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发酵龙须菜的黑鲷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5024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类饲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发酵龙须菜的黑鲷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属鲈形目,是黄海、渤海以及台湾海峡南部水域的重要经济鱼类,其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生长速度快,易进行人工养殖,且肉质细嫩鲜美、富有营养价值,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黑鲷养殖的饵料大部分仍然是直接投喂新鲜或冰冻的低值小杂鱼,而且还绞碎成鱼浆投喂,这不仅造成蛋白源的巨大浪费,饲养成本偏高,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传播病害,长期使用冰冻小杂鱼饲料还容易导致脂肪肝、体色淡化、肉质口感差等问题。另一部分养殖方式是采用高动物性蛋白含量的人工饲料,这类饲料与低值小杂鱼(虾)相比,尽管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等多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但近年来优质动物性蛋白源饲料原料(以鱼粉为代表)的价格不断上涨,为了使黑鲷饲料配方成本控制在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多数饲料企业选择了廉价的植物性原料作为饲料蛋白源。然而,实践表明,当饲料蛋白源全部或大部分采用植物性原料时,黑鲷出现了明显的生长减缓、生存率降低等后果。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属于红藻门,杉藻目,江篱属,是一种红藻类海洋植物,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藻类。龙须菜中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琼胶多糖、矿物质、高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多卤多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多种天然活性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热值、高生理活性的天然理想营养食品的原料。然而,龙须菜中过高的琼胶多糖和粗纤维会降低其在动物胃肠内的消化吸收,降低其营养价值。因此,通过生物发酵后生产的发酵龙须菜粉,其中琼胶多糖和粗纤维含量减少,动物可消化吸收利用的寡糖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其营养价值增高,可以开发作为饲料原料。因此,本发明对于开拓海藻饲料资源,缓解我国饲料原料短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利用生物发酵技术产生的发酵龙须菜,以适当比例添加入黑鲷配合饲料中,解决龙须菜作为黑鲷饲料时琼胶多糖和粗纤维含量较多,寡糖和蛋白质吸收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发酵龙须菜的黑鲷饲料,包括蛋白源原料、脂肪源原料、糖源原料和辅料,所述饲料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发酵龙须菜粉;

其中,所述蛋白源原料是鱼粉、豆粕、发酵龙须菜;所述脂肪源原料是鱼油或豆油、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糖源原料是淀粉;所述辅料是甘露寡糖、复合维生素、混合矿物质、微晶纤维素、大豆磷脂粉、DL-蛋氨酸、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抗坏血酸、鱿鱼膏以及它们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饲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的发酵龙须菜粉。其中,所述饲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营养成分组成:粗蛋白40.1~42.0%,粗脂肪11.5~12.2%,余下为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和水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料包括复合维生素和混合矿物质;其中所述复合维生素的重量百分比0.5~1%,混合矿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0.5~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构成:复合维生素0.5~1%,混合矿物质0.5~1%,微晶纤维素0~2%,大豆磷脂粉0~2%,DL-蛋氨酸0.1~0.5%,磷酸二氢钙1~2%,氯化胆碱0.2~0.5%,DL-蛋氨酸0.1~0.5%,抗坏血酸0.2~0.5%,鱿鱼膏0.2~0.5%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饲料按照下述原料重量百分比配制:发酵龙须菜粉5%,鱼粉52%,豆粕11%,鱼油7%,淀粉19%,微晶纤维素2%,磷酸二氢钙1.5%,氯化胆碱0.2%,复合维生素1%,混合矿物质1%,DL-蛋氨酸0.1%,鱿鱼膏0.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饲料按照下述原料重量百分比配制:发酵龙须菜粉5%,鱼粉48%,豆粕18%,豆油3%,鱼油4%,淀粉16%,复合维生素1%,混合矿物质1%,大豆磷脂粉2%,DL-蛋氨酸0.1%,磷酸二氢钙1.5%,氯化胆碱0.2%,鱿鱼膏0.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黑鲷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龙须菜采集:龙须菜采集后,清洗,去除杂质,用离心脱水机脱水后晒干,将晒干的龙须菜放入干燥箱烘干,水分含量控制在10~15%,然后用粉碎机粉碎至40目,备用;

S2发酵龙须菜粉制备:将3%(w/v)粉碎至颗粒大小40目的龙须菜加入蒸馏水,再加入2%(w/v)NaCl均匀混合后,调节pH7.6,121℃灭菌20min,再接种发酵菌液10%(v/v),温度25℃,发酵罐转速150r/min,发酵时间72小时,得到龙须菜发酵液,发酵液55℃烘干,获取发酵龙须菜混合物干粉;

S3混合:按规定的重量百分数混合发酵龙须菜粉以及粉碎后的蛋白源原料、糖源原料和辅料各组分,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

S4膨化:将所述物料A进膨化饲料机膨化,得到物料B;

