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赤霉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241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株赤霉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赤霉菌,尤其涉及可用于制备重金属纳米级材料的赤霉菌。
背景技术
以前工业上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纳米银,但近年来国外已开始探索绿色、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制备方法及工艺,用真菌、海藻等合成纳米银并进行工业化应用研究(Carbohydrate Polymers,2012,90:915-920,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and Medicine, 2010, 6: 103-1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重金属纳米级材料的赤霉菌,其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及工艺绿色无污染。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赤霉菌,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12524。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上述赤霉菌,分类命名为Gibberella sp.。自命名为赤霉菌1210-2株。形态特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丝弯曲、细长有分支,无隔,表面光滑。生理理化特点在PDA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白色绒毛状,菌体呈淡黄色。本发明的赤霉菌Gibberella sp.的保藏时间是2012年12月11日。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赤霉菌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生物能还原银离子,产生的纳米银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温下稳定。2.本发明所合成的纳米银对真菌和细菌有抑制活性。3.本发明可用于制备其它重金属纳米级材料。4.本发明可对医院等行业含银、金、镉、锆等重金属废物作无害化处理并对其再生利用。


图1为实施例2的赤霉素1210-2株还原纳米银的效果图。图2为实施例2的赤霉素1210-2株还原的纳米银的扫描电镜照片(8万倍)。图3为实施例3的抑制新萨托菌的效果图。图4为实施例3的抑制链格孢菌的效果图。图5为实施例3的抑制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效果图。图6为实施例3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图。图7为实施例3对四种菌抑菌圈(直径)的直方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本发明赤霉菌1210-2株的培养条件本发明赤霉菌1210-2株用PDA培养基于28°C培养。液体培养时摇床转速为180
转/分钟。PDA液体培养基配方200g去皮马铃薯,切成IcmX Icm方块,煮30min,纱布过滤取滤液,加入20g葡萄糖,15g的琼脂,加去离子水至1000ml, ρΗ7· 0-7. 2。121°C处理30分钟后,待用。
PDA固体培养基配方在液体培养中加入3%细菌培养用琼脂粉,121°C处理30分钟,待用。实施例2本发明赤霉菌1210-2株合成纳米银的实验。取冻存的赤霉菌1210-2株在PD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在28°C培养3天,接菌丝接种于5-10 ml PDA液体培养基,在28°C培养2天,按1%接种到大容量培养瓶中,180转/分钟培养7天,收集菌丝体。用去离水洗涤3次,将菌丝体悬浮于去离子水中(30g/ml)于40°C放置7天,过滤去除菌丝体,收集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至终浓度为lmmol/L,于40°C放置48小时,期间每4小时搅拌2分钟。离心收集纳米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以去除杂质。用去离子水悬浮至适当浓度或干燥后保存。赤霉菌1210-2株的次生代谢产生物能还原银离子,产生的纳米银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温下稳定。图1中左侧试管为加入硝酸银前的赤霉菌1210-2株的次生代谢产物溶液,右侧为加入硝酸银48小时后的纳米银溶液,溶液呈黄褐色,随合成纳米银浓度的升高而加深。图2为赤霉菌1210-2株还原的纳米银的扫描电镜照片(8万倍)。将纳米银溶液加在硅片上,在65°C干燥过夜。在扫描电镜下下可见纳米银形状多样,多棱角,大小为40-50nm0根据目前对生物法制备纳米金属材料原理的认识及应用研究,即某些还原性酶类可将金、银、镉、锆等重金属离子还原形成纳米粒子,甚至在多种金属离子同时存在时形成合金性纳米粒子(App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6, 69:458-492)。本发明的赤霉菌对银以外的其它重金属(如金离子、镉离子和锆离子等)也有还原作用,形成纳米粒子。实施例3本发明所合成的纳米银对真菌和细菌有抑制活性。实验步骤将新萨托菌和链格孢菌涂布于PDA固体培养基,产毒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涂布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在四个培养平板中各放一张灭菌的滤纸,在滤纸上加实施例2中产生的纳米银溶液5 μ I (含IOOng纳米银),真菌在28°C培养4天,细菌在37°C培养24小时后,拍照并测定抑菌圈的直径。抑菌圈大小如图3-图7所示。说明赤霉菌1210-2株的代谢产物能将银酸银还原成大小约40-50 nm的纳米银,且所得纳米银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赤霉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125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霉菌制备重金属纳米级材料的用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霉菌制备纳米银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霉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2524。本发明的赤霉菌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生物能还原银离子,产生的纳米银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温下稳定,合成的纳米银对真菌和细菌有抑制活性。本发明可对医院等行业的含银废液作无害化处理并再生利用。
文档编号C12P3/00GK103013842SQ2012105791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杜华茂, 邓亚平, 秦小旋, 代虎, 杨锐 申请人:西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