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99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株,特别涉及一种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及应用。
背景技术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既有亲水基团又有亲油基团的物质,其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作用,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洗涤剂,其他应用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精细化工领域。
然而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可能引起土壤或者水体的二次污染,并且大多数化学表面活性剂都难以被再次利用因而会在环境中滞留。因此,对环境友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天然表面活性剂的一种,主要是指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产生的一些具有明显降低表面张力的代谢产物。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除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化液和发泡等相同特性外,还具有一般化学表面活性剂所不具备的环境友好特性,如无毒、可自然生物降解、生态安全等优点。另外生物表面活性剂也常比化学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乳化能力也更强,在医药、化妆品、洗涤剂和食品等工业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难降解疏水性有机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石油烃的修复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疏水性有机物乳化并明显增溶,使得降解菌更容易降解这些物质。
另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极端环境中依然能发挥作用,其不受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一般的化学表面活性剂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在极端环境下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被微生物利用,不会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对环境不会产生有害影响。然而,生物表面活性剂目前还是难以商业化利用,主要是因为其产率低以及底物成本高,纯化过程投资大。获得能大量代谢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是解决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成本高的一种途径。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名称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MZ01,于2012年7月12日保藏于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354 ;
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MZOl的形态为菌落光滑、球型,边缘平整,呈浅绿色,属革兰氏阴性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该菌体的形态为球菌;
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MZOl的16S rDNA如SEQ ID NO. I所示;
所述的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在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及石油降解中的应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I)本发明提供的菌株主要产脂类,其CMC值为O. lg/Ι,并能将水的表面张力从 72. OmN/m降至29. 9mN/m,其对疏水性有机物具有明显的乳化和增溶作用,而且作用持久。
(2)本发明提供的菌株25°C、pH值为7,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5d可将原油从 200mg/l降至约92mg/l左右,石油总去除率为达52%以上,其中该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在 30%以上。


图I是菌株MZOI的形态观察图,其中,A为平板菌落照片图,B为电镜图。
图2是MZOl菌株所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光谱图。
图3是MZOI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1H谱分析结果图。
图4是MZOI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13C谱分析结果图。
图5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CMC值测定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I
MZOl的筛选分离。
采集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土壤,取2g 土壤添加到培养基A中,放置30°C, 150rpm摇床中振荡过夜。将原油作为唯一碳源添加至培养基A对土壤中的菌株反复驯化培养(放置30°C,150rpm摇床中振荡5d,5d之后再次接种至新鲜含2g原油的培养基A中,重复三次该步骤对土壤中的菌株进行驯化),原油(来源于广州中石化公司)的添加量为每升培养基A中加入2g原油。
培养基A (以下使用的培养基A的组成同此处)的组成为每升富集培养基中添加 Iml微量元素,pH值为7.0 ;
每升富集培养基中含有0.5 克 MgSO4. 7Η20、0· 02 克 CaCl2. 2Η20、1 克 NH4NO3U 克 NaCl,3克酵母提取物、I. 5克ΚΗ2Ρ04、2克K2HPO4,水定容至IL ;
每升微量元素中含有0.I 克 ZnSO4. 7Η20、0· 3 克 MnS04.H20、0. I 克 FeSO4. 7H20、 O. I 克 CaCl2. 2Η20、0· I 克 CoCl2. 6H20、0. Ol 克 CuSO4. 5H20、0. Ol 克 AlK(SO4)2. 12H20、0. Ol 克 Η3Β03、0· 0137 克(NH4)2Mo2O7'O. 0107 克 MgSO4. 7Η20,水定容至 1L。
经反复驯化并分离纯化得到若干株产表面活性剂以及降解原油的菌株,利用油滴坍塌实验、乳化指数测试以及发酵液表面张力测定筛选出能较好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筛选结果如表I所示。同时利用DCPIP试剂的氧化还原显色反应筛选出能有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得到菌株MZOl是既产表面活性剂又能很好降解原油的菌株。平板观察该菌落的形态(如图I所示),其呈浅绿色,不规则形,边缘平整,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该菌体的形态为球菌,直径为707 870nm。将其送至测序公司(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测其16SrDNA,得到的序列如下所示,通过NCBI BLAST,其与铜绿假单胞菌属相似同源性达 100%,因此鉴定该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将其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MZ01,于2012年7月12日保藏于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 CGMCC No. 6354。
表I
"i 油滴坍塌实验乳化分析农面张力大小
权利要求
1.一种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其特征在于名称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MZ01,于2012年7月12日保藏于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 CGMCC No. 635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MZOl的形态为菌落光滑、球型,边缘平整,呈浅绿色,属革兰氏阴性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该菌体的形态为球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MZOl的16S rDNA如SEQ ID NO. I所示。
4.权利要求I 3任一项所述的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在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5.权利要求I 3任一项所述的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在石油降解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及应用。该原油降解菌的名称为铜绿假单胞菌MZ01,于2012年7月12日保藏于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6354。该菌株主要产脂类,其CMC值为0.1g/l,并能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2.0mN/m降至29.9mN/m,其对疏水性有机物具有明显的乳化和增溶作用,而且作用持久;其于25℃、pH值为7,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5d可将原油从200mg/l降至约92mg/l左右,石油总去除率为达52%以上,其中该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在30%以上。
文档编号C12R1/385GK102978135SQ2012104741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郭楚玲, 章慧, 党志, 杨琛, 卢桂宁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