S5喷涂:按照规定的重量百分数将脂肪源原料喷涂到物料A上,完全吸收后,即可得到饲料成品。

其中,根据步骤S2所述的发酵龙须菜的制备,其所用发酵细菌为海洋琼胶酶高产菌——黄杆菌,该菌种于2008年1月1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2。

其中,步骤S2的发酵菌液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黄杆菌接种于2216E固体培养基平板活化,然后再转接于100ml摇瓶培养基中,pH7.6,25℃,恒温摇床培养箱中150r/min转速下活化培养40小时,得到菌液。

其中,所述步骤S4中将物料A的水分调整为28%后进膨化饲料机膨化,膨化温度为110~120℃。

由于黑鲷是杂食性鱼类,本发明将适当比例的发酵龙须菜粉添加入黑鲷配合饲料中,发酵的龙须菜粉比未经发酵的龙须菜粉营养成分更理想,更适合作为黑鲷饲料。经过发酵,龙须菜中琼胶多糖和粗纤维含量降低了,增加动物可消化吸收利用的寡糖和蛋白质含量,同时经过发酵后提高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含量,此外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分解原料中部分有害物质,降低其毒性。

本发明的饲料具有营养全面、诱食性好、消化吸收率高、促进幼鱼生长的效果,使得幼鱼摄食积极且抗应激能力强。还可以减少鱼粉的使用量,降低鱼种的蛋白需求水平。与现有的黑鲷饲料相比,黑鲷对发酵龙须菜的蛋白利用率、脂肪利用率、可溶性多糖利用率以及能量转化率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为了检测发酵龙须菜的最适宜添加量,分别采用添加0(对照)、5%(F1)、10%(F2)、15%(F3)、20%(F4)的发酵龙须菜干粉替代鱼粉或其他植物蛋白源,制成黑鲷配合饲料,饲料配方如表1所示(数值为重量百分比),制备步骤如下:

①龙须菜粉制备:收集新鲜的龙须菜,清洗干净,去除杂质,用离心脱水机脱水后晒干。将晒干的龙须菜放入干燥箱烘干,控制干燥后的龙须菜的水分含量在10~15%之间,然后用粉碎机粉碎至40目,备用;

②发酵龙须菜粉制备:将3%(w/v)粉碎至颗粒大小40目的龙须菜加入蒸馏水,再加入2%(w/v)NaCl均匀混合后,调节pH7.6,121℃灭菌20min,再接种发酵菌液10%(v/v),温度25℃,发酵罐转速150r/min,发酵时间72小时,得到龙须菜发酵液。发酵液55℃烘干,获取发酵龙须菜混合物干粉;

③混合:按照表1所示的饲料配方,将其中的块状蛋白源原料、糖源原料也粉碎至80~120目,然后按规定的重量百分数混合龙须菜粉、各蛋白源原料组分、糖源原料组分和辅料组分,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

④膨化:将物料A中的水分调整为28%,进膨化饲料机膨化,膨化温度为110~120℃,得到物料B;

⑤喷涂:按照表1规定的重量百分数将鱼油喷涂到物料A上,恢复压力后,待豆油完全吸收,即可得到饲料成品。

其中,根据步骤②所述的发酵龙须菜的制备,其所用发酵细菌其所用发酵细菌为海洋琼胶酶高产菌——黄杆菌,该菌种于2008年1月1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2。

其中,根据步骤②所述的发酵龙须菜的制备,其所用的发酵菌液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黄杆菌接种于2216E固体培养基平板活化,然后再转接于100ml摇瓶培养基中,pH7.6,25℃,恒温摇床培养箱中150r/min转速下活化培养40小时,得到菌液。

表1不同发酵龙须菜饲料配方组成

注:1.淀粉、豆粕为市售产品,可从国内原料市场采购;

2.鱼粉为美国鱼粉,粗蛋白含量68%,鱼油含量为9.4%;

3.复合维生素、混合矿物质、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等辅料可从国内饲料厂采购。

实施例2

为了比较含发酵龙须菜和未发酵龙须菜的饲料配方对黑鲷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分别采用添加发酵龙须菜5%(F1)、未发酵龙须菜10%(G1,G2),G2组是在G1组饲料的基础上按2%的质量比添加商业甘露寡糖的饲料,制成黑鲷配合饲料,饲料配方如表2所示(数值为重量百分比),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表2不同饲料配方组成

注:1.淀粉、豆粕为市售产品,可从国内原料市场采购;

2.鱼粉为美国鱼粉,粗蛋白含量68%,鱼油含量为9.4%;

3.复合维生素、混合矿物质、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等辅料可从国内饲料厂采购。

实施例3

以实施例1制备的配制饲料,饲养约13.3g的黑鲷。本实施例是在海上鱼排进行的网箱养殖,养殖网箱为1×1×1.5m,有盖网,以防逃逸和水鸟。每组3个平行试验,每个平行试验30尾鱼。养殖期间的温度为20~26℃,盐度为27~31度,养殖60天后,测定各生长指标,实施例1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发酵龙须菜饲料对黑鲷生长的影响

注:FCR为饲料转化率;SGR为特定生长率;PPV为蛋白质储积率;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行数据中,无相同小写字母标注者表示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

从表3的生长指标来看,以实例1配制的黑鲷饲料配方中,含重量百分比为5%的发酵龙须菜粉的饲料组的末体重、增重率、FCR、SGR、PPV和成活率都优于其他组。综合以上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发酵龙须菜粉在黑鲷饲料中的最适添加量为重量百分比5%,该比例可以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

实施例4

以实施例2制备的配制饲料,饲养约13.3g的黑鲷。本实施例是在海上鱼排进行的网箱养殖,养殖网箱为1×1×1.5m,有盖网,以防逃逸和水鸟。每组3个平行试验,每个平行试验30尾鱼。养殖期间的温度为20~26℃,盐度为27~31度,养殖60天后,测定各生长指标,实施例2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龙须菜饲料对黑鲷生长的影响

注: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行数据中,无相同小写字母标注者表示相互间差异显著

(P<0.05)。

从表4的生长指标来看,以实例2配制的黑鲷饲料配方中,含重量百分比为5%的发酵龙须菜粉的饲料组的末体重、增重率、FCR、SGR和PPV都显著优于龙须菜饲料组(P<0.05),成活率也优于龙须菜饲料组。综合以上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添加重量百分比为5%的发酵龙须菜的黑鲷饲料且优于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0%的龙须菜粉的黑鲷饲料。添加比例为5%发酵龙须菜粉的黑鲷饲料,能够促进黑鲷生长,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

从实施例1-4的数据可得出,黑鲷饲料中发酵龙须菜含量为5%优于发酵龙须菜含量为(0%、10%、15%和20%)的其他配比,在其他组分相同的情况下,且优于添加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0%的龙须菜粉的黑鲷饲料。

实施例5

为了得到最佳的含发酵龙须菜黑鲷饲料配方,在发酵龙须菜含量为5%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料、辅料的配比,制成不同的黑鲷配合饲料,饲料配方如表5所示(数值为重量百分比),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表5发酵龙须菜饲料优化配方组成

实施例6

以实施例5制备的配制饲料,饲养约10.5g的黑鲷。本实施例是在海上鱼排进行的网箱养殖,养殖网箱为2×2×2m,有盖网,以防逃逸和海鸟。每组3个平行试验,每个平行试验80尾鱼。养殖期间的温度为21~27℃,盐度为27~31度。养殖90天后,测定各生长指标,实施例5的结果如表6所示。

表6优化发酵龙须菜饲料对黑鲷生长的影响

注: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行数据中,无相同小写字母标注者表示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

从表6的生长指标来看,在发酵龙须菜粉重量百分比均为5%的基础上,在添加不同重量比的原料时,Ⅳ组(优化组3)配方饲料组的末体重、增重率和FCR均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SGR、PPV和成活率也优于其他组。综合以上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按照Ⅳ组(优化组3)的配方制备含有发酵龙须菜的黑鲷饲料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

实施例7

以实施例1和2制备的配制饲料,饲养约13.3g的黑鲷。本实施例是在海上鱼排进行的网箱养殖,养殖网箱为1×1×1.5m,有盖网,以防逃逸和水鸟。每组3个平行试验,每个平行试验30尾鱼。养殖期间的温度为20~26℃,盐度为27~31度,养殖60天后,测定鱼体和肌肉营养指标,实施例1和2的结果如表7所示。

表7不同饲料对黑鲷营养指标的影响

注: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列数据中,无相同小写字母标注者表示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

从表7的营养指标来看,添加发酵龙须菜粉重量百分比为5%(F1)的黑鲷饲料组,黑鲷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表明添加发酵龙须菜粉重量百分比为5%的黑鲷饲料,可以增加黑鲷肌肉蛋白质含量,达到提高黑鲷营养价值的效果。

实施例8

以实施例1和2制备的配制饲料,饲养约13.3g的黑鲷。本实施例是在海上鱼排进行的网箱养殖,养殖网箱为1×1×1.5m,有盖网,以防逃逸和水鸟。每组3个平行试验,每个平行试验30尾鱼。养殖期间的温度为20~26℃,盐度为27~31度,养殖60天后,测定鱼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及溶菌酶指标,实施例1和2的结果如表8所示。

表8不同饲料对黑鲷免疫指标的影响(U mgprot-1)

注: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列数据中,无相同小写字母标注者表示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

从表8的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及溶菌酶指标来看,添加发酵龙须菜粉重量百分比为5%(F1)的黑鲷饲料组,黑鲷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及溶菌酶活性均高于其他饲料组,表明添加发酵龙须菜粉重量百分比为5%的黑鲷饲料,可以增加黑鲷免疫和抗病力,达到提高黑鲷成活率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