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43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包括吸虹管、第一电磁阀、第一输水管路、疏水阀、第二输水管路、换热水箱、换热管、第三输水管路及漂烫机,吸虹管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一输水管路连接,第一输水管路通过疏水阀与第二输水管路连接,换热水箱包括箱体及设置于箱体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换热管伸入换热水箱内,换热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位于换热水箱的外侧,换热管与换热水箱的箱体之间密封配合,第二输水管路与换热管的进水口连接,换热管的出水口通过第三输水管路与漂烫机的进水口连接,第三输水管路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辊筒干燥过程产生的冷凝水的余热,同时将冷凝水回收至锅炉软化水箱进行再利用,节约了能源。
【专利说明】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马铃薯全粉的生产过程依次包括清洗去石、去皮、切片、漂烫、冷却、蒸煮制泥、辊筒干燥、破碎和包装。马铃薯先在立式清洗机中随旋流水旋转冲洗,除去粘结于表面大部分的泥土、沙石和杂物,随后进入卧式清洗机,进一步清洗除去泥沙,使物料得以洁净。输送机和计量装置将清洗过的物料定时、定量的送进去皮罐,进行去皮。为使蒸煮熟化效果均匀,切片机将去皮后的物料切成厚度为8?15毫米的片块状。在切片过程中,受切刀机械作用而被破坏的细胞将游离出淀粉,为不影响后道工序颗粒粉的成形效果,物料切片须再经旋流罐的清水漂洗,除净附着在切片上的游离淀粉。漂烫的目的不仅是破坏物料中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酶,防止薯片的褐变,而且有利于淀粉凝胶化,保护细胞膜,并且改变了细胞间力,使蒸煮后的物料细胞之间更易分离,在混合制泥中得到合适粘度的物料泥。薯片在热水中预煮,水温必须保证使淀粉在物料细胞内形成凝胶。之后用冷水清洗预煮后的薯片,可适当增加物料细胞壁的弹性,并进一步把游离淀粉除去,以降低物料泥的粘度。将预煮、冷却后的薯片在常压下用蒸汽蒸煮,使其充分熟化,蒸煮后的薯片应软化程度均匀。然后将蒸煮熟化的薯片送入制泥机中捣制成薯泥。将制好的薯泥通过转子泵送至滚筒干燥机上进行干燥,其水分控制在10%以下。之后将干燥后的大片状物料刮下,并通过破碎机破碎过筛制成2?8毫米的雪花粉。最后,进行包装。在一些情形下,需要通过研磨机对2?8毫米的薄片状雪花粉进行磨细加工,加工出磨细粉,之后再包装。
[0003]上述辊筒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的温度通常在100摄氏度以上,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100摄氏度以上的冷凝水被直接排放,造成了热量及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包括吸虹管、第一电磁阀、第一输水管路、疏水阀、第二输水管路、换热水箱、换热管、第三输水管路及漂烫机,所述吸虹管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输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输水管路通过所述疏水阀与所述第二输水管路连接,所述换热水箱包括箱体及设置于箱体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换热管伸入所述换热水箱内,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位于所述换热水箱的外侧,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换热水箱的箱体之间密封配合,所述第二输水管路与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三输水管路与所述漂烫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三输水管路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0006]还包括第四输水管路及锅炉软化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输水管路连接,所述第四输水管路与所述锅炉软化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0007]所述第一输水管路上连接有第五输水管路,该第五输水管路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
[0008]所述换热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辊筒干燥过程产生的冷凝水的余热,同时将冷凝水回收至锅炉软化水箱进行再利用,节约了能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在图中:1-吸虹管;2_第一电磁阀;3_第一输水管路;4-疏水阀;5_第二输水管路;6_换热水箱;7_换热管;8_第二输水管路;9_漂烫机;10-第二电磁阀;11-第四输水管路;12_锅炉软化水箱;13_第五输水管路;14_第三电磁阀;15_进水管路;16_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13]如图1所示,一种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包括吸虹管1、第一电磁阀2、第一输水管路3、疏水阀4、第二输水管路5、换热水箱6、换热管7、第三输水管路8及漂烫机9,吸虹管I通过第一电磁阀2与第一输水管路3连接,第一输水管路3通过疏水阀4与第二输水管路5连接,换热水箱6包括箱体及设置于箱体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换热管7伸入换热水箱6内,换热管7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位于换热水箱6的外侧,换热管7与换热水箱6的箱体之间密封配合,第二输水管路5与换热管7的进水口连接,换热管7的出水口通过第三输水管路8与漂烫机9的进水口连接,第三输水管路8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0。
[001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四输水管路11及锅炉软化水箱12,换热水箱6的出水口与第四输水管路11连接,第四输水管路11与锅炉软化水箱12的进水口连接。第一输水管路3上连接有第五输水管路13,该第五输水管路13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14。换热水箱6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路15,进水管路15上设置有进水阀16。
[0015]工作时,辊筒干燥过程产生的100摄氏度以上的冷凝水由吸虹管I吸收输送出来,依次通过第一电磁阀2、第一输水管路3、疏水阀4、第二输水管路5输送至换热管7,换热水箱6的进水口向换热水箱6内输入自来水,自来水吸收换热管7内冷凝水的热量后进入漂烫机9中,使冷凝水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释放热量的冷凝水经第四输水管路11输送至锅炉软化水箱12,回收利用。
[001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包括吸虹管、第一电磁阀、第一输水管路、疏水阀、第二输水管路、换热水箱、换热管、第三输水管路及漂烫机,所述吸虹管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输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输水管路通过所述疏水阀与所述第二输水管路连接,所述换热水箱包括箱体及设置于箱体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换热管伸入所述换热水箱内,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位于所述换热水箱的外侧,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换热水箱的箱体之间密封配合,所述第二输水管路与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三输水管路与所述漂烫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三输水管路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输水管路及锅炉软化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输水管路连接,所述第四输水管路与所述锅炉软化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水管路上连接有第五输水管路,该第五输水管路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全粉生产系统的冷凝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
【文档编号】A23L1/2165GK203608796SQ20132083237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梁巨文, 闫洪信, 孙秀, 康新跃, 冯磊, 陈海军 申请人:赤峰凌志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