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594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方法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在红茶的加工过程中,发酵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发酵的目的为了生成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发酵不同的程度,产生的中间产物会有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发酵程度,会因不同的代谢产物而出现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香味。红茶初制通过萎凋增强酶活性,使揉捻,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氧化,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最后高温干燥,破坏酶活性,使形成的品质固定。红茶正常情况下是发酵4至6小时,但具体的发酵时间长短,要看茶叶老、嫩,天气冷、热,萎调干、湿以及揉捻程度。一般幼嫩叶、揉捻充分的原料、发酵温度高的叶子发酵快,时间相对短一些,反之则时间要长一些。由于传统的发酵温度较高和发酵时间较长,导致茶叶内的营养物质流失,而且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具体方案为: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茶、萎凋、揉捻、发酵、烘培、提香和包装;其中,发酵为:

1)第一次发酵:将茶叶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室内氧气含量为28~33%,发酵时间为5~6h;

2)第一次冷冻;将茶叶冷却至-10~-1℃,并保持1~3h;

3)第二次发酵;将茶叶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室内充满惰性气体,发酵温度为8~12℃,发酵时间为10~15h;

4)第二次冷冻;将茶叶冷却至-10~-1℃,并保持1~3h。

进一步的,所述的萎凋为:鲜叶用微波萎凋机进行萎凋,输出功率为600~800w/kg;萎凋温度为45~50℃,处理时间为6~13min,然后摊凉5~10min。

进一步的,所述的揉捻为:揉捻机内温度控制在20~24℃,相对湿度为70~80%,揉捻时间为2~4min。

进一步的,所述的烘培为:将茶叶送入干燥机中,调节温度为100~120℃,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为16~20%。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香为:将茶叶取出冷却至常温,然后将茶叶送入干燥机中,在60℃的温度下提香至其水分含量为5-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先进行高氧度的有氧发酵,进行冷冻后再进行低温无氧发酵,不仅能生成更多的芳香性物质,而且还能消耗大量的涩味物质,使得制成的红茶,在冲泡后汤色诱人,口感醇厚回甘,可谓红茶中的上品。并且对萎凋、烘干和提香工艺的改进,使得本发明的红茶加工方法,缩短了制作时间,提高红茶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采摘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进行清洗病晾干;

2)萎凋,鲜叶用微波萎凋机进行萎凋,输出功率为600w/kg;萎凋温度为45℃,处理时间为6min,然后摊凉5min;

3)揉捻,揉捻机内温度控制在20℃,相对湿度为70%,揉捻时间为2min;

4)第一次发酵:将茶叶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室内氧气含量为28%,发酵时间为5h;

5)第一次冷冻;将茶叶冷却至-10℃,并保持1h;

6)第二次发酵;将茶叶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室内充满惰性气体,发酵温度为8℃,发酵时间为10h;

7)第二次冷冻;将茶叶冷却至-10℃,并保持1h;

8)烘培,将茶叶送入干燥机中,调节温度为100℃,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为16%;

9)提香,将茶叶取出冷却至常温,然后将茶叶送入干燥机中,在60℃的温度下提香至其水分含量为5%;

10)包装,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分,除去茶末和非茶类物质,然后包装,即得红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采摘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进行清洗病晾干;

2)萎凋,鲜叶用微波萎凋机进行萎凋,输出功率为800w/kg;萎凋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13min,然后摊凉10min;

3)揉捻,揉捻机内温度控制在24℃,相对湿度为80%,揉捻时间为4min;

4)第一次发酵:将茶叶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5℃,室内氧气含量为33%,发酵时间为6h;

5)第一次冷冻;将茶叶冷却至-1℃,并保持3h;

6)第二次发酵;将茶叶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室内充满惰性气体,发酵温度为12℃,发酵时间为15h;

7)第二次冷冻;将茶叶冷却至-1℃,并保持3h;

8)烘培,将茶叶送入干燥机中,调节温度为120℃,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为20%;

9)提香,将茶叶取出冷却至常温,然后将茶叶送入干燥机中,在60℃的温度下提香至其水分含量为7%;

10)包装,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分,除去茶末和非茶类物质,然后包装,即得红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采摘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进行清洗病晾干;

2)萎凋,鲜叶用微波萎凋机进行萎凋,输出功率为700w/kg;萎凋温度为48℃,处理时间为10min,然后摊凉8min;

3)揉捻,揉捻机内温度控制在22℃,相对湿度为75%,揉捻时间为3min;

4)第一次发酵:将茶叶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2℃,室内氧气含量为28~33%,发酵时间为5.5h;

5)第一次冷冻;将茶叶冷却至-5℃,并保持2h;

6)第二次发酵;将茶叶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室内充满惰性气体,发酵温度为10℃,发酵时间为12h;

7)第二次冷冻;将茶叶冷却至-5℃,并保持2h;

8)烘培,将茶叶送入干燥机中,调节温度为110℃,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为18%;

9)提香,将茶叶取出冷却至常温,然后将茶叶送入干燥机中,在60℃的温度下提香至其水分含量为6%;

10)包装,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分,除去茶末和非茶类物质,然后包装,即得红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