润状态,可捏成团而不会散碎,也没有多于的水可被挤出。由于猴头菌粉末本身具有一定的黏合性,加水过多可能会使后续造粒中的颗粒相互粘连。因此,在确保物料与水充分均勻混合后能满足造粒需要的不松散半湿状态的前提下,加入的水量以少为宜。本发明上述的猴头菌茶全部由猴头菌成分组成,不含任何其它的添加剂,保证了猴头菌的原汁原味。使用方法则可以与传统的绿茶、红茶等茶品一样,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上述形式的猴头菌查可以充分发挥猴头菌所具有的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有益功效,从而可丰富和扩大了对猴头菌的应用方式,也满足了市场对各类猴头菌食品多种使用方式的需求。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猴头菌茶(1)选取优质干猴头菌,粉碎机粉碎后,取过100目筛的细粉,加水在混合机中充分混勻成团,水与猴头菌粉末的质量比为2 5。将充分混勻成半湿团状的物料用旋转造粒机造粒,出料的颗粒有粘成团的显现。将造出的粒料均勻铺在带孔的托盘中,表面盖一层透气好的白布,放在蒸柜中,常压下100°C蒸15分钟蒸熟。将熟化后的物料,置热风循环烘箱中, 于40°C下9小时烘干至含水量< 10%,分别过8目和30目筛,取8 30目范围的干燥颗粒,包装。实施例2:猴头菌茶O)选取优质干猴头菌,用20-120目筛子的粉碎机粉碎,取过100目筛的细粉,按水 猴头菌粉末质量比为1.8 5的量加水,在混合机中充分混勻成团。用旋转造粒机造粒,造粒效果优于实例1,出料的颗粒间基本没有成团相互粘连现象,大小也较均勻。与实施例1 同样方式蒸熟后,置热风循环烘箱中,于50°C烘干6小时,至含水量< 10%,分别过8目和 30目筛,取8 30目范围的干燥颗粒,包装。将实例1和实施例2所得到的猴头菌茶产品冲泡后比较,两者在汤色、香气和滋味
上基本一致。以实例2的猴头菌茶产品用沸水浸泡30分钟后,收集浸泡液;重复浸泡两次,合并全部浸泡液并定容至浓度为0. lg/ml的试验样品,进行了下述的药效学和功能学实验。一、猴头菌茶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试验动物KM种小鼠40只,体重20 士 2g。试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蒸馏水O.anl/lOg)、模型组(蒸馏水 O.anl/lOg)、猴头菌茶组(30g/kg),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各组每日按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5天。在第5天给药0.证后,以0. aiil/只给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溶液, 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20mg/kg。之后,分别在第7天、第9天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20mg/kg,期间持续给药。试验第11天小鼠灌胃0. 5h后,在小鼠眼后静脉丛用尖嘴吸管取血0. 025ml,加入盛有I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之后加入4%鸡红细胞溶液0. 5ml, 15%豚鼠血清0. 5ml,在37°C水浴中放置lh,Ih后冰浴IOmin终止反应, 2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1ml,加入3ml血红蛋白应用液中,于540nm处比色。结果以X 士 S表示,组间行t检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猴头菌茶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表明其对环磷酰胺造成机体免疫低下有显著的对抗作用(P
<0. 05)。试验结果提示,猴头菌茶组能提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水平。二、猴头菌茶对小鼠体内炭粒廓清的影响试验动物KM种小鼠40只,体重20 士 2g。试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蒸馏水O.anl/lOg)、模型组(蒸馏水 0. 2ml/10g)、表1猴头菌茶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权利要求
1.猴头菌茶,其特征是由熟化的猴头菌粉末粘结所成的粒径为5 30目的干燥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茶,其特征是所说粒径为5 30目的干燥颗粒是由粉碎为30 120目粒径的猴头菌粉末熟化后粘接所成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猴头菌茶,其特征是所说的猴头菌粉末的粉碎为100目的粒径。
4.权利要求1至3所述猴头菌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骤操作1'将干燥的猴头菌粉碎成30 120目的粉末后,加水润湿均勻混合后制粒;2'将粒料加热使熟化;3'熟化的粒料在<70°C条件下干燥后,分别过5目和30目筛,取粒径为5 30目范围的干燥颗粒。
5.如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1'步中所说的干燥猴头菌被粉碎成粒径为 100目的粉末后加水润湿。
6.如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粉碎后的猴头菌粉末加水后在混合机中充分均勻混合,水与猴头菌粉末质量比为(1 幻5。
7.如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造粒后粒料的熟化为以隔离水蒸汽的方式蒸15 30分钟。
8.如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3'步所说的干燥,为在热风循环烘箱中于 (70°C条件下烘干。
9.如权利要求4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熟化粒料在<70°C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 10%。
全文摘要
猴头菌茶及其制备方法。该猴头菌茶是一种由熟化的猴头菌粉末粘结所成的5~30目的干燥颗粒,是一种可以冲泡方式使用的茶类饮品,可具有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丰富和扩大了对猴头菌的应用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猴头菌的有益功效作用,可满足市场对各类猴头菌食品多种使用方式的需求。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342345SQ201010239810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余梦瑶, 李前红, 江南, 罗霞, 许晓燕, 郑林用, 魏巍 申请人:德阳仙